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续集高能9.0,正是李小龙留下的华人血泪史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续集高能9.0,正是李小龙留下的华人血泪史

《战士》第二季开局便获得9.0高分,超越首季口碑,再次掀起了影视圈久违的唐人街风云。

文|巴塞电影

因为尺度太大、镜头血腥,HBO被美剧迷们戏称为“黄暴呕”。其姊妹台Cinemax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最近,又一部充满Cinemax风格的剧作——《战士》第二季回归。

开局便获得9.0高分,超越首季口碑,再次掀起了影视圈久违的唐人街风云。

本文有剧透。

1

是夜,巴巴里海岸的拳击场上,呼声震天。

被众人环绕其中的,是一个体格精壮的华人男子,而他的对手则是一位身材魁梧的白人大汉。

从身材来看,华人男子明显处于下风,他脸上含混不明的血迹也证明,这一夜于他,并不好过。

由于气力不敌对方,华人男子频频被摔在地上。

他不仅在体力上被对手碾压,还要在精神上承受一众白人观众的嘲弄——去你的,该死的中国佬!

只可惜,观众们不知道,此刻身处劣势的“中国佬”正在蓄力。

迅速恢复的他一跃而起,竟然分分钟扭转战局,以众人始料未及的速度结束了战斗。

这个在拳击场血拼并总能取得胜利的男人,正是故事的主角阿杉。

和许多喜欢好勇斗狠的年轻男孩一样,阿杉从小就是个爱打架的主儿,甚至还为此跑去拜师学艺。

不成想,好胜心惹大祸,害得妹妹小静以自己作为代价为阿杉平事儿,又因为不堪受辱远走他乡。

幡然醒悟的阿杉决定寻回妹妹,便孤身来到旧金山的中国城。

然而,风云诡谲的中国城并没有对他报以热情和欢迎,反而让阿杉卷入各大势力的争斗旋涡之中,一次次于死亡边缘寻求生机。

如今,投奔在合威堂口的阿杉,夜夜奔赴拳击场,正是为了找出自己的弱点,以应对接下来更多的战斗。

与此同时,有感于华人劳工生存现状的阿杉,还在暗中追查另一件事——是谁残忍地割下了一个个华人劳工的头皮?

在旧金山中国城里,华人劳工的价钱,甚至比不上一瓶劣质葡萄酒,他们是死是活更不会引起警方注意,也只有阿杉这种人有能力且有意愿为他们出头。

随着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就在凶手们又一次准备为非作歹的时候,阿杉与伙伴们及时赶到,将这伙白人尽数剿灭。

这可出大事了。

果然,市长、警察局、政客、爱尔兰帮派乃至其他无辜的华人劳工都慢慢卷入其中,中国城的权力网络也迎来新一轮洗牌。

2

延续第一季的叙事视角,美剧《战士》在第二季中搭建了“劳工为皮、战士为里”的故事架构。

剧集里的暴力血腥、复杂角色和历史还原,让它同时有暴力的爽度和剧情的深度。

首先令观众过目不忘的,是充满复古趣味又狠绝到位的动作戏码。

对这一要素的集中表现,主要来自拳击场角斗。

主演们用肌肉线条与干练动作还原了生死战斗的紧迫感,视觉效果相当真实刺激。

而精进武艺的终点,则是刀刀见血的拼杀,反派们在镜头下的日常,往往都是断手断脚、一命呜呼。

其次,是有成长、持续变化的复杂角色。

作为故事的第一主角,阿杉走的是典型的“浪子回头”路线。

从一开始闯祸把妹妹赔进去到漂洋过海来寻亲,还只是他的背景线,真正让阿杉得到精神洗礼的是他在美国经历的一切。

由于武艺超群,阿杉的美国初体验比旁人幸运太多,他迅速得到了堂口老大的认可。

然而,顺遂的经历并不能让阿杉成长,真正的试炼,发生在他战败李勇沦为劳工之后。

一次次眼见同胞们的悲惨境遇,才让阿杉从一个利己主义者变成了革命者,并逐步成长为擅于利用自身优势克敌的“战士”。

不仅是男主角,故事中许多角色都随着支线剧情的展开被认真刻画,有特色,有生命,不扁平。

最后,是凌驾于动作戏码与人物弧光之上的历史还原。

阿杉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后半叶,太平天国运动使东南沿海的一些华人奔逃海外,被骗上甲板的男人女人成了白人口中的“猪仔”和“猪花”,语言不通的他们只能以暴力色情作为自己的谋生手段,在异国他乡勉强讨生活。

