正在阅读:

400亿世纪收购将行,芯片行业格局或洗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400亿世纪收购将行,芯片行业格局或洗牌?

一旦出现收购成功,对英特尔将会是毁灭性的战略打击。

文|鸣蝉财经  

继上月英伟达发布声明表示,将斥资400亿美元收购ARM后,今日,Arm高管标题:被英伟达收购后将继续保留“防火墙”以保护客户信息。

这场收购如此高调与备受瞩目,其原因就是英伟达与ARM的联手足以打破现有的行业规则和制定。

01、芯片大战即将打响?

首先来交代芯片行业的目前格局。

ARM则专注通讯领域,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授权与版税。

英伟达是图形处理器发明者,同样也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龙头老大,尤其是现在热门的云计算等核心科技领域。

它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当时的业界龙头英特尔的注意,但如今在市值上早已超过前者,完美诠释“后浪”的力量。

近几十年来,英特尔一直都是主导PC和服务器处理器,但却在智能手机革命上遭遇重大挫折,而ARM就是其首要竞争对象。

ARM与英特尔都曾想要向对方发起进攻,但多年来的结果都是无一方获胜。

英特尔一直都属于整合元件制造商,从前期设计到渠道销售,完美把控整个行业链,但也正是如此,才让其缺少“专一性”。

而英伟达是一家纯芯片设计公司,近几年才开始扩展到数据中心等领域,能成为华尔街表现最抢眼的股票之一,其原因就是它在芯片设计领域的优越性。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以及科研人员,所以英伟达一直都是选择将制造业务切割出去,集中精力与资源来完成设计。

专注与聚焦才能带来成功,而英特尔的运营模式或许在几十年前还可以适用,但处于当下的残酷竞争环境,则必须拥有特有的核心竞争力。

但显然,目前英特尔还不具备这个条件。

其实这次收购早在2009年就已经初见端倪,当时的美国投资公司就分析英伟达或许会进入到x86 CPU市场,与英特尔进行正面的竞争。

但在目前的x86 CPU技术专利中,主要是由英特尔和AMD掌握,所以英伟达想要打入市场,必须完成自主研发之路。

此次收购,可能是将希望寄托于ARM架构CPU,毕竟游戏显卡市场份额还是有限的,只有将目光放在更长远的数据中心市场上,才能获取到更多的利润空间。

而ARM提供了市面上大多数智能手机设计,同样也是间接的支撑起世界各地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关键性不言而喻。

两者都作为英特尔的头号竞争对手,一旦出现收购成功,对英特尔将会是毁灭性的战略打击。

于此同时,英特尔也将进入高性能GPU领域并推出新产品,或许这就是一场正面宣战。

按目前的市场份额来看,英伟达都占据最好的优势,无论是公司体量结构或是市值,包括业界人都更好其后续的发展。

尽管目前芯片与物联网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多方挑战,但英伟达的收购方案或许也是一种新的开拓创新。

虽然收购远比开发容易的多,但想要真正利用好ARM这种王牌,英伟达还是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在今后在高科技处理器领域,ARM与英伟达的结合,也能彻底打通无线终端领域,让整个芯片行业都实现整体的飞跃发展。

02、ARM的失败是注定的?

2017年,软银以320亿美元收购英国移动芯片公司ARM。

ARM的CPU几乎架构着全球九成以上的手机芯片,包括我们所熟知的各大智能手机巨头,如:苹果,华为,三星等。

当时的微软为了成功收购ARM,孙正义首次减持阿里巴巴股票,随后还将游戏公司Supercell售卖给腾讯,为当时的收购提供流动资金,足以可见当时微软对于ARM的势在必得。

当时软银更可谓是风光无限,甚至还企图凭借芯片定义各行各业。

但同样也正是这场交易,让本就不堪重负的软银陷入更加危机的债务状况,收购后ARM的净利润不断下降,最终也失去了以往的辉煌与闪耀。

追究其失败的原因的就是,那就是软银从根本意义上来将是一家风险投资公司,所以孙正义一直都是想要通过ARM打包重新上市,来获取高额差价套现,由此大赚一笔。

但芯片行业从来都不是短期盈利的上市工具,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与开发,所以就在软银收购的第二年,ARM的净利润就已经出现下降的趋势。

今年的疫情更是进一步的威胁到电子设备的出货量,由此而导致收入的进一步下降。从最开始的收购,软银的出发点就出现了偏差,所以结局的失败是可以预见的。

无独有偶,软银投资的多个项目都出现营运亏损,其中包括印度酒店初创公司OYO、美国科技公司Uber、WeWork等明星企业,迫使软银不得不放弃当初的上市计划,选择通过售卖来缓解当下的财务危机。

当年,软银为了筹资收购ARM,不惜减持阿里巴巴股票来借此套现,如若没有这笔交易,按照目前阿里巴巴市值,软银将直接获利近200亿美元。

更是完美印证一句话:投资的本质就是一场豪赌。而软银的初衷,也让这场豪赌蒙上了太多的阴影。

如今ARM的上市几率已经渺茫,孙正义最终还是没能兑现当初的承诺,如今选择全部出售ARM股票,也是当下最理智和明确的决定。

03 内外纷争不断,结局尚未定论

从目前来看,巨额收购的最终结果,至今都仍然没有定论。

前两年的高通的跨国并购案就是最好的例子。

以每股127美元总计44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行业巨头NXP,但最终因未能获得中国监管部门的批准而失败。

