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俊
之前青眼发过屈臣氏2015年各品类TOP5,这次是迟来的数据分析,小编要在这里说一声抱歉。
但这都2016了,也有很多品牌摩拳擦掌想进入屈臣氏,但小编偷偷告诉你们,屈臣氏就是战场,可以扬名立万也可以身败名裂。
不过,好心的小编为所有想进入屈臣氏战场的人带来了一份各品类的详细侦查报告。
一
可以看到,洁面品类的产品相互之间差价并不高,消费者比起价格更看重产品的质量和口碑。另外,屈臣氏导购极力推销的自有品牌和里美均为上榜,说明此类消费者均有成熟的消费意识。
另外从价格可以看出,花印与S.A最接近均价,而资生堂洗颜专科依靠老牌资历和低价优势稳居第一。
二
该品类中价格区间浮动较大,高低差值接近100元,可以看出这一品类的消费者对于价格不太敏感,而是更加重视使用体验与广告效应(或许这也是韩束登顶的原因之一)。
排名第二的美丽加芬专注于原液与精华,可以说是实至名归;魔法医生的销量一如既往的好,消费者定位似乎要比其他的高一些;里美依靠强大的8效合1窜到了第四位,更强大的应该是导购的推销。
三
第一二名被屈臣氏自有品牌包揽,小编特地调查了一下,这两款面膜的好评还是蛮多的。看来网络上喷导购的不能全信,好产品还是有。
本品类中价格区间差值很大,TOP5中最贵的单品是最便宜的两倍还多。消费者对于面膜产品的忠诚度很高,与其打价格战不如在功能上花心思。面膜销售区域已经很坚固,要攻破这里得好好费一番心思。
四
该品类价格区间差异性不大,消费者对价格方面已经有相应衡量标准,定价在这个范围(105-158元)内会让人比较好接受。
观察产品会发现,TOP5不少品牌都已经在屈臣氏沉淀多年(韩束、一叶子是例外),谁当第一都不会很奇怪。如果该品类的新品想要问鼎,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来量身定制会比较好。
五
该品类中TOP1与TOP2价格差值最高,从这点可以看出该品类价格区分趋于两极分化,消费者既有能力购买高价产品也不会放过低价产品(大多为促销)。我们可以想到,该品类消费者对于产品忠诚度较低。
新品进驻该区域,打价格战搞促销是个不错的起手式,但要想与TOP1的S.A一争高下,功效与质量也需重视。
六
该品类是唯一一个差值超过均价的,均价能够说明水平,差值能够说明价格弹性,该品类的价格还有待稳定,有一定的潜力。
另外价格区间浮动较大,说明该品类缺少一款售价在均价以上,具有足够竞争力的SKU。S.A与美丽加芬分别以高价和低价位居前列充分说明,消费者接受上限高,对于品牌忠诚度却不高。
七
这一品类TOP5全部被屈臣氏自有品牌占领。这里也可以侧面看出,虽然导购总是惹人非议,但其并非一无是处。
值得一提的是,比起屈臣氏其他自有品牌,S.A白金舒润系列称得上高端产品,单价最高,卖得也不错。
八
不得不赞叹一下导购们的推销功力,防晒产品有限的使用期内能把其他渠道看不到的里美卖得这么好。
这里就不吐槽了。韩束和韩后两大国货定价均高于均价,看来消费者心目中对于防晒产品还是比较看重的。另一方面,里美三款产品同时登榜,充分说明了终端销售人员的重要性。
防晒商品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能够在短期取得好的业绩可能需要一年或更久的准备。
九
唇膏是价格最为稳定,排行最为清晰的,曼秀雷敦一枝独秀。意外的是屈臣氏前年新推出的SKIN SIMPLE打入了第四名。
从数据来看,消费者对于这个品类,无论是价格定位还是品牌忠诚度都是较为稳定的,一款新品想要在这个品类取得发展,最重要的可能不是怎样去做营销,而是脚踏实地开拓市场。
十
说实话,这个品类的排名有些另类。网上炒得火热的花王蒸汽眼罩只排到第五,一叶子表现抢眼,争到第二,第一名仍然归屈臣氏自有品牌。
但最终如何还很难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被“安利”这款蒸汽眼罩,或者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一叶子,屈臣氏自有品牌的这个TOP1在2016年是否还能保持,有待观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