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黑白文娱专访冉高鸣:《奇葩说》还原了80%的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黑白文娱专访冉高鸣:《奇葩说》还原了80%的我

“《奇葩说》能带给我的东西还远没有饱和”。

文|黑白文娱  宜超

编辑|蓝二

冉高鸣评价《奇葩说》对自己本人的还原度是80%——一个他自认为很高的比例;不同于其它一些仅有机会展现性格中“非常小一块”的工作,这个舞台配备的聚光灯的角度与能量,是全方位、高透视的,让他“证明自己,找到自信”。

《奇葩说》选手从不缺词典般丰富的词条定义,而冉高鸣,可能就是“AKA”后跟着最多同位语的“奇葩”之一:“辩论气氛组组长”,“歇后语小能手”,“海选老人”,让弹幕区观众笑翻、“二倍速改一倍速的男人”。

这些越来越多面的个人形象,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他真的是参加了太多次“奇葩系”节目了——第一季便现身,参加过七季比赛中的五次海选,一路从默默无闻到热搜加身,从“爱用钢笔的阳光男孩”到“爱用眉笔的彩妆男孩”。

“哇,他来了!”——在冉高鸣看来,第七季现场观众对他的反应,可能已经说明他不再是之前那个不太成熟、总是迎接怀疑目光、不够自信的自己。

“我能从他们逐渐变大的声音里面,读出自己的变化;观众就像一面镜子,你如果真的有进步,他们会用掌声和欢呼声告诉你。”

来自冉高鸣的直觉,其实勾画了《奇葩说》观众的一个侧影:他们是综艺观众中,拥有高度自觉的一群人——十分明确自己想要什么,带着判断力追更,对切中要害不吝肯定,对模糊诡辩毫不手软。

于是,《奇葩说》如果要满足这部分观众群体,必须用放大版的自由度、宇宙级的共情值、鸡血般的学习力,把自己锻造成一档面对鼓励会自我生长,应对挫败能自我批评的节目。

于是,如冉高鸣这样,选择一战再战的老奇葩们,即使有短暂的人生波动与自我怀疑,也会在选择了明确方向,并坚持投资加码的较长周期内,换来可观的长期收益。

“奇葩说式”进步,从来不是信手拈来的满足

冉高鸣在“奇葩系”综艺的前几次亮相并不那么顺利,甚至可以说是结结实实地摔过跟头。

参加第一季《奇葩说》海选后被淘汰,彼时仍拥有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学生身份的小冉并不太着急,他认真地寻找工作和实习机会,觉得只要让自己保持在录制节目的状态里,按部就班地遵循“熟悉节目完整制作过程”的专业课训练路线,就可以慢慢找到让观众认可自己的表达技巧。

是参加首季《奇葩大会》后引发的巨大争议,让冉高鸣第一次将自我认知的象限,推及到了对人生经历的关注:对于方式和技巧的关注如果大于了内容本身,一定无益于思考的沉淀。

“一次被拒绝,你会觉得是不合适,或者说自己就是不太行。但当你第二次,如此努力后又被拒绝,你心里就会说:不服。”

冉高鸣从那时起正式和《奇葩说》,也和自己“开了杠”:他继续读研究生、去四川支教、在公园兼职“喷火”……他把自己打开了,不再把所有的事情以挣钱为目的,主动和生活正面切磋,也和生活虚心讨教。

在北京朝阳公园喷火的冉高鸣。

比如,他在支教的日子里远离急功近利、不再“害怕休息”,学会了调慢节奏,在早睡早起里感知快乐;班里有几个孩子,在听了他唠的关于北漂故事的嗑后,问道:“冉老师,我以后能不能去北京?我以后会不会像你一样,生活得这么好玩?”

