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巴黎气候协定达成5周年,古特雷斯呼吁各国宣布进入气候紧急状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巴黎气候协定达成5周年,古特雷斯呼吁各国宣布进入气候紧急状态

有报告认为,自《巴黎协定》通过以来,政策和市场环境产生了明显改变,也为低碳产业在过去五年中取得的巨大进步创造了条件。

12月11日,德国柏林,气候活动人士在勃兰登堡门前点燃蜡烛,拼出“为1.5摄氏度而战”的口号。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田思奇

12月12日是《巴黎气候协定》达成五周年的日子。为此,联合国和部分国家共同主办“2020气候雄心峰会”,旨在突出全球日益达成的减排共识,进一步推动各方在气候行动、融资,以及气候适应和抵御能力建设方面的雄心。

2015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21届气候大会上,各国达成《巴黎协定》,明确了在本世纪末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不超过工业化前2摄氏度的水平,并将1.5度作为努力方向。

但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上周末表示:“《巴黎协定》签署五年后,我们仍然未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各国在巴黎所作出的承诺并不足以达成这一目标,即便是这些承诺都没有得到兑现”。

在古特雷斯看来,落实《巴黎协定》不是做不到,而是各国并没有真正去做。“迄今为止,20国集团成员在应对疫情的经济刺激和援助计划中,还将50%以上的资金用于化石燃料生产和消费,而不是低碳能源。这是不可接受的。”

古特雷斯呼吁全球所有的领导人“宣布进入气候紧急状态,直到本国实现碳中和为止”。目前已有近38个国家做出了这一声明,主要为欧洲国家。作为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中国和日本也分别宣布在2060年和2050年实现碳中和。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通过视频重申了9月份宣布的目标,即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同时他进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环境组织绿色和平中国总负责人李雁对此表示,中国强化了国家自主贡献减排力度,意味着中国迈出了将气候雄心转化为行动力的第一步。中国提高排放强度下降目标和新提出的风电、太阳能发展目标,释放出中央政府加速低碳发展的积极信号。

明年即将成为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东道主的英国还宣布,将在未来五年内使排放水平比1990年下降68%,而欧盟在12月11日承诺在同期内减排55%。

另有国家提出更具野心的目标:芬兰宣布到2035年实现碳中和、奥地利和瑞典分别设定2040年和2045年的截止日期。与此同时,巴基斯坦宣布将不再新建煤炭发电厂,印度则宣布将可再生能源的装机总量提升一倍,达到4.5亿千瓦。

受新冠疫情影响,英国东英吉利大学、埃克塞特大学和全球碳项目的研究人员12月11日发布研究称,2020年全球与能源相关的碳排放比去年下降7%。

从行业来看,运输业减排占比最大。在疫情影响的高峰期,汽车等地面交通的碳排放量同比下降了近一半。在今年春季大规模停工期间,全球范围内,的金属生产、化学品和制造业等行业产生的碳排放量也同比减少三分之一。

研究团队成员之一、东英吉利大学教授Corinne Le Quéré表示:“随着各国逐渐从疫情影响中恢复,排放量正在逐渐回到2019年水平。不过,各国政府在疫情结束后采取的刺激经济措施,如果设计得当,将有助于降低排放、应对气候变化。”

咨询公司SYSTEMIQ近日发布的报告认为,自《巴黎协定》通过以来,政策和市场环境产生了明显改变,也为低碳产业在过去五年中取得的巨大进步创造了条件。

这份《巴黎效应》报告指出,此前人们普遍认为,即使到2040年,钢铁、水泥、塑料等重工业和航运、航空、卡车等重型运输业只能部分实现脱碳。而随着2050/2060年实现碳中和成为新的政策趋势,这些行业实现零排放的前景更加乐观。

自2015年以来,全球正在开发的煤炭产能下降了62%; 而石油和天然气产业的投资者正在撤回长期项目,自2014年以来,主要油气项目的平均寿命从50年下降到30年。

气候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指出:“不充分的气候行动会转化为代价高昂的气候风险。《巴黎效应》报告清楚地表明,明智的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不会错过低碳经济带来的经济发展机会和就业机会。”

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对此表示:“中国提出要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有研究测算,这意味着在未来40年里中国有超过百万亿元的绿色低碳投资机会。 中国仍处在疫情冲击之后的经济复苏阶段,经济刺激政策应该大幅增加绿色基建的比重,并推动绿色消费。疫情之后的世界须在经济复苏的同时兼顾绿色转型,这两个议题密不可分。”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巴黎气候协定达成5周年,古特雷斯呼吁各国宣布进入气候紧急状态

