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020高校毕业生求职偏爱“直聊”,对小型创业公司接纳度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20高校毕业生求职偏爱“直聊”,对小型创业公司接纳度高

报告显示,57.9%的高校毕业生希望与业务部门直属领导进行对接,他们期待与业务对接人实现直接对话,有69.1%的高校毕业生认为与业务部门的人进行事先沟通有助于增加面试的成功几率。

图片来源:CFP

记者 | 陈晓珍

2020年在疫情影响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备受关注。据TalkingData发布的《2020年高校毕业生求职研究报告》显示,应届本科生为2020年高校毕业生求职主力军,在年龄方面多以1997年-1999年为主,且少数的00后也开始踏入职场。

由于年轻一代的求职者成长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他们的基本需求主要通过线上解决。在毕业阶段,“线上找工作”与“线上点外卖”、“线上租房”一样,成了毕业生的一种刚需。数据显示,在2020年高校毕业生移动应用兴趣偏好中,人力资源的TGI指数达到230,这也意味着毕业生更倾向于线上找工作。

数据来源:《2020年高校毕业生求职研究报告》

线上求职追求高效,但“广撒网”或给求职者带来压力

2020年“求职难”成了许多人的共识,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无疑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压力之下,他们对于找工作更希望“高效”。

《2020年高校毕业生求职研究报告》显示,求职过程中,高校毕业生大多期望在2个月内找到工作,其中1-2个月占比39.1%,1个月内的占比40.3%,同时,有六成的高校毕业生希望在5天内获得面试邀请。因此,为了能快速找到工作,许多毕业生频繁投递简历。

数据显示,超八成的毕业生每天都会在求职平台多次投递简历,其中37.8%的毕业生一天投递一次,36.4%一天投递两次,10.9%一天投递三次或以上。且高校毕业生并没有单纯依赖某个平台进行求职,其中,同时使用2个求职平台的比重达到57.9%,同时使用3个求职平台的比重达到27.7%。

数据来源:《2020年高校毕业生求职研究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毕业生频繁投递简历,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并没有明确的求职目标,他们只是希望通过“广撒网”的方式,提高面试邀约的几率。据一名2020年应届毕业生透露,其最高纪录是一个月投递了200份简历,但实际上获得的面试邀约寥寥无几,其认为自己抱着“都试一试”的心态,且由于疫情之后,面试多为“云面试”,相比于线下面试,耗费的成本较小,因此只要有机会,他都愿意去尝试。

虽然“广撒网”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能增加面试的机会,但有些毕业生却认为,如果在“广撒网”之后没有获得面试的机会,反而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的压力和挫败感。因此,找工作之前有明确目标对于他们而言更为重要。

但据界面职场了解,求职时,大多数毕业生并没有明确的目标行业或企业,求职前也缺少相关的经验指导,而这一点在《2020年高校毕业生求职研究报告》中也有所体现。报告称,一些高校毕业生在选择求职平台时,更倾向于能提供相应增值服务的平台。例如,平台是否有针对性的面试培训、求职咨询、简历优化等方面的服务,他们希望通过相关服务,使自己的求职目标更加清晰,提升面试技巧,顺利获得offer。

期望与直属领导直接沟通,“直聊”模式已成为求职的重要方式

报告显示,疫情发生后,求职类APP的日活数迅速增长,尤其是头部类求职APP,人均使用次数都保持在50次以上。据界面职场查阅,此前,有报告把在线求职平台分为四类,主要包括综合招聘类、垂直招聘类、在校生招聘类、社交招聘类。其中,综合招聘类包括“智联招聘”、“前程无忧”,而“BOSS直聘”和“猎聘”则属于垂直招聘类,即可以直接与HR或者创始人进行沟通。由于高校毕业生习惯了及时通讯的沟通方式,在进行线上求职时,他们更倾向于垂直招聘类平台,他们希望通过“直聊”,与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

据《2020年高校毕业生求职研究报告》显示,57.9%的高校毕业生希望与业务部门直属领导进行对接,他们期待与业务对接人实现直接对话,有69.1%的高校毕业生认为与业务部门的人进行事先沟通有助于增加面试的成功几率。

数据来源:《2020年高校毕业生求职研究报告》

除了在求职方式上偏好“直聊”外,高校毕业生在求职意向上也有新的变化。此前,有报告称,受疫情影响,高校毕业生在求职时更加求稳,多选择国企或者事业单位,但从此次《2020年高校毕业生求职研究报告》来看,不乏一些高校毕业生选择小型创业公司,在他们看来,公司未来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更为重要。

数据显示,52.1%高校毕业能接受小型创业公司,43.1%高校毕业生认为创业公司机会更多,能学到更多的东西。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毕业生认为工作的直属领导也很重要,从报告数据来看,他们在面试过程中,对于直属领导工作能力及待人处事方面的期待均超过七成。