顺利打开了这些小听众的世界,也在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中,修补了自己原先的空白,“原来那个开关是坏的,现在我发现那个开关修好了”。

冉高鸣将每隔一些年与“奇葩系”的交手,比作人生坐标轴上的几个标了星号的点,希望“每个点都有所变化”。这些点,观众亲眼可见;而正是串起它们的线,一点点蓄积着到达下一站的能量。

2021年1月9日,《奇葩说》第七季晋级赛第二场,身为反方二辩的冉高鸣在立论反对“前任点评APP”时的最后一段发言中说,“在一起,我们面对,面对的是携手前行的誓言;分手了,我们是背对,背对的就是不再打扰的承诺”,此言收获现场和屏幕前一片哽咽与认同。

抛出反“前任点评APP”的观点时,薛教授为他大声叫好。

1月21日,晋级赛第二场,再任二辩的冉高鸣形容“在家长群跟风”的家长们,天天都要“等风来”,告诫家长“孤舟蓑笠翁,没事别跟风”——又双叒叕贡献一波金句热搜。

有观众发现:从第六季开始,冉高鸣已经进入了擅用密集笑点调动全场气氛,反手就送你一个动情故事的冉高鸣式制霸状态。

冉高鸣对这种打法的总结是:非常细腻地去看问题,然后再去嬉笑怒骂地聊聊它。

“必须保证我的段子全部都镶嵌在逻辑和观点里。”冉高鸣想要将逻辑的存在感弱化,将它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气息、气口和表现方式里,不动声色地交给观众。

他说自己特别喜欢“准备完辩题,在场上把它讲完,听到观众掌声的那个状态”,因为那不是一种“信手拈来的东西”。

这不是一个有现成台本的节目,选手的输出决定了内容本身;每个人都在用掘地三尺的态度,撰写着属于自己、也代表《奇葩说》形象的一字一句。冉高鸣感慨:最近的两季节目,几乎透支了他“27年的所有经历”。

冉高鸣也直言:自己那些“让观众觉得闪光的地方不是天分”,“真的是我一点一点抠出来的”。他羡慕像傅首尔这样“作家型”的前辈,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即使在即兴段落,仍然有出口成篇、引发思考的实力。

事实上,新奇葩们的优秀也叠加着老奇葩们的危机感:说出“我能站在这个舞台,绝不是因为我是温室里的花朵,而是因为我是那只风吹不走的蝴蝶”的18岁的袁奇奇,主张“父母要做到聪明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又不能太过盲目地顺从”的17岁的TK,指出“很多事情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没有能力”的18岁的陈小雨,都像一枚枚让人无法躲闪的飞刀,刺激着大家的自我反思。

每一个在《奇葩说》的舞台为自己赢得掌声的选手,都经历过在惶恐中挣扎、在质疑里挪步,即使有了一些成绩,也会主动给自己下达“捧杀”警告。“抱着对这个世界的思考也好,生活的感受也罢,大家都还挺努力的”,冉高鸣觉得参加这个节目的每一位选手,展现的都是“最尽力的那个自己”。

《奇葩说》里的冉高鸣,还原度=80%

“节目组的人都知道:女生10点化妆、男生11点化妆,冉高鸣9点30化妆。” 冉高鸣聊起自己对仪表这件事的重视,有种被节目组宠溺的自然而然。

《奇葩说》节目组对选手的“纵容”远不止于外形,在辩词的内容方面,基本上“只要敢对自己负责,你爱说什么说什么”。

当然,每一个选手都不曾指望仅凭张扬的个性昙花一现,但这种足够的自由度,确实能够帮助选手不拘于条条框框,做真实的自己。

《奇葩说》开辟先河,将辩论这种原本看似高壁垒的形式变身为综艺节目的做法,在冉高鸣的理解里是一种“文化的释放”。将思辨的态度赋予每一个普通人,就是一个接地气的开始;而每一个辩手的言语,也绝对有必要源于真实的生活。

“生活中我也还挺Drama的。”冉高鸣坦言,不管在舞台上还是台下,他都希望这种表达的欲望能成为让大家喜欢他的方式。

冉高鸣总结:喜欢他的观众,是喜欢他在台上看起来非常轻松的状态,和他用密集的段子来分析和拆解问题的方式;他挺愿意被观众看作是“敲敲隔壁的门,就能够走出来”的那么一位“邻家男娃”——可能嘴有点臭,可能不太好惹,但是一定很REAL。