这既是孵化《战士》剧集的历史土壤,也是《战士》剧集准备还原的历史情境。

于是,在阿杉拼杀的中国城里,始终充斥着市政府、资本家、警察局、华人堂口与爱尔兰帮派的争斗,难以团结起来的华人劳工,则成为最底层的牺牲品,任人宰割。

与历史呼应的是,阿杉初来乍到的1878年,恰逢《排华法案》在美国被提出,这一时间段正是华工血泪史最惨痛的年代。

这种呼应,不仅拉开了故事的延展空间,更增加了选题的厚度,为阿杉的革命之路铺陈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背景板。

3

美剧《战士》整个项目的初始灵感,来自影视圈的华人之光——李小龙。

《战士》是李小龙策划多年的影视项目,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未来得及制作,直到他的女儿李香凝在父亲遗物里发现了一大批手稿,《战士》才再度恢复创作。

直面美国人的黑历史,把华人当做绝对主角,毫无疑问,以上操作让《战士》带有明显的反叛精神。

而首轮接下这个项目的导演林诣彬与编剧乔纳森·崔普尔也确实不是普通人。

前者让《速度与激情》在全世界范围内自成IP,后者以《黑吃黑》树立了犯罪剧集的业界标杆。

只不过,二人明显在第一季中注入了太多野心,甚至还在首发十集中主动拍摄番外故事,导致第一季高开低走,8.0收官。

如今来到第二季,擅长悬疑剧情且部部作品超八分的导演大卫·彼特拉克首战告捷。

他不仅用动作片里的男人致敬李小龙,还让动作片里的女人角色丰满、性格突出,塑造了特定时代的人物群像。

美中不足的是,与《摘金奇缘》《花木兰》一样,《战士》也是一部由亚裔出演的美式华人剧集,不地道的粤语和想象中的华人形象,也让剧集有不可避免的疏离感。

因此,小人物升级打怪固然很燃很热血,但这股冲劲儿是否能保住9分品质,还要看作品的后面的发挥怎么样。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续集高能9.0,正是李小龙留下的华人血泪史

《战士》第二季开局便获得9.0高分,超越首季口碑,再次掀起了影视圈久违的唐人街风云。

文|巴塞电影

因为尺度太大、镜头血腥,HBO被美剧迷们戏称为“黄暴呕”。其姊妹台Cinemax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最近,又一部充满Cinemax风格的剧作——《战士》第二季回归。

开局便获得9.0高分,超越首季口碑,再次掀起了影视圈久违的唐人街风云。

本文有剧透。

1

是夜,巴巴里海岸的拳击场上,呼声震天。

被众人环绕其中的,是一个体格精壮的华人男子,而他的对手则是一位身材魁梧的白人大汉。

从身材来看,华人男子明显处于下风,他脸上含混不明的血迹也证明,这一夜于他,并不好过。

由于气力不敌对方,华人男子频频被摔在地上。

他不仅在体力上被对手碾压,还要在精神上承受一众白人观众的嘲弄——去你的,该死的中国佬!

只可惜,观众们不知道,此刻身处劣势的“中国佬”正在蓄力。

迅速恢复的他一跃而起,竟然分分钟扭转战局,以众人始料未及的速度结束了战斗。

这个在拳击场血拼并总能取得胜利的男人,正是故事的主角阿杉。

和许多喜欢好勇斗狠的年轻男孩一样,阿杉从小就是个爱打架的主儿,甚至还为此跑去拜师学艺。

不成想,好胜心惹大祸,害得妹妹小静以自己作为代价为阿杉平事儿,又因为不堪受辱远走他乡。

幡然醒悟的阿杉决定寻回妹妹,便孤身来到旧金山的中国城。

然而,风云诡谲的中国城并没有对他报以热情和欢迎,反而让阿杉卷入各大势力的争斗旋涡之中,一次次于死亡边缘寻求生机。

如今,投奔在合威堂口的阿杉,夜夜奔赴拳击场,正是为了找出自己的弱点,以应对接下来更多的战斗。

与此同时,有感于华人劳工生存现状的阿杉,还在暗中追查另一件事——是谁残忍地割下了一个个华人劳工的头皮?