数据来源:《2020年高校毕业生求职研究报告》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020高校毕业生求职偏爱“直聊”,对小型创业公司接纳度高

报告显示,57.9%的高校毕业生希望与业务部门直属领导进行对接,他们期待与业务对接人实现直接对话,有69.1%的高校毕业生认为与业务部门的人进行事先沟通有助于增加面试的成功几率。

图片来源:CFP

记者 | 陈晓珍

2020年在疫情影响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备受关注。据TalkingData发布的《2020年高校毕业生求职研究报告》显示,应届本科生为2020年高校毕业生求职主力军,在年龄方面多以1997年-1999年为主,且少数的00后也开始踏入职场。

由于年轻一代的求职者成长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他们的基本需求主要通过线上解决。在毕业阶段,“线上找工作”与“线上点外卖”、“线上租房”一样,成了毕业生的一种刚需。数据显示,在2020年高校毕业生移动应用兴趣偏好中,人力资源的TGI指数达到230,这也意味着毕业生更倾向于线上找工作。

数据来源:《2020年高校毕业生求职研究报告》

线上求职追求高效,但“广撒网”或给求职者带来压力

2020年“求职难”成了许多人的共识,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无疑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压力之下,他们对于找工作更希望“高效”。

《2020年高校毕业生求职研究报告》显示,求职过程中,高校毕业生大多期望在2个月内找到工作,其中1-2个月占比39.1%,1个月内的占比40.3%,同时,有六成的高校毕业生希望在5天内获得面试邀请。因此,为了能快速找到工作,许多毕业生频繁投递简历。

数据显示,超八成的毕业生每天都会在求职平台多次投递简历,其中37.8%的毕业生一天投递一次,36.4%一天投递两次,10.9%一天投递三次或以上。且高校毕业生并没有单纯依赖某个平台进行求职,其中,同时使用2个求职平台的比重达到57.9%,同时使用3个求职平台的比重达到27.7%。

数据来源:《2020年高校毕业生求职研究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毕业生频繁投递简历,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并没有明确的求职目标,他们只是希望通过“广撒网”的方式,提高面试邀约的几率。据一名2020年应届毕业生透露,其最高纪录是一个月投递了200份简历,但实际上获得的面试邀约寥寥无几,其认为自己抱着“都试一试”的心态,且由于疫情之后,面试多为“云面试”,相比于线下面试,耗费的成本较小,因此只要有机会,他都愿意去尝试。

虽然“广撒网”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能增加面试的机会,但有些毕业生却认为,如果在“广撒网”之后没有获得面试的机会,反而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的压力和挫败感。因此,找工作之前有明确目标对于他们而言更为重要。

但据界面职场了解,求职时,大多数毕业生并没有明确的目标行业或企业,求职前也缺少相关的经验指导,而这一点在《2020年高校毕业生求职研究报告》中也有所体现。报告称,一些高校毕业生在选择求职平台时,更倾向于能提供相应增值服务的平台。例如,平台是否有针对性的面试培训、求职咨询、简历优化等方面的服务,他们希望通过相关服务,使自己的求职目标更加清晰,提升面试技巧,顺利获得offer。

期望与直属领导直接沟通,“直聊”模式已成为求职的重要方式

报告显示,疫情发生后,求职类APP的日活数迅速增长,尤其是头部类求职APP,人均使用次数都保持在50次以上。据界面职场查阅,此前,有报告把在线求职平台分为四类,主要包括综合招聘类、垂直招聘类、在校生招聘类、社交招聘类。其中,综合招聘类包括“智联招聘”、“前程无忧”,而“BOSS直聘”和“猎聘”则属于垂直招聘类,即可以直接与HR或者创始人进行沟通。由于高校毕业生习惯了及时通讯的沟通方式,在进行线上求职时,他们更倾向于垂直招聘类平台,他们希望通过“直聊”,与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

据《2020年高校毕业生求职研究报告》显示,57.9%的高校毕业生希望与业务部门直属领导进行对接,他们期待与业务对接人实现直接对话,有69.1%的高校毕业生认为与业务部门的人进行事先沟通有助于增加面试的成功几率。

数据来源:《2020年高校毕业生求职研究报告》

除了在求职方式上偏好“直聊”外,高校毕业生在求职意向上也有新的变化。此前,有报告称,受疫情影响,高校毕业生在求职时更加求稳,多选择国企或者事业单位,但从此次《2020年高校毕业生求职研究报告》来看,不乏一些高校毕业生选择小型创业公司,在他们看来,公司未来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更为重要。

数据显示,52.1%高校毕业能接受小型创业公司,43.1%高校毕业生认为创业公司机会更多,能学到更多的东西。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毕业生认为工作的直属领导也很重要,从报告数据来看,他们在面试过程中,对于直属领导工作能力及待人处事方面的期待均超过七成。

数据来源:《2020年高校毕业生求职研究报告》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