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凡尔赛文学”冲上热搜是怎么回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凡尔赛文学”冲上热搜是怎么回事?

的确有人会真心把凡尔赛文学视为一种谦卑自夸的交际手段。但更多的人,是通过模仿这种句式、捕捉记录身边的凡尔赛行为,用一种搞笑的形式,来表达对或炫耀、或自恋行为的消极抵抗。

路易十六的名流宴会。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卢奕贝

编辑 | 马越

11月9日,“凡尔赛文学”在一个平凡的周一上午正式火了,话题#凡尔赛文学#冲上了微博热搜,截至发稿阅读量超1.1亿。

什么是凡尔赛文学?

按照豆瓣“凡尔赛学研习小组”总结的定义,凡尔赛指非常做作或刻意的炫耀,这种文体通常出现在微信朋友圈或微博平台上。

凡尔赛的出处是日本漫画《凡尔赛玫瑰》,这是日本漫画家池田理代子创作的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浪漫历史剧,于1972年开始在当地杂志上连载。由于该漫画的主要内容是讲述路易十六妻子的上流生活故事,很有贵族气息,被微博博主@小奶球用凡尔赛来指代朋友圈贵族。而根据她的总结,凡尔赛是一种表演高级人生的精神,“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凡尔赛,它不跟金钱或地位挂钩”。

具体而言,凡尔赛文学的形式多种多样,而在今日的微博热搜中,微博认证为作家的博主@蒙淇淇77的凡尔赛创作,便成为大部分人第一次见识这种文体的案例。其中热度较高的文案有:

“‘突然觉得他太省了,重要场合穿10多万的KITON高定,平时上班也就3万多的ZEGNA山羊绒桑蚕丝西装,皮包万年不变的ARMANI,皮鞋D&G。但平时出去玩,他都优衣库、adidas ,几百块,当然吃法餐fine dining时会换。刚我跟朋友吐槽,朋友说:“帅哥穿什么都好看,你看他高中穿大麻布校服,不也是男神?’”

图片截自微博@蒙淇淇77

这类叙述表面上看是日常生活的描述,但创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核心,当然是炫耀吃穿用度上的高消费,或是不动声色的点明自身的优越点。在这条微博的评论区,有网友质疑穿麻布的合理性,也有人发问“那他为什么不给你买个新手机?“——该条微博显示来自iPhone7Plus。

整体而言,这种创作技巧被网友总结为:先抑后扬,明贬暗褒。看起来像是在埋怨,其实是在炫耀;除先抑后扬外,凡尔赛文学的创作技巧还有自问自答形式,在朋友圈营造出很多人在问的假象,重点表达自己想炫耀的要素;以及灵活运用第三人称视角,假借他人之口夸自己。

在凡尔赛文学被正式定义之前,你身边可能就或多或少出现过这类情况。比如在学习生活中,总会有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公布成绩时抱怨:“语文才考了95分,这下完了,其他科有两个100分又有什么用?”

又例如,在朋友圈发送一张背景为豪车的图片,明明你看到无人评论,但发帖人自己在评论区跳出来说“这都能看出来是法拉利吗,眼睛真尖”,生动地展现自己本想低调,却被人看穿富贵的贵族烦恼。

事实上,凡尔赛文学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早在郭敬明的《小时代》中,便可以看见这类文体的影子。例如文中主角顾里曾经讲过:“我告诉你,小孩子很简单的,难道你还不清楚吗?一个两岁的小孩,需要的仅仅是一条温暖的爱马仕毛毯,然后再塞一个LV的钱包到他手里,就行了。实在不行,你再给他挂上一条梵克雅宝的项链,喷一点娇兰的帝王之水,这两管猛药一下去,就算是孟姜女投胎,他也立刻闭嘴不哭”。

直白地说明自己拥有多少财富并不是一个好的炫耀方式,如今的凡尔赛文学也深谙这一道理。只有为炫耀的重点加上大量无关分享主题的定语、状语或图片,营造出不经意的氛围的文案,才是凡尔赛。反之则可能是真的富贵。

不过,在娱乐化的社交网络,凡尔赛已成为了一场玩梗的社交狂欢。人们开始自发套用这种句式进行创作,或记录在生活中遇到的炫耀行为,并热情地分享讨论。

的确会有人真心把凡尔赛文学视为一种谦卑自夸的交际手段。但更多的人,是捕捉记录身边的凡尔赛行为,或通过模仿这种句式,构建一个虚拟人设来展示舞台化的生活碎片,以一种搞笑的形式来表达对这种或炫耀或自恋行为的抵抗。

豆瓣网友“狗狗”曾总结,“自我感觉良好的炫耀式发言实际上是有外部性的,正常人不会留言直怼,作为沉默的大多数往往不胜其烦”。而网友们试图放大这种行为的滑稽之处,减少日常生活中防不胜防的炫耀。

“如果能让凡Po们(指凡尔赛文学创作者)意识到自己价值取向中的问题,把注意力转移到美好生活的实质上,而不是刻意营造一种虚伪的、代理的自我感觉良好以及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社交散发上。”该网友总结道。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凡尔赛文学”冲上热搜是怎么回事?

