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多次的“复兴未遂”后,一汽集团这次下狠心想把红旗品牌做大。
3月2日,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正式批准其成立红旗事业部。但一汽集团董事长徐平其实早在去年8月就已经定下规划,成立乘用车、商用车和红旗品牌三大事业部。而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则是最近的事。不可否认,红旗品牌独立成事业部,地位提升,对于部门之间决策、管理、协调等将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这并不是“复兴”的充分条件。
始于1958年的红旗品牌曾在1981年首次被官方叫停,原因是20多年中只生产了1540辆汽车,这也是红旗品牌第一次衰落。此后,一汽对于红旗的复兴做过几次尝试,但都没有形成规模。2005年的检阅车红旗HQE甚至被诟病模仿劳斯莱斯的外形。但这次以后,工程团队的确认真对其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改造。
2013年5月,作为复兴计划的首款车型,红旗H7正式上市,该车共推出2.0T/3.0L两种排量五款车型,售价区间为29.98万元-47.98万元,向奥迪A6L、丰田皇冠等中大型轿车发出挑战。无论是前部的圆灯和筒状翼子板造型,还是传统建筑的“九梁十八柱”设计,都融入了工程团队的心血。然而,截至2015年6月,该车还是只卖出了1777辆,少得可怜。
因此我认为,红旗多次复兴失败的根源并不是团队不用心。那它始终无法被人们接受的原因是什么?是“情怀”。红旗轿车是个政治产物,带给我们更多的是一种情感寄托。看到它我们会产生一种肃然起敬的仪式感,但鲜有人会去真正将它当作一款产品去鉴赏。
当“复兴”都成问题的时候,那么“自主高端梦”就更遥不可及了。自主品牌曾经集体尝试过一轮高端化战略,包括红旗H7在内,还有一汽奔腾B90、上汽荣威950等都是当时高端化的代表车型。但此后由于公务车市场改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这些重量级中高端车型几乎都处于市场边缘,大部分自主车企曾因此不敢再盲目挤进高端市场。
但几年后,自主品牌又想尝试高端化,吉利博瑞、哈弗H8/H9就是典型代表,它们都以20万元的级别进入市场。这次的情况有所不同了。吉利博瑞和H9去年月均的销量至少都能破千,前者甚至月均销量达2000台,红旗H7却仍在三位数上徘徊,一汽奔腾B90则更糟。
抛开“检阅车情怀”这个外因,红旗的自主高端梦难以实现也存在内因。自主品牌高端化是有案例可以借鉴的,借鉴的对象虽不至于说成功,但都有强势之处。例如收购沃尔沃后拥有了后者技术的吉利;专注SUV细分市场的长城;以及坚持新能源路线的比亚迪。它们分别在不同领域受到了行业和消费者的认可,并逐渐推出了价格更高的车型产品,有了向高端市场逼近的资格和底气。
反观红旗,除了能给我们深深的检阅车情怀,它在设计、配置、技术路线上都没有自己的特点。试图模仿奥迪的“由官转民”战略也不合适,因为前者的底蕴、产品力、知名度都在红旗之上,更何况公车改革政策早已实行;而若直接面对大众消费市场,那么它的售后服务、维修保养、转手时的残值率都是令人担忧的因素。
据笔者了解,红旗品牌计划2020年前推出5款车型,覆盖B、C、D、E和SUV领域。现在已推出的H7属于C级车,L5则属于E级车,以及另一款有抄袭揽胜嫌疑的SUV车型LS5。如果这个民族品牌仍然无法拜托借鉴、模仿的手段,很难期待它会有何质变。
近日,北汽福田借助“复活”德国宝沃汽车的契机获得了轿车生产资质,这与一汽成立红旗事业部有一个共同点——都试图借助“过气”品牌曾经的辉煌来圆自己的“梦”。只不过其中一个多了一份所谓的民族情怀罢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