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一文读懂中国充电桩市场(全行业大盘点)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一文读懂中国充电桩市场(全行业大盘点)

在充电桩的产业链上,充电运营商、设备商、整体解决方案商,三者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且三者常常相互重合。在国家政策持续鼓励、新国标出台等各种因素下,充电桩市场在不断发展壮大又渐渐规范,且盈利模式已逐渐勾勒,谁能笑到最后?

鲁迅曾言:“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这就像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充电桩行业本只是散落着零星企业,而过去一年随着国家政策刺激等因素则迅速崛起,企业家们仿似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路,但又无不对未来能走多远充满了忧虑。

面对诡谲多变的市场,鲜有人能准确判断出谁会笑到最后。但兵家常言:“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要先认清自身和其他商家在行业中的位置、优势和劣势,才能在外热内冷的充电桩市场保持清醒的头脑。

其实自2014年5月国家电网开放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市场以来,各方力量已积极参与到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其中包括国网、中石化、普天新能源等央 企,北汽新能源、京能集团、华商三优等国有企业,还有富电科技、特锐德、聚电、充电网、电桩等民营企业。从表面上看,它们是央企、国企、民企,或是上市、 未上市公司。然而这样划分意义不大,关键要看它们属于充电桩产业链中的哪一环,并从每个环节目前存在的问题去自我定位。

早在1985年,“竞争战略之父” 迈克尔·波特(Porter)就在《竞争优势》中提过,围绕某一特定需求(产品或服务)所形成的一系列互为基础、互相依存的上下游链条关系就构成了产业链。在此基础上去理解,充电桩产业链条上的重要角色无非是:充电运营商、设备生产商、整体解决方案商。

Eknower分别从这三环入手,捋捋各大充电桩公司的分类,并抛砖引玉地谈谈各个环节目前讨论最激烈的话题。

运营商:想清楚如何盈利是最大难关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主流充电设施运营(服务)商有十余家,包括国家电网、普天新能源、特斯拉、特来电、星星充电、南方电网、中石化、e充网、上 海富电科技、星星充电、爱充网、聚电、充电网、电桩等。按不同企业经营类型来看,有既卖充电桩又发展互联网+的商家,有类似特斯拉的整车厂商,也有以充电 APP为核心的互联网企业。

充电运营商要“软硬兼施”

到底何为充电设施运营(服务)商?尽管商家各有各的定位,可在Eknower看来这些运营商大致分两类:纯互联网化或是“互联网+充电设施”。关于这两种不同类型,归根结底是企业选择轻资产或重资产的模式。

纯互联网充电运营商往往会代理建桩,可并没有真的自己生产设备。这样一来实现了轻资产化,省去了一大笔生产充电设备的钱,也避免了投资建厂的麻烦。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比如帮别的充电设备厂商建桩,如何承担购买和运营充电桩的高额成本?在短期运营的盈利模式并不清晰的情况下,又怎么撑到最后?当然,如果你说你有大把的钱,建桩只是幌子,反正也没人用,要的只是造势来抢夺市场,或只为了迅速融资、上市、圈钱、撤场,那轻资产化确实简便易行。

但并非所有充电运营商只想做纯互联网公司,聚电的CEO贾雪峰就曾意识到纯软件公司可能走不长,因为公司拿自己的软件平台去运营别人的桩,购买和运维桩的成本都太高,这样烧钱下去,公司可能还没盈利就烧成灰了。所以聚电便成立了专门开发、生产和销售充电桩的设备厂商,从纯互联网公司转变成了“软硬兼施”的运营商。

“软硬兼施”逐渐成了充电桩企业普遍采用的方式,诸如特锐德、众业达、科陆电子的传统充电设备制造企业也在广泛布局“互联网+充电 设施”领域。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一来在运营不盈利的情况下靠卖桩“补贴家用”;二来运营自己的桩,降低购买和运维桩的成本;三来用自己的桩跑马圈地,有 了一定市场份额后来掘金大数据经济。

