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让那些“被抹去的历史”和“看不见的人”的声音被听到 | 一周新书推荐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让那些“被抹去的历史”和“看不见的人”的声音被听到 | 一周新书推荐

本周关键词:小红花、种族问题、昆德拉、饮食社会学、昭和平成、亚当夏娃、浮世绘、文物中的物理……

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实习生 胡辰

编辑 | 林子人

《山花对海树》

《山花对海树》
韩今谅 著
新民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2

年初上映的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改编自青年作家韩今谅收录在小说集《山花对海树》中的《小红花》。比起电影的浪漫化与去政治化,小说更多了些悲伤和生命的沉重。这本书由《小红花》《灰里焰》《倒春寒》《兰花草》《长生林》《推冰人》六则短篇小说组成,记录下六段经历种种不如意的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其中少有惊涛骇浪,多的是平凡生活中的伤痛以及凛冽中的点滴温暖。这或许正体现了韩今谅的写作理念,“年轻时的我总想,我该写点什么别人没写过的?如今写的心还在,这份儿妄想已经没有了,我写点什么自己没写过的就行了。明白这仅关乎我,手脚便松快了一半。一样的世相人情,有人写过也没什么,李杜诗篇之后,也有无数人歌咏过星月山川。”

编剧秦雯评价道,“我感叹于她的想象力和细节感之丰富。虽然后来合作不多,但我确实一直惦记着她自在灵动的文字世界。”我们或许可以从其中的一段行文感受其文字的悦动:“学校到家这段路不远不近,刚好适合走着。如果换算成随身听里的歌,许是两首或三首的时间,换算成课文,差不多有几个自然段——大马路算是一段,行道树是里面的逗号,路口的红绿灯是句号,菜场小街是下一段,里面有三个叹号,分别是叫卖羊头的白帽子老伯,现宰活鸡摊子上扯着嗓子尖叫的家禽,和永远嚷着跳楼价的南方皮鞋店。”除了《山花对海树》,韩今谅还著有诗集《一颗苹果宣布成为星球》及短篇小说集《天真人类》。

《唱吧!未安葬的魂灵》

《唱吧!未安葬的魂灵》
[美] 杰丝米妮·瓦德 著 孙麟 译
中信大方·中信出版集团 2021-1

在非洲的传统信仰中,若是有人意外身故或被人谋害,此人的灵魂便会成为冤魂在人间游荡。《唱吧!未安葬的魂灵》讲述了一个因饱受贫穷、毒品和种族歧视而几乎分崩离析的黑人家庭的故事——混血家庭出生的两个孩子约约和妹妹米夏埃拉与他们的母亲莱奥妮踏上迎接父亲出狱的旅途,一路上孩子生病,大人贩毒被警察拦下,约约差点被警察用枪打死。两个孩子能看到家族中逝者的亡灵,而冤灵也跟随他们的旅途寻找过去的真相。故事在生者与亡者,昔日的不公与今日的绝境之间展开。从这部小说中,你可以看到以下元素的影子:威廉·福克纳的公路小说模式,托妮·莫里森作品中的鬼魂人物和鬼魂在歌声中安息的情节,以及盖尔·琼斯书写的奴隶制下的女性生活。这三位作家为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灵感。

本书作者、黑人女作家杰丝米妮·瓦德凭借此书第二次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瓦德命运多舛,出生时医生断言她不久于人世,五岁时差点被斗牛犬咬死,23岁时胞弟车祸中丧生,29岁时家乡遭受卡特里娜飓风侵袭,她与家人经历生死一刻。生活的创痛和艰辛赋予了她超凡的感受力。她的另一部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小说《拾骨》就是以一家人躲避飓风的12天为框架展开。她喜欢用“鬼魂缭绕”来形容自己的故乡,那里似乎每个角落里都有死去的魂灵。

通过瓦德笔下呈现出的一个黑人家庭所遭遇的私刑、监禁、枪杀与种族不公,你可能会不断联想起美国社会中存在的种族冲突,而现实或许会比小说更加残酷。“未安葬的魂灵”不仅仅是小说中死去的人物,也指向奴隶制和种族主义的阴魂不散。瓦德希望让这些魂灵歌唱,让那些“被抹去的历史”和“看不见的人”的声音被听到。

《米兰·昆德拉:一种作家人生》

《米兰·昆德拉:一种作家人生》
[法] 让-多米尼克·布里埃 著 刘云虹 许钧 译
雅众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1-2

米兰·昆德拉无疑是在世的作家中最有名、最具传奇色彩的作家之一。他对自己言辞的准确性有一种近乎严苛的追求,力求每一个字都有唯一对应的准确意义,不愿意读者对他的语言和作品有任何误解,因此亲自将《不朽》翻译成了法文,他也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拒绝了大部分的访谈要求。那除了文本之外,我们是否还有其他的途径了解他呢?

