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想重温儿时记忆中那种富有人情味的新年,想来想去还就是到农村~~正好农村有一个朋友,我们去吃地道的杀猪菜,回忆童年的往事。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少帅》,第一集,第三集都提到少帅老家是新民的,因为张作霖是在新民起家的,关于张作霖的故事在新民流传很多,一篇文字讲不完的,今天我们就去新民过大年吃年猪。
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过年,久违的民间谚语,每到冬天就流行一句话:”有钱没钱,杀猪过年”,而吃杀猪饭是很多农村地区的腊月标志,沈阳也不例外,进入腊月,家家户户开始准备年货的时候,这也正是宰杀猪羊的时节。
我们走进新民市兴隆堡镇昂邦牛村,村书记帮我们找到一家正在杀猪的农户,赶紧去看看,这头三百多斤的黑毛猪,几个大汉才能按住,它不同于普通的猪肉,生长周期大概一年多,黑毛猪吃起来口感也是不错的,市场买不到的这种猪肉,今天我们体验过大年,杀年猪。
这里农村的猪肉都是吃玉米+蔬菜长大的,很少喂添加剂,当地农户都是一个猪圈里面一两头猪,就是自己吃而已,以前养猪为了卖钱,现在就是为了自己吃肉,一头仔猪成本就500多了。
这绿色环保的饲养方法,让黑毛猪长的很壮实,当然这猪肉也挺贵,黑猪的毛猪价格都是十元钱以上,而普通猪肉的毛猪价格是8元一斤。
杀猪不像是杀鸡,这真是一个力气活,自己整不了啊,几百元的杀猪手工费是不可少的。杀猪屠的手艺看似简单,其实也有一定的技巧,关键是掌握好扎刀的角度,刀尖非刺到猪的心脏才能使其致命,黑猪的皮毛够厚够硬,杀猪加上开水褪毛开膛,一般得弄一个小时以上。
开膛破肚血腥暴力的场面就不上图了,杀猪、打酒、买东西、称调料…也就是所谓“办年货”,在这些头绪繁多的准备中,重头戏的要数杀猪了,这次回到新民兴隆堡,感觉是真热闹!想看的都齐全了!
在农村,杀年猪可是一件大事,也相当于办一个宴席。家里会提前几天给儿女们、城里的亲戚、朋友打电话,告知他们什么时候杀猪,你们领上老婆孩子回来吃杀猪菜哇!这是村书记的家里,孩子是孙子和外孙子。
农村喂肉猪是为了年底宰杀吃肉,全家过一个幸福春节,记得小时候农村家里孩子也多,大人让孩子们秋天去田间捡各种菜叶、地瓜秧、玉米粒,给大猪储存冬天的猪食,回忆那时候可是真辛苦,而现在的熊孩子们真是太幸福啦,过年回村里也没干别的,整个村子都是鸡飞狗跳。。
虽然都是大瓦房了,但是农村大部分还是烧着大炕取暖,这小炕头也是热热乎乎, 因为杀猪这天左邻右舍都要来帮忙,摆个三桌两桌是极平常的事,姑娘们都得打扮一下。
东北的民俗就是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接玉帝,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麻将打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 。过了小年就忙活起来,一直到正月十五,春节几乎是一个月的时间。
贴对联和贴窗花也是传统的东北民俗,但是我们一般在大年三十的白天贴,这个时候大多家庭都在贴窗花、对联、过年挂灯笼,这火红的灯笼、春联、窗花代表一年的丰收喜悦。
新民农村也有很多民间剪纸艺人,他们都有一手绝活,每逢过年做窗花装饰成为农村春节喜庆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今的年轻人就知道花钱买窗花。
吃年夜饭吃饺子放鞭炮也是传统的风俗习惯,三十晚上、初一早上、初五早上都要放鞭炮。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让农村生活今非昔比,这是充满了现代感的厨房,如果没有大炕,这房子就是城里人的别墅,话说现在不少城里人也在家里弄个木头的大炕,还叫做什么”榻榻米“,城里人真会玩。
大白菜也是秋季特产,东北的酸菜就是大白菜做的,秋季的白菜大概几毛钱一斤,放在菜窖里能存放一冬天,冬季价格一元钱一斤。
农村的炖酸菜,是先大块炖肉,然后切片,再放回锅内,这样做是为啥??
老乡给大家解释一下,这样是怕猪肉炖烂了,不好看不好吃。
柴火炖菜,慢慢炖出味道,加上血肠,血肠这是杀猪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东北杀猪菜的核心菜品就是血肠,新民血肠足有上百年的历史,精选新鲜猪血,加入打成粉末的葱姜等调味料,把老汤按照适当的比例混合搅拌, 吃法有蒜泥血肠、白肉血肠、酸菜血肠。
当地还有很多地产的粮食酒,香醇浓郁的味道是家乡的味道。
再加上几个炒青菜、炒鸡蛋、皮冻、富有浓郁北方民俗风的杀猪菜就是这样,城里人吃饭之前都加上一道手机消毒程序,到村里也不例外。
饭菜都好了,亲朋好友一桌,孩子们一桌,帮忙的再来一桌,大瓦房里面挤挤喳喳,红红火火,大家有说有笑分享这一年来的劳动成果,这就是年味。
城里的“年味”越来越淡泊,春节已不如“洋节”热闹,发现冬日之美是白云的真爱,赏身边的年味是黑土的豪情,这里的年味浓浓,东北人的春节就是这样婶儿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