建桩要选对地儿才能盈利

很多业内企业家或专家都曾公开表示,未来的一两年内会出现充电桩运营的成熟商业模式,届时靠充电业务收费是最基本的盈利方式。目前,运营商收取的是充电服务费,且每个城市的收费标准不一,但未来也不排除可取得售电牌照来收取电费。但实际上此类收费费用较低,假若能以这种方式盈利,充电桩就应建在利用率高、电动车保有量较多的地方。

什么地方利用率高、电动车保有量多?参照美国已有经验,ChargePoint、Better Place、ECOtality等几乎所有充电服务大咖都在旧金山湾区发迹,因为无论从经济还是科技发展程度来说,湾区的消费者普遍容易接受电动汽车。

中国的“湾区”在哪儿?工信部数据显示,当前国内已经建成723座充电站,充电桩配备量为2.8万个,而它们绝大部分在电动汽车保有量较多的北上广深。这也不难理解,为何国网、普天新能源等央企,还有富电、聚电之类的民企都深耕于北上广深。

聚电CEO贾雪峰就曾公开表示:“因为北上广深电动车推广较为充足,保有量有保证,在这些城市建充电设施基本不会亏本。聚电在北上广深都是自己建充电桩,选址在效率较好、电动车保有量较多的地方建充电桩,18个月到24个月可以收回投资。”

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相对较多的北上广深,也并非所有运营商的好去处,因为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跻身其中,加之公共充电市场几乎被国家队垄断,要想深耕于此就得夹缝求生。因而一些企业把目光投向了二三线城市,它们大多政策环境良好,竞争相对不那么激烈。

创业板第一股“特锐德”已转而发力新能源示范城市,而它们大多为二三线城市。根据特锐德数据显示,早在去年9月,特锐德在全国88个新能源示范城市中,特锐德的业务已拓展至44个。

与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相比,国家给予新能源示范城市的优惠政策绝不逊色。去年11月国家发改委就印发《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通知,可看出国家在推广目标上给予了示范推广地区以厚望。

全国各个地区充电桩推广规划(2015-2020年)

但不管把充电桩布局在哪座城市,充电桩利用率的高低其实取决于其场所的选择,无外乎五种:公共服务领域专用停车场所;居民区;单位内部停车场;城市公共停车场所;城际高速公路服务区。具体选择什么场所,布多或布少,这取决于企业对于利用率的预期。

在电桩CEO先越看来,城市中心区域的用户需求在现有布局下仍难以满足,比如交通枢纽、酒店、办公楼、商场、小区物业等,(这些区域的需求)应该是跟电动车需求深度粘合的。

轻侯新能源的潘建则认为,应瞄准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以及汽车租赁市场,因为新能源汽车总是以大订单形式入驻这些地方,员工有车、有时间,却没有配套的桩。他预计这些地方的充电桩利用率至少达80%,且能在2年内回收成本。

而作为新三板第一股的“富电科技”,在北京西站建了一个大规模的集中式公共充电站——港湾充电站,共计100台充电桩,其中快充、慢充电桩各占50%,每日可满足900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到底充电桩要建在什么场所?如何判断充电桩的利用率,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充电桩的闲置程度?去年11月,充电网发布了一份“中国公共充电桩建设需求调研报告”,该报告通过线下和线上调查两种方式,邀请全国电动汽车车主和准车主参与了需求调查,重点分析了北上广深四个城市。

其实从图中不难看出,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地区,对于充电桩的场所需求是不同的,这意味着要根据用户不同需求来建桩,唯有此才能提高桩的利用率,更快地回收投资成本。

除此之外,建设充电桩的场所选择,还要看国家在不同场所的建设目标(毕竟国内对于政策依赖性很强)。从我国2015-2020的充电桩场所建设目标来看,强调在居民区和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写字楼、工业园区等单位内部停车场,鼓励有条件的设施对社会公众开放。