记者出身的作家布里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昆德拉广阔人生的路径。本书以昆德拉的理论随笔与文学文本为基础,将其艺术、文学、政治与精神历程置于宏大的历史背景中加以考察,沿着昆德拉的生活际遇和思想脉络来深入探寻他的写作人生。《米兰·昆德拉:一种作家人生》呈现出一位深受捷克文化传统和西方超现实主义精神的影响、长期居住法国并坚持运用捷克语写作的作家在多种文化之间的游走,也讨论了昆德拉最钟爱的作家卡夫卡,以及他对一众“卡夫卡学家”的不满,最后落笔于“反现代的现代人”一章。毕飞宇评价这部传记时说,“你把传记拿到手之后,拉杆箱一拉,整个昆德拉你就可以打包了,交代得非常清晰。”不过,昆德拉可能并不想看到本书的面世,正如书中所言,他不希望自己和自己的作品被放置于历史之中分析和看待。

《正是河豚欲上时:一场饮食社会学的冒险》

《正是河豚欲上时:一场饮食社会学的冒险》
王程韡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12

18世纪的美食家布里亚·萨瓦兰曾指出,“国家的命运取决于人民吃什么样的食物”。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风靡全国,也说明了食物这种我们生活中最简单的事物和国家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联。清华大学火爆的《舌尖上的社会学》课程便以食物为媒介,探讨吃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主讲教师王程韡以此为基础,写作了《正是河豚欲上时》一书。

“河豚”巧妙地点出本书的两条论述路径,一方面借用“吃货”苏东坡的诗词佳句,点明它与饮食社会学有关;同时河豚是通过洄游的方式认知整个世界的,本书即是从饮食出发探讨诸多社会学的问题。食物“地道”和“正宗”的争论由何而来?从“吃垮必胜客”到麦当劳的肉夹馍中如何能看到民族国家和全球化的关系?中国人的饭局以及请客蕴藏着怎样的文化心理?地摊美食和食客的幸福感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作者王程韡为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副教授,作为一名从前学习理工科的STS(科学、技术与社会)学者,跨学科的背景给了他丰富的视角来认识我们习以为常的食物。

王程韡在写作本书时力求有趣和通俗,因此在正文集中呈现了以“我”为主要角色的经历和田野发现,在脚注中则是呈现可以用以阐发讨论的理论线索和学术表达,这样读者可以自行选择阅读通俗文本或学术文本。作者希望让概念不再成为阅读社会学和人类学著作的理论门槛,并试图通过以“我”为主角的叙事重新审视一些被现代社会视为二分的概念:行动与结构,全球与地方,适应与变异,科学与风险……打破既有的论述结构,展示社会中更多的平行的可能性。生活与社会本就是混沌的,我们或许能从条分缕析的学术概念以及严格的研究范式之外发掘其更复杂的原貌。

《昭和风平成雨:当代日本的过去与现在》

《昭和风平成雨:当代日本的过去与现在》
沙青青 著
漓江出版社 2021-1

日本汉学家沟口雄三曾说,日本人在确定自身的坐标时,有意无意将中国当作媒介;而相较来说,中国几乎不曾把日本当作思考中国问题和世界问题时的媒介和思想资源。日本关注中国的持久性和中国对日关注的微弱形成了某种不对称关系。美国资深东亚问题专家、哈佛大学社会科学院荣休教授傅高义则认为,日本的发展道路和中国有二三十年的时间差,日本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碰到的问题中国也有可能会碰到。从这个角度来说,从日本出发,或许可以反观中国自身。

