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 宇宙网红 』马斯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 宇宙网红 』马斯克

作为『凡尔赛』达人,马斯克可以说深得互联网精髓。

文|中信出版墨菲图书

美国民主党完全执政的蓝色浪潮推升特斯拉(Tesla)股价再破纪录,7日收盘大涨近8%,每股突破800美元,市值达到7740亿美元。

市场对参议院转蓝充满期待,这将为特斯拉等电动车与替代能源公司的发展带来利多。特斯拉当天成为美国市值第五大上市公司,排在脸书之前、谷歌母公司字母之后,前三名仍是苹果、微软和亚马逊。

但是,这不影响49岁的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身家大涨。

他以个人净资产1950亿美元,超越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成为新晋世界首富。

在互联网上一片欢腾的时候,当事人却淡定地发了一条推特:Well, back to work......(好吧,回去继续工作了……)

这个回复可以说是相当“凡尔赛”了。

1

作为『凡尔赛』达人,马斯克可以说深得互联网精髓。

大家想看什么,想了解什么,他就给什么!

比如吐槽媒体,解散公关团队:

去年10月份的时候有海外媒体报道称,特斯拉已经解散了该公司在美国的公共关系部门(PR department),而这一点也得到了特斯拉高管的确认。

据了解,特斯拉目前已经解散了其在美国总部的全球公共关系团队,仅剩下在欧洲以及亚洲市场的公关团队。

特斯拉全球传播主管基利·苏普瑞齐奥已经在2019年12月份离职,并且伴随她的离职,其余的特斯拉公关也纷纷转岗。

吐槽特斯拉的股价:

2020年,5月1日,特斯拉CEO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抱怨斯特拉股价太高了。此外他还声称将卖光所有实质资产,包括房子。当天开盘后特斯拉股价应声下跌,跌幅一小时内扩大至逾10%,市值蒸发超过140亿美元。

卖掉房子,死了以后想葬在火星……

马斯克上周接受德国传媒巨头施普林格 CEO 马蒂亚斯·多夫纳(Mathias Dopfner)采访时表示,他本人可能在“两到三年内”乘飞船去太空,并预计将在六年内看到人类登陆火星。

他还重申,希望自己死后能被埋葬在火星上(当然不是因为飞船坠毁而意外死亡),并且说,虽然他认为成为航天文明对于人类生存是必要的,但他也希望使这一进程充满乐趣,令人兴奋和有吸引力,而不是必须冒险。

如果说马斯克是研发达人,那么,还需要给他加个标签——宇宙网红。

“你用你的发型来表达你的个性,

而我,用推特。”

—— 马斯克接受《60分钟》采访

马斯克怎么上火星,怎么造电动车,这个事情我们不知道,我们就聊下,马斯克怎么成为『宇宙网红』的。

2

马斯克是个善于讲故事的人,或者说他的生活就是个精彩的故事。

比如,他不幸的童年、私生活极其混乱的父亲、彪悍的妈妈、『丰富』的私生活,成功的创业史;这些哪一个单独拿出来,都可以上热搜了。

马斯克曾在采访中坦言,自己童年的家和学校都是地狱。

◆ 他出生在南非,有个混蛋爸爸,不仅私生活极其混乱,还常常打他和他妈;到了学校又因为性格孤僻,被同学排斥,成为校园霸凌的受害者,有次差点被打死,在医院住了很久。

◆ 17岁时,他离开南非,去了加拿大,然后去了美国。

◆ 1992年,他如愿转学到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在那里学习双学位:一个是沃顿商学院的商科,另一个是物理。

◆ 1994年,马斯克写了一篇名为《太阳能的重要性》的论文,在大学毕业后,为自己的未来设定了方向:“互联网、可再生能源、太空探索。”

他把这些想法告诉女友,女友说:“简直像疯子在胡说八道。”

但是,马斯克坚持认为他早期的理想是太阳能、电动汽车和火箭,这就是他现在正在做的:太阳城、特斯拉和SpaceX。

然后,就全都实现了!

在这个过程中,他因无法忍受斯坦福的节奏,博士退学了;去上班,无法忍受社畜的生活,辞职了;创业,睡办公室,不回家,熬了4年,公司被康柏公司以3.07亿美元收购,马斯克到手了约1亿人民币,这是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然后,就开启了自己的败家生活。

在硅谷买了一套170平米的豪华公寓,又花了100万美元买了一辆限量版迈凯伦超级跑车,但是还没买保险,就跟人赛车,很快被撞报废了。

然后,他把剩下的钱几乎全部投资到新成立的X.com公司。

后来就是发射火箭,造电动车,和女明星谈恋爱、分手,再谈恋爱,再分手……

3

在他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如何逃离糟糕的原生家庭,遭遇校园霸凌该怎么处理,如何谈恋爱,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晋江男主也不敢这么写!