充电桩分场所建设目标(2015-2020年)

别光指望充电业务来挣钱

收取充电电费和服务费,这是目前大部分运营商可期的最基本盈利方式。虽然理想的情况下两年内能回收成本,但加上各种现实因素恐怕时间只会更长,所以光靠充电业务挣钱的方式不可行。

回收成本要先算一笔账:按照市场公认价格,慢充公共充电桩成本均价在2万元,快速充电桩成本在10万-20万元之间,而一个拥有十 多台充电桩的充电站,不算土地使用费用,仅基础设施、配电设施、运营等成本就在几百万元以上,仅靠充电服务费收取的0.5-0.8元/度的钱,收回成本并 盈利的时间必定会很长。

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主任李立理也曾公开表示,公共充电桩市场是一个纯增量的市场,要想涵盖运营、管理及固定投资的折旧等成本实现盈利,需要规模支撑,才能达到平衡点。

各个充电运营商对于收取充电业务费心知肚明,不仅短时间不盈利,能盈利已属不易。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运营商都在探索充电业务以外的盈利方式,包含了以充电桩为入口的广告、保险、金融、售车、交通工具租赁及汽车工业大数据等。

模式一:桩体广告

在充电桩上安装液晶屏或广告灯箱,当充电桩达到一定规模并积累了用户资源后,可靠广告收入来降低充电桩运营成本。想做充电桩领域的淘宝的万马股份,就表示未来一个明确的盈利方向是桩体的广告收益。

模式二:充电桩保险服务

去年12月,上海保险业创新推出充电桩综合保险业务,包含充电桩财产保险和充电桩充电安全责任保险。并与国家电网积极合作,初期采取赠送充电桩保险方式,支持客户购买新能源汽车。

模式三:提供金融产品

电桩则与整车厂商开展合作,构建了国内首家电动汽车电商平台,提供在线一站式服务。包括与汽车金融、融资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合作,启动电动汽车金融计划,提供多款金融产品。

模式四:售车

去年,国家电网推出了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电网商城”,其以“智能家居APP”“智生活”为主要特色,还出售新能源汽车、小型电动车等。

模式五:交通工具租赁

交通工具租赁不仅可以是电动车,还可向电动汽车车主租赁电动滑板车、自行车、平衡车等。而富电科技将充电站运营和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业务相结合,推出“小易租车”业务。

模式六:汽车工业大数据

充电桩运营商能抓取新能源汽车使用数据,为汽车维修、保养、电控电池等企业提供精准服务;而根据抓取的用户数据,可以根据其行车行为,再与商场、旅游、酒店等商家合作。

以上六种盈利方式都陆续有运营商涉足,但是谁到底能因此挣钱不得而知,因为跟收取充电服务费一样,这些方式短期都看不见盈利。所有这一切对于未来的 美好假设,都建立在电动汽车已有相当大的保有量,以及充电桩已形成规模并培养了用户的基础上。可现在的市场一眼望去,几乎都还在跑马圈地中,谈规模还为时 过早。

设备商:最终拼的是技术

曾在11月,Eknower参展了第四届北京国际充电站(桩)技术设备展览会,采访了会上一些充电设备厂商,得出三个结论:一是不想当运营商的企业不是好的设备厂商,几乎所有设备厂商都在谈互联网+;二是跟纯互联网公司相比,设备厂商尽管挣钱不易,但好歹开始盈利了;三是没技术优势的设备厂商没竞争力。而第三点其实最易成为被洗牌出局的原因。

12月28日,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科技部等五部委发布新修订的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5项国家标准(简称充电新国标)后,就有专家预测市场上三百多家设备厂商将大洗牌,淘汰一些小而无技术实力的公司。

