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鹍远基因完成近10亿元B轮融资,肿瘤早筛赛道火热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鹍远基因完成近10亿元B轮融资,肿瘤早筛赛道火热

不同于单癌种早筛产品,多癌种早筛由于可同时检测多种癌症,被业内外寄予厚望。

图片来源:CFP

记者 | 金淼

编辑 | 许悦

近日,上海鹍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鹍远基因”)完成近10亿元B轮融资。该轮融资由中金资本旗下的中金启德创新生物医药基金领投,德同资本、复容投资共同领投,华美国际、领道资本、无锡金投、FutureX天际资本、上海自贸区基金等知名创投机构及产业基金跟投,老股东松禾资本、景旭创投、比邻星创投本轮继续跟投。

鹍远基因联合创始人兼CEO张江立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此轮融资用于重点推进产品研发注册,包括前瞻性验证及商业化推广。“归根结底是把技术转化成产品,然后通过合法合规的形式推出,一个更加广义的商业化。”

鹍远基因目前基于分子诊断技术开发肿瘤早筛产品和肿瘤诊断产品,即高发癌症的风险评估、早期筛查、用药指导及术后监测在内的产品及服务。

肿瘤早筛根据一次能够筛查癌种的数量不同可分为单癌种早筛、多癌种早筛。今年以来,国内早筛行业无论是融资还是准入进程都显著加快,目前国内单癌种早筛领域已有产品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癌症早筛注册证。

但同时行业内一直有声音认为单癌种早筛过度集中于已有靶点和热门癌种中,赛道拥挤。“单癌种早筛一定不能只看特异性和灵敏性,还要考虑消费者可负担的问题,我认为一个1000块钱的和5000块钱的单癌种早筛产品,不具备可比性。”张江立表示。

如果单癌种早筛产品面向消费者终端销售价格达到四五千元,意味着只能面向高净值人群,不仅未来通过医保支付无从谈起,因此也会大大限制市场规模和商业化前景。

今年7月,《自然通讯》发表了复旦大学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陈兴栋、金力等学者与鹍远基因共同合作的一项名为Non-invasive early detection of cancer four years before conventional diagnosis using a blood test(《血液无创检测可以比常规诊断提前四年发现癌症》)的研究成果。

研究人员对近20余万社区人群的的泰州队列的部分血液样本进行长期、系统的癌症早期检测研究。文章指出,对于结直肠癌、食管癌、肝癌、肺癌和胃癌等5种常见恶性肿瘤,在达到现有临床确认金标准前,甚至病人出现自觉症状前,微量肿瘤甲基化这一早期的癌症信号就存在于血液循环之中,并可以被检测到。

不同于单癌种早筛产品,多癌种早筛由于可同时检测多种癌症,被业内外寄予厚望。但多癌早筛对于生物标志物的找寻及各个癌种的溯源及验证难度要求更高。

“多癌种早筛需要溯源,这是比较难的,溯源后才能结合可干预性场景,还有就是要有大队列健康人群的验证,从时间和支出上都是非常大的。”张江立表示。不同于单癌早筛可在高危人群中凭借相对小规模的队列进行验证,多癌种早筛受限于健康人群肿瘤发病率限制,需要数万级的人群队列进行前瞻性验证,因此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投入于研发。

张江立认为,鹍远基因发表的论文是从概念和技术上证明了甲基化技术在多癌筛查上的可实现性,但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关于多癌种早筛的探索目前都处于研发和验证阶段,距离临床应用还有一段距离。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鹍远基因完成近10亿元B轮融资,肿瘤早筛赛道火热

不同于单癌种早筛产品,多癌种早筛由于可同时检测多种癌症,被业内外寄予厚望。

图片来源:CFP

记者 | 金淼

编辑 | 许悦

近日,上海鹍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鹍远基因”)完成近10亿元B轮融资。该轮融资由中金资本旗下的中金启德创新生物医药基金领投,德同资本、复容投资共同领投,华美国际、领道资本、无锡金投、FutureX天际资本、上海自贸区基金等知名创投机构及产业基金跟投,老股东松禾资本、景旭创投、比邻星创投本轮继续跟投。

鹍远基因联合创始人兼CEO张江立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此轮融资用于重点推进产品研发注册,包括前瞻性验证及商业化推广。“归根结底是把技术转化成产品,然后通过合法合规的形式推出,一个更加广义的商业化。”

鹍远基因目前基于分子诊断技术开发肿瘤早筛产品和肿瘤诊断产品,即高发癌症的风险评估、早期筛查、用药指导及术后监测在内的产品及服务。

肿瘤早筛根据一次能够筛查癌种的数量不同可分为单癌种早筛、多癌种早筛。今年以来,国内早筛行业无论是融资还是准入进程都显著加快,目前国内单癌种早筛领域已有产品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癌症早筛注册证。

但同时行业内一直有声音认为单癌种早筛过度集中于已有靶点和热门癌种中,赛道拥挤。“单癌种早筛一定不能只看特异性和灵敏性,还要考虑消费者可负担的问题,我认为一个1000块钱的和5000块钱的单癌种早筛产品,不具备可比性。”张江立表示。

如果单癌种早筛产品面向消费者终端销售价格达到四五千元,意味着只能面向高净值人群,不仅未来通过医保支付无从谈起,因此也会大大限制市场规模和商业化前景。

今年7月,《自然通讯》发表了复旦大学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陈兴栋、金力等学者与鹍远基因共同合作的一项名为Non-invasive early detection of cancer four years before conventional diagnosis using a blood test(《血液无创检测可以比常规诊断提前四年发现癌症》)的研究成果。

研究人员对近20余万社区人群的的泰州队列的部分血液样本进行长期、系统的癌症早期检测研究。文章指出,对于结直肠癌、食管癌、肝癌、肺癌和胃癌等5种常见恶性肿瘤,在达到现有临床确认金标准前,甚至病人出现自觉症状前,微量肿瘤甲基化这一早期的癌症信号就存在于血液循环之中,并可以被检测到。

不同于单癌种早筛产品,多癌种早筛由于可同时检测多种癌症,被业内外寄予厚望。但多癌早筛对于生物标志物的找寻及各个癌种的溯源及验证难度要求更高。

“多癌种早筛需要溯源,这是比较难的,溯源后才能结合可干预性场景,还有就是要有大队列健康人群的验证,从时间和支出上都是非常大的。”张江立表示。不同于单癌早筛可在高危人群中凭借相对小规模的队列进行验证,多癌种早筛受限于健康人群肿瘤发病率限制,需要数万级的人群队列进行前瞻性验证,因此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投入于研发。

张江立认为,鹍远基因发表的论文是从概念和技术上证明了甲基化技术在多癌筛查上的可实现性,但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关于多癌种早筛的探索目前都处于研发和验证阶段,距离临床应用还有一段距离。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