但是,马斯克的经历给了很多人鼓舞。

就拿『不幸的童年』这件事来说,这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生去治愈。

马斯克给出的答案,如果你有一个艰难的童年,你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要回到现实生活中,像别人对自己那样对别人,这显然不是好事。他采取了另一种:去改变世界。

很多人都有不幸的经历,有些人幸运,能够走出来;但是,很多人还没有走出来。马斯克的经历会成为那些有过不幸经历的人的榜样。

此外,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马斯克展现的是那种“科幻照进现实”的能力。

无论是脑机接口和义体化,还是开发火星和星链计划,这些在技术上都不是无稽之谈,但是出于成本和商业利益考量,都停留在理论推导和实验室里。

可是,马斯克就是做了,他就成为了粉丝心中的『神』。

于是,他成了『宇宙网红』。

4

从新媒体内容传播的角度看,马斯克成为『宇宙网红』一点也不奇怪!

在李檬著的《红人经济》一书中,他提到了经典的传播选三大效应。

新媒体内容传播的背后有三大效应,分别是投射效应、认同效应、归属效应。

新媒体内容传播背后的三大效应

投射效应:粉丝会把自己的某种梦想、 欲望和快感, 投射到红人主播身上, 粉丝会认为被关注者的经历等同于自己的经历。

认同效应:红人主播的言行和价值观会给他人树立榜样, 让粉丝产生幻想, 认同他们的人格魅力。

归属效应: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心理需求从低到高分5类,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自尊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

“粉丝关注”是在满足哪个层面的需求呢?是归属需求。

投射情感、寻求认同和确定归属,是面对粉丝进行内容产出的 3个阶段。归根到底,人是有情绪的,理性很容易被情绪打败。

所以,普遍的做法是内容要反复出现那些普遍的情感,如愉快、痛苦、悲伤、感激等。

在电影 《减法人生》 里, 面包店经营惨淡,店员对老板说: “在微博、 微信上,我们要创新,不能总发那些干巴巴的东西。”

后来他们给每个糕点都配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进行推广,过了一段时间果然销量大增。粉丝不可能永远对你忠诚,他们的眼光会越来越挑剔,他们只会为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优质内容买单。

那么,什么样的内容才能真正打动粉丝呢?

最初就是情感共鸣,马斯克的经历就是一种情感共鸣,而能让粉丝忠诚的则是价值观共鸣。

什么是价值观共鸣?

从马斯克的创业经历来看,从早年的Zip2到贝宝支付,再到SpaceX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电动车公司特斯拉、钻探公司Boring,他后期的每一段创业都引起大众关注,他的创业并不是实现个人的财富自由,而是给全人类带来更大的好处。

马斯克生活的精彩纷呈,这个新首富让我们看到,富,不只在资产,更是思维、格局、情怀与永无止境的探索精神。

有的人,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如果你认同这样的价值观,大概率会认同马斯克。于是,对“硅谷钢铁侠”马斯克强大的崇拜效应就逐渐形成。无论是卖火箭还是卖电动车,都需要这些内容。而马斯克深谙此道!

不过,成为『宇宙网红』并不是马斯克的唯一目的,他想做的事情有很多,现实点说,比如卖车!

马斯克这样的商业包装可以使他的车卖得更好,当然,如果他能熬到商业航天盈利,发卫星能赚钱,那真的就可以变身「大魔法师」了。

不过,马斯克最有魔力的地方倒不是科技,而是商业上的魔术,这就叫自我实现的预言。

举个反例,大家都以为银行不行的时候,会发生挤兑,那么就算健康的银行也就真不行了。

那么,马斯克会继续实现自己的预言吗?我觉得会的!

实际上,现在的科技已经成熟了,就差一个会讲故事的人把它推销出去。

而马斯克,就是那个会讲故事的人!