高通更是为此支付了高达20亿美元的天价违约金。

巨头们之前的收购联盟,都能对整个行业带来持续性的影响,尤其是芯片这样的高科技领域,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国家也势必会对此采取一系列的干预政策与行动。

除此之外,ARM内部人员对此次收购也并不看好,联合创始人甚至公开呼吁英国政府阻止这起交易。

前段时间,更是直接上演了一场“内部争权”。

6月10日,Arm总公司发布声明称将解除吴雄昂职务,但当天中午Arm中国分部则表示从未发生人事变动。

其中最为关键的节点在于,2018年ARM就与中方投资人组建中国合资公司,并签署协议规定具有独立性,可独立发展性。

但如今为了成功出售ARM,避免潜在交易风险,于是下令禁止自主研发,显然违背了当初的协议约定。

而此次收购的公司所属美国,中国分部到底持有何种意见,一切都尚未定论,但可以预见的是并不看好。

04 未来芯片格局的发展

芯片一直都是通讯行业的关键所在,但中国一直长期依赖国外公司,在设计上依赖ARM,制造上更是依赖台积电,自主研发水准严重落后国际标准,麒麟芯片将成为绝版就是最好的佐证。

一旦发生国际环境变化,那么行业发展就会停滞不前。

尤其是在当下中美关系如此冲突的情况下,美国表达出加强对ARM的掌控,更是如同一场危机暗号。

由此可见进口替代是必由之路,中国已经没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只有突出重围才能获得更大的可能。

近年来,中国也正在尝试与RISC-V进行密切往来,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其拥有独立的自主研发权与话语权,并将总部搬离至瑞士。

同样它的开源免费,也非常适合中国目前大规模的市场需求。

但RISC-V的弊端也足够明显,目前主要应用在相对中低端的产品上,在高性能服务器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并且并没有出现应用范围广的案例。

其次就是明显出现营销过度的情况,尤其是凸出国内自主的口号式炒作,并放大芯片行业的焦虑感,都对RISC-V造成了明显的过度消耗信任。

所以未来中国还需要多久才能赶上国际芯片技术都是未知,最后会延展出怎样的繁华芯片世界,都值得我们的持续关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英特尔

4.8k
  • 英特尔预计第二季度营收低于预测区间中点
  • 美股开盘:三大指数集体低开,特斯拉跌近4%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400亿世纪收购将行,芯片行业格局或洗牌?

一旦出现收购成功,对英特尔将会是毁灭性的战略打击。

文|鸣蝉财经  

继上月英伟达发布声明表示,将斥资400亿美元收购ARM后,今日,Arm高管标题:被英伟达收购后将继续保留“防火墙”以保护客户信息。

这场收购如此高调与备受瞩目,其原因就是英伟达与ARM的联手足以打破现有的行业规则和制定。

01、芯片大战即将打响?

首先来交代芯片行业的目前格局。

ARM则专注通讯领域,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授权与版税。

英伟达是图形处理器发明者,同样也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龙头老大,尤其是现在热门的云计算等核心科技领域。

它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当时的业界龙头英特尔的注意,但如今在市值上早已超过前者,完美诠释“后浪”的力量。

近几十年来,英特尔一直都是主导PC和服务器处理器,但却在智能手机革命上遭遇重大挫折,而ARM就是其首要竞争对象。

ARM与英特尔都曾想要向对方发起进攻,但多年来的结果都是无一方获胜。

英特尔一直都属于整合元件制造商,从前期设计到渠道销售,完美把控整个行业链,但也正是如此,才让其缺少“专一性”。

而英伟达是一家纯芯片设计公司,近几年才开始扩展到数据中心等领域,能成为华尔街表现最抢眼的股票之一,其原因就是它在芯片设计领域的优越性。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以及科研人员,所以英伟达一直都是选择将制造业务切割出去,集中精力与资源来完成设计。

专注与聚焦才能带来成功,而英特尔的运营模式或许在几十年前还可以适用,但处于当下的残酷竞争环境,则必须拥有特有的核心竞争力。

但显然,目前英特尔还不具备这个条件。

其实这次收购早在2009年就已经初见端倪,当时的美国投资公司就分析英伟达或许会进入到x86 CPU市场,与英特尔进行正面的竞争。

但在目前的x86 CPU技术专利中,主要是由英特尔和AMD掌握,所以英伟达想要打入市场,必须完成自主研发之路。

此次收购,可能是将希望寄托于ARM架构CPU,毕竟游戏显卡市场份额还是有限的,只有将目光放在更长远的数据中心市场上,才能获取到更多的利润空间。

而ARM提供了市面上大多数智能手机设计,同样也是间接的支撑起世界各地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关键性不言而喻。

两者都作为英特尔的头号竞争对手,一旦出现收购成功,对英特尔将会是毁灭性的战略打击。

于此同时,英特尔也将进入高性能GPU领域并推出新产品,或许这就是一场正面宣战。

按目前的市场份额来看,英伟达都占据最好的优势,无论是公司体量结构或是市值,包括业界人都更好其后续的发展。

尽管目前芯片与物联网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多方挑战,但英伟达的收购方案或许也是一种新的开拓创新。

虽然收购远比开发容易的多,但想要真正利用好ARM这种王牌,英伟达还是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在今后在高科技处理器领域,ARM与英伟达的结合,也能彻底打通无线终端领域,让整个芯片行业都实现整体的飞跃发展。

02、ARM的失败是注定的?

