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资管巨头要破圈:银行理财多只产品净值破1,互销模式兴起 | 告别2020⑮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资管巨头要破圈:银行理财多只产品净值破1,互销模式兴起 | 告别2020⑮

面对净值化转型中的种种挑战,银行理财子公司依旧任重道远。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记者 | 胡颖君

2020年,银行理财子公司俱乐部持续扩容。

截至当前,已经有24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获批开业的有20家,包括6家国有银行、6家股份行、6家城商行、1家农商行及1家合资机构。

面临行业整顿、监管重压,理财子公司成长的步伐并不轻松。回顾2020年,债市震荡,理财子公司经历了产品净值波动的考验;部分理财子公司开始试水权益投资,发行了对标股票型公募基金的权益类产品;临近年末,理财子公司销售办法重磅出炉,备受期待的互联网代销渠道并未被监管允许。

展望2021年,资管新规过渡期大限将至,银行保本理财加速退出历史舞台,理财子公司将真正做到“洁净起步”,脱离母行双翼,与公募基金、保险、券商等资管机构同台竞争。如何加快投研团队建设,培育以资产管理为主的企业文化,建设多维度的销售渠道体系,打造满足客户多元化财富管理需求的特色产品,面对净值化转型中的种种挑战,银行理财子公司依旧任重道远。

一、规模达2万亿元,固收产品占比近八成

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潘光伟介绍,截至2020年6月底,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约为13.2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53%。其中,理财子公司发行的产品均为净值型产品,存续余额约达2万亿元。

中国理财网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银行理财子公司累计发行产品共计2923只。其中,固收类产品达2278只,占总发行量近八成;其次是混合型产品,共计638只,而公募权益型产品仅有5只。

二、打破刚兑加速,多只产品净值破1

今年5、6月份的债券市场的大幅调整,底层资产投向债券的固收类理财产品净值波动明显,工银理财、招银理财、建信理财等多家理财子公司旗下数十只产品出现了净值破1的情况。

迈入后资管新规时代,理财子公司一方面要加强投资者教育,让客户打破刚兑预期,接受产品净值的合理波动;另一方面,也要提升自身投研能力,尽力降低产品回撤。

三、两家理财子公司推出纯权益产品

2020年,二级市场的火热也让理财子公司们蠢蠢欲动。光大理财、招银理财纷纷推出直投股票的纯权益类理财产品,公然与“公募基金”叫板。

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当前,理财子公司共计发行5款权益类产品,其中光大理财发行了3只产品,招银理财发行1只,另外一只则是由工行资管部平移而来的老产品。

与此同时,不少理财子公司也在积极参与上市公司调研,为日后直投股票市场做准备。

华泰证券研究报告曾预测,未来10年理财子公司有望为A股带来增量资金1.34万亿元。监管也多次强调鼓励银行理财资金“入市”。

不过,由于理财子公司投研体系尚在搭建、权益市场投资经验较为薄弱,出于风险控制等原因,当前多数理财子公司对于布局权益市场依旧较为谨慎,主要以委外、FOF、MOM等形式投资权益资产。

四、ESG、养老主题特色产品频出

紧跟公募基金步伐,银行理财子公司也开始陆续发行养老、ESG等特色主题理财产品。

中国理财网显示,截至当前,已有建信理财、农银理财等5家理财子公司发行了共计16款ESG主题产品。养老产品方面,目前已有光大理财、兴银理财、工银理财、中银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推出养老型理财系列产品。如中银理财推出“稳富——福、禄、寿、禧”养老系列,面向养老客群;招银理财推出了“招睿系列颐养两年定开增强型固定收益类理财计划”;工银理财则推出了符合国际通行设计理念的“颐合系列”养老产品。

五、首家合资理财公司诞生

理财子公司渐次落地之际,合资理财公司也“破茧而出”。

2020年9月24日,中国境内首家合资理财公司汇华理财获批开业。汇华理财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注册地为上海。股东方面,东方汇理资产管理公司持股55%,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45%。三个月后,汇华理财向市场推出了首只公募理财产品。

据银保监会副主席祝树民透露,银保监会已经批复了建信理财和贝莱德成立的合资理财公司。与此同时,包括工银理财、交银理财在的多家大行理财子公司都在筹建合资理财公司,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合资理财公司诞生。

对于理财子公司而言,与外资行共同设立合资理财公司有助于弥补自身权益投资短板,引进国际先进资管机构专业经验,提升全球资产配置的能力。

六、工银理财投资规模破万亿

据工商银行半年报,截至2020年6月末,工银理财总资产168.24 亿元,净资产165.94 亿元,上半年共实现净利润2.56亿元。其中,工银理财旗下符合资管新规产品和投资规模峰值实现双破万亿元。