的确有人会真心把凡尔赛文学视为一种谦卑自夸的交际手段。但更多的人,是通过模仿这种句式、捕捉记录身边的凡尔赛行为,用一种搞笑的形式,来表达对或炫耀、或自恋行为的消极抵抗。

路易十六的名流宴会。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卢奕贝

编辑 | 马越

11月9日,“凡尔赛文学”在一个平凡的周一上午正式火了,话题#凡尔赛文学#冲上了微博热搜,截至发稿阅读量超1.1亿。

什么是凡尔赛文学?

按照豆瓣“凡尔赛学研习小组”总结的定义,凡尔赛指非常做作或刻意的炫耀,这种文体通常出现在微信朋友圈或微博平台上。

凡尔赛的出处是日本漫画《凡尔赛玫瑰》,这是日本漫画家池田理代子创作的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浪漫历史剧,于1972年开始在当地杂志上连载。由于该漫画的主要内容是讲述路易十六妻子的上流生活故事,很有贵族气息,被微博博主@小奶球用凡尔赛来指代朋友圈贵族。而根据她的总结,凡尔赛是一种表演高级人生的精神,“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凡尔赛,它不跟金钱或地位挂钩”。

具体而言,凡尔赛文学的形式多种多样,而在今日的微博热搜中,微博认证为作家的博主@蒙淇淇77的凡尔赛创作,便成为大部分人第一次见识这种文体的案例。其中热度较高的文案有:

“‘突然觉得他太省了,重要场合穿10多万的KITON高定,平时上班也就3万多的ZEGNA山羊绒桑蚕丝西装,皮包万年不变的ARMANI,皮鞋D&G。但平时出去玩,他都优衣库、adidas ,几百块,当然吃法餐fine dining时会换。刚我跟朋友吐槽,朋友说:“帅哥穿什么都好看,你看他高中穿大麻布校服,不也是男神?’”

图片截自微博@蒙淇淇77

这类叙述表面上看是日常生活的描述,但创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核心,当然是炫耀吃穿用度上的高消费,或是不动声色的点明自身的优越点。在这条微博的评论区,有网友质疑穿麻布的合理性,也有人发问“那他为什么不给你买个新手机?“——该条微博显示来自iPhone7Plus。

整体而言,这种创作技巧被网友总结为:先抑后扬,明贬暗褒。看起来像是在埋怨,其实是在炫耀;除先抑后扬外,凡尔赛文学的创作技巧还有自问自答形式,在朋友圈营造出很多人在问的假象,重点表达自己想炫耀的要素;以及灵活运用第三人称视角,假借他人之口夸自己。

在凡尔赛文学被正式定义之前,你身边可能就或多或少出现过这类情况。比如在学习生活中,总会有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公布成绩时抱怨:“语文才考了95分,这下完了,其他科有两个100分又有什么用?”

又例如,在朋友圈发送一张背景为豪车的图片,明明你看到无人评论,但发帖人自己在评论区跳出来说“这都能看出来是法拉利吗,眼睛真尖”,生动地展现自己本想低调,却被人看穿富贵的贵族烦恼。

事实上,凡尔赛文学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早在郭敬明的《小时代》中,便可以看见这类文体的影子。例如文中主角顾里曾经讲过:“我告诉你,小孩子很简单的,难道你还不清楚吗?一个两岁的小孩,需要的仅仅是一条温暖的爱马仕毛毯,然后再塞一个LV的钱包到他手里,就行了。实在不行,你再给他挂上一条梵克雅宝的项链,喷一点娇兰的帝王之水,这两管猛药一下去,就算是孟姜女投胎,他也立刻闭嘴不哭”。

直白地说明自己拥有多少财富并不是一个好的炫耀方式,如今的凡尔赛文学也深谙这一道理。只有为炫耀的重点加上大量无关分享主题的定语、状语或图片,营造出不经意的氛围的文案,才是凡尔赛。反之则可能是真的富贵。

不过,在娱乐化的社交网络,凡尔赛已成为了一场玩梗的社交狂欢。人们开始自发套用这种句式进行创作,或记录在生活中遇到的炫耀行为,并热情地分享讨论。

的确会有人真心把凡尔赛文学视为一种谦卑自夸的交际手段。但更多的人,是捕捉记录身边的凡尔赛行为,或通过模仿这种句式,构建一个虚拟人设来展示舞台化的生活碎片,以一种搞笑的形式来表达对这种或炫耀或自恋行为的抵抗。

豆瓣网友“狗狗”曾总结,“自我感觉良好的炫耀式发言实际上是有外部性的,正常人不会留言直怼,作为沉默的大多数往往不胜其烦”。而网友们试图放大这种行为的滑稽之处,减少日常生活中防不胜防的炫耀。

“如果能让凡Po们(指凡尔赛文学创作者)意识到自己价值取向中的问题,把注意力转移到美好生活的实质上,而不是刻意营造一种虚伪的、代理的自我感觉良好以及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社交散发上。”该网友总结道。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