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网售处方药迎来政策利好,但阿里健康已经不止是一家医药电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网售处方药迎来政策利好,但阿里健康已经不止是一家医药电商?

作为国内互联网医疗的“老兵”,阿里健康除了在医药电商上继续布局外,也悄然入场了医院信息化建设领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谢欣

“双11”刚结束,医药电商就迎来了一个重磅消息。

11月12日,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在明确条件的情况下,许可网售处方药。这一政策如能最终落地,将给今年热度颇高的互联网医疗再加一个政策利好。

而包括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等背靠大山的互联网医疗企业,在今年新冠疫情中都赚足了公众眼球,第二梯队的百度健康、腾讯医疗也纷纷擦拳磨掌,连字节跳动也在近日悄然推出独立的医疗APP“小荷医疗”,一众巨头颇有一番在疫情后集体发力厮杀之势。

面对京东健康高调宣布上市计划、平安好医生市值创下新高,国内资历最老的玩家之一阿里健康是否感觉到追兵渐近?阿里健康多个业务领域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突破外界对其“医药电商”的印象,阿里健康这两年着重在发力数字基建,更多在为未来5年各家在智慧医疗上的比拼做准备。

用药管理平台是医药电商的终极方向?

不过客观来看,对于阿里健康而言,医药电商依然会是其一段时间内的主要收入来源。在电商业务上,阿里健康目前也面临着京东健康和平安好医生的激烈竞争,前者与早期的阿里健康模式类似,依托着平台与物流优势势头迅猛,后者则希望依靠在问诊环节的发展实现业务闭环,医药电商上巨头“三国杀”局面已经形成。

但天猫医药总经理章泽认为,在电商板块阿里健康更突出在用药环节的各项解决方案。他认为未来,医药电商在医药零售的市场占比会继续提高,互联网将成为医药零售的主要渠道之一。大部分的线上用药需求也可通过本地化的零售药店,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网订店送”。他表示,安全用药、用药指导、线上问诊等一系列的专业服务将成为医药零售的标配,天猫医药需要做的是一套服务体系,并非简单的卖药,而更像一个用药管理服务平台。

章泽介绍,今年“双11”,阿里健康在用药环节上线一款覆盖百万级别用药规则的安全用药AI。在天猫医药平台,患者提交用药需求,安全用药AI会在0.001秒内响应,根据用药规则来协助专业药师判断用药是否合理,实现双保险。此外,在药品流通环节,阿里健康基于追溯码技术在今年“双11”推出首个网上买药保真机制,消费者可以通过淘宝、支付宝扫码的方式追溯药品源头,同时获得保险保障,假一赔十。

追溯码技术是阿里健康一直以来力推的一款技术,其应用已从药品流通拓展至新药研发临床试验和非药品追溯领域。此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学统计室主任、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副所长姚晨教授曾透露,在新冠药物临床试验中就首次使用“码上放心”追溯技术。在药物编盲时采用统一编盲方法和编号规则,利用扫码编盲加密设备和相关技术,实现简单编盲操作的同时确保药物盲底安全。

此外在今年10月份,阿里健康上线疫苗服务平台2.0。在前几年山东疫苗事件、长生疫苗事件发生后,整个疫苗产业呈现出强监管的态势,包括出台单独的《疫苗管理法》,要求实行疫苗全程电子追溯和强制保险制度,而在阿里健康之后,包括腾讯健康、百度健康、京东健康等也纷纷以HPV疫苗服务线上预订为切入口进入这一赛道。阿里健康介绍,此次疫苗服务2.0升级是从单一预订服务,走向全人群的“免疫规划”,基于疫苗“码上放心”追溯平台技术,各环节实现追溯验证,同时为用户设计分时预约、智能排苗、城市级预约服务,把过去处理用户单个订单式的业务逻辑转变成为单个用户及其家庭进行疫苗免疫规划。

在政策层面,除了网售处方药外,今年在新冠疫情以来也有多个鼓励“互联网+医药”的政策出台,今年11月2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互联网+医疗复诊处方流转”,也进一步明确了网售药品将纳入医保。“网售”+“线上医保阶段”给医药电商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瞄准三甲医院HIS市场

对于阿里健康来说,其数字基建的主线已经从“药”延展到“医”,今年11月1日,阿里巴巴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一院”)共同打造的“未来医院”信息系统上线,这也是全国首个基于云架构的智慧医院信息系统。该系统由阿里健康在数字医疗业务的关联公司熙牛医疗负责开发。