上周末Eknower举办了一场充电桩国标闭门会议,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检验处处长胡素峰就表示:“从国家层面上,进一步鼓励联盟标准和团体标准,鼓励大家形成一种联盟性质、团体性质,共同来出台一些标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企业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也是防范一些不良的企业,或者说比较低劣的技术进入市场的一种保护机制。”

电桩先越也曾表示,新标准最大的改变就是增加了速率的规定和提升了电磁安全性的要求,充电桩行业很多中小设备厂商根本无法满足这一标准,而高标准也意味着高升级成本,很多中小企业就有可能直接退出这一行业。

新国标的出台似乎没有引起多大震荡,因为有人分析充电新国标没有明确相应的执行与监管机制,将意味着混乱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国标委相关负责人表 示,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在商讨,近期有望出台一系列第三方强制检验要求。2015年充电桩设备商日子过得十分热闹,但不出意外的话,2016年将是一个 分水岭,一些没有技术优势支撑的设备商将在越来越趋于规范的市场中淘汰出局。

解决方案商:最稳健的市场参与者

何为充电整体解决方案商?就如全球能效管理专家施耐德电气一样,充电整体解决方案商会针对不同客户提供充电整体解决方案,从前期咨询、规划设计、解决方案、能效管理、实施总包、到后期的运营维护、系统优化等等。施耐德为宝马客户进行充电设施检查,提供并安装挂墙式充电桩,后期维护及其他服务。

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创新提出了路灯充电桩整体解决方案,即在不建设低压直流供电网的情况下开展充电桩建设,利用安装LED路灯节约变压器容量,从而直接利用多余容量直接安装交直流充电桩。该方案已先后在昌平南邵和华北电力大学建成试点。

机智云是广州杰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它提供的机智云智能充电桩解决方案,是在调研、采集行业市场需求 后,以机智云自主核心技术为基础,融合更可靠的商用物联 方案形成的一套完整的智能充电整体管理服务系统,实现了充电桩与用户、充电桩与厂商、用户与厂商、充电桩与充电桩、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互通,简化了充电 流程与费用支付流程,提高了电桩的闲置利用率,同时优化了厂商的系统管理和服务水平。

无论是施耐德、国网信通,还是机智云,可以看出它们不光是为充电桩客户服务,它们还给更多的专业领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但实际上,有很多充电运营商也提供充电整体解决方案,比如充电网会给整车厂、政府、运营服务商和设备厂商制定充电的整体方案。

这种有点“贪大求全”的方式,好处在于可以利用多元化服务结构抵御市场风险,但劣势在于子业务太多无法把充电桩业务做精,所以这个领域中的公司大多是在电气业务领域已经深耕多年的公司,利用充电桩市场的红火赚走该赚的钱,对这个市场的未来,贪求的不过是水涨船高。

总结:在充电桩的产业链上,充电运营商、设备商、整体解决方案商,三者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且三者常常相互重合。在国家政策持续鼓励、新国标出台等各种因素下,充电桩市场在不断发展壮大又渐渐规范,且盈利模式已逐渐勾勒,谁能笑到最后?

从风险水平看,运营 商>设备商>解决方案提供商。从未来的成长空间看,也是运营商>设备商>解决方案提供商。运营商目前都还没有找到成熟的盈利模 式,在这轮看似是比快比钱比资源的竞赛中,Eknower认为,真正比的是三点:第一是掌舵者对行业的认知水平(比战略),第二是公司的资源整合能力(比 钱比资源),第三要看团队的执行能力(比快)。

目前有的公司(如电桩)在资本市场上受追捧,资金上有优势;有的公司(如中国普天)在政府资源上有优势,可以快速摊大规模,有的公司(如充电网)和 汽车企业深度粘连,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有的公司(如e充网)背靠大型央企,方便走在前台高举高打,称得上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最终的胜者属于有战 略、有野心且有毅力的公司。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特锐德

3k
  • 特锐德:第二大股东中泰资管25号拟减持不超500万股公司股份
  • 特锐德:2023年预盈4.08亿元-5.17亿元,同比增50%-90%,特来电已扭亏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一文读懂中国充电桩市场(全行业大盘点)

在充电桩的产业链上,充电运营商、设备商、整体解决方案商,三者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且三者常常相互重合。在国家政策持续鼓励、新国标出台等各种因素下,充电桩市场在不断发展壮大又渐渐规范,且盈利模式已逐渐勾勒,谁能笑到最后?