而这个过程中,『宇宙网红』马斯克的粉丝们会变成他的同路人,会追随他,和他产生各种情感、观点的共振, 这就变成了马斯克至关重要的无形资产。

这些无形资产又会推着马斯克继续向前走一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 宇宙网红 』马斯克

作为『凡尔赛』达人,马斯克可以说深得互联网精髓。

文|中信出版墨菲图书

美国民主党完全执政的蓝色浪潮推升特斯拉(Tesla)股价再破纪录,7日收盘大涨近8%,每股突破800美元,市值达到7740亿美元。

市场对参议院转蓝充满期待,这将为特斯拉等电动车与替代能源公司的发展带来利多。特斯拉当天成为美国市值第五大上市公司,排在脸书之前、谷歌母公司字母之后,前三名仍是苹果、微软和亚马逊。

但是,这不影响49岁的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身家大涨。

他以个人净资产1950亿美元,超越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成为新晋世界首富。

在互联网上一片欢腾的时候,当事人却淡定地发了一条推特:Well, back to work......(好吧,回去继续工作了……)

这个回复可以说是相当“凡尔赛”了。

1

作为『凡尔赛』达人,马斯克可以说深得互联网精髓。

大家想看什么,想了解什么,他就给什么!

比如吐槽媒体,解散公关团队:

去年10月份的时候有海外媒体报道称,特斯拉已经解散了该公司在美国的公共关系部门(PR department),而这一点也得到了特斯拉高管的确认。

据了解,特斯拉目前已经解散了其在美国总部的全球公共关系团队,仅剩下在欧洲以及亚洲市场的公关团队。

特斯拉全球传播主管基利·苏普瑞齐奥已经在2019年12月份离职,并且伴随她的离职,其余的特斯拉公关也纷纷转岗。

吐槽特斯拉的股价:

2020年,5月1日,特斯拉CEO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抱怨斯特拉股价太高了。此外他还声称将卖光所有实质资产,包括房子。当天开盘后特斯拉股价应声下跌,跌幅一小时内扩大至逾10%,市值蒸发超过140亿美元。

卖掉房子,死了以后想葬在火星……

马斯克上周接受德国传媒巨头施普林格 CEO 马蒂亚斯·多夫纳(Mathias Dopfner)采访时表示,他本人可能在“两到三年内”乘飞船去太空,并预计将在六年内看到人类登陆火星。

他还重申,希望自己死后能被埋葬在火星上(当然不是因为飞船坠毁而意外死亡),并且说,虽然他认为成为航天文明对于人类生存是必要的,但他也希望使这一进程充满乐趣,令人兴奋和有吸引力,而不是必须冒险。

如果说马斯克是研发达人,那么,还需要给他加个标签——宇宙网红。

“你用你的发型来表达你的个性,

而我,用推特。”

—— 马斯克接受《60分钟》采访

马斯克怎么上火星,怎么造电动车,这个事情我们不知道,我们就聊下,马斯克怎么成为『宇宙网红』的。

2

马斯克是个善于讲故事的人,或者说他的生活就是个精彩的故事。

比如,他不幸的童年、私生活极其混乱的父亲、彪悍的妈妈、『丰富』的私生活,成功的创业史;这些哪一个单独拿出来,都可以上热搜了。

马斯克曾在采访中坦言,自己童年的家和学校都是地狱。

◆ 他出生在南非,有个混蛋爸爸,不仅私生活极其混乱,还常常打他和他妈;到了学校又因为性格孤僻,被同学排斥,成为校园霸凌的受害者,有次差点被打死,在医院住了很久。

◆ 17岁时,他离开南非,去了加拿大,然后去了美国。

◆ 1992年,他如愿转学到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在那里学习双学位:一个是沃顿商学院的商科,另一个是物理。

◆ 1994年,马斯克写了一篇名为《太阳能的重要性》的论文,在大学毕业后,为自己的未来设定了方向:“互联网、可再生能源、太空探索。”

他把这些想法告诉女友,女友说:“简直像疯子在胡说八道。”

但是,马斯克坚持认为他早期的理想是太阳能、电动汽车和火箭,这就是他现在正在做的:太阳城、特斯拉和SpaceX。

然后,就全都实现了!

在这个过程中,他因无法忍受斯坦福的节奏,博士退学了;去上班,无法忍受社畜的生活,辞职了;创业,睡办公室,不回家,熬了4年,公司被康柏公司以3.07亿美元收购,马斯克到手了约1亿人民币,这是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然后,就开启了自己的败家生活。

在硅谷买了一套170平米的豪华公寓,又花了100万美元买了一辆限量版迈凯伦超级跑车,但是还没买保险,就跟人赛车,很快被撞报废了。

然后,他把剩下的钱几乎全部投资到新成立的X.com公司。

后来就是发射火箭,造电动车,和女明星谈恋爱、分手,再谈恋爱,再分手……

3

在他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如何逃离糟糕的原生家庭,遭遇校园霸凌该怎么处理,如何谈恋爱,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晋江男主也不敢这么写!