据阿里健康介绍,由于新建的余杭、之江院区数据量井喷,浙大一院的旧系统在算力上已无法支撑;多院区之间系统繁多且信息不互联互通,导致医护人员在工作中需在多系统中来回切换;多年积累的临床数据沉淀在不同系统中,需要基于新平台进行集成和分析,以支撑医院临床决策、教学科研。这些难题,也是中国绝大多数医院信息系统(HIS)建设的缩影。熙牛医疗负责人墙辉表示,阿里健康这套智慧医院信息系统,借助云计算能力,建立患者信息和医疗资源集中管理调度,让二者得到智能化高效匹配,实现跨院区患者转移、医生多院区智能排班、检查检验智能多院区预约等。

出于信息安全与自身利益等多重考量,公立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HIS)对外开放程度一直很低,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还徘徊在医院管理信息化阶段,信息技术在诊断、手术、社区的卫生服务中的应用还很少。国内外信息化差距的根本所在是系统整体的构建逻辑,国内在整体现代管理思路、体制、临床医学水平、医学信息本身的研究、整体协调方面都相对落后。“大而全”或“小而全”的综合型HIS产品还是市场的主流。1家医院一般只用1个厂商的产品,基于同一个数据库操作,不存在异构系统相联的需求。而这也是众多互联网医疗企业长期希望进入的市场。

梳理HIS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信息标准是国内HIS建设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医院业务流程无标准、共享数据无标准等原因造成HIS的大量低水平重复开发、难以移植推广、难以数据共享等问题,对HIS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潜在的危害。从长远来看,电子病例、医学图像系统和远程医疗的发展更需要加强医院信息化标准的建设。未来医院信息化标准建设将以引入国际标准为主,同时建立国家标准。随着HIS的逐步完善,医院信息化必将大规模向临床管理信息化(hcis)迈进,实现由“收费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的HIS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称为真正的数字化医院。

对于阿里健康而言,成功进入HIS市场则意味着数字化医疗新基建实现了触达医院的生产环境,实现从药到医、从线上到线下、从院内到院外的整合。而假设未来在某一地区的医疗体系使用统一标准互联互通的云技术HIS,被诟病多年的医院间信息互通难题,即反映到患者端的转诊难、效率低等问题有望在信息端得到解决,也可实现“医联体”的最初构想。

实际上,HIS市场也是中国医疗市场的一个缩影所在,由于医疗体系和政策环境的复杂性,即便是有技术加持的互联网医疗,或许也需要先从技术标准、软硬件等基础设施做起,最终将实体的医疗体系逐步与互联网医疗相融。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阿里健康

1.8k
  • 阿里健康回应正洽谈收购好大夫在线报道:消息不实
  • 阿里健康大药房因虚假宣传被罚45万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网售处方药迎来政策利好,但阿里健康已经不止是一家医药电商?

作为国内互联网医疗的“老兵”,阿里健康除了在医药电商上继续布局外,也悄然入场了医院信息化建设领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谢欣

“双11”刚结束,医药电商就迎来了一个重磅消息。

11月12日,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在明确条件的情况下,许可网售处方药。这一政策如能最终落地,将给今年热度颇高的互联网医疗再加一个政策利好。

而包括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等背靠大山的互联网医疗企业,在今年新冠疫情中都赚足了公众眼球,第二梯队的百度健康、腾讯医疗也纷纷擦拳磨掌,连字节跳动也在近日悄然推出独立的医疗APP“小荷医疗”,一众巨头颇有一番在疫情后集体发力厮杀之势。

面对京东健康高调宣布上市计划、平安好医生市值创下新高,国内资历最老的玩家之一阿里健康是否感觉到追兵渐近?阿里健康多个业务领域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突破外界对其“医药电商”的印象,阿里健康这两年着重在发力数字基建,更多在为未来5年各家在智慧医疗上的比拼做准备。

用药管理平台是医药电商的终极方向?

不过客观来看,对于阿里健康而言,医药电商依然会是其一段时间内的主要收入来源。在电商业务上,阿里健康目前也面临着京东健康和平安好医生的激烈竞争,前者与早期的阿里健康模式类似,依托着平台与物流优势势头迅猛,后者则希望依靠在问诊环节的发展实现业务闭环,医药电商上巨头“三国杀”局面已经形成。

但天猫医药总经理章泽认为,在电商板块阿里健康更突出在用药环节的各项解决方案。他认为未来,医药电商在医药零售的市场占比会继续提高,互联网将成为医药零售的主要渠道之一。大部分的线上用药需求也可通过本地化的零售药店,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网订店送”。他表示,安全用药、用药指导、线上问诊等一系列的专业服务将成为医药零售的标配,天猫医药需要做的是一套服务体系,并非简单的卖药,而更像一个用药管理服务平台。