冉高鸣评价《奇葩说》对自己本人的还原度是80%——一个他自认为很高的比例;不同于其它一些仅有机会展现性格中“非常小一块”的工作,这个舞台配备的聚光灯的角度与能量,是全方位、高透视的,让他“证明自己,找到自信”。

他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那些性格中值得被放大的优点。比如,一种用讲故事代替直接讲道理的共情能力;比如,一针见血的耿直boy能力。

时至今日,走到了第七季的《奇葩说》也并未显露出对某一类选手的“偏心”。于是像陈铭、梁秋阳等这样总能用出其不意的观点,刷新观众对问题认知深度和广度的选手,能拥有一大批“死忠粉”;而像“药不能停”的欧阳超这样莫名戳中你神经角落的无厘头大王,也能成为全场MVP。

有人热爱思辨,有人需要下饭,对于节目组来说,能做的就是实力宠粉,把整个“菜市场”都搬出来给你挑选;不管你是“价值派”,还是“搞笑帮”,都不绑架、不偏袒、不评价,让每个人都能在其中开心逛GAI、收获自己最想要的“萝卜或青菜”。

对于选手来说,也不用刻意地去迎合观众,因为他们也已经认识到喜欢或不喜欢,可能只是出于观众的个人喜好。“我要迎合的是那些我想要迎合的观众。”冉高鸣认为自己的所有努力,是为了不让喜欢自己的人们失望。

其实,“不迎合”也许可以帮助造就一种更开放的气氛,反过来让观众变得越来越包容。

正如第七季导师刘擎在节目采访中说:“重要的不是谁对谁错,像奇葩说这样的节目,应该向观众提供更开阔的视野,看到不同的观点。”

虽然冉高鸣也会发现:现在的《奇葩说》多了一些“讲道理”的部分,如果“不暂停播放就去上厕所”,回来就“真的跟不上了”——但包括他在内的参与者都在适时地调整,想要让价值与综艺的平衡感,再自然一些。

他觉得即使是像陈铭这样屡屡用深刻的思考上演“女娲补天”局面的BB King级人物,深究起来,也是“从地面起飞”的——《奇葩说》上那些听起来高不可攀的神级观点,其实都有一个接着地气的内核;离开了这个前提,《奇葩说》也就不会是那个《奇葩说》了。

生活和《奇葩说》,哪一个更难?

“太累了,这个节目太累了。”冉高鸣吐槽说观众能看到的部分,“已经是最轻松的样子了”;他觉得,《奇葩说》就像高铁,每个人必须跟着高速前进,压力真真把大家都“逼出来了”。

选手们仿佛进了一所《奇葩说》大学,每个人都要努力毕业。

“每一道辩题都一定有你不了解的人,不了解的事,不了解的经历,你去了解和体验了,就会迅速地增长。”冉高鸣把每一次辩论的准备过程都当作是“解题”,这样一季下来,“跟读过了书也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他会将自己代入辩题的角色,寻找与当事人情感的交集,先通过大量的阅读、参考别人的故事,形成认知、总结观点,还不够的话,就干脆直接去体验生活。

为了准备与全职爸爸相关的人生盲区话题,冉高鸣决定到朋友家里去当一天的“实习爸爸”:8岁的彤彤要上“无数”的辅导班,冉高鸣于是变身专职司机,不停地穿梭于周六拥挤的路面上;要为孩子准备营养三餐,清蒸鲈鱼、蚝油生菜、小炒肉一样不能少,接下来还要收拾碗筷、辅导作业……一整天没有停顿地奔忙下来,全职爸爸的不易,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感受。

“明天你还送我么?那下周六呢?”告别时彤彤的不舍,也让被夸脾气好的“高鸣爸爸”收获了一丝小甜蜜。

除了努力“自习”,冉高鸣在团队的“课题组”里,也在抓紧机会向队友学习。

起先在面对“要不要在家长群跟风吹捧老师”的辩题时,冉高鸣自觉只能“就事论事”,但他发现,其它队友会试着从分析人物出发,通过不同人物与场景的组合,推断出那些隐藏的细节——比如没在家长群里的孩子,就是题目中没有提到却至关重要的角色。