《昭和风平成雨》一书聚焦日本的昭和时代(1926-1989,覆盖日本的军国主义时期以及战后的经济腾飞)和平成时代(1989-2019),作者沙青青从被我们熟知的各种日本文化现象入手,结合大量的数据、官方文件,还原其背后的政治经济背景,以此观察整个当代日本社会的变迁。他从樱桃小丸子一家追溯战后新中产的日常生活;从电影《小偷家族》揭开日本社会日益扩大的阶级差距的一角,探讨影视作品如何反映《下流社会》一书中描述的场景;从随处可见的“昭和馆”窥视某种特殊的集体心态,探究日本社会如何由傅高义笔下的“日本第一”至“日本不况”。平成时代日本社会的种种变化正是对此前昭和时代的映射与反馈,而站在令和时代的起点回望尚未远去的两个时期,当下无疑仍处于昭和与平成的延长线上。

2020年去世的傅高义曾对上世纪下半叶日本社会的发展做出深入的研究和考察,著有《新中产阶级》《日本第一》《日本还是第一吗》等。《昭和风平成雨》中引用了许多傅高义在日本进行田野调查时的发现,而沙青青正是《日本还是第一吗》的译者。沙青青现任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中心副主任,长期关注中日近现代史,著有《暴走军国:近代日本的战争记忆》,聚焦于近代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潮的形成以及日本人如何记忆战争,《昭和风平成雨》可以看作它的延续。

《亚当夏娃浮沉录:一千个哈姆雷特》

《亚当夏娃浮沉录:一千个哈姆雷特》
[美] 斯蒂芬·格林布拉特 著 生安锋 等译 生安峰 审校
甲骨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1

或许人类历史上从未有一个故事如亚当夏娃一样持久且广泛地传播,亚当夏娃身上承载了人类对于自身丰富的想象,甚至直到今天仍有人将其作为宇宙起源。本书既探讨了这一奠定欧洲文明基础的故事在漫长的历史中是如何演变发展的,也试图找出这一人类起源的神话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其中蕴藏着怎样的寓言性及道德问题。此外,它或许能帮助我们对婚姻自由、女性权利以及厌女症等问题产生思考:该书从远古神话的集体无意识中追溯人类的潜意识,梳理人类两性关系的演化过程,进而延展到社群组织模式、现代人际关系、饮食习惯、育儿模式等。

作者斯蒂芬·格林布拉特曾获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在书中他综合了人类学、考古学、生物学、神学的研究方法,将古老神话的片段置于历史、宗教、艺术和科学的语境中考量。读者可以在书中看到西方思想史中的若干重要命题:奥古斯丁通过亚当夏娃进行原罪的探讨;中世纪神学家借由夏娃偷吃禁果的故事批判女性的虚荣和道德败坏;弥尔顿的《失乐园》中亚当夏娃从抽象概念变成了真实的、拥有人类自由和独立性的夫妻;而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进化论的提出都对亚当夏娃的神话提出挑战。我们究竟从哪来?亚当夏娃传说的起起落落贯穿于整个文明史发展进程,也是人类对起源问题的不断叩问和追寻。

《浮世绘流派史》

《浮世绘流派史》
[日] 大村西崖 [日] 田岛志一 著 佟一 译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21-1

日本浮世绘似乎已风靡全球。它是兴起于日本江户时代的一种风俗画,擅长捕捉人间事物的瞬间,其内容多为表现贵族、市民和优娼的日常生活与劳动场景,并对自然景观和人物、空间做出有趣的描绘。我们可以在浮世绘上看到文明的交流互鉴:其中既包含中国木刻的渊源,又体现出日本艺术自身的特质,同时浮世绘在19世纪传到西方,对印象主义和后印象派画家产生了影响,马蒂斯、塞尚、梵高都曾对其做过深入的研究。可以说,浮世绘的发展呈现出不同且多样的断面。

《浮世绘流派史》一书系统介绍了浮世绘的源流与发展脉络,从庆长、宽永时期的兴起到菱川派、宫川派、鸟居派、西村派、北尾派的发展,本书按各流派的兴起时间顺序排列,勾勒出一个庞大而又清晰的浮世绘谱系。我们可以从中清楚地看到浮世绘从最初上流社会的赏玩对象逐步开放为社会大众的审美消费。书中收录了东京国立博物馆、京都国立博物馆及各名家的藏品,展示了340余幅浮世绘大家最具代表性的大幅手绘、木版画作品,并由日本美术史学者、美术评论家和大村西崖、田岛志一著述解说。如果读者想要对日本美术史有更多的了解,也可以阅读2019年出版的《日本美术史》,该书梳理了日本艺术从远古时代到20世纪末的发展历程,着重选取那些日本美术史中最具意义和创新性的艺术作品。

