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马英九视察南沙太平岛 阐述登岛四重目的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马英九视察南沙太平岛 阐述登岛四重目的

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已表示,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同胞有责任共同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

2015年11月7日,新加坡,习近平与马英九在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会谈。图为马英九。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28日上午乘搭专机前往南沙太平岛视察,针对目前南海的复杂局势,马英九发表谈话时表示,太平岛绝非岩礁,而是岛屿;国际社会上有人质疑,可能因他们从未到太平岛实地了解,欢迎他们到太平岛了解事实真相。

环球网援引台湾“中央社”1月28日报道,马英九28日上午率相关部会官员及学者前往太平岛,阐述他此次登岛的四个目的,包括在春节到来之前慰问驻岛人员、发表“南海和平倡议”路径图、说明推动太平岛和平用途、澄清太平岛法律地位。

而有关太平岛国际法地位,马英九表示,太平岛有足以“维持人类居住及其本身经济生活”,绝非岩礁,而是岛屿,完全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第121条的“岛屿”定义,因而除“领海”之外,有权提出专属经济区与大陆礁层主张。

马英九表示,台湾当局在太平岛长期驻有人员经营及守备,更是“中华民国”在太平岛及周边行使“主权”的明证。国际间有人质疑,可能因他们从未到太平岛实地了解,欢迎他们到太平岛了解事实真相。

而马英九的谈话也提及实践“南海和平倡议”的路径图,首先是“三要三不要”的架构,并以“一条可行途径,两项必要说明,三个推动进程”说明路径图的具体内涵。

其中的“三要三不要”架构分别为“要合作,不要冲突”:建立各项有助南海和平繁荣的合作及开发机制,将“主权争议”留待日后透过和平方式解决;“要共享,不要独占”:合作及开发机制应让所有区域内各当事方平等参与,共享资源,以免损及任何一方的权益,以及“要务实,不要僵持”:先从对各当事方都有利且容易形成共识的面向著手,务实渐进推动各项合作,以免各方因坚持己见而错失合作契机。

至于马英九提出所谓的“一条可行途径”,是指“搁置争议、整体规划、分区开发”。而“两项必要说明”则是区域内各当事方都须纳入协商机制,共同为南海整体规划进行合作协商,以及这个合作协商机制是一个具实用性质的临时安排,不会损害各当事方的主张或阻碍未来在南海地区达成最终协议。

而有关台方制定的近程、中程到远程的三阶段推动进程,马英九强调,在近程方面,必须共同“搁置争议”,各方应尽速展开多边对话协商,达成搁置“主权争议”的共识,也应承诺依据“联合国宪章”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相关国际法的原则与精神,以和平协商代替武力对抗,避免采取任何影响南海安定与和平的行动,保证航行及飞越自由与安全。在累积足够互信后,各方另应协商制定南海地区海、空意外相遇规则及相互设立热线等安全机制。

在中程阶段,则要推动“整体规划”:各当事方应依据相关国际法的原则与精神,共同建立合作机制,进行包括“生物资源的养护与管理”、“非生物资源的探勘与开发”、“海洋环境保护与科学研究”、“海上犯罪的防制”、“人道援助与灾害救援”等重要议题的协调与合作。

在远程阶段,马英九期待可以实现“分区开发”:在整体规划的架构下,建立分区开发机制。各方可经由双边或多边的合作,划设暂定合作及开发海域,建立共同管理监督机制,以进行分区、分阶段的合作及开发,达到平等互惠的双赢成果。

台湾地区领导人登上太平岛此前已有先例。2008年2月,台湾时任领导人陈水扁也曾登太平岛慰问官兵。不久菲律宾提出“抗议”。台“外交部”遂再次声明“南沙群岛为中华民国之固有疆域”,“中华民国对太平岛拥有唯一合法主权”。

中国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马晓光1月27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回应南海涉台问题时表示,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同胞有责任共同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天下事,请戳天下首页(tianxia.jiemian.com)。动动手指,长按二维码,关注【最天下】微信公众号:theveryworld (如果长按不行,就麻烦看官扫下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马英九视察南沙太平岛 阐述登岛四重目的