“从题目的场景转换到一个现实场景去”,冉高鸣尝试着在分析辩题时,按“5W”的方法整理和发散思维,回归现实生活,得以窥见那些被忽略的视角。

也许这就是《奇葩说》的选手们领悟到的终极奥义:来源于生活的辩题,只能去生活里寻找答案。

而《奇葩说》也有反哺生活的可能。“它不只是一个纯综艺,你看完节目后,要是在生活中遇到类似或者相通的问题,你也许会有新的想法和新的感受,你甚至会变得更理解别人,尝试站到他们的角度去思考,看到他们眼中的世界。”冉高鸣觉得《奇葩说》最可贵的价值在于培养了选手和观众的同理心。

然而,正如选手席瑞曾在节目中说过的:“生活就像《奇葩说》,不断给我们出难题。”面对生活,我们不是每次都有选择辩题、选择正反方的机会。

辩题可以回避,辩论可以快进,只有生活,不会放过我们。

但也许这就是《奇葩说》开辩的意义:生活提出难题,我们组队辩论;辩论中的胜者不一定是生活中的赢家,至少我们可以积极主动地思考。

也许可以将观看《奇葩说》当作现实生活的一次脑中预演,不至于在现实劈头盖脸地袭来时,我们惊慌而不知所措。

“《奇葩说》能带给我的东西还远没有饱和,但是我能给《奇葩说》带来的东西,确实可能有点饱和了。”冉高鸣担心这季结束后,个人的积累会跟不上节目的成长。

“对我来讲,这是一个让我找到自信的地方。”和每个仍有成长焦虑的成年人一样,冉高鸣需要这份自信的加持,带他去往下一站。

版式:王威

来源:微信公众号“黑白文娱”

原标题:黑白文娱专访冉高鸣:《奇葩说》还原了80%的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黑白文娱专访冉高鸣:《奇葩说》还原了80%的我

“《奇葩说》能带给我的东西还远没有饱和”。

文|黑白文娱  宜超

编辑|蓝二

冉高鸣评价《奇葩说》对自己本人的还原度是80%——一个他自认为很高的比例;不同于其它一些仅有机会展现性格中“非常小一块”的工作,这个舞台配备的聚光灯的角度与能量,是全方位、高透视的,让他“证明自己,找到自信”。

《奇葩说》选手从不缺词典般丰富的词条定义,而冉高鸣,可能就是“AKA”后跟着最多同位语的“奇葩”之一:“辩论气氛组组长”,“歇后语小能手”,“海选老人”,让弹幕区观众笑翻、“二倍速改一倍速的男人”。

这些越来越多面的个人形象,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他真的是参加了太多次“奇葩系”节目了——第一季便现身,参加过七季比赛中的五次海选,一路从默默无闻到热搜加身,从“爱用钢笔的阳光男孩”到“爱用眉笔的彩妆男孩”。

“哇,他来了!”——在冉高鸣看来,第七季现场观众对他的反应,可能已经说明他不再是之前那个不太成熟、总是迎接怀疑目光、不够自信的自己。

“我能从他们逐渐变大的声音里面,读出自己的变化;观众就像一面镜子,你如果真的有进步,他们会用掌声和欢呼声告诉你。”

来自冉高鸣的直觉,其实勾画了《奇葩说》观众的一个侧影:他们是综艺观众中,拥有高度自觉的一群人——十分明确自己想要什么,带着判断力追更,对切中要害不吝肯定,对模糊诡辩毫不手软。