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工银理财发行的产品共计836只,发行数量位居理财子公司首位。

七、11家理财子公司上半年全部实现盈利

跟随母行半年报披露业绩的11家理财子公司全部实现盈利,上半年净利润合计达34.60亿元。凭借母行超强的销售渠道和客户资源,招银理财上半年大赚15亿元,在已披露业绩的银行理财子公司中暂居首位,六大行理财子公司中农银理财净利润4.77亿元稳居第一。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理财子公司净利润该如何统计业内并未有统一标准,因此或存在因统计口径不同导致业绩数据差异较大的情况。此外,由于理财子公司还须承接母行符合资管新规的老产品,产品迁移规模、速度的不同也会影响到理财子公司的净利润水平。

八、理财子“互销模式”兴起

对于开始自力更生的理财子公司而言,现阶段最要紧的任务,除了加快投研团队的建设、增厚产品收益外,还要逐步减少对母行渠道的依赖,建立多维度的销售渠道体系。

今年以来,不少理财子公司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与外部银行建立合作关系,互相代销理财产品。例如招商银行APP上线了建信理财、交银理财的多款理财产品,中信银行APP也代销了多款兴银理财的产品。今年8月,光大理财与苏州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产品代销、资产管理业务进行合作。

九、多家理财子公司“换帅”

净值化转型压力之下,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已出现人事变动。

2020年,六大行理财子公司中,已有三家经历高管变动。中银理财原执行董事、总裁王卫东离任,由同样来自中行体系内的宋福宁接任;“宇宙行”旗下的工银理财也于近期换帅,原董事长顾建纲已经辞职,新任掌门人为工银瑞信原党委书记、总经理王海璐;执掌中邮理财一年多的步艳红也已卸任,拟任中邮证券总经理。

十、理财子公司销售管理办法出炉

12月25日,银保监会就《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办法》将理财产品销售机构分为两类:一类是销售本公司发行理财产品的银行理财子公司;一类是接受银行理财子公司委托销售其发行理财产品的代理销售机构。

值得注意的是,《办法》明确,未来支付宝、京东金融等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公司现阶段不能代销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理财产品。下一步,银保监会将根据银行理财产品的转型发展情况,适时将理财产品销售机构范围扩展至其他金融机构和专业机构。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资管巨头要破圈:银行理财多只产品净值破1,互销模式兴起 | 告别2020⑮

面对净值化转型中的种种挑战,银行理财子公司依旧任重道远。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记者 | 胡颖君

2020年,银行理财子公司俱乐部持续扩容。

截至当前,已经有24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获批开业的有20家,包括6家国有银行、6家股份行、6家城商行、1家农商行及1家合资机构。

面临行业整顿、监管重压,理财子公司成长的步伐并不轻松。回顾2020年,债市震荡,理财子公司经历了产品净值波动的考验;部分理财子公司开始试水权益投资,发行了对标股票型公募基金的权益类产品;临近年末,理财子公司销售办法重磅出炉,备受期待的互联网代销渠道并未被监管允许。

展望2021年,资管新规过渡期大限将至,银行保本理财加速退出历史舞台,理财子公司将真正做到“洁净起步”,脱离母行双翼,与公募基金、保险、券商等资管机构同台竞争。如何加快投研团队建设,培育以资产管理为主的企业文化,建设多维度的销售渠道体系,打造满足客户多元化财富管理需求的特色产品,面对净值化转型中的种种挑战,银行理财子公司依旧任重道远。

一、规模达2万亿元,固收产品占比近八成

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潘光伟介绍,截至2020年6月底,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约为13.2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53%。其中,理财子公司发行的产品均为净值型产品,存续余额约达2万亿元。

中国理财网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银行理财子公司累计发行产品共计2923只。其中,固收类产品达2278只,占总发行量近八成;其次是混合型产品,共计638只,而公募权益型产品仅有5只。

二、打破刚兑加速,多只产品净值破1

今年5、6月份的债券市场的大幅调整,底层资产投向债券的固收类理财产品净值波动明显,工银理财、招银理财、建信理财等多家理财子公司旗下数十只产品出现了净值破1的情况。

迈入后资管新规时代,理财子公司一方面要加强投资者教育,让客户打破刚兑预期,接受产品净值的合理波动;另一方面,也要提升自身投研能力,尽力降低产品回撤。

三、两家理财子公司推出纯权益产品

2020年,二级市场的火热也让理财子公司们蠢蠢欲动。光大理财、招银理财纷纷推出直投股票的纯权益类理财产品,公然与“公募基金”叫板。

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当前,理财子公司共计发行5款权益类产品,其中光大理财发行了3只产品,招银理财发行1只,另外一只则是由工行资管部平移而来的老产品。

