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0万台拖拉机国庆日开进首都,印度农民要从莫迪手里抢回饭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万台拖拉机国庆日开进首都,印度农民要从莫迪手里抢回饭碗

“他们之所以抗议,不是因为现行制度是公平的,而是因为新制度将把他们推到更不利的地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肖恩

当地时间1月26日,印度首都新德里正在举行共和国日阅兵式的同时,印度农民的拖拉机大军再次开进市中心,抗议他们认为危及存亡的农业新规。

为了防止抗议人群破坏阅兵式,警方当天上午事先用集装箱和卡车封锁了新德里的大部分入口,并试图用警棍和催泪弹阻止抗议者进入。但最终成千上万的抗议者突破了防线,涌进新德里街头,部分抗议者所处的十字路口距离总理莫迪和其他政府领导人观看阅兵式的地点只有3公里。

1950年1月26日,印度议会通过共和国宪法,建立印度共和国,这一天也被确定为印度共和国日。按照传统,每年的共和国日印度都会举行大规模阅兵式。

抗议的农民在拖拉机上悬挂着印度国旗和各个农民工会的旗帜,许多人手持竹棍冲破路障,与警方发生暴力冲突,场面一度失控。现场基本没有人佩戴口罩。还有抗议者闯进17世纪莫卧儿帝国时期的皇宫红堡,美联社称这是在向莫迪政权宣战。

抗议活动造成至少一人死亡,警方称有86名警察受伤。

虽然印度警方批准在新德里举行拖拉机游行,但设置了5000台拖拉机的上限,且需要按照约定好的路线行进。而据农民协会Krantikari Kisan联盟主席帕尔(Darshan Pal)的说法,26日参与游行的拖拉机达到20多万台,不少抗议者是来自邻国的年轻人。

《印度斯坦时报》27日上午报道,新德里街头已经恢复平静。

印度“联合农民阵线”(Samyukt Kisan Morcha)事后发声明宣布退出示威行动,谴责有“反社会因素”渗透进原本和平的运动中,并呼吁农民停止类似暴力行为。“联合农民阵线”是一个由40多个农民组织组成的松散联盟。

联盟主席拉杰瓦尔(Balbir Singh Rajewal)表示,和平是抗议活动的核心,如果演变成暴力活动,等同于将胜利拱手让给莫迪。

这场抗议活动已经持续了两月有余,参与者超过10万人。示威者们驻扎在新德里郊外,吃住都在拖拉机里,周围甚至衍生出为抗议者服务的洗衣店和足浴店。而这一切的起因是去年9月颁布的农业改革法案。

2020年9月20日,印度议会联邦院通过了《2020农产品贸易和商业(促进和便利)法案》和《2020农民(授权和保护)价格保证协议和农业服务法案》,加上此前已经通过的《2020基本商品(修正)法案》,全面放松了政府对农作物价格的管制。

根据新法律,印度农民拥有定价自主权,可以自由向所有买家以任何价格出售农产品,且免除手续费和课税。而在此之前,印度政府一直为特定农作物设置保证价格,农民只能与各省市政府指定成立的农产市场委员会进行交易,这种做法实际保障了农民有充足的资金投入下一个种植周期。

表面上,新规给予农民更多自由。但印度农民协会领导人表示,这些法律将允许印度私营企业接管作为经济基石的农业部门的角色,并取代政府以保证价格收购的现有收购体系。这也给了私营企业压低价格,剥削农民工的空间,尤其是在市场供过于求时,农民们很难保证收回最低成本价。

农民们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该国东部的比哈尔邦15年前就曾颁布类似的法律,政府减少对农产品市场的介入,最终导致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去年比哈尔邦农民在公开市场上出售的大米价格仅有16美元/100公斤,而在另一个农业大区旁遮普邦,政府设定的最低保证价格为25美元/100公斤。

过去几年农民们的诉求是抬高最低保证价格,而今政府却直接“撒手不管”,引爆了贫富分化下持续堆积的社会矛盾。

印度是全球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10%的人口掌握着77%的财富。而那些在温饱线上挣扎的人中,农民占了很大比重。印度13亿人口中有58%以农业为生,但85%的印度农民拥有的耕地不足5英亩(约30市亩),其中还有一半位于干旱地带。