于是,《奇葩说》如果要满足这部分观众群体,必须用放大版的自由度、宇宙级的共情值、鸡血般的学习力,把自己锻造成一档面对鼓励会自我生长,应对挫败能自我批评的节目。

于是,如冉高鸣这样,选择一战再战的老奇葩们,即使有短暂的人生波动与自我怀疑,也会在选择了明确方向,并坚持投资加码的较长周期内,换来可观的长期收益。

“奇葩说式”进步,从来不是信手拈来的满足

冉高鸣在“奇葩系”综艺的前几次亮相并不那么顺利,甚至可以说是结结实实地摔过跟头。

参加第一季《奇葩说》海选后被淘汰,彼时仍拥有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学生身份的小冉并不太着急,他认真地寻找工作和实习机会,觉得只要让自己保持在录制节目的状态里,按部就班地遵循“熟悉节目完整制作过程”的专业课训练路线,就可以慢慢找到让观众认可自己的表达技巧。

是参加首季《奇葩大会》后引发的巨大争议,让冉高鸣第一次将自我认知的象限,推及到了对人生经历的关注:对于方式和技巧的关注如果大于了内容本身,一定无益于思考的沉淀。

“一次被拒绝,你会觉得是不合适,或者说自己就是不太行。但当你第二次,如此努力后又被拒绝,你心里就会说:不服。”

冉高鸣从那时起正式和《奇葩说》,也和自己“开了杠”:他继续读研究生、去四川支教、在公园兼职“喷火”……他把自己打开了,不再把所有的事情以挣钱为目的,主动和生活正面切磋,也和生活虚心讨教。

在北京朝阳公园喷火的冉高鸣。

比如,他在支教的日子里远离急功近利、不再“害怕休息”,学会了调慢节奏,在早睡早起里感知快乐;班里有几个孩子,在听了他唠的关于北漂故事的嗑后,问道:“冉老师,我以后能不能去北京?我以后会不会像你一样,生活得这么好玩?”

顺利打开了这些小听众的世界,也在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中,修补了自己原先的空白,“原来那个开关是坏的,现在我发现那个开关修好了”。

冉高鸣将每隔一些年与“奇葩系”的交手,比作人生坐标轴上的几个标了星号的点,希望“每个点都有所变化”。这些点,观众亲眼可见;而正是串起它们的线,一点点蓄积着到达下一站的能量。

2021年1月9日,《奇葩说》第七季晋级赛第二场,身为反方二辩的冉高鸣在立论反对“前任点评APP”时的最后一段发言中说,“在一起,我们面对,面对的是携手前行的誓言;分手了,我们是背对,背对的就是不再打扰的承诺”,此言收获现场和屏幕前一片哽咽与认同。

抛出反“前任点评APP”的观点时,薛教授为他大声叫好。

1月21日,晋级赛第二场,再任二辩的冉高鸣形容“在家长群跟风”的家长们,天天都要“等风来”,告诫家长“孤舟蓑笠翁,没事别跟风”——又双叒叕贡献一波金句热搜。

有观众发现:从第六季开始,冉高鸣已经进入了擅用密集笑点调动全场气氛,反手就送你一个动情故事的冉高鸣式制霸状态。

冉高鸣对这种打法的总结是:非常细腻地去看问题,然后再去嬉笑怒骂地聊聊它。

“必须保证我的段子全部都镶嵌在逻辑和观点里。”冉高鸣想要将逻辑的存在感弱化,将它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气息、气口和表现方式里,不动声色地交给观众。

他说自己特别喜欢“准备完辩题,在场上把它讲完,听到观众掌声的那个状态”,因为那不是一种“信手拈来的东西”。

这不是一个有现成台本的节目,选手的输出决定了内容本身;每个人都在用掘地三尺的态度,撰写着属于自己、也代表《奇葩说》形象的一字一句。冉高鸣感慨:最近的两季节目,几乎透支了他“27年的所有经历”。

冉高鸣也直言:自己那些“让观众觉得闪光的地方不是天分”,“真的是我一点一点抠出来的”。他羡慕像傅首尔这样“作家型”的前辈,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即使在即兴段落,仍然有出口成篇、引发思考的实力。

