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或许,互联网大厂根本就不需要折腾“长辈模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或许,互联网大厂根本就不需要折腾“长辈模式”

与其费尽心思打造「长辈模式」倒不如从根本入手,反省一下为什么自己的软件做的那么「反人类」。

文|锋科技

「在现代社会,没有智能手机将寸步难行」,这个论点相信大家都不会反对。智能手机与各式各样的应用程序在我们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以前买手机时大家都会说「能打电话发短信就行」,但现在对手机最基本的要求已经变成了能用微信支付宝。

但当大家把这些新技术当成「新基建」时,又有没有想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我们一样,能流畅使用各类电子产品。比如当各类健康码取代医学证明成为「通关文件」时,那些没有或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长者难道就失去了出门的资格吗?

针对这一现象,工信部前段时间就将「鼓励智能设备提供长辈模式」列入到专项行动中;在此之前也有部分软件愿意承担对应的社会责任,推出了「关怀模式」或者「长辈模式」。

但问题是,有些品牌对「长辈模式」的理解似乎出现了一些偏差。

人人都是「云长辈」

先来表扬一下我心目中「做得好」的榜样——滴滴出行。作为一个网约车软件,滴滴出行最核心的功能其实就是打车。但有用过滴滴出行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这个软件是什么个状况——推荐新用户等服务也就算了,我都不知道滴滴的产品经理是有多么「鬼才」才能想到在一个打车软件里加入金融服务、理财产品,甚至是网络贷款等功能?再加上消息中心里全年无休的积分或广告推送,滴滴出行的客户端可以说是「臃肿」的代名词。

但与某些无视用户需求,只会加入广告的「新基建」超级应用不同,滴滴也知道自己的核心功能其实就是打车,因此滴滴出行在设置里加入了「关怀模式」的选项。只要打开关怀模式,滴滴出行的界面甚至可以变的比曾经的Uber还要简洁大气。

字体变大的同时,滴滴也删掉了几乎所有多余的、可有可无的界面元素,只剩下最重要的目的地搜索与常用地址。下方的常用地址栏可以添加最多5个常用地址,而且这里可以添加跨城市地址,用起来比通常版本还要方便。

当然,关怀模式也有着自己的短板:我们只能选择默认的快车,无法选择其他车型或拼车。但考虑到大家用的普遍都是快车,在关怀模式中取消其他车型在我看来也算是合理的决策。

正因滴滴关怀模式的简约界面与高效操作,自关怀模式上线以来,我身边不少朋友,包括我自己都长期开着关怀模式。倒不是说我想「假装长辈倚老卖老」,只是将这两个模式并排一放,相信大家都能判断出「哪个更好用」。

长辈模式不等于字体放大

有开发长辈模式的当然也不只滴滴出行这一款,除了某些装机量突破十亿但却只会联名做广告的软件外,大多数国内软件与国产手机品牌也都加入了类似的长辈模式。但有好就有坏,依然有不少软件没能抓住长辈模式的重点,做出来的长辈模式在我看来「还不如不做」。

首先,最常见的「长辈模式」就是简单把所有字体调到最大,毕竟「长辈眼神不好」。大字体从出发点来看是正确的,不过执行起来就暴露出问题了——字体放大但界面的文本容器却没有跟着变大,以前能显示四个汉字的标签,现在统统变成了省略号,从看不清变成了看不懂。

这个问题有多常见?就连我刚刚才夸完的滴滴出行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关怀模式把字体全局放大,但没有修改对应的布局,导致个人菜单下所有标签都只能显示半截,变成了「推荐…」「滴滴…」「换优…」等不知所云的描述。

除了全局放大外,长辈模式还有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就是界面优化「不完全」。因长辈在互联网中几乎没有话语权,所以长辈模式等相关功能的优先级通常都不高。这也导致了不少软件的「长辈模式」就像个半成品——只有一个主界面,点开任意一个功能瞬间「立减30岁」。

