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月
近日,湖南卫视播出了第四期的《我是歌手》,而其中的踢馆歌手、情歌王子张信哲更是引发了全民回忆。张信哲还未出场,节目的关注度和市占率就分别飙升至第一,且甩掉第二名几条街。
网友们纷纷表示,坐在电视前看直播,就是为了等张信哲出场,“每次都看重播,今晚因为有张信哲才开电视的。”“第一次这么认真的看这个节目,广告也不转台,只为看阿哲。”
最后一位出场的张信哲,演唱了自己的经典歌曲《信仰》。因患上感冒,发声都有些困难的他未能以最佳状态出战,但并没有削弱这首歌引发的集体回忆与感动。有网友表示:“第一次觉得节目中的观众哭得不假,阿哲唱得实在令人动情。”更有网友将此次张信哲的演唱比作“宝刀钝了也能捅人的感觉”。
如今的巨星,大家眼中的情歌王子在出道之初却并非顺利。怀着音乐梦想的他进入唱片公司后做的第一份工作却不是歌手。
出道前,他还是一名大学生。当时,他就非常喜欢弹吉他、唱歌,各个学校举行的校际比赛也会参加。那时候,学校正好邀请到丁晓雯与郑华娟两位致力于校园民歌推广,彼时很重要的音乐创作人,也正是他们把张信哲推荐到唱片公司。
但事实上并没有那么顺利,那个时候各家唱片公司就是先抢人,把一批新人收进来,但能不能发片还都是未知数。那会儿滚石也签约了很多人,所以在张信哲看来,他们未必会给自己发片。但是对于音乐的执着和热爱,使得张信哲不会就这么容易放弃,他动了“歪脑筋”: 既然签了我,那不如就给我一个打工的机会好了。
于是,他就跟巨石的老板谈:反正我是学音乐的,我可以做制作助理嘛。这就是张信哲的第一份工作。虽然只是一些打杂的工作,但的的确确让张信哲学到了很多东西。
在打杂期间,他对唱片的整个制作流程都有了深入了解,也仔细观察每一个艺人录音的状况,以及制作人的要求等等。这段经历也让张信哲悟出了,如果你愿意学的话,真的可以收获很多。回过头来,他很感谢那段日子,因为每天都在做与音乐相关的事情,每天都能离梦想更近一点。
在签约演艺公司的过程中,他也经历了很多磨难。在面试的时候先是被李宗盛拒绝,1987年张信哲签约滚石唱片的子公司巨石音乐,成了公司里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
这种状况直到1988年潘越云那张与九个男人对话的专辑《男欢女爱》才发生转变,然而获得这个机会也是因为公司可以用上的男歌手都上阵了,还请了一些当时很红的演员来帮忙,但还有空缺,他才有机会替补上成为最后一个加入的角色。
《你是唯一》后,开始渐渐得到公司的重视,也开始有团队替他包装。初出茅庐,当时,企划团队都觉得这人太呆了,连拍照都不会,封面照片并不是摆拍,而是他发呆时的抓拍的。
因为这个形象不知道怎么见人,电视、平面媒体的通告都推掉,就在电台播了一两个月的歌。幸运的是,嗓音独特而深情的他,歌意外红了,人们开始想知道唱歌的人是谁,长什么样子,他才有机会上电视。
上《欢乐一百》,对方谈条件,要黄韵玲也上,就是找个非宣传期的艺人来抛头露面以显示公司重视这个节目。所以第一次上电视节目,张信哲成了“买一送一”的附赠品。
但是这些对张信哲来说并不是什么打击,他也默默地扛了下来。在他身上,似乎有一种他那个年代艺人的特点。没有显赫的背景,平民出身,心怀梦想,受到的委屈难过都默默地扛下来。
在若干年以后,可以用一种云淡风轻的姿态说出来,也可以对曾经的一个接一个的坎付之一笑。他就像一只“打不死的小强”,不仅没有被初入娱乐圈的困难吓倒,反而将这些都看作是人生的宝贵财富。
在经历了一次次摸爬滚打后。他离开了滚石去了EMI,进入到人生另外一个阶段,成立了工作室潮水音乐。1995年的《宽容》这张专辑中,《不要对他说》、《过火》、《宽容》等很多作品都成为日后的经典,也因为它张信哲赢得了台湾金曲奖最佳国语男歌手等奖项。
成功总是垂青于不轻易被困难打倒的人。他的很多歌现在依然被大家所喜爱,并封为经典,有多少人的心情和故事被他唱进了歌里。喜欢他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他的深情。他的歌声里并不常有嘶吼,不用力量来征服你。就像朗诵、像叙事,似乎云淡风轻又无比用情。或许,他也早已将自己的故事唱进了歌里。
(图片来源网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