鲁迅曾言:“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这就像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充电桩行业本只是散落着零星企业,而过去一年随着国家政策刺激等因素则迅速崛起,企业家们仿似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路,但又无不对未来能走多远充满了忧虑。

面对诡谲多变的市场,鲜有人能准确判断出谁会笑到最后。但兵家常言:“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要先认清自身和其他商家在行业中的位置、优势和劣势,才能在外热内冷的充电桩市场保持清醒的头脑。

其实自2014年5月国家电网开放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市场以来,各方力量已积极参与到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其中包括国网、中石化、普天新能源等央 企,北汽新能源、京能集团、华商三优等国有企业,还有富电科技、特锐德、聚电、充电网、电桩等民营企业。从表面上看,它们是央企、国企、民企,或是上市、 未上市公司。然而这样划分意义不大,关键要看它们属于充电桩产业链中的哪一环,并从每个环节目前存在的问题去自我定位。

早在1985年,“竞争战略之父” 迈克尔·波特(Porter)就在《竞争优势》中提过,围绕某一特定需求(产品或服务)所形成的一系列互为基础、互相依存的上下游链条关系就构成了产业链。在此基础上去理解,充电桩产业链条上的重要角色无非是:充电运营商、设备生产商、整体解决方案商。

Eknower分别从这三环入手,捋捋各大充电桩公司的分类,并抛砖引玉地谈谈各个环节目前讨论最激烈的话题。

运营商:想清楚如何盈利是最大难关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主流充电设施运营(服务)商有十余家,包括国家电网、普天新能源、特斯拉、特来电、星星充电、南方电网、中石化、e充网、上 海富电科技、星星充电、爱充网、聚电、充电网、电桩等。按不同企业经营类型来看,有既卖充电桩又发展互联网+的商家,有类似特斯拉的整车厂商,也有以充电 APP为核心的互联网企业。

充电运营商要“软硬兼施”

到底何为充电设施运营(服务)商?尽管商家各有各的定位,可在Eknower看来这些运营商大致分两类:纯互联网化或是“互联网+充电设施”。关于这两种不同类型,归根结底是企业选择轻资产或重资产的模式。

纯互联网充电运营商往往会代理建桩,可并没有真的自己生产设备。这样一来实现了轻资产化,省去了一大笔生产充电设备的钱,也避免了投资建厂的麻烦。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比如帮别的充电设备厂商建桩,如何承担购买和运营充电桩的高额成本?在短期运营的盈利模式并不清晰的情况下,又怎么撑到最后?当然,如果你说你有大把的钱,建桩只是幌子,反正也没人用,要的只是造势来抢夺市场,或只为了迅速融资、上市、圈钱、撤场,那轻资产化确实简便易行。

但并非所有充电运营商只想做纯互联网公司,聚电的CEO贾雪峰就曾意识到纯软件公司可能走不长,因为公司拿自己的软件平台去运营别人的桩,购买和运维桩的成本都太高,这样烧钱下去,公司可能还没盈利就烧成灰了。所以聚电便成立了专门开发、生产和销售充电桩的设备厂商,从纯互联网公司转变成了“软硬兼施”的运营商。

“软硬兼施”逐渐成了充电桩企业普遍采用的方式,诸如特锐德、众业达、科陆电子的传统充电设备制造企业也在广泛布局“互联网+充电 设施”领域。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一来在运营不盈利的情况下靠卖桩“补贴家用”;二来运营自己的桩,降低购买和运维桩的成本;三来用自己的桩跑马圈地,有 了一定市场份额后来掘金大数据经济。