《文物中的物理》

《文物中的物理》
戴念祖 著
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1

文物与物理,这个组合听上去非常跨界,但实际上物质文明的创造从未离开对物理知识的发现和运用:曾侯乙编钟“一钟双音”的振动机制,应县木塔“千年不倒”的结构性力学设计等等,都体现出古老的智慧。用现代物理学知识解读千年的文物,或许会发现其中的别有洞天,也或许能与古人对话,解开文物身上的秘密。

《文物中的物理》由科学史家、中国物理学史学科创建者戴念祖写作,该书以物理学的力学、光学、声学、热学、电和磁各分支为纲,串联起蕴藏着丰富物理学知识和原理的文物,带领读者品味其中的文化意义和科学趣味。该系列的另外一本是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周嘉华写作的《文物中的化学》。在学科专业化的今天,这两本书似乎在提示着我们,人类对过去的发现之旅在呼唤越来越多样的视角。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让那些“被抹去的历史”和“看不见的人”的声音被听到 | 一周新书推荐

本周关键词:小红花、种族问题、昆德拉、饮食社会学、昭和平成、亚当夏娃、浮世绘、文物中的物理……

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实习生 胡辰

编辑 | 林子人

《山花对海树》

《山花对海树》
韩今谅 著
新民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2

年初上映的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改编自青年作家韩今谅收录在小说集《山花对海树》中的《小红花》。比起电影的浪漫化与去政治化,小说更多了些悲伤和生命的沉重。这本书由《小红花》《灰里焰》《倒春寒》《兰花草》《长生林》《推冰人》六则短篇小说组成,记录下六段经历种种不如意的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其中少有惊涛骇浪,多的是平凡生活中的伤痛以及凛冽中的点滴温暖。这或许正体现了韩今谅的写作理念,“年轻时的我总想,我该写点什么别人没写过的?如今写的心还在,这份儿妄想已经没有了,我写点什么自己没写过的就行了。明白这仅关乎我,手脚便松快了一半。一样的世相人情,有人写过也没什么,李杜诗篇之后,也有无数人歌咏过星月山川。”

编剧秦雯评价道,“我感叹于她的想象力和细节感之丰富。虽然后来合作不多,但我确实一直惦记着她自在灵动的文字世界。”我们或许可以从其中的一段行文感受其文字的悦动:“学校到家这段路不远不近,刚好适合走着。如果换算成随身听里的歌,许是两首或三首的时间,换算成课文,差不多有几个自然段——大马路算是一段,行道树是里面的逗号,路口的红绿灯是句号,菜场小街是下一段,里面有三个叹号,分别是叫卖羊头的白帽子老伯,现宰活鸡摊子上扯着嗓子尖叫的家禽,和永远嚷着跳楼价的南方皮鞋店。”除了《山花对海树》,韩今谅还著有诗集《一颗苹果宣布成为星球》及短篇小说集《天真人类》。

《唱吧!未安葬的魂灵》

《唱吧!未安葬的魂灵》
[美] 杰丝米妮·瓦德 著 孙麟 译
中信大方·中信出版集团 2021-1

在非洲的传统信仰中,若是有人意外身故或被人谋害,此人的灵魂便会成为冤魂在人间游荡。《唱吧!未安葬的魂灵》讲述了一个因饱受贫穷、毒品和种族歧视而几乎分崩离析的黑人家庭的故事——混血家庭出生的两个孩子约约和妹妹米夏埃拉与他们的母亲莱奥妮踏上迎接父亲出狱的旅途,一路上孩子生病,大人贩毒被警察拦下,约约差点被警察用枪打死。两个孩子能看到家族中逝者的亡灵,而冤灵也跟随他们的旅途寻找过去的真相。故事在生者与亡者,昔日的不公与今日的绝境之间展开。从这部小说中,你可以看到以下元素的影子:威廉·福克纳的公路小说模式,托妮·莫里森作品中的鬼魂人物和鬼魂在歌声中安息的情节,以及盖尔·琼斯书写的奴隶制下的女性生活。这三位作家为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灵感。

本书作者、黑人女作家杰丝米妮·瓦德凭借此书第二次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瓦德命运多舛,出生时医生断言她不久于人世,五岁时差点被斗牛犬咬死,23岁时胞弟车祸中丧生,29岁时家乡遭受卡特里娜飓风侵袭,她与家人经历生死一刻。生活的创痛和艰辛赋予了她超凡的感受力。她的另一部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小说《拾骨》就是以一家人躲避飓风的12天为框架展开。她喜欢用“鬼魂缭绕”来形容自己的故乡,那里似乎每个角落里都有死去的魂灵。