章泽介绍,今年“双11”,阿里健康在用药环节上线一款覆盖百万级别用药规则的安全用药AI。在天猫医药平台,患者提交用药需求,安全用药AI会在0.001秒内响应,根据用药规则来协助专业药师判断用药是否合理,实现双保险。此外,在药品流通环节,阿里健康基于追溯码技术在今年“双11”推出首个网上买药保真机制,消费者可以通过淘宝、支付宝扫码的方式追溯药品源头,同时获得保险保障,假一赔十。

追溯码技术是阿里健康一直以来力推的一款技术,其应用已从药品流通拓展至新药研发临床试验和非药品追溯领域。此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学统计室主任、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副所长姚晨教授曾透露,在新冠药物临床试验中就首次使用“码上放心”追溯技术。在药物编盲时采用统一编盲方法和编号规则,利用扫码编盲加密设备和相关技术,实现简单编盲操作的同时确保药物盲底安全。

此外在今年10月份,阿里健康上线疫苗服务平台2.0。在前几年山东疫苗事件、长生疫苗事件发生后,整个疫苗产业呈现出强监管的态势,包括出台单独的《疫苗管理法》,要求实行疫苗全程电子追溯和强制保险制度,而在阿里健康之后,包括腾讯健康、百度健康、京东健康等也纷纷以HPV疫苗服务线上预订为切入口进入这一赛道。阿里健康介绍,此次疫苗服务2.0升级是从单一预订服务,走向全人群的“免疫规划”,基于疫苗“码上放心”追溯平台技术,各环节实现追溯验证,同时为用户设计分时预约、智能排苗、城市级预约服务,把过去处理用户单个订单式的业务逻辑转变成为单个用户及其家庭进行疫苗免疫规划。

在政策层面,除了网售处方药外,今年在新冠疫情以来也有多个鼓励“互联网+医药”的政策出台,今年11月2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互联网+医疗复诊处方流转”,也进一步明确了网售药品将纳入医保。“网售”+“线上医保阶段”给医药电商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瞄准三甲医院HIS市场

对于阿里健康来说,其数字基建的主线已经从“药”延展到“医”,今年11月1日,阿里巴巴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一院”)共同打造的“未来医院”信息系统上线,这也是全国首个基于云架构的智慧医院信息系统。该系统由阿里健康在数字医疗业务的关联公司熙牛医疗负责开发。

据阿里健康介绍,由于新建的余杭、之江院区数据量井喷,浙大一院的旧系统在算力上已无法支撑;多院区之间系统繁多且信息不互联互通,导致医护人员在工作中需在多系统中来回切换;多年积累的临床数据沉淀在不同系统中,需要基于新平台进行集成和分析,以支撑医院临床决策、教学科研。这些难题,也是中国绝大多数医院信息系统(HIS)建设的缩影。熙牛医疗负责人墙辉表示,阿里健康这套智慧医院信息系统,借助云计算能力,建立患者信息和医疗资源集中管理调度,让二者得到智能化高效匹配,实现跨院区患者转移、医生多院区智能排班、检查检验智能多院区预约等。

出于信息安全与自身利益等多重考量,公立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HIS)对外开放程度一直很低,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还徘徊在医院管理信息化阶段,信息技术在诊断、手术、社区的卫生服务中的应用还很少。国内外信息化差距的根本所在是系统整体的构建逻辑,国内在整体现代管理思路、体制、临床医学水平、医学信息本身的研究、整体协调方面都相对落后。“大而全”或“小而全”的综合型HIS产品还是市场的主流。1家医院一般只用1个厂商的产品,基于同一个数据库操作,不存在异构系统相联的需求。而这也是众多互联网医疗企业长期希望进入的市场。

梳理HIS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信息标准是国内HIS建设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医院业务流程无标准、共享数据无标准等原因造成HIS的大量低水平重复开发、难以移植推广、难以数据共享等问题,对HIS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潜在的危害。从长远来看,电子病例、医学图像系统和远程医疗的发展更需要加强医院信息化标准的建设。未来医院信息化标准建设将以引入国际标准为主,同时建立国家标准。随着HIS的逐步完善,医院信息化必将大规模向临床管理信息化(hcis)迈进,实现由“收费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的HIS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称为真正的数字化医院。

对于阿里健康而言,成功进入HIS市场则意味着数字化医疗新基建实现了触达医院的生产环境,实现从药到医、从线上到线下、从院内到院外的整合。而假设未来在某一地区的医疗体系使用统一标准互联互通的云技术HIS,被诟病多年的医院间信息互通难题,即反映到患者端的转诊难、效率低等问题有望在信息端得到解决,也可实现“医联体”的最初构想。

实际上,HIS市场也是中国医疗市场的一个缩影所在,由于医疗体系和政策环境的复杂性,即便是有技术加持的互联网医疗,或许也需要先从技术标准、软硬件等基础设施做起,最终将实体的医疗体系逐步与互联网医疗相融。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