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推倒历史人物雕像,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心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推倒历史人物雕像,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心理?

扭曲、修饰、篡改、否认历史的一个通行做法就是,迫害历史作家和讲述者。

文|郑渝川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出任南方联盟总司令的罗伯特·爱德华·李,曾一度率军取得相当大的军事优势。美国内战爆发之前,这位美军名将曾受命多次在对外战争中建立功勋。1865年,罗伯特·爱德华·李最终率军向格兰特将军投降。之后,他曾出任华盛顿大学校长。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仍被视为美国英雄。

罗伯特·爱德华·李在弗吉尼亚等南北战争期间加入南方联盟,掀起叛乱的各州被立有雕像。这种做法被认为美国社会对于哪怕是失败的英雄,也保有基本的尊重——当然,说那番话的专栏作家、历史作家常常会有意识的回避,所谓被尊重的“失败的英雄”,在美国社会大多限于罗伯特·爱德华·李这样的白人。那些曾经为抗拒美国“西进”,付出过艰苦努力,却最终失败的印第安土著首领,在陈列馆和博物馆里也没有其事迹介绍。

众所周知,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是南方要求保留奴隶制,并对北方各州因工业革命占据了经济和政治上越来越大优势感到不安。罗伯特·爱德华·李本人对于奴隶制很反感,他甚至身体力行将自己继承的岳父遗产中的黑奴,在训练后予以解放。但他并不同意由北方主导来废除南方的奴隶制。

最近几年里,美国一些州掀起激烈争论。有人认为,罗伯特·爱德华·李的雕像本身是种族主义的象征,所以应当予以移除。而罗伯特·爱德华·李的支持者被认为白人民族主义者,坚决反对移除雕像。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学教授、美国历史学会前主席林·亨特在其所著的《历史学为什么重要》一书中指出,扭曲、修饰、篡改甚至否认历史的现象并不是这些年才抬头的。在德国和日本,一些极右翼政客和作家否认纳粹统治时期曾屠杀过数百万的犹太人,也不承认有过南京大屠杀。而这种指鹿为马的做法,近年来因为社交媒体的影响,得到了扩散。

扭曲、修饰、篡改、否认历史的一个通行做法就是,迫害历史作家和讲述者。1940年,《时代》杂志报道,美国一本广受欢迎的历史教科书的作者哈罗德·鲁格被指控为共产主义者,因为他将美国描绘为一个机会不平等和阶级冲突的地方。在当时,鲁格的著作被一些学校列为禁书,还曾在俄亥俄州的学校被当众焚毁。

另一种做法就是破坏有可能被寄寓了某种情感(政治上的、宗教上的)的纪念物,比如推倒罗伯特·爱德华·李的雕像,以及那之前在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和东欧国家拆除了列宁纪念碑。这种做法往往只是一连串危险做法的开始,比如从推翻罗伯特·爱德华·李的雕像,下一步显然是限制历史教科书、通史作品中有关罗伯特·爱德华·李的记述——得到有限保留的内容,肯定就不会那么细致的叙述罗伯特·爱德华·李,人们只会被告知他是19世纪60年代的奴隶主头子。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那些拆除了列宁纪念碑的一些国家,有关二战的记述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转变,欧洲的解放者被说成只有美国和英国,苏联的戏份被降低到甚至低于法国。

还有一种做法就是进行类似于架空叙述的历史写作。《历史学为什么重要》书中提到了日本近年来在历史教科书编纂中刻意淡化,甚至基本不提其肮脏侵略历史的做法;以及英国的历史教科书中连篇累牍的叙述大英帝国如何“关爱”殖民地,完全回避了英国殖民曾经造成的毒品泛滥、饥荒蔓延、殖民地产业机构畸化等后果。

扭曲、修饰、篡改、否认历史的各种做法,其实在反向证明历史学的重要性。正如书作者所说的那样,历史在所有的体制延续或更替中都占据关键角色。在美国,3.5万座博物馆有一半以上是历史、史迹或历史社群博物馆。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德国,电视上经常还会播出历史实景节目,通过3D等技术再现本国历史进程以及古罗马等历史故事。

公众对历史很感兴趣,虽然这种兴趣很多情况下出现在对类似于《戏说乾隆》这样的荒诞历史剧目之上。近年来,包括我国在内,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历史再现、虚拟历史体验来帮助观众对历史建立理解——《历史学为什么重要》书中指出,这种做法有助于让观众对历史建立起移情和认同,却可能形成肤浅的移情和认同。

比如,让观众行走在保存下来的一战战壕,游客会对一个多世纪前参加战斗的年轻人有切身的感受,却并不会促使他们思考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为何那么多年轻人必须赴死。而在日本,几乎所有人在年轻时都会走访广岛原子弹爆炸原址,体悟核战争的惨烈后果,但人们也很少将这种后果与日本那之前对外战争的残暴联系起来。

所评图书:

书名:《历史学为什么重要》

作者:(美)林·亨特

译者:李果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9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推倒历史人物雕像,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心理?

