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职业足坛,区分足球俱乐部名和队名是一个繁琐的过程:比如,在苏宁接手之前,江苏舜天的全名其实是江苏舜天足球俱乐部国信舜天队;而两年前上海球迷掀起“反绿地”行动的缘由,也是绿地集团将“申花”二字从俱乐部名称中去掉了;至于不久前刚刚由贵州迁至北京的人和俱乐部,过去几年的全称一直为贵州人和足球俱乐部国酒茅台队。
相较而言,在过去23年的时间里,北京国安的球迷度过了一段安稳的日子,只有在2003年到2005年间,这家老牌俱乐部才第一次也是迄今唯一一次出售了队名的冠名权——2003年12月,北京现代汽车公司与北京国安签订了为期三年、总价值达1.18亿元人民币的合同,“御林军”的全称,也改变为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现代汽车队。不过,就在2016年这个冬天,京城球迷乃至媒体,需要重新调整对这支球队的叫法了。
1月15日下午,一张由乐视制作的1月19日发布会宣传图,开始在微博和朋友圈流传,伴随着绿色背景和“胜利永远属于你、乐视永远争第一”的员工配文,乐视与北京国安的合作,终于显露端倪。据悉,乐视与国安高层,就是在当日上午才完成签约,但关于具体的合作形式,各方的声音却大相径庭——乐视入主北京国安的行为,究竟是收股还是冠名?
众所周知,截至2016年1月10日,这个休赛期共有五家俱乐部向中国足协提交了涉及股权转让或更名的材料,据新华社的报道,这个名单中并不存在“御林军”的名字:“国安此前表达过相关意向,但并未在截止日前提交转让材料。”有足协工作人员表示:“国安股权变更这件事,今年肯定是不行了。”事实上,由于复杂的股权结构、无法缩短的公示期以及资产方面的讨价还价,国安与乐视的谈判在1月15日才宣告成功——至少在2016赛季,在中国足协的注册文件中,“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的名字将不会再有改变。
由此看来,国安与乐视的想法,或许是在今年完成所有公司内部的材料和程序,待到下赛季的准备期,再向中国足协提交更改俱乐部名称的文件。当然,从乐视如此大张旗鼓地为1月19日造势这一点看,他们在今年并不会空手而归。据乐视内部人员介绍说,乐视入主国安的行为,应该会将一步分为两步:本赛季冠名球队——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乐视队,下赛季更改俱乐部名称——北京国安乐视足球俱乐部。
其实,类似于乐视与北京国安这种“先冠名后更名”的合作方式,早在去年就已经于中国职业足坛出现。2015年1月27日,原河北中基俱乐部召开发布会,宣布正式更名为河北华夏幸福俱乐部。然而,由于错过了注册期,即便河北华夏幸福俱乐部自主更改名称,但在中国足协的注册文件中,这家俱乐部的全称依然是河北中基足球俱乐部华夏幸福队——未能赶上注册日,只能先冠名球队,这样的剧情与“国安乐视”的合作如出一辙。
直到去年12月7日,在工商注册的网页信息中,河北中基足球俱乐部才正式更名为河北华夏幸福足球俱乐部,华夏幸福近一年的“黑户”生涯,终于结束。
事已至此,北京国安与乐视的合作已经敲定,待到明年,北京国安乐视足球俱乐部也将正式诞生。对于国安而言,如何处理好内部管理,将是全新的课题,而在北京球迷心中,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始终只有一个:国安是不是真要砸钱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