通过瓦德笔下呈现出的一个黑人家庭所遭遇的私刑、监禁、枪杀与种族不公,你可能会不断联想起美国社会中存在的种族冲突,而现实或许会比小说更加残酷。“未安葬的魂灵”不仅仅是小说中死去的人物,也指向奴隶制和种族主义的阴魂不散。瓦德希望让这些魂灵歌唱,让那些“被抹去的历史”和“看不见的人”的声音被听到。

《米兰·昆德拉:一种作家人生》

《米兰·昆德拉:一种作家人生》
[法] 让-多米尼克·布里埃 著 刘云虹 许钧 译
雅众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1-2

米兰·昆德拉无疑是在世的作家中最有名、最具传奇色彩的作家之一。他对自己言辞的准确性有一种近乎严苛的追求,力求每一个字都有唯一对应的准确意义,不愿意读者对他的语言和作品有任何误解,因此亲自将《不朽》翻译成了法文,他也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拒绝了大部分的访谈要求。那除了文本之外,我们是否还有其他的途径了解他呢?

记者出身的作家布里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昆德拉广阔人生的路径。本书以昆德拉的理论随笔与文学文本为基础,将其艺术、文学、政治与精神历程置于宏大的历史背景中加以考察,沿着昆德拉的生活际遇和思想脉络来深入探寻他的写作人生。《米兰·昆德拉:一种作家人生》呈现出一位深受捷克文化传统和西方超现实主义精神的影响、长期居住法国并坚持运用捷克语写作的作家在多种文化之间的游走,也讨论了昆德拉最钟爱的作家卡夫卡,以及他对一众“卡夫卡学家”的不满,最后落笔于“反现代的现代人”一章。毕飞宇评价这部传记时说,“你把传记拿到手之后,拉杆箱一拉,整个昆德拉你就可以打包了,交代得非常清晰。”不过,昆德拉可能并不想看到本书的面世,正如书中所言,他不希望自己和自己的作品被放置于历史之中分析和看待。

《正是河豚欲上时:一场饮食社会学的冒险》

《正是河豚欲上时:一场饮食社会学的冒险》
王程韡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12

18世纪的美食家布里亚·萨瓦兰曾指出,“国家的命运取决于人民吃什么样的食物”。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风靡全国,也说明了食物这种我们生活中最简单的事物和国家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联。清华大学火爆的《舌尖上的社会学》课程便以食物为媒介,探讨吃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主讲教师王程韡以此为基础,写作了《正是河豚欲上时》一书。

“河豚”巧妙地点出本书的两条论述路径,一方面借用“吃货”苏东坡的诗词佳句,点明它与饮食社会学有关;同时河豚是通过洄游的方式认知整个世界的,本书即是从饮食出发探讨诸多社会学的问题。食物“地道”和“正宗”的争论由何而来?从“吃垮必胜客”到麦当劳的肉夹馍中如何能看到民族国家和全球化的关系?中国人的饭局以及请客蕴藏着怎样的文化心理?地摊美食和食客的幸福感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作者王程韡为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副教授,作为一名从前学习理工科的STS(科学、技术与社会)学者,跨学科的背景给了他丰富的视角来认识我们习以为常的食物。

王程韡在写作本书时力求有趣和通俗,因此在正文集中呈现了以“我”为主要角色的经历和田野发现,在脚注中则是呈现可以用以阐发讨论的理论线索和学术表达,这样读者可以自行选择阅读通俗文本或学术文本。作者希望让概念不再成为阅读社会学和人类学著作的理论门槛,并试图通过以“我”为主角的叙事重新审视一些被现代社会视为二分的概念:行动与结构,全球与地方,适应与变异,科学与风险……打破既有的论述结构,展示社会中更多的平行的可能性。生活与社会本就是混沌的,我们或许能从条分缕析的学术概念以及严格的研究范式之外发掘其更复杂的原貌。