2017年,软银以320亿美元收购英国移动芯片公司ARM。

ARM的CPU几乎架构着全球九成以上的手机芯片,包括我们所熟知的各大智能手机巨头,如:苹果,华为,三星等。

当时的微软为了成功收购ARM,孙正义首次减持阿里巴巴股票,随后还将游戏公司Supercell售卖给腾讯,为当时的收购提供流动资金,足以可见当时微软对于ARM的势在必得。

当时软银更可谓是风光无限,甚至还企图凭借芯片定义各行各业。

但同样也正是这场交易,让本就不堪重负的软银陷入更加危机的债务状况,收购后ARM的净利润不断下降,最终也失去了以往的辉煌与闪耀。

追究其失败的原因的就是,那就是软银从根本意义上来将是一家风险投资公司,所以孙正义一直都是想要通过ARM打包重新上市,来获取高额差价套现,由此大赚一笔。

但芯片行业从来都不是短期盈利的上市工具,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与开发,所以就在软银收购的第二年,ARM的净利润就已经出现下降的趋势。

今年的疫情更是进一步的威胁到电子设备的出货量,由此而导致收入的进一步下降。从最开始的收购,软银的出发点就出现了偏差,所以结局的失败是可以预见的。

无独有偶,软银投资的多个项目都出现营运亏损,其中包括印度酒店初创公司OYO、美国科技公司Uber、WeWork等明星企业,迫使软银不得不放弃当初的上市计划,选择通过售卖来缓解当下的财务危机。

当年,软银为了筹资收购ARM,不惜减持阿里巴巴股票来借此套现,如若没有这笔交易,按照目前阿里巴巴市值,软银将直接获利近200亿美元。

更是完美印证一句话:投资的本质就是一场豪赌。而软银的初衷,也让这场豪赌蒙上了太多的阴影。

如今ARM的上市几率已经渺茫,孙正义最终还是没能兑现当初的承诺,如今选择全部出售ARM股票,也是当下最理智和明确的决定。

03 内外纷争不断,结局尚未定论

从目前来看,巨额收购的最终结果,至今都仍然没有定论。

前两年的高通的跨国并购案就是最好的例子。

以每股127美元总计44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行业巨头NXP,但最终因未能获得中国监管部门的批准而失败。

高通更是为此支付了高达20亿美元的天价违约金。

巨头们之前的收购联盟,都能对整个行业带来持续性的影响,尤其是芯片这样的高科技领域,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国家也势必会对此采取一系列的干预政策与行动。

除此之外,ARM内部人员对此次收购也并不看好,联合创始人甚至公开呼吁英国政府阻止这起交易。

前段时间,更是直接上演了一场“内部争权”。

6月10日,Arm总公司发布声明称将解除吴雄昂职务,但当天中午Arm中国分部则表示从未发生人事变动。

其中最为关键的节点在于,2018年ARM就与中方投资人组建中国合资公司,并签署协议规定具有独立性,可独立发展性。

但如今为了成功出售ARM,避免潜在交易风险,于是下令禁止自主研发,显然违背了当初的协议约定。

而此次收购的公司所属美国,中国分部到底持有何种意见,一切都尚未定论,但可以预见的是并不看好。

04 未来芯片格局的发展

芯片一直都是通讯行业的关键所在,但中国一直长期依赖国外公司,在设计上依赖ARM,制造上更是依赖台积电,自主研发水准严重落后国际标准,麒麟芯片将成为绝版就是最好的佐证。

一旦发生国际环境变化,那么行业发展就会停滞不前。

尤其是在当下中美关系如此冲突的情况下,美国表达出加强对ARM的掌控,更是如同一场危机暗号。

由此可见进口替代是必由之路,中国已经没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只有突出重围才能获得更大的可能。

近年来,中国也正在尝试与RISC-V进行密切往来,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其拥有独立的自主研发权与话语权,并将总部搬离至瑞士。

同样它的开源免费,也非常适合中国目前大规模的市场需求。

但RISC-V的弊端也足够明显,目前主要应用在相对中低端的产品上,在高性能服务器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并且并没有出现应用范围广的案例。

其次就是明显出现营销过度的情况,尤其是凸出国内自主的口号式炒作,并放大芯片行业的焦虑感,都对RISC-V造成了明显的过度消耗信任。

所以未来中国还需要多久才能赶上国际芯片技术都是未知,最后会延展出怎样的繁华芯片世界,都值得我们的持续关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