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已表示,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同胞有责任共同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

2015年11月7日,新加坡,习近平与马英九在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会谈。图为马英九。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28日上午乘搭专机前往南沙太平岛视察,针对目前南海的复杂局势,马英九发表谈话时表示,太平岛绝非岩礁,而是岛屿;国际社会上有人质疑,可能因他们从未到太平岛实地了解,欢迎他们到太平岛了解事实真相。

环球网援引台湾“中央社”1月28日报道,马英九28日上午率相关部会官员及学者前往太平岛,阐述他此次登岛的四个目的,包括在春节到来之前慰问驻岛人员、发表“南海和平倡议”路径图、说明推动太平岛和平用途、澄清太平岛法律地位。

而有关太平岛国际法地位,马英九表示,太平岛有足以“维持人类居住及其本身经济生活”,绝非岩礁,而是岛屿,完全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第121条的“岛屿”定义,因而除“领海”之外,有权提出专属经济区与大陆礁层主张。

马英九表示,台湾当局在太平岛长期驻有人员经营及守备,更是“中华民国”在太平岛及周边行使“主权”的明证。国际间有人质疑,可能因他们从未到太平岛实地了解,欢迎他们到太平岛了解事实真相。

而马英九的谈话也提及实践“南海和平倡议”的路径图,首先是“三要三不要”的架构,并以“一条可行途径,两项必要说明,三个推动进程”说明路径图的具体内涵。

其中的“三要三不要”架构分别为“要合作,不要冲突”:建立各项有助南海和平繁荣的合作及开发机制,将“主权争议”留待日后透过和平方式解决;“要共享,不要独占”:合作及开发机制应让所有区域内各当事方平等参与,共享资源,以免损及任何一方的权益,以及“要务实,不要僵持”:先从对各当事方都有利且容易形成共识的面向著手,务实渐进推动各项合作,以免各方因坚持己见而错失合作契机。

至于马英九提出所谓的“一条可行途径”,是指“搁置争议、整体规划、分区开发”。而“两项必要说明”则是区域内各当事方都须纳入协商机制,共同为南海整体规划进行合作协商,以及这个合作协商机制是一个具实用性质的临时安排,不会损害各当事方的主张或阻碍未来在南海地区达成最终协议。

而有关台方制定的近程、中程到远程的三阶段推动进程,马英九强调,在近程方面,必须共同“搁置争议”,各方应尽速展开多边对话协商,达成搁置“主权争议”的共识,也应承诺依据“联合国宪章”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相关国际法的原则与精神,以和平协商代替武力对抗,避免采取任何影响南海安定与和平的行动,保证航行及飞越自由与安全。在累积足够互信后,各方另应协商制定南海地区海、空意外相遇规则及相互设立热线等安全机制。

在中程阶段,则要推动“整体规划”:各当事方应依据相关国际法的原则与精神,共同建立合作机制,进行包括“生物资源的养护与管理”、“非生物资源的探勘与开发”、“海洋环境保护与科学研究”、“海上犯罪的防制”、“人道援助与灾害救援”等重要议题的协调与合作。

在远程阶段,马英九期待可以实现“分区开发”:在整体规划的架构下,建立分区开发机制。各方可经由双边或多边的合作,划设暂定合作及开发海域,建立共同管理监督机制,以进行分区、分阶段的合作及开发,达到平等互惠的双赢成果。

台湾地区领导人登上太平岛此前已有先例。2008年2月,台湾时任领导人陈水扁也曾登太平岛慰问官兵。不久菲律宾提出“抗议”。台“外交部”遂再次声明“南沙群岛为中华民国之固有疆域”,“中华民国对太平岛拥有唯一合法主权”。

中国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马晓光1月27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回应南海涉台问题时表示,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同胞有责任共同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天下事,请戳天下首页(tianxia.jiemian.com)。动动手指,长按二维码,关注【最天下】微信公众号:theveryworld (如果长按不行,就麻烦看官扫下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