有报告认为,自《巴黎协定》通过以来,政策和市场环境产生了明显改变,也为低碳产业在过去五年中取得的巨大进步创造了条件。

12月11日,德国柏林,气候活动人士在勃兰登堡门前点燃蜡烛,拼出“为1.5摄氏度而战”的口号。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田思奇

12月12日是《巴黎气候协定》达成五周年的日子。为此,联合国和部分国家共同主办“2020气候雄心峰会”,旨在突出全球日益达成的减排共识,进一步推动各方在气候行动、融资,以及气候适应和抵御能力建设方面的雄心。

2015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21届气候大会上,各国达成《巴黎协定》,明确了在本世纪末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不超过工业化前2摄氏度的水平,并将1.5度作为努力方向。

但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上周末表示:“《巴黎协定》签署五年后,我们仍然未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各国在巴黎所作出的承诺并不足以达成这一目标,即便是这些承诺都没有得到兑现”。

在古特雷斯看来,落实《巴黎协定》不是做不到,而是各国并没有真正去做。“迄今为止,20国集团成员在应对疫情的经济刺激和援助计划中,还将50%以上的资金用于化石燃料生产和消费,而不是低碳能源。这是不可接受的。”

古特雷斯呼吁全球所有的领导人“宣布进入气候紧急状态,直到本国实现碳中和为止”。目前已有近38个国家做出了这一声明,主要为欧洲国家。作为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中国和日本也分别宣布在2060年和2050年实现碳中和。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通过视频重申了9月份宣布的目标,即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同时他进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环境组织绿色和平中国总负责人李雁对此表示,中国强化了国家自主贡献减排力度,意味着中国迈出了将气候雄心转化为行动力的第一步。中国提高排放强度下降目标和新提出的风电、太阳能发展目标,释放出中央政府加速低碳发展的积极信号。

明年即将成为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东道主的英国还宣布,将在未来五年内使排放水平比1990年下降68%,而欧盟在12月11日承诺在同期内减排55%。

另有国家提出更具野心的目标:芬兰宣布到2035年实现碳中和、奥地利和瑞典分别设定2040年和2045年的截止日期。与此同时,巴基斯坦宣布将不再新建煤炭发电厂,印度则宣布将可再生能源的装机总量提升一倍,达到4.5亿千瓦。

受新冠疫情影响,英国东英吉利大学、埃克塞特大学和全球碳项目的研究人员12月11日发布研究称,2020年全球与能源相关的碳排放比去年下降7%。

从行业来看,运输业减排占比最大。在疫情影响的高峰期,汽车等地面交通的碳排放量同比下降了近一半。在今年春季大规模停工期间,全球范围内,的金属生产、化学品和制造业等行业产生的碳排放量也同比减少三分之一。

研究团队成员之一、东英吉利大学教授Corinne Le Quéré表示:“随着各国逐渐从疫情影响中恢复,排放量正在逐渐回到2019年水平。不过,各国政府在疫情结束后采取的刺激经济措施,如果设计得当,将有助于降低排放、应对气候变化。”

咨询公司SYSTEMIQ近日发布的报告认为,自《巴黎协定》通过以来,政策和市场环境产生了明显改变,也为低碳产业在过去五年中取得的巨大进步创造了条件。

这份《巴黎效应》报告指出,此前人们普遍认为,即使到2040年,钢铁、水泥、塑料等重工业和航运、航空、卡车等重型运输业只能部分实现脱碳。而随着2050/2060年实现碳中和成为新的政策趋势,这些行业实现零排放的前景更加乐观。

自2015年以来,全球正在开发的煤炭产能下降了62%; 而石油和天然气产业的投资者正在撤回长期项目,自2014年以来,主要油气项目的平均寿命从50年下降到30年。

气候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指出:“不充分的气候行动会转化为代价高昂的气候风险。《巴黎效应》报告清楚地表明,明智的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不会错过低碳经济带来的经济发展机会和就业机会。”

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对此表示:“中国提出要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有研究测算,这意味着在未来40年里中国有超过百万亿元的绿色低碳投资机会。 中国仍处在疫情冲击之后的经济复苏阶段,经济刺激政策应该大幅增加绿色基建的比重,并推动绿色消费。疫情之后的世界须在经济复苏的同时兼顾绿色转型,这两个议题密不可分。”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