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基尼系数7连降,贫富差距真的在缩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基尼系数7连降,贫富差距真的在缩小?

中国贫富差距近几年来一直在下降,难道贫富差距情况好转了?其实作为贫富差距评定标准的基尼系数,其本身就有不统一、不清晰的问题。

作者:高顿财经,李鹏

近段时间,媒体热炒“中国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这个概念,比如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近期发布《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5》,报告显示中国目前的收入和财产不平等状况日益严重,1%的家庭占有全国三分之一的财产,而25%的底层民众拥有的财产总量仅在1%左右。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了超过30年,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分配公平问题也被不断放大和提及。不过随着一份官方数据的公布,“中国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这个说法可能要被“打脸”——国家统计局19日上午公布的2015年居民收入情况显示,2015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2,这是继2008年达到0.491之后的第7年下降,也是近15年来最低点。

基尼系数是根据洛伦茨曲线提出的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国际上各个国家一般用其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基尼系数在0-1之间,0和1分别是财富分配完全公平、社会财富分配被一个单位所垄断的理论绝对数值。

0和1之间数值越大则说明社会财产分配越不公平。中国从2003年以来的基尼系数分别为2003年0.479、2004年0.473、2005年0.485、2006年0.487、2007年0.484、2008年0.491、2009年0.490、2010年0.481、2011年0.477、2012年0.474、2013年0.473、2014年0.469、2015年0.462。

变化趋势如下图:

从数字变化趋势可以看出,2003年-2008年中国基尼系数一路上升到近13年最高点,而后开始一路下滑,经过7连降后,2015年到达数值最低点。总结起来:中国贫富差距近几年来一直在下降。

这个结论和很多人的感观不同,也和媒体上的风向不吻合。那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基尼系数本身就有问题

基尼系数作为国际上通行的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本身就有不统一、不清晰的问题。

比如国际间并无制定基尼系数的统计计算准则,很多国家的基尼系数之间,虽然统计的是相同的数据,但计算出来的结果千差万别。有的国家计算税后收入,有的国家计算含税收入,有的国家扣除了社会援助和社会福利,而有的国家则包含社会援助和社会福利。甚至有的国家计算基尼系数时剔除掉了非本地居民。

穷人的收入是1000块一个月,富人的收入是10000块一个月,但如果政府对1000块收入的人有福利和援助,那么不同计算方式计算得出的基尼系数差距一定会非常大。

另外,即便计算准则定下来了,计算公式不一样的话也白搭。国内专家对基尼系数的具体计算方法探索出了十多个不同的计算公式,在不同的计算公式下,同一年的贫富差距数据也会不一样。

2012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基尼系数为0.474,北京大学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显示基尼系数为0.49,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发布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则称我国家庭净财产的基尼系数达到0.73。2010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基尼系数为0.481,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研中心发布统计报告称基尼系数为0.61。

所以说不要埋怨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字不靠谱,一个基尼系数都有这么多的算法。不过你要问基尼系数怎么能“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因此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只能说有事儿还是听专家的吧。

7连降,中国贫富差距变好了?

吐槽完基尼系数本身,我们再看看“7连降”。

2008年开始,中国基尼系数经历了7连降,这意味着中国贫富差距正在逐年缩小。但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前提是——尽管7连降,但基尼系数还是在0.4以上!

0.4是什么标准?0.4是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国际上通常认为大于这一数据容易引发社会动荡。按照联合国的定义,基尼系数共分为5档:0-0.2,收入绝对平均;0.2-0.3,收入比较平均;0.3-0.4,收入相对合理;0.4-0.5.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收入差距悬殊。

从中国官方(即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基尼系数上看,一直位于收入差距较大区间,而且常年接近收入差距悬殊区间。如果采用部分非民间算法,中国的贫富差距处于非常悬殊的状态。

基尼系数会不会继续降?

基尼系数会不会继续降?根据现在的条件来看,应该不会。

基尼系数多年下降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有一定关系,而且可以看作是经济发展速度的滞后性反映。

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富人赚到了钱,低收入阶层也赚到了一些钱,再加上农村福利政策等一系列倾向于低收入群体的福利与援助,城乡、贫富之间的差距没有被继续拉大。但随着中国经济探底,反映在收入的变化上是有一些滞后性的——经济困难几年,很多平头百姓才会感觉到日子越来越难过。在经济下行的趋势下,大企业、财富拥有得多的人,遭遇的困难反而相对更小。

所以随着经济探底、L型经济走势的持续,贫富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拉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基尼系数7连降,贫富差距真的在缩小?

