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只抢细分市场,多家小众运动品牌逆势融资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只抢细分市场,多家小众运动品牌逆势融资

疫情之下,这些品牌业绩大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乔启迪

2020年,当品类丰富、市场庞大的运动大牌遭遇不同程度的业绩打击时,一些专注细分市场的小众品牌正逆势兴起。

北京时间11月9日,设计师运动服品牌MAIA ACTIVE宣布完成由华创资本投资的B轮融资,融资金额近亿元。

2016年,MAIA ACTIVE在上海成立。该品牌于2017年6月获得来自动域资本和达泰资本近千万Pre-A轮融资;2018年5月完成4000万元A轮融资,红杉资本、华人文化领投,火山石资本和元钥资本跟投。

MAIA ACTIVE主要面向女性消费者,针对的痛点是市场上缺少适合亚洲女性身形的健身衣——该品牌创始人王佳音曾表示,她在做国外做买手的经历中发现,由于亚洲女性的身材和白人女性的身材在很多重要的比例和数据上有明显区别,像健身服和内衣这类对体感要求非常高的品类,传统国际大品牌做的产品不是最适合中国人。

成立3年后,MAIA ACTIVE在2019年的线上销售额已突破1亿元人民币。2020年至今,在疫情背景下,该品牌销售额仍然保持同比60%的增长,其中7至10月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00%。

MAIA ACTIVE的开店路线是先线上再线下,第一家实体店于2019年在上海开设。

据《36氪》11月13日消息,独立运动品牌Particle Fever粒子狂热于近日完成亿元C轮融资,由高瓴创投独家投资。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团队建设和研发投入。

Particle Fever粒子狂热成立于2015年,主打“科技性、功能性、时髦感”。

2019年6月,粒子狂热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由创世伙伴资本领投,清流资本和盛万文化跟投。

粒子狂热同样在疫情背景下实现业绩大涨。据悉,该品牌今年业绩翻倍增长,上半年当月购买人群在未来90天内2次-6次购买人数占比达35%。春夏季客单价约2000-3000元,秋冬季客单价约4000-5000元。

美国运动鞋品牌Allbirds成立于2014年,创始人之一是前新西兰国家足球队队员蒂姆·布朗(Tim Brown)。

该品牌将舒适度、设计感、可持续性作为主推卖点,运动鞋的鞋面由羊毛和蓖麻油制成。

2019年4月,该品牌首次进入中国市场,开设了亚洲地区首家门店。

自成立以来,Allbirds已获得超过2亿美元融资。单是今年,不到1年的时间内Allbirds已经先后获得两轮融资。

今年1月,Allbirds宣布接近完成7500万美元D轮融资,由Baillie Gifford和Fidelity Management & Research领投。

9月,Allbirds完成1亿美元的E轮融资,由富兰克林邓普顿(Franklin Templeton)领投,普信(T Rowe Price)、Baillie Gifford、TDM Growth Partners、洛克菲勒(Rockefeller Capital Management)等跟投。

这三家小众运动品牌成立时间最长不过6年,却在被众多大品牌瓜分已久的市场中抢占一席之地,并在今年这个小年逆势增长,纷纷得到新一轮融资。

就共同点来看,三个品牌均专注于细分产品,比如,Allbirds只做休闲运动鞋,而两个国产品牌MAIA ACTIVE和粒子狂热只做健身服装。

同时,他们均强调功能性与时尚性的结合,认为运动鞋服应该满足多场景穿着需求。

MAIA ACTIVE创始人王佳音曾表示,“人们在繁忙的日常生活里,需要加入健身要素时,生活方式都会随之改变,你的产品和服务就要贯穿不同场景的,无论是在上班,在健身房,还是在路上走,它是‘运动休闲风格’。”

粒子狂热创始人九斤,也认为服装产品首先要满足实穿性的需求,且实穿性和坚持美学并不矛盾。

在细分市场取得一定成绩后,这些小众品牌未来有了新的拓展方向。

Allbirds将拓宽品类,该品牌成立6年来只专注于休闲运动鞋,但今年10月20日,他们宣布将首次推出服装系列。

粒子狂热则有计划在地理空间上延伸,表现出由中国向海外市场拓展的意愿。

2019年,粒子狂热成为中国皮划艇、赛艇、龙舟三支国家队的服装合作赞助商,如果2021年东京奥运会顺利举办,这三支国家队将身披粒子狂热的战袍亮相。

另据《36氪》报道,该品牌正在组建全球化设计团队及研发团队,预计明年开始在全球范围的电商渠道进行销售,并考虑发展海外线下门店。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只抢细分市场,多家小众运动品牌逆势融资