建桩要选对地儿才能盈利

很多业内企业家或专家都曾公开表示,未来的一两年内会出现充电桩运营的成熟商业模式,届时靠充电业务收费是最基本的盈利方式。目前,运营商收取的是充电服务费,且每个城市的收费标准不一,但未来也不排除可取得售电牌照来收取电费。但实际上此类收费费用较低,假若能以这种方式盈利,充电桩就应建在利用率高、电动车保有量较多的地方。

什么地方利用率高、电动车保有量多?参照美国已有经验,ChargePoint、Better Place、ECOtality等几乎所有充电服务大咖都在旧金山湾区发迹,因为无论从经济还是科技发展程度来说,湾区的消费者普遍容易接受电动汽车。

中国的“湾区”在哪儿?工信部数据显示,当前国内已经建成723座充电站,充电桩配备量为2.8万个,而它们绝大部分在电动汽车保有量较多的北上广深。这也不难理解,为何国网、普天新能源等央企,还有富电、聚电之类的民企都深耕于北上广深。

聚电CEO贾雪峰就曾公开表示:“因为北上广深电动车推广较为充足,保有量有保证,在这些城市建充电设施基本不会亏本。聚电在北上广深都是自己建充电桩,选址在效率较好、电动车保有量较多的地方建充电桩,18个月到24个月可以收回投资。”

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相对较多的北上广深,也并非所有运营商的好去处,因为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跻身其中,加之公共充电市场几乎被国家队垄断,要想深耕于此就得夹缝求生。因而一些企业把目光投向了二三线城市,它们大多政策环境良好,竞争相对不那么激烈。

创业板第一股“特锐德”已转而发力新能源示范城市,而它们大多为二三线城市。根据特锐德数据显示,早在去年9月,特锐德在全国88个新能源示范城市中,特锐德的业务已拓展至44个。

与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相比,国家给予新能源示范城市的优惠政策绝不逊色。去年11月国家发改委就印发《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通知,可看出国家在推广目标上给予了示范推广地区以厚望。

全国各个地区充电桩推广规划(2015-2020年)

但不管把充电桩布局在哪座城市,充电桩利用率的高低其实取决于其场所的选择,无外乎五种:公共服务领域专用停车场所;居民区;单位内部停车场;城市公共停车场所;城际高速公路服务区。具体选择什么场所,布多或布少,这取决于企业对于利用率的预期。

在电桩CEO先越看来,城市中心区域的用户需求在现有布局下仍难以满足,比如交通枢纽、酒店、办公楼、商场、小区物业等,(这些区域的需求)应该是跟电动车需求深度粘合的。

轻侯新能源的潘建则认为,应瞄准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以及汽车租赁市场,因为新能源汽车总是以大订单形式入驻这些地方,员工有车、有时间,却没有配套的桩。他预计这些地方的充电桩利用率至少达80%,且能在2年内回收成本。

而作为新三板第一股的“富电科技”,在北京西站建了一个大规模的集中式公共充电站——港湾充电站,共计100台充电桩,其中快充、慢充电桩各占50%,每日可满足900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到底充电桩要建在什么场所?如何判断充电桩的利用率,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充电桩的闲置程度?去年11月,充电网发布了一份“中国公共充电桩建设需求调研报告”,该报告通过线下和线上调查两种方式,邀请全国电动汽车车主和准车主参与了需求调查,重点分析了北上广深四个城市。

其实从图中不难看出,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地区,对于充电桩的场所需求是不同的,这意味着要根据用户不同需求来建桩,唯有此才能提高桩的利用率,更快地回收投资成本。