而且这些所谓的「长辈模式」通常都充满了「粗制滥造」的痕迹。比如某国际品牌售价639元的「长辈智能手机」,尽管在营销时打着老人机的名号与情怀,但实际用起来却相当粗糙。硬件配置低就不说了,这款手机就连自带的软件图标都模糊得不行,整体来说只是简单粗暴地把界面拉大了而已,用起来依旧繁琐复杂。

长辈模式才是正确的设计

说完了正面和反面的例子,那究竟怎样的「长辈模式」才是优秀的长辈模式呢?在我看来,「长辈模式」其实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电灯开关就没有长辈模式;那些只有一个按键,什么多余的权限都不需要的「手电筒App」也没有长辈模式,但大家一看就都会用。

我们之所以要求软件开发商提供「长辈模式」,并不是因为长者用手机有困难、学习成本高,而是这些软件本身就难用。还是用回滴滴的例子,除了我以外全国还有不少「云长者」。我们不是不会用,也不是看不清,打开关怀模式只是因为这样的滴滴出行更简便、更好用而已。

与其费尽心思打造「长辈模式」倒不如从根本入手,反省一下为什么自己的软件做的那么「反人类」。

如果因为种种因素无法做出像滴滴「关怀模式」那么简便的软件,长辈模式也不应该是简单的字体放大版。简单的放大只会把臃肿变成大字号加粗的臃肿,并不能改变软件的本质。长辈模式应该从软件的核心功能出发,剥丝抽茧一步步还原出软件最本质的功能,并通过更优秀、更容易理解的交互逻辑将其呈现。

总结

从好的方面想,有关部门将长辈模式列入了专项行动,这也从侧面证明了「问题已经被发现」。只有正视问题才有改进的可能,有关部门已经把问题指出了,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相信未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软件推出更好用软件交互模式。希望数十年后,当我也变成长者的时候,我们不再需要专门的「长辈模式」吧。

锋科技(feng_keji)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滴滴出行

295
  • 宁波暂停“滴滴出行”新增车辆许可?官方回应:属实
  • 科技早报 | 滴滴回应“天价订单”;Arm据悉将开发AI芯片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或许,互联网大厂根本就不需要折腾“长辈模式”

与其费尽心思打造「长辈模式」倒不如从根本入手,反省一下为什么自己的软件做的那么「反人类」。

文|锋科技

「在现代社会,没有智能手机将寸步难行」,这个论点相信大家都不会反对。智能手机与各式各样的应用程序在我们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以前买手机时大家都会说「能打电话发短信就行」,但现在对手机最基本的要求已经变成了能用微信支付宝。

但当大家把这些新技术当成「新基建」时,又有没有想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我们一样,能流畅使用各类电子产品。比如当各类健康码取代医学证明成为「通关文件」时,那些没有或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长者难道就失去了出门的资格吗?

针对这一现象,工信部前段时间就将「鼓励智能设备提供长辈模式」列入到专项行动中;在此之前也有部分软件愿意承担对应的社会责任,推出了「关怀模式」或者「长辈模式」。

但问题是,有些品牌对「长辈模式」的理解似乎出现了一些偏差。

人人都是「云长辈」

先来表扬一下我心目中「做得好」的榜样——滴滴出行。作为一个网约车软件,滴滴出行最核心的功能其实就是打车。但有用过滴滴出行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这个软件是什么个状况——推荐新用户等服务也就算了,我都不知道滴滴的产品经理是有多么「鬼才」才能想到在一个打车软件里加入金融服务、理财产品,甚至是网络贷款等功能?再加上消息中心里全年无休的积分或广告推送,滴滴出行的客户端可以说是「臃肿」的代名词。

但与某些无视用户需求,只会加入广告的「新基建」超级应用不同,滴滴也知道自己的核心功能其实就是打车,因此滴滴出行在设置里加入了「关怀模式」的选项。只要打开关怀模式,滴滴出行的界面甚至可以变的比曾经的Uber还要简洁大气。