自耕农又占了印度农业总产值的一半。相较于规模化农场,自耕农的风险承受能力本就较低。此外自耕农普遍文化程度低,通常又来自低种姓,难以融入现代市场经济,更无法适应合同农业和农产品直接采购等新型运营方式。如果离开了法律保护,自耕农在自由市场上将处于绝对弱势地位。

《科学美国人》杂志认为,这一场抗议是上世纪绿色革命的“后遗症”。当时印度通过引进高产粮种、加强对农业水利灌溉系统的建设、启用现代化耕种设备,成功的从粮食进口国变成出口国。但粮食丰收也意味着处于买方市场,为了保证农民利益,印度政府只能出手干预粮食价格。

但这不是一个可持续的生产模式,政府财政压力持续上升,盲目提高产量的环境成本也开始显现,如地下水位下降、土地退化和土壤盐渍化。因此经济学家认为农业改革是印度突破发展瓶颈的必要手段。

农民也因生产升本上升背负着巨额债务。官方记录显示,有一半印度农民负债,仅2018和2019两年间就有超过2万名农民自杀身亡。但他们更担心的是,改革会夺走他们来之不易的饭碗。

《外交官》杂志指出,莫迪政府最大的问题在于立法前缺乏与农民群体的交流,也没有制定完善的市场监管机制保护农民利益。

正如农民领袖拉杰瓦尔所说,他们之所以抗议,不是因为现行制度是公平的,而是因为新制度将把他们推到更不利的地位。

在印度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群起抗议对进入执政第6个年头的莫迪来说无疑是棘手的政治问题,尤其是在疫情封锁和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

莫迪政府也试图跟农民群体和解,提出修改新法案,并与30多个农民工会领导人举行了11轮会谈,但双方始终没有达成一致。本月初,印度最高法院裁定搁置上述三个新法案,并组建调解委员会帮助政府与农民工会展开谈判。但农民工会拒绝接受法院调解,要求彻底废除法案。

农民们已经完成冬小麦播种,到3月都将处于农闲时期,为抗议提供了有利条件。抗议者领袖亚达夫(Yogendra Yadav)透露,他们计划在2月1日议会举行预算会议当天进军议会。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0万台拖拉机国庆日开进首都,印度农民要从莫迪手里抢回饭碗

“他们之所以抗议,不是因为现行制度是公平的,而是因为新制度将把他们推到更不利的地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肖恩

当地时间1月26日,印度首都新德里正在举行共和国日阅兵式的同时,印度农民的拖拉机大军再次开进市中心,抗议他们认为危及存亡的农业新规。

为了防止抗议人群破坏阅兵式,警方当天上午事先用集装箱和卡车封锁了新德里的大部分入口,并试图用警棍和催泪弹阻止抗议者进入。但最终成千上万的抗议者突破了防线,涌进新德里街头,部分抗议者所处的十字路口距离总理莫迪和其他政府领导人观看阅兵式的地点只有3公里。

1950年1月26日,印度议会通过共和国宪法,建立印度共和国,这一天也被确定为印度共和国日。按照传统,每年的共和国日印度都会举行大规模阅兵式。

抗议的农民在拖拉机上悬挂着印度国旗和各个农民工会的旗帜,许多人手持竹棍冲破路障,与警方发生暴力冲突,场面一度失控。现场基本没有人佩戴口罩。还有抗议者闯进17世纪莫卧儿帝国时期的皇宫红堡,美联社称这是在向莫迪政权宣战。

抗议活动造成至少一人死亡,警方称有86名警察受伤。

虽然印度警方批准在新德里举行拖拉机游行,但设置了5000台拖拉机的上限,且需要按照约定好的路线行进。而据农民协会Krantikari Kisan联盟主席帕尔(Darshan Pal)的说法,26日参与游行的拖拉机达到20多万台,不少抗议者是来自邻国的年轻人。

《印度斯坦时报》27日上午报道,新德里街头已经恢复平静。

印度“联合农民阵线”(Samyukt Kisan Morcha)事后发声明宣布退出示威行动,谴责有“反社会因素”渗透进原本和平的运动中,并呼吁农民停止类似暴力行为。“联合农民阵线”是一个由40多个农民组织组成的松散联盟。