但是,马斯克的经历给了很多人鼓舞。

就拿『不幸的童年』这件事来说,这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生去治愈。

马斯克给出的答案,如果你有一个艰难的童年,你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要回到现实生活中,像别人对自己那样对别人,这显然不是好事。他采取了另一种:去改变世界。

很多人都有不幸的经历,有些人幸运,能够走出来;但是,很多人还没有走出来。马斯克的经历会成为那些有过不幸经历的人的榜样。

此外,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马斯克展现的是那种“科幻照进现实”的能力。

无论是脑机接口和义体化,还是开发火星和星链计划,这些在技术上都不是无稽之谈,但是出于成本和商业利益考量,都停留在理论推导和实验室里。

可是,马斯克就是做了,他就成为了粉丝心中的『神』。

于是,他成了『宇宙网红』。

4

从新媒体内容传播的角度看,马斯克成为『宇宙网红』一点也不奇怪!

在李檬著的《红人经济》一书中,他提到了经典的传播选三大效应。

新媒体内容传播的背后有三大效应,分别是投射效应、认同效应、归属效应。

新媒体内容传播背后的三大效应

投射效应:粉丝会把自己的某种梦想、 欲望和快感, 投射到红人主播身上, 粉丝会认为被关注者的经历等同于自己的经历。

认同效应:红人主播的言行和价值观会给他人树立榜样, 让粉丝产生幻想, 认同他们的人格魅力。

归属效应: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心理需求从低到高分5类,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自尊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

“粉丝关注”是在满足哪个层面的需求呢?是归属需求。

投射情感、寻求认同和确定归属,是面对粉丝进行内容产出的 3个阶段。归根到底,人是有情绪的,理性很容易被情绪打败。

所以,普遍的做法是内容要反复出现那些普遍的情感,如愉快、痛苦、悲伤、感激等。

在电影 《减法人生》 里, 面包店经营惨淡,店员对老板说: “在微博、 微信上,我们要创新,不能总发那些干巴巴的东西。”

后来他们给每个糕点都配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进行推广,过了一段时间果然销量大增。粉丝不可能永远对你忠诚,他们的眼光会越来越挑剔,他们只会为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优质内容买单。

那么,什么样的内容才能真正打动粉丝呢?

最初就是情感共鸣,马斯克的经历就是一种情感共鸣,而能让粉丝忠诚的则是价值观共鸣。

什么是价值观共鸣?

从马斯克的创业经历来看,从早年的Zip2到贝宝支付,再到SpaceX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电动车公司特斯拉、钻探公司Boring,他后期的每一段创业都引起大众关注,他的创业并不是实现个人的财富自由,而是给全人类带来更大的好处。

马斯克生活的精彩纷呈,这个新首富让我们看到,富,不只在资产,更是思维、格局、情怀与永无止境的探索精神。

有的人,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如果你认同这样的价值观,大概率会认同马斯克。于是,对“硅谷钢铁侠”马斯克强大的崇拜效应就逐渐形成。无论是卖火箭还是卖电动车,都需要这些内容。而马斯克深谙此道!

不过,成为『宇宙网红』并不是马斯克的唯一目的,他想做的事情有很多,现实点说,比如卖车!

马斯克这样的商业包装可以使他的车卖得更好,当然,如果他能熬到商业航天盈利,发卫星能赚钱,那真的就可以变身「大魔法师」了。

不过,马斯克最有魔力的地方倒不是科技,而是商业上的魔术,这就叫自我实现的预言。

举个反例,大家都以为银行不行的时候,会发生挤兑,那么就算健康的银行也就真不行了。

那么,马斯克会继续实现自己的预言吗?我觉得会的!

实际上,现在的科技已经成熟了,就差一个会讲故事的人把它推销出去。

而马斯克,就是那个会讲故事的人!

而这个过程中,『宇宙网红』马斯克的粉丝们会变成他的同路人,会追随他,和他产生各种情感、观点的共振, 这就变成了马斯克至关重要的无形资产。

这些无形资产又会推着马斯克继续向前走一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