中国贫富差距近几年来一直在下降,难道贫富差距情况好转了?其实作为贫富差距评定标准的基尼系数,其本身就有不统一、不清晰的问题。

作者:高顿财经,李鹏

近段时间,媒体热炒“中国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这个概念,比如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近期发布《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5》,报告显示中国目前的收入和财产不平等状况日益严重,1%的家庭占有全国三分之一的财产,而25%的底层民众拥有的财产总量仅在1%左右。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了超过30年,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分配公平问题也被不断放大和提及。不过随着一份官方数据的公布,“中国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这个说法可能要被“打脸”——国家统计局19日上午公布的2015年居民收入情况显示,2015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2,这是继2008年达到0.491之后的第7年下降,也是近15年来最低点。

基尼系数是根据洛伦茨曲线提出的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国际上各个国家一般用其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基尼系数在0-1之间,0和1分别是财富分配完全公平、社会财富分配被一个单位所垄断的理论绝对数值。

0和1之间数值越大则说明社会财产分配越不公平。中国从2003年以来的基尼系数分别为2003年0.479、2004年0.473、2005年0.485、2006年0.487、2007年0.484、2008年0.491、2009年0.490、2010年0.481、2011年0.477、2012年0.474、2013年0.473、2014年0.469、2015年0.462。

变化趋势如下图:

从数字变化趋势可以看出,2003年-2008年中国基尼系数一路上升到近13年最高点,而后开始一路下滑,经过7连降后,2015年到达数值最低点。总结起来:中国贫富差距近几年来一直在下降。

这个结论和很多人的感观不同,也和媒体上的风向不吻合。那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基尼系数本身就有问题

基尼系数作为国际上通行的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本身就有不统一、不清晰的问题。

比如国际间并无制定基尼系数的统计计算准则,很多国家的基尼系数之间,虽然统计的是相同的数据,但计算出来的结果千差万别。有的国家计算税后收入,有的国家计算含税收入,有的国家扣除了社会援助和社会福利,而有的国家则包含社会援助和社会福利。甚至有的国家计算基尼系数时剔除掉了非本地居民。

穷人的收入是1000块一个月,富人的收入是10000块一个月,但如果政府对1000块收入的人有福利和援助,那么不同计算方式计算得出的基尼系数差距一定会非常大。

另外,即便计算准则定下来了,计算公式不一样的话也白搭。国内专家对基尼系数的具体计算方法探索出了十多个不同的计算公式,在不同的计算公式下,同一年的贫富差距数据也会不一样。

2012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基尼系数为0.474,北京大学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显示基尼系数为0.49,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发布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则称我国家庭净财产的基尼系数达到0.73。2010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基尼系数为0.481,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研中心发布统计报告称基尼系数为0.61。

所以说不要埋怨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字不靠谱,一个基尼系数都有这么多的算法。不过你要问基尼系数怎么能“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因此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只能说有事儿还是听专家的吧。

7连降,中国贫富差距变好了?

吐槽完基尼系数本身,我们再看看“7连降”。

2008年开始,中国基尼系数经历了7连降,这意味着中国贫富差距正在逐年缩小。但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前提是——尽管7连降,但基尼系数还是在0.4以上!

0.4是什么标准?0.4是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国际上通常认为大于这一数据容易引发社会动荡。按照联合国的定义,基尼系数共分为5档:0-0.2,收入绝对平均;0.2-0.3,收入比较平均;0.3-0.4,收入相对合理;0.4-0.5.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收入差距悬殊。

从中国官方(即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基尼系数上看,一直位于收入差距较大区间,而且常年接近收入差距悬殊区间。如果采用部分非民间算法,中国的贫富差距处于非常悬殊的状态。

基尼系数会不会继续降?

基尼系数会不会继续降?根据现在的条件来看,应该不会。

基尼系数多年下降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有一定关系,而且可以看作是经济发展速度的滞后性反映。

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富人赚到了钱,低收入阶层也赚到了一些钱,再加上农村福利政策等一系列倾向于低收入群体的福利与援助,城乡、贫富之间的差距没有被继续拉大。但随着中国经济探底,反映在收入的变化上是有一些滞后性的——经济困难几年,很多平头百姓才会感觉到日子越来越难过。在经济下行的趋势下,大企业、财富拥有得多的人,遭遇的困难反而相对更小。

所以随着经济探底、L型经济走势的持续,贫富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拉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