联盟主席拉杰瓦尔(Balbir Singh Rajewal)表示,和平是抗议活动的核心,如果演变成暴力活动,等同于将胜利拱手让给莫迪。

这场抗议活动已经持续了两月有余,参与者超过10万人。示威者们驻扎在新德里郊外,吃住都在拖拉机里,周围甚至衍生出为抗议者服务的洗衣店和足浴店。而这一切的起因是去年9月颁布的农业改革法案。

2020年9月20日,印度议会联邦院通过了《2020农产品贸易和商业(促进和便利)法案》和《2020农民(授权和保护)价格保证协议和农业服务法案》,加上此前已经通过的《2020基本商品(修正)法案》,全面放松了政府对农作物价格的管制。

根据新法律,印度农民拥有定价自主权,可以自由向所有买家以任何价格出售农产品,且免除手续费和课税。而在此之前,印度政府一直为特定农作物设置保证价格,农民只能与各省市政府指定成立的农产市场委员会进行交易,这种做法实际保障了农民有充足的资金投入下一个种植周期。

表面上,新规给予农民更多自由。但印度农民协会领导人表示,这些法律将允许印度私营企业接管作为经济基石的农业部门的角色,并取代政府以保证价格收购的现有收购体系。这也给了私营企业压低价格,剥削农民工的空间,尤其是在市场供过于求时,农民们很难保证收回最低成本价。

农民们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该国东部的比哈尔邦15年前就曾颁布类似的法律,政府减少对农产品市场的介入,最终导致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去年比哈尔邦农民在公开市场上出售的大米价格仅有16美元/100公斤,而在另一个农业大区旁遮普邦,政府设定的最低保证价格为25美元/100公斤。

过去几年农民们的诉求是抬高最低保证价格,而今政府却直接“撒手不管”,引爆了贫富分化下持续堆积的社会矛盾。

印度是全球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10%的人口掌握着77%的财富。而那些在温饱线上挣扎的人中,农民占了很大比重。印度13亿人口中有58%以农业为生,但85%的印度农民拥有的耕地不足5英亩(约30市亩),其中还有一半位于干旱地带。

自耕农又占了印度农业总产值的一半。相较于规模化农场,自耕农的风险承受能力本就较低。此外自耕农普遍文化程度低,通常又来自低种姓,难以融入现代市场经济,更无法适应合同农业和农产品直接采购等新型运营方式。如果离开了法律保护,自耕农在自由市场上将处于绝对弱势地位。

《科学美国人》杂志认为,这一场抗议是上世纪绿色革命的“后遗症”。当时印度通过引进高产粮种、加强对农业水利灌溉系统的建设、启用现代化耕种设备,成功的从粮食进口国变成出口国。但粮食丰收也意味着处于买方市场,为了保证农民利益,印度政府只能出手干预粮食价格。

但这不是一个可持续的生产模式,政府财政压力持续上升,盲目提高产量的环境成本也开始显现,如地下水位下降、土地退化和土壤盐渍化。因此经济学家认为农业改革是印度突破发展瓶颈的必要手段。

农民也因生产升本上升背负着巨额债务。官方记录显示,有一半印度农民负债,仅2018和2019两年间就有超过2万名农民自杀身亡。但他们更担心的是,改革会夺走他们来之不易的饭碗。

《外交官》杂志指出,莫迪政府最大的问题在于立法前缺乏与农民群体的交流,也没有制定完善的市场监管机制保护农民利益。

正如农民领袖拉杰瓦尔所说,他们之所以抗议,不是因为现行制度是公平的,而是因为新制度将把他们推到更不利的地位。

在印度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群起抗议对进入执政第6个年头的莫迪来说无疑是棘手的政治问题,尤其是在疫情封锁和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

莫迪政府也试图跟农民群体和解,提出修改新法案,并与30多个农民工会领导人举行了11轮会谈,但双方始终没有达成一致。本月初,印度最高法院裁定搁置上述三个新法案,并组建调解委员会帮助政府与农民工会展开谈判。但农民工会拒绝接受法院调解,要求彻底废除法案。

农民们已经完成冬小麦播种,到3月都将处于农闲时期,为抗议提供了有利条件。抗议者领袖亚达夫(Yogendra Yadav)透露,他们计划在2月1日议会举行预算会议当天进军议会。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