字体变大的同时,滴滴也删掉了几乎所有多余的、可有可无的界面元素,只剩下最重要的目的地搜索与常用地址。下方的常用地址栏可以添加最多5个常用地址,而且这里可以添加跨城市地址,用起来比通常版本还要方便。

当然,关怀模式也有着自己的短板:我们只能选择默认的快车,无法选择其他车型或拼车。但考虑到大家用的普遍都是快车,在关怀模式中取消其他车型在我看来也算是合理的决策。

正因滴滴关怀模式的简约界面与高效操作,自关怀模式上线以来,我身边不少朋友,包括我自己都长期开着关怀模式。倒不是说我想「假装长辈倚老卖老」,只是将这两个模式并排一放,相信大家都能判断出「哪个更好用」。

长辈模式不等于字体放大

有开发长辈模式的当然也不只滴滴出行这一款,除了某些装机量突破十亿但却只会联名做广告的软件外,大多数国内软件与国产手机品牌也都加入了类似的长辈模式。但有好就有坏,依然有不少软件没能抓住长辈模式的重点,做出来的长辈模式在我看来「还不如不做」。

首先,最常见的「长辈模式」就是简单把所有字体调到最大,毕竟「长辈眼神不好」。大字体从出发点来看是正确的,不过执行起来就暴露出问题了——字体放大但界面的文本容器却没有跟着变大,以前能显示四个汉字的标签,现在统统变成了省略号,从看不清变成了看不懂。

这个问题有多常见?就连我刚刚才夸完的滴滴出行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关怀模式把字体全局放大,但没有修改对应的布局,导致个人菜单下所有标签都只能显示半截,变成了「推荐…」「滴滴…」「换优…」等不知所云的描述。

除了全局放大外,长辈模式还有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就是界面优化「不完全」。因长辈在互联网中几乎没有话语权,所以长辈模式等相关功能的优先级通常都不高。这也导致了不少软件的「长辈模式」就像个半成品——只有一个主界面,点开任意一个功能瞬间「立减30岁」。

而且这些所谓的「长辈模式」通常都充满了「粗制滥造」的痕迹。比如某国际品牌售价639元的「长辈智能手机」,尽管在营销时打着老人机的名号与情怀,但实际用起来却相当粗糙。硬件配置低就不说了,这款手机就连自带的软件图标都模糊得不行,整体来说只是简单粗暴地把界面拉大了而已,用起来依旧繁琐复杂。

长辈模式才是正确的设计

说完了正面和反面的例子,那究竟怎样的「长辈模式」才是优秀的长辈模式呢?在我看来,「长辈模式」其实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电灯开关就没有长辈模式;那些只有一个按键,什么多余的权限都不需要的「手电筒App」也没有长辈模式,但大家一看就都会用。

我们之所以要求软件开发商提供「长辈模式」,并不是因为长者用手机有困难、学习成本高,而是这些软件本身就难用。还是用回滴滴的例子,除了我以外全国还有不少「云长者」。我们不是不会用,也不是看不清,打开关怀模式只是因为这样的滴滴出行更简便、更好用而已。

与其费尽心思打造「长辈模式」倒不如从根本入手,反省一下为什么自己的软件做的那么「反人类」。

如果因为种种因素无法做出像滴滴「关怀模式」那么简便的软件,长辈模式也不应该是简单的字体放大版。简单的放大只会把臃肿变成大字号加粗的臃肿,并不能改变软件的本质。长辈模式应该从软件的核心功能出发,剥丝抽茧一步步还原出软件最本质的功能,并通过更优秀、更容易理解的交互逻辑将其呈现。

总结

从好的方面想,有关部门将长辈模式列入了专项行动,这也从侧面证明了「问题已经被发现」。只有正视问题才有改进的可能,有关部门已经把问题指出了,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相信未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软件推出更好用软件交互模式。希望数十年后,当我也变成长者的时候,我们不再需要专门的「长辈模式」吧。

锋科技(feng_keji)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