与此同时,不少理财子公司也在积极参与上市公司调研,为日后直投股票市场做准备。

华泰证券研究报告曾预测,未来10年理财子公司有望为A股带来增量资金1.34万亿元。监管也多次强调鼓励银行理财资金“入市”。

不过,由于理财子公司投研体系尚在搭建、权益市场投资经验较为薄弱,出于风险控制等原因,当前多数理财子公司对于布局权益市场依旧较为谨慎,主要以委外、FOF、MOM等形式投资权益资产。

四、ESG、养老主题特色产品频出

紧跟公募基金步伐,银行理财子公司也开始陆续发行养老、ESG等特色主题理财产品。

中国理财网显示,截至当前,已有建信理财、农银理财等5家理财子公司发行了共计16款ESG主题产品。养老产品方面,目前已有光大理财、兴银理财、工银理财、中银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推出养老型理财系列产品。如中银理财推出“稳富——福、禄、寿、禧”养老系列,面向养老客群;招银理财推出了“招睿系列颐养两年定开增强型固定收益类理财计划”;工银理财则推出了符合国际通行设计理念的“颐合系列”养老产品。

五、首家合资理财公司诞生

理财子公司渐次落地之际,合资理财公司也“破茧而出”。

2020年9月24日,中国境内首家合资理财公司汇华理财获批开业。汇华理财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注册地为上海。股东方面,东方汇理资产管理公司持股55%,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45%。三个月后,汇华理财向市场推出了首只公募理财产品。

据银保监会副主席祝树民透露,银保监会已经批复了建信理财和贝莱德成立的合资理财公司。与此同时,包括工银理财、交银理财在的多家大行理财子公司都在筹建合资理财公司,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合资理财公司诞生。

对于理财子公司而言,与外资行共同设立合资理财公司有助于弥补自身权益投资短板,引进国际先进资管机构专业经验,提升全球资产配置的能力。

六、工银理财投资规模破万亿

据工商银行半年报,截至2020年6月末,工银理财总资产168.24 亿元,净资产165.94 亿元,上半年共实现净利润2.56亿元。其中,工银理财旗下符合资管新规产品和投资规模峰值实现双破万亿元。

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工银理财发行的产品共计836只,发行数量位居理财子公司首位。

七、11家理财子公司上半年全部实现盈利

跟随母行半年报披露业绩的11家理财子公司全部实现盈利,上半年净利润合计达34.60亿元。凭借母行超强的销售渠道和客户资源,招银理财上半年大赚15亿元,在已披露业绩的银行理财子公司中暂居首位,六大行理财子公司中农银理财净利润4.77亿元稳居第一。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理财子公司净利润该如何统计业内并未有统一标准,因此或存在因统计口径不同导致业绩数据差异较大的情况。此外,由于理财子公司还须承接母行符合资管新规的老产品,产品迁移规模、速度的不同也会影响到理财子公司的净利润水平。

八、理财子“互销模式”兴起

对于开始自力更生的理财子公司而言,现阶段最要紧的任务,除了加快投研团队的建设、增厚产品收益外,还要逐步减少对母行渠道的依赖,建立多维度的销售渠道体系。

今年以来,不少理财子公司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与外部银行建立合作关系,互相代销理财产品。例如招商银行APP上线了建信理财、交银理财的多款理财产品,中信银行APP也代销了多款兴银理财的产品。今年8月,光大理财与苏州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产品代销、资产管理业务进行合作。

九、多家理财子公司“换帅”

净值化转型压力之下,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已出现人事变动。

2020年,六大行理财子公司中,已有三家经历高管变动。中银理财原执行董事、总裁王卫东离任,由同样来自中行体系内的宋福宁接任;“宇宙行”旗下的工银理财也于近期换帅,原董事长顾建纲已经辞职,新任掌门人为工银瑞信原党委书记、总经理王海璐;执掌中邮理财一年多的步艳红也已卸任,拟任中邮证券总经理。

十、理财子公司销售管理办法出炉

12月25日,银保监会就《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办法》将理财产品销售机构分为两类:一类是销售本公司发行理财产品的银行理财子公司;一类是接受银行理财子公司委托销售其发行理财产品的代理销售机构。

值得注意的是,《办法》明确,未来支付宝、京东金融等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公司现阶段不能代销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理财产品。下一步,银保监会将根据银行理财产品的转型发展情况,适时将理财产品销售机构范围扩展至其他金融机构和专业机构。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