疫情之下,这些品牌业绩大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乔启迪

2020年,当品类丰富、市场庞大的运动大牌遭遇不同程度的业绩打击时,一些专注细分市场的小众品牌正逆势兴起。

北京时间11月9日,设计师运动服品牌MAIA ACTIVE宣布完成由华创资本投资的B轮融资,融资金额近亿元。

2016年,MAIA ACTIVE在上海成立。该品牌于2017年6月获得来自动域资本和达泰资本近千万Pre-A轮融资;2018年5月完成4000万元A轮融资,红杉资本、华人文化领投,火山石资本和元钥资本跟投。

MAIA ACTIVE主要面向女性消费者,针对的痛点是市场上缺少适合亚洲女性身形的健身衣——该品牌创始人王佳音曾表示,她在做国外做买手的经历中发现,由于亚洲女性的身材和白人女性的身材在很多重要的比例和数据上有明显区别,像健身服和内衣这类对体感要求非常高的品类,传统国际大品牌做的产品不是最适合中国人。

成立3年后,MAIA ACTIVE在2019年的线上销售额已突破1亿元人民币。2020年至今,在疫情背景下,该品牌销售额仍然保持同比60%的增长,其中7至10月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00%。

MAIA ACTIVE的开店路线是先线上再线下,第一家实体店于2019年在上海开设。

据《36氪》11月13日消息,独立运动品牌Particle Fever粒子狂热于近日完成亿元C轮融资,由高瓴创投独家投资。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团队建设和研发投入。

Particle Fever粒子狂热成立于2015年,主打“科技性、功能性、时髦感”。

2019年6月,粒子狂热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由创世伙伴资本领投,清流资本和盛万文化跟投。

粒子狂热同样在疫情背景下实现业绩大涨。据悉,该品牌今年业绩翻倍增长,上半年当月购买人群在未来90天内2次-6次购买人数占比达35%。春夏季客单价约2000-3000元,秋冬季客单价约4000-5000元。

美国运动鞋品牌Allbirds成立于2014年,创始人之一是前新西兰国家足球队队员蒂姆·布朗(Tim Brown)。

该品牌将舒适度、设计感、可持续性作为主推卖点,运动鞋的鞋面由羊毛和蓖麻油制成。

2019年4月,该品牌首次进入中国市场,开设了亚洲地区首家门店。

自成立以来,Allbirds已获得超过2亿美元融资。单是今年,不到1年的时间内Allbirds已经先后获得两轮融资。

今年1月,Allbirds宣布接近完成7500万美元D轮融资,由Baillie Gifford和Fidelity Management & Research领投。

9月,Allbirds完成1亿美元的E轮融资,由富兰克林邓普顿(Franklin Templeton)领投,普信(T Rowe Price)、Baillie Gifford、TDM Growth Partners、洛克菲勒(Rockefeller Capital Management)等跟投。

这三家小众运动品牌成立时间最长不过6年,却在被众多大品牌瓜分已久的市场中抢占一席之地,并在今年这个小年逆势增长,纷纷得到新一轮融资。

就共同点来看,三个品牌均专注于细分产品,比如,Allbirds只做休闲运动鞋,而两个国产品牌MAIA ACTIVE和粒子狂热只做健身服装。

同时,他们均强调功能性与时尚性的结合,认为运动鞋服应该满足多场景穿着需求。

MAIA ACTIVE创始人王佳音曾表示,“人们在繁忙的日常生活里,需要加入健身要素时,生活方式都会随之改变,你的产品和服务就要贯穿不同场景的,无论是在上班,在健身房,还是在路上走,它是‘运动休闲风格’。”

粒子狂热创始人九斤,也认为服装产品首先要满足实穿性的需求,且实穿性和坚持美学并不矛盾。

在细分市场取得一定成绩后,这些小众品牌未来有了新的拓展方向。

Allbirds将拓宽品类,该品牌成立6年来只专注于休闲运动鞋,但今年10月20日,他们宣布将首次推出服装系列。

粒子狂热则有计划在地理空间上延伸,表现出由中国向海外市场拓展的意愿。

2019年,粒子狂热成为中国皮划艇、赛艇、龙舟三支国家队的服装合作赞助商,如果2021年东京奥运会顺利举办,这三支国家队将身披粒子狂热的战袍亮相。

另据《36氪》报道,该品牌正在组建全球化设计团队及研发团队,预计明年开始在全球范围的电商渠道进行销售,并考虑发展海外线下门店。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