事实上,新奇葩们的优秀也叠加着老奇葩们的危机感:说出“我能站在这个舞台,绝不是因为我是温室里的花朵,而是因为我是那只风吹不走的蝴蝶”的18岁的袁奇奇,主张“父母要做到聪明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又不能太过盲目地顺从”的17岁的TK,指出“很多事情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没有能力”的18岁的陈小雨,都像一枚枚让人无法躲闪的飞刀,刺激着大家的自我反思。

每一个在《奇葩说》的舞台为自己赢得掌声的选手,都经历过在惶恐中挣扎、在质疑里挪步,即使有了一些成绩,也会主动给自己下达“捧杀”警告。“抱着对这个世界的思考也好,生活的感受也罢,大家都还挺努力的”,冉高鸣觉得参加这个节目的每一位选手,展现的都是“最尽力的那个自己”。

《奇葩说》里的冉高鸣,还原度=80%

“节目组的人都知道:女生10点化妆、男生11点化妆,冉高鸣9点30化妆。” 冉高鸣聊起自己对仪表这件事的重视,有种被节目组宠溺的自然而然。

《奇葩说》节目组对选手的“纵容”远不止于外形,在辩词的内容方面,基本上“只要敢对自己负责,你爱说什么说什么”。

当然,每一个选手都不曾指望仅凭张扬的个性昙花一现,但这种足够的自由度,确实能够帮助选手不拘于条条框框,做真实的自己。

《奇葩说》开辟先河,将辩论这种原本看似高壁垒的形式变身为综艺节目的做法,在冉高鸣的理解里是一种“文化的释放”。将思辨的态度赋予每一个普通人,就是一个接地气的开始;而每一个辩手的言语,也绝对有必要源于真实的生活。

“生活中我也还挺Drama的。”冉高鸣坦言,不管在舞台上还是台下,他都希望这种表达的欲望能成为让大家喜欢他的方式。

冉高鸣总结:喜欢他的观众,是喜欢他在台上看起来非常轻松的状态,和他用密集的段子来分析和拆解问题的方式;他挺愿意被观众看作是“敲敲隔壁的门,就能够走出来”的那么一位“邻家男娃”——可能嘴有点臭,可能不太好惹,但是一定很REAL。

冉高鸣评价《奇葩说》对自己本人的还原度是80%——一个他自认为很高的比例;不同于其它一些仅有机会展现性格中“非常小一块”的工作,这个舞台配备的聚光灯的角度与能量,是全方位、高透视的,让他“证明自己,找到自信”。

他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那些性格中值得被放大的优点。比如,一种用讲故事代替直接讲道理的共情能力;比如,一针见血的耿直boy能力。

时至今日,走到了第七季的《奇葩说》也并未显露出对某一类选手的“偏心”。于是像陈铭、梁秋阳等这样总能用出其不意的观点,刷新观众对问题认知深度和广度的选手,能拥有一大批“死忠粉”;而像“药不能停”的欧阳超这样莫名戳中你神经角落的无厘头大王,也能成为全场MVP。

有人热爱思辨,有人需要下饭,对于节目组来说,能做的就是实力宠粉,把整个“菜市场”都搬出来给你挑选;不管你是“价值派”,还是“搞笑帮”,都不绑架、不偏袒、不评价,让每个人都能在其中开心逛GAI、收获自己最想要的“萝卜或青菜”。

对于选手来说,也不用刻意地去迎合观众,因为他们也已经认识到喜欢或不喜欢,可能只是出于观众的个人喜好。“我要迎合的是那些我想要迎合的观众。”冉高鸣认为自己的所有努力,是为了不让喜欢自己的人们失望。

其实,“不迎合”也许可以帮助造就一种更开放的气氛,反过来让观众变得越来越包容。

正如第七季导师刘擎在节目采访中说:“重要的不是谁对谁错,像奇葩说这样的节目,应该向观众提供更开阔的视野,看到不同的观点。”

虽然冉高鸣也会发现:现在的《奇葩说》多了一些“讲道理”的部分,如果“不暂停播放就去上厕所”,回来就“真的跟不上了”——但包括他在内的参与者都在适时地调整,想要让价值与综艺的平衡感,再自然一些。

他觉得即使是像陈铭这样屡屡用深刻的思考上演“女娲补天”局面的BB King级人物,深究起来,也是“从地面起飞”的——《奇葩说》上那些听起来高不可攀的神级观点,其实都有一个接着地气的内核;离开了这个前提,《奇葩说》也就不会是那个《奇葩说》了。

生活和《奇葩说》,哪一个更难?

