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北宋为何难以走出文武失调,和战两难的困境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北宋为何难以走出文武失调,和战两难的困境

虽然北宋士人的主流显然是和平主义者,但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士子希望能够推动朝廷在军事开拓进取。

文|郑渝川  

所评图书:

书名:《和战之间的两难:北宋中后期的军政与对辽夏关系》

作者:方震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九色鹿文化

出版日期:2020年9月

《和战之间的两难:北宋中后期的军政与对辽夏关系》一书出自我国台湾地区的著名历史学家、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方震华。方震华教授长期致力于研究唐宋时期的政治和军事史。

全书由七篇论文组成,深入探讨了北宋中后期如何放弃了以岁币换取和平,并在“强兵”、“拓境”上的种种努力,以及因此带来的深远影响。

宋真宗年间签订的澶渊之盟,确立了北宋王朝对外政策的基调就是要防御与安抚。这一政策根本动摇发生在神宗年间,但仁宗年间其实已经有了苗头。《和战之间的两难:北宋中后期的军政与对辽夏关系》书中指出,北宋西北地区的武将(以种谔为代表)甚至民间的豪侠之士就在努力突破原有政策的限制,并达到了开拓水洛城的目的。

长期对外防御与安抚,武将的政治地位、调用资源的能力毫无疑问会发生下降。相比北宋之前数百年内的武将地位,北宋的这种现实肯定会让武将集团感到不满——后者不要说发展为主宰政局的军功集团,就连保住权位有时也变得十分困难。这一点从北宋名将狄青的官场遭遇就可以得到有效的说明。

与之同时,北宋民间也有许多文士提出了重现汉唐风度,在军事上有所作为的主张。北宋承平日久,经济和社会繁荣,世家实力衰落为平民子弟在政治和文化上崭露头角提供了可能。这些成就与北宋在军事上的被动地位、防御姿态呈现出反差,虽然北宋士人的主流显然是和平主义者,但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士子希望能够推动朝廷在军事开拓进取。包括《和战之间的两难:北宋中后期的军政与对辽夏关系》这本书在内,许多历史学家已经注意到北宋士子的上述心态,与北宋出现了新的华夷关系范式(不再是汉唐时期的华夏核心、蛮夷周边模式,而是华夏与多个异族政府并存,还得定期支付岁币,另外北宋将被辽国长期控制的幽云十六州视为本朝的失地)有关。

有意思的是,诸如范仲淹、韩琦等杰出的北宋政治家,在选择或战或和问题上也出现过戏剧性的转变。范仲淹在1040年到西北主持军务时,反对出兵进讨李元昊,甚至在朝廷决议出兵后仍然坚持招抚李元昊,拒绝派兵配合作战。但在几年后,因为对整军备战的成效感到自信,所以范仲淹开始以古代的名将自居,力主积极进取。《和战之间的两难:北宋中后期的军政与对辽夏关系》书中详细检视了真宗至神宗时期的文士论著,清晰的揭示出北宋和战政策的转变并非仅仅是神宗、王安石二人力推的结果,而是经过长期的酝酿。

和战两难的困境,也不仅仅表现在政策选择上,还有文武纠结之上。要建树军功,洗刷北宋君臣认为的国耻(幽云十六州),惩罚叛贼(从北宋割据自立的西夏),就必须培养和选拔优秀的武官——但这种依仗对象本身也可能成为颠覆统治的问题,毕竟唐朝中后期和五代的教训十分深刻。北宋为此进行了设立武学、武举的制度创新,着意培养懂得军事的儒将、儒帅。而这种人才选拔体系同样偏重儒学,具体考试内容包括策论与骑射。虽然如此,因为宋朝的武将地位不高,所以甚至长期出现武举进士在中举后马上转入文职,并不任职军旅的颇多案例。

有意思的是,《和战之间的两难:北宋中后期的军政与对辽夏关系》书中也指出,举办武学、武举本身也是为了巩固北宋王朝的统治。虽然彻底查禁民间研习兵书难以做到,但在明面上增加兵书在民间的传播却是可能的,再筹办武学和武举,让对兵学有兴趣的人才纳入政府监控。

总的来说,北宋时期的文武纠结困境,不但没有通过武学和武举得到破解,但实际上却变成了科举竞争激烈背景下,文士选择的一种捷径;通过武举进入军队的士人,确实也不乏军事人才,但更多的却是那种仅仅了解军事知识皮毛,而无法真正意义上融入军队并带领同胞作战的书呆子。这也是为什么北宋以及后来的南宋,军事能力始终难以提高,即便偶尔涌现出狄青、岳飞这种反常规的军事天才,也无法真正意义上高效调动军事资源来达到作战目的。

《和战之间的两难:北宋中后期的军政与对辽夏关系》书中还谈到了从北宋开国到中后期,虽然维持着人数规模很大的军队,却长期流于半兵半农的组织形式这一致命问题。王安石说过,宋军在战场上难以克敌制胜,所以只有维持大量的 军队来弥补质量不足,期待以规模来压垮对手;而苏轼的评论更加犀利,他认为北宋军队阵势吓人,制造出了兵力壮盛的假象,却不能真正在战场上发挥作用。此外,这本书从神宗年间的几次对外战争为例,深入剖析了皇帝以滞后信息“遥控”一线部队作战,从而加剧北宋军队前线不利状况的问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北宋为何难以走出文武失调,和战两难的困境