在旧金山中国城里,华人劳工的价钱,甚至比不上一瓶劣质葡萄酒,他们是死是活更不会引起警方注意,也只有阿杉这种人有能力且有意愿为他们出头。

随着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就在凶手们又一次准备为非作歹的时候,阿杉与伙伴们及时赶到,将这伙白人尽数剿灭。

这可出大事了。

果然,市长、警察局、政客、爱尔兰帮派乃至其他无辜的华人劳工都慢慢卷入其中,中国城的权力网络也迎来新一轮洗牌。

2

延续第一季的叙事视角,美剧《战士》在第二季中搭建了“劳工为皮、战士为里”的故事架构。

剧集里的暴力血腥、复杂角色和历史还原,让它同时有暴力的爽度和剧情的深度。

首先令观众过目不忘的,是充满复古趣味又狠绝到位的动作戏码。

对这一要素的集中表现,主要来自拳击场角斗。

主演们用肌肉线条与干练动作还原了生死战斗的紧迫感,视觉效果相当真实刺激。

而精进武艺的终点,则是刀刀见血的拼杀,反派们在镜头下的日常,往往都是断手断脚、一命呜呼。

其次,是有成长、持续变化的复杂角色。

作为故事的第一主角,阿杉走的是典型的“浪子回头”路线。

从一开始闯祸把妹妹赔进去到漂洋过海来寻亲,还只是他的背景线,真正让阿杉得到精神洗礼的是他在美国经历的一切。

由于武艺超群,阿杉的美国初体验比旁人幸运太多,他迅速得到了堂口老大的认可。

然而,顺遂的经历并不能让阿杉成长,真正的试炼,发生在他战败李勇沦为劳工之后。

一次次眼见同胞们的悲惨境遇,才让阿杉从一个利己主义者变成了革命者,并逐步成长为擅于利用自身优势克敌的“战士”。

不仅是男主角,故事中许多角色都随着支线剧情的展开被认真刻画,有特色,有生命,不扁平。

最后,是凌驾于动作戏码与人物弧光之上的历史还原。

阿杉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后半叶,太平天国运动使东南沿海的一些华人奔逃海外,被骗上甲板的男人女人成了白人口中的“猪仔”和“猪花”,语言不通的他们只能以暴力色情作为自己的谋生手段,在异国他乡勉强讨生活。

这既是孵化《战士》剧集的历史土壤,也是《战士》剧集准备还原的历史情境。

于是,在阿杉拼杀的中国城里,始终充斥着市政府、资本家、警察局、华人堂口与爱尔兰帮派的争斗,难以团结起来的华人劳工,则成为最底层的牺牲品,任人宰割。

与历史呼应的是,阿杉初来乍到的1878年,恰逢《排华法案》在美国被提出,这一时间段正是华工血泪史最惨痛的年代。

这种呼应,不仅拉开了故事的延展空间,更增加了选题的厚度,为阿杉的革命之路铺陈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背景板。

3

美剧《战士》整个项目的初始灵感,来自影视圈的华人之光——李小龙。

《战士》是李小龙策划多年的影视项目,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未来得及制作,直到他的女儿李香凝在父亲遗物里发现了一大批手稿,《战士》才再度恢复创作。

直面美国人的黑历史,把华人当做绝对主角,毫无疑问,以上操作让《战士》带有明显的反叛精神。

而首轮接下这个项目的导演林诣彬与编剧乔纳森·崔普尔也确实不是普通人。

前者让《速度与激情》在全世界范围内自成IP,后者以《黑吃黑》树立了犯罪剧集的业界标杆。

只不过,二人明显在第一季中注入了太多野心,甚至还在首发十集中主动拍摄番外故事,导致第一季高开低走,8.0收官。

如今来到第二季,擅长悬疑剧情且部部作品超八分的导演大卫·彼特拉克首战告捷。

他不仅用动作片里的男人致敬李小龙,还让动作片里的女人角色丰满、性格突出,塑造了特定时代的人物群像。

美中不足的是,与《摘金奇缘》《花木兰》一样,《战士》也是一部由亚裔出演的美式华人剧集,不地道的粤语和想象中的华人形象,也让剧集有不可避免的疏离感。

因此,小人物升级打怪固然很燃很热血,但这股冲劲儿是否能保住9分品质,还要看作品的后面的发挥怎么样。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