“太累了,这个节目太累了。”冉高鸣吐槽说观众能看到的部分,“已经是最轻松的样子了”;他觉得,《奇葩说》就像高铁,每个人必须跟着高速前进,压力真真把大家都“逼出来了”。

选手们仿佛进了一所《奇葩说》大学,每个人都要努力毕业。

“每一道辩题都一定有你不了解的人,不了解的事,不了解的经历,你去了解和体验了,就会迅速地增长。”冉高鸣把每一次辩论的准备过程都当作是“解题”,这样一季下来,“跟读过了书也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他会将自己代入辩题的角色,寻找与当事人情感的交集,先通过大量的阅读、参考别人的故事,形成认知、总结观点,还不够的话,就干脆直接去体验生活。

为了准备与全职爸爸相关的人生盲区话题,冉高鸣决定到朋友家里去当一天的“实习爸爸”:8岁的彤彤要上“无数”的辅导班,冉高鸣于是变身专职司机,不停地穿梭于周六拥挤的路面上;要为孩子准备营养三餐,清蒸鲈鱼、蚝油生菜、小炒肉一样不能少,接下来还要收拾碗筷、辅导作业……一整天没有停顿地奔忙下来,全职爸爸的不易,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感受。

“明天你还送我么?那下周六呢?”告别时彤彤的不舍,也让被夸脾气好的“高鸣爸爸”收获了一丝小甜蜜。

除了努力“自习”,冉高鸣在团队的“课题组”里,也在抓紧机会向队友学习。

起先在面对“要不要在家长群跟风吹捧老师”的辩题时,冉高鸣自觉只能“就事论事”,但他发现,其它队友会试着从分析人物出发,通过不同人物与场景的组合,推断出那些隐藏的细节——比如没在家长群里的孩子,就是题目中没有提到却至关重要的角色。

“从题目的场景转换到一个现实场景去”,冉高鸣尝试着在分析辩题时,按“5W”的方法整理和发散思维,回归现实生活,得以窥见那些被忽略的视角。

也许这就是《奇葩说》的选手们领悟到的终极奥义:来源于生活的辩题,只能去生活里寻找答案。

而《奇葩说》也有反哺生活的可能。“它不只是一个纯综艺,你看完节目后,要是在生活中遇到类似或者相通的问题,你也许会有新的想法和新的感受,你甚至会变得更理解别人,尝试站到他们的角度去思考,看到他们眼中的世界。”冉高鸣觉得《奇葩说》最可贵的价值在于培养了选手和观众的同理心。

然而,正如选手席瑞曾在节目中说过的:“生活就像《奇葩说》,不断给我们出难题。”面对生活,我们不是每次都有选择辩题、选择正反方的机会。

辩题可以回避,辩论可以快进,只有生活,不会放过我们。

但也许这就是《奇葩说》开辩的意义:生活提出难题,我们组队辩论;辩论中的胜者不一定是生活中的赢家,至少我们可以积极主动地思考。

也许可以将观看《奇葩说》当作现实生活的一次脑中预演,不至于在现实劈头盖脸地袭来时,我们惊慌而不知所措。

“《奇葩说》能带给我的东西还远没有饱和,但是我能给《奇葩说》带来的东西,确实可能有点饱和了。”冉高鸣担心这季结束后,个人的积累会跟不上节目的成长。

“对我来讲,这是一个让我找到自信的地方。”和每个仍有成长焦虑的成年人一样,冉高鸣需要这份自信的加持,带他去往下一站。

版式:王威

来源:微信公众号“黑白文娱”

原标题:黑白文娱专访冉高鸣:《奇葩说》还原了80%的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