扭曲、修饰、篡改、否认历史的一个通行做法就是,迫害历史作家和讲述者。

文|郑渝川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出任南方联盟总司令的罗伯特·爱德华·李,曾一度率军取得相当大的军事优势。美国内战爆发之前,这位美军名将曾受命多次在对外战争中建立功勋。1865年,罗伯特·爱德华·李最终率军向格兰特将军投降。之后,他曾出任华盛顿大学校长。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仍被视为美国英雄。

罗伯特·爱德华·李在弗吉尼亚等南北战争期间加入南方联盟,掀起叛乱的各州被立有雕像。这种做法被认为美国社会对于哪怕是失败的英雄,也保有基本的尊重——当然,说那番话的专栏作家、历史作家常常会有意识的回避,所谓被尊重的“失败的英雄”,在美国社会大多限于罗伯特·爱德华·李这样的白人。那些曾经为抗拒美国“西进”,付出过艰苦努力,却最终失败的印第安土著首领,在陈列馆和博物馆里也没有其事迹介绍。

众所周知,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是南方要求保留奴隶制,并对北方各州因工业革命占据了经济和政治上越来越大优势感到不安。罗伯特·爱德华·李本人对于奴隶制很反感,他甚至身体力行将自己继承的岳父遗产中的黑奴,在训练后予以解放。但他并不同意由北方主导来废除南方的奴隶制。

最近几年里,美国一些州掀起激烈争论。有人认为,罗伯特·爱德华·李的雕像本身是种族主义的象征,所以应当予以移除。而罗伯特·爱德华·李的支持者被认为白人民族主义者,坚决反对移除雕像。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学教授、美国历史学会前主席林·亨特在其所著的《历史学为什么重要》一书中指出,扭曲、修饰、篡改甚至否认历史的现象并不是这些年才抬头的。在德国和日本,一些极右翼政客和作家否认纳粹统治时期曾屠杀过数百万的犹太人,也不承认有过南京大屠杀。而这种指鹿为马的做法,近年来因为社交媒体的影响,得到了扩散。

扭曲、修饰、篡改、否认历史的一个通行做法就是,迫害历史作家和讲述者。1940年,《时代》杂志报道,美国一本广受欢迎的历史教科书的作者哈罗德·鲁格被指控为共产主义者,因为他将美国描绘为一个机会不平等和阶级冲突的地方。在当时,鲁格的著作被一些学校列为禁书,还曾在俄亥俄州的学校被当众焚毁。

另一种做法就是破坏有可能被寄寓了某种情感(政治上的、宗教上的)的纪念物,比如推倒罗伯特·爱德华·李的雕像,以及那之前在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和东欧国家拆除了列宁纪念碑。这种做法往往只是一连串危险做法的开始,比如从推翻罗伯特·爱德华·李的雕像,下一步显然是限制历史教科书、通史作品中有关罗伯特·爱德华·李的记述——得到有限保留的内容,肯定就不会那么细致的叙述罗伯特·爱德华·李,人们只会被告知他是19世纪60年代的奴隶主头子。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那些拆除了列宁纪念碑的一些国家,有关二战的记述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转变,欧洲的解放者被说成只有美国和英国,苏联的戏份被降低到甚至低于法国。

还有一种做法就是进行类似于架空叙述的历史写作。《历史学为什么重要》书中提到了日本近年来在历史教科书编纂中刻意淡化,甚至基本不提其肮脏侵略历史的做法;以及英国的历史教科书中连篇累牍的叙述大英帝国如何“关爱”殖民地,完全回避了英国殖民曾经造成的毒品泛滥、饥荒蔓延、殖民地产业机构畸化等后果。

扭曲、修饰、篡改、否认历史的各种做法,其实在反向证明历史学的重要性。正如书作者所说的那样,历史在所有的体制延续或更替中都占据关键角色。在美国,3.5万座博物馆有一半以上是历史、史迹或历史社群博物馆。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德国,电视上经常还会播出历史实景节目,通过3D等技术再现本国历史进程以及古罗马等历史故事。

公众对历史很感兴趣,虽然这种兴趣很多情况下出现在对类似于《戏说乾隆》这样的荒诞历史剧目之上。近年来,包括我国在内,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历史再现、虚拟历史体验来帮助观众对历史建立理解——《历史学为什么重要》书中指出,这种做法有助于让观众对历史建立起移情和认同,却可能形成肤浅的移情和认同。

比如,让观众行走在保存下来的一战战壕,游客会对一个多世纪前参加战斗的年轻人有切身的感受,却并不会促使他们思考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为何那么多年轻人必须赴死。而在日本,几乎所有人在年轻时都会走访广岛原子弹爆炸原址,体悟核战争的惨烈后果,但人们也很少将这种后果与日本那之前对外战争的残暴联系起来。

所评图书:

书名:《历史学为什么重要》

作者:(美)林·亨特

译者:李果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9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