除此之外,建设充电桩的场所选择,还要看国家在不同场所的建设目标(毕竟国内对于政策依赖性很强)。从我国2015-2020的充电桩场所建设目标来看,强调在居民区和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写字楼、工业园区等单位内部停车场,鼓励有条件的设施对社会公众开放。

充电桩分场所建设目标(2015-2020年)

别光指望充电业务来挣钱

收取充电电费和服务费,这是目前大部分运营商可期的最基本盈利方式。虽然理想的情况下两年内能回收成本,但加上各种现实因素恐怕时间只会更长,所以光靠充电业务挣钱的方式不可行。

回收成本要先算一笔账:按照市场公认价格,慢充公共充电桩成本均价在2万元,快速充电桩成本在10万-20万元之间,而一个拥有十 多台充电桩的充电站,不算土地使用费用,仅基础设施、配电设施、运营等成本就在几百万元以上,仅靠充电服务费收取的0.5-0.8元/度的钱,收回成本并 盈利的时间必定会很长。

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主任李立理也曾公开表示,公共充电桩市场是一个纯增量的市场,要想涵盖运营、管理及固定投资的折旧等成本实现盈利,需要规模支撑,才能达到平衡点。

各个充电运营商对于收取充电业务费心知肚明,不仅短时间不盈利,能盈利已属不易。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运营商都在探索充电业务以外的盈利方式,包含了以充电桩为入口的广告、保险、金融、售车、交通工具租赁及汽车工业大数据等。

模式一:桩体广告

在充电桩上安装液晶屏或广告灯箱,当充电桩达到一定规模并积累了用户资源后,可靠广告收入来降低充电桩运营成本。想做充电桩领域的淘宝的万马股份,就表示未来一个明确的盈利方向是桩体的广告收益。

模式二:充电桩保险服务

去年12月,上海保险业创新推出充电桩综合保险业务,包含充电桩财产保险和充电桩充电安全责任保险。并与国家电网积极合作,初期采取赠送充电桩保险方式,支持客户购买新能源汽车。

模式三:提供金融产品

电桩则与整车厂商开展合作,构建了国内首家电动汽车电商平台,提供在线一站式服务。包括与汽车金融、融资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合作,启动电动汽车金融计划,提供多款金融产品。

模式四:售车

去年,国家电网推出了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电网商城”,其以“智能家居APP”“智生活”为主要特色,还出售新能源汽车、小型电动车等。

模式五:交通工具租赁

交通工具租赁不仅可以是电动车,还可向电动汽车车主租赁电动滑板车、自行车、平衡车等。而富电科技将充电站运营和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业务相结合,推出“小易租车”业务。

模式六:汽车工业大数据

充电桩运营商能抓取新能源汽车使用数据,为汽车维修、保养、电控电池等企业提供精准服务;而根据抓取的用户数据,可以根据其行车行为,再与商场、旅游、酒店等商家合作。

以上六种盈利方式都陆续有运营商涉足,但是谁到底能因此挣钱不得而知,因为跟收取充电服务费一样,这些方式短期都看不见盈利。所有这一切对于未来的 美好假设,都建立在电动汽车已有相当大的保有量,以及充电桩已形成规模并培养了用户的基础上。可现在的市场一眼望去,几乎都还在跑马圈地中,谈规模还为时 过早。

设备商:最终拼的是技术

曾在11月,Eknower参展了第四届北京国际充电站(桩)技术设备展览会,采访了会上一些充电设备厂商,得出三个结论:一是不想当运营商的企业不是好的设备厂商,几乎所有设备厂商都在谈互联网+;二是跟纯互联网公司相比,设备厂商尽管挣钱不易,但好歹开始盈利了;三是没技术优势的设备厂商没竞争力。而第三点其实最易成为被洗牌出局的原因。

12月28日,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科技部等五部委发布新修订的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5项国家标准(简称充电新国标)后,就有专家预测市场上三百多家设备厂商将大洗牌,淘汰一些小而无技术实力的公司。