虽然北宋士人的主流显然是和平主义者,但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士子希望能够推动朝廷在军事开拓进取。

文|郑渝川  

所评图书:

书名:《和战之间的两难:北宋中后期的军政与对辽夏关系》

作者:方震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九色鹿文化

出版日期:2020年9月

《和战之间的两难:北宋中后期的军政与对辽夏关系》一书出自我国台湾地区的著名历史学家、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方震华。方震华教授长期致力于研究唐宋时期的政治和军事史。

全书由七篇论文组成,深入探讨了北宋中后期如何放弃了以岁币换取和平,并在“强兵”、“拓境”上的种种努力,以及因此带来的深远影响。

宋真宗年间签订的澶渊之盟,确立了北宋王朝对外政策的基调就是要防御与安抚。这一政策根本动摇发生在神宗年间,但仁宗年间其实已经有了苗头。《和战之间的两难:北宋中后期的军政与对辽夏关系》书中指出,北宋西北地区的武将(以种谔为代表)甚至民间的豪侠之士就在努力突破原有政策的限制,并达到了开拓水洛城的目的。

长期对外防御与安抚,武将的政治地位、调用资源的能力毫无疑问会发生下降。相比北宋之前数百年内的武将地位,北宋的这种现实肯定会让武将集团感到不满——后者不要说发展为主宰政局的军功集团,就连保住权位有时也变得十分困难。这一点从北宋名将狄青的官场遭遇就可以得到有效的说明。

与之同时,北宋民间也有许多文士提出了重现汉唐风度,在军事上有所作为的主张。北宋承平日久,经济和社会繁荣,世家实力衰落为平民子弟在政治和文化上崭露头角提供了可能。这些成就与北宋在军事上的被动地位、防御姿态呈现出反差,虽然北宋士人的主流显然是和平主义者,但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士子希望能够推动朝廷在军事开拓进取。包括《和战之间的两难:北宋中后期的军政与对辽夏关系》这本书在内,许多历史学家已经注意到北宋士子的上述心态,与北宋出现了新的华夷关系范式(不再是汉唐时期的华夏核心、蛮夷周边模式,而是华夏与多个异族政府并存,还得定期支付岁币,另外北宋将被辽国长期控制的幽云十六州视为本朝的失地)有关。

有意思的是,诸如范仲淹、韩琦等杰出的北宋政治家,在选择或战或和问题上也出现过戏剧性的转变。范仲淹在1040年到西北主持军务时,反对出兵进讨李元昊,甚至在朝廷决议出兵后仍然坚持招抚李元昊,拒绝派兵配合作战。但在几年后,因为对整军备战的成效感到自信,所以范仲淹开始以古代的名将自居,力主积极进取。《和战之间的两难:北宋中后期的军政与对辽夏关系》书中详细检视了真宗至神宗时期的文士论著,清晰的揭示出北宋和战政策的转变并非仅仅是神宗、王安石二人力推的结果,而是经过长期的酝酿。

和战两难的困境,也不仅仅表现在政策选择上,还有文武纠结之上。要建树军功,洗刷北宋君臣认为的国耻(幽云十六州),惩罚叛贼(从北宋割据自立的西夏),就必须培养和选拔优秀的武官——但这种依仗对象本身也可能成为颠覆统治的问题,毕竟唐朝中后期和五代的教训十分深刻。北宋为此进行了设立武学、武举的制度创新,着意培养懂得军事的儒将、儒帅。而这种人才选拔体系同样偏重儒学,具体考试内容包括策论与骑射。虽然如此,因为宋朝的武将地位不高,所以甚至长期出现武举进士在中举后马上转入文职,并不任职军旅的颇多案例。

有意思的是,《和战之间的两难:北宋中后期的军政与对辽夏关系》书中也指出,举办武学、武举本身也是为了巩固北宋王朝的统治。虽然彻底查禁民间研习兵书难以做到,但在明面上增加兵书在民间的传播却是可能的,再筹办武学和武举,让对兵学有兴趣的人才纳入政府监控。

总的来说,北宋时期的文武纠结困境,不但没有通过武学和武举得到破解,但实际上却变成了科举竞争激烈背景下,文士选择的一种捷径;通过武举进入军队的士人,确实也不乏军事人才,但更多的却是那种仅仅了解军事知识皮毛,而无法真正意义上融入军队并带领同胞作战的书呆子。这也是为什么北宋以及后来的南宋,军事能力始终难以提高,即便偶尔涌现出狄青、岳飞这种反常规的军事天才,也无法真正意义上高效调动军事资源来达到作战目的。

《和战之间的两难:北宋中后期的军政与对辽夏关系》书中还谈到了从北宋开国到中后期,虽然维持着人数规模很大的军队,却长期流于半兵半农的组织形式这一致命问题。王安石说过,宋军在战场上难以克敌制胜,所以只有维持大量的 军队来弥补质量不足,期待以规模来压垮对手;而苏轼的评论更加犀利,他认为北宋军队阵势吓人,制造出了兵力壮盛的假象,却不能真正在战场上发挥作用。此外,这本书从神宗年间的几次对外战争为例,深入剖析了皇帝以滞后信息“遥控”一线部队作战,从而加剧北宋军队前线不利状况的问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