上周末Eknower举办了一场充电桩国标闭门会议,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检验处处长胡素峰就表示:“从国家层面上,进一步鼓励联盟标准和团体标准,鼓励大家形成一种联盟性质、团体性质,共同来出台一些标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企业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也是防范一些不良的企业,或者说比较低劣的技术进入市场的一种保护机制。”

电桩先越也曾表示,新标准最大的改变就是增加了速率的规定和提升了电磁安全性的要求,充电桩行业很多中小设备厂商根本无法满足这一标准,而高标准也意味着高升级成本,很多中小企业就有可能直接退出这一行业。

新国标的出台似乎没有引起多大震荡,因为有人分析充电新国标没有明确相应的执行与监管机制,将意味着混乱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国标委相关负责人表 示,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在商讨,近期有望出台一系列第三方强制检验要求。2015年充电桩设备商日子过得十分热闹,但不出意外的话,2016年将是一个 分水岭,一些没有技术优势支撑的设备商将在越来越趋于规范的市场中淘汰出局。

解决方案商:最稳健的市场参与者

何为充电整体解决方案商?就如全球能效管理专家施耐德电气一样,充电整体解决方案商会针对不同客户提供充电整体解决方案,从前期咨询、规划设计、解决方案、能效管理、实施总包、到后期的运营维护、系统优化等等。施耐德为宝马客户进行充电设施检查,提供并安装挂墙式充电桩,后期维护及其他服务。

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创新提出了路灯充电桩整体解决方案,即在不建设低压直流供电网的情况下开展充电桩建设,利用安装LED路灯节约变压器容量,从而直接利用多余容量直接安装交直流充电桩。该方案已先后在昌平南邵和华北电力大学建成试点。

机智云是广州杰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它提供的机智云智能充电桩解决方案,是在调研、采集行业市场需求 后,以机智云自主核心技术为基础,融合更可靠的商用物联 方案形成的一套完整的智能充电整体管理服务系统,实现了充电桩与用户、充电桩与厂商、用户与厂商、充电桩与充电桩、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互通,简化了充电 流程与费用支付流程,提高了电桩的闲置利用率,同时优化了厂商的系统管理和服务水平。

无论是施耐德、国网信通,还是机智云,可以看出它们不光是为充电桩客户服务,它们还给更多的专业领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但实际上,有很多充电运营商也提供充电整体解决方案,比如充电网会给整车厂、政府、运营服务商和设备厂商制定充电的整体方案。

这种有点“贪大求全”的方式,好处在于可以利用多元化服务结构抵御市场风险,但劣势在于子业务太多无法把充电桩业务做精,所以这个领域中的公司大多是在电气业务领域已经深耕多年的公司,利用充电桩市场的红火赚走该赚的钱,对这个市场的未来,贪求的不过是水涨船高。

总结:在充电桩的产业链上,充电运营商、设备商、整体解决方案商,三者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且三者常常相互重合。在国家政策持续鼓励、新国标出台等各种因素下,充电桩市场在不断发展壮大又渐渐规范,且盈利模式已逐渐勾勒,谁能笑到最后?

从风险水平看,运营 商>设备商>解决方案提供商。从未来的成长空间看,也是运营商>设备商>解决方案提供商。运营商目前都还没有找到成熟的盈利模 式,在这轮看似是比快比钱比资源的竞赛中,Eknower认为,真正比的是三点:第一是掌舵者对行业的认知水平(比战略),第二是公司的资源整合能力(比 钱比资源),第三要看团队的执行能力(比快)。

目前有的公司(如电桩)在资本市场上受追捧,资金上有优势;有的公司(如中国普天)在政府资源上有优势,可以快速摊大规模,有的公司(如充电网)和 汽车企业深度粘连,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有的公司(如e充网)背靠大型央企,方便走在前台高举高打,称得上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最终的胜者属于有战 略、有野心且有毅力的公司。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