《昭和风平成雨:当代日本的过去与现在》

《昭和风平成雨:当代日本的过去与现在》
沙青青 著
漓江出版社 2021-1

日本汉学家沟口雄三曾说,日本人在确定自身的坐标时,有意无意将中国当作媒介;而相较来说,中国几乎不曾把日本当作思考中国问题和世界问题时的媒介和思想资源。日本关注中国的持久性和中国对日关注的微弱形成了某种不对称关系。美国资深东亚问题专家、哈佛大学社会科学院荣休教授傅高义则认为,日本的发展道路和中国有二三十年的时间差,日本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碰到的问题中国也有可能会碰到。从这个角度来说,从日本出发,或许可以反观中国自身。

《昭和风平成雨》一书聚焦日本的昭和时代(1926-1989,覆盖日本的军国主义时期以及战后的经济腾飞)和平成时代(1989-2019),作者沙青青从被我们熟知的各种日本文化现象入手,结合大量的数据、官方文件,还原其背后的政治经济背景,以此观察整个当代日本社会的变迁。他从樱桃小丸子一家追溯战后新中产的日常生活;从电影《小偷家族》揭开日本社会日益扩大的阶级差距的一角,探讨影视作品如何反映《下流社会》一书中描述的场景;从随处可见的“昭和馆”窥视某种特殊的集体心态,探究日本社会如何由傅高义笔下的“日本第一”至“日本不况”。平成时代日本社会的种种变化正是对此前昭和时代的映射与反馈,而站在令和时代的起点回望尚未远去的两个时期,当下无疑仍处于昭和与平成的延长线上。

2020年去世的傅高义曾对上世纪下半叶日本社会的发展做出深入的研究和考察,著有《新中产阶级》《日本第一》《日本还是第一吗》等。《昭和风平成雨》中引用了许多傅高义在日本进行田野调查时的发现,而沙青青正是《日本还是第一吗》的译者。沙青青现任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中心副主任,长期关注中日近现代史,著有《暴走军国:近代日本的战争记忆》,聚焦于近代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潮的形成以及日本人如何记忆战争,《昭和风平成雨》可以看作它的延续。

《亚当夏娃浮沉录:一千个哈姆雷特》

《亚当夏娃浮沉录:一千个哈姆雷特》
[美] 斯蒂芬·格林布拉特 著 生安锋 等译 生安峰 审校
甲骨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1

或许人类历史上从未有一个故事如亚当夏娃一样持久且广泛地传播,亚当夏娃身上承载了人类对于自身丰富的想象,甚至直到今天仍有人将其作为宇宙起源。本书既探讨了这一奠定欧洲文明基础的故事在漫长的历史中是如何演变发展的,也试图找出这一人类起源的神话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其中蕴藏着怎样的寓言性及道德问题。此外,它或许能帮助我们对婚姻自由、女性权利以及厌女症等问题产生思考:该书从远古神话的集体无意识中追溯人类的潜意识,梳理人类两性关系的演化过程,进而延展到社群组织模式、现代人际关系、饮食习惯、育儿模式等。

作者斯蒂芬·格林布拉特曾获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在书中他综合了人类学、考古学、生物学、神学的研究方法,将古老神话的片段置于历史、宗教、艺术和科学的语境中考量。读者可以在书中看到西方思想史中的若干重要命题:奥古斯丁通过亚当夏娃进行原罪的探讨;中世纪神学家借由夏娃偷吃禁果的故事批判女性的虚荣和道德败坏;弥尔顿的《失乐园》中亚当夏娃从抽象概念变成了真实的、拥有人类自由和独立性的夫妻;而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进化论的提出都对亚当夏娃的神话提出挑战。我们究竟从哪来?亚当夏娃传说的起起落落贯穿于整个文明史发展进程,也是人类对起源问题的不断叩问和追寻。

《浮世绘流派史》

《浮世绘流派史》
[日] 大村西崖 [日] 田岛志一 著 佟一 译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21-1

日本浮世绘似乎已风靡全球。它是兴起于日本江户时代的一种风俗画,擅长捕捉人间事物的瞬间,其内容多为表现贵族、市民和优娼的日常生活与劳动场景,并对自然景观和人物、空间做出有趣的描绘。我们可以在浮世绘上看到文明的交流互鉴:其中既包含中国木刻的渊源,又体现出日本艺术自身的特质,同时浮世绘在19世纪传到西方,对印象主义和后印象派画家产生了影响,马蒂斯、塞尚、梵高都曾对其做过深入的研究。可以说,浮世绘的发展呈现出不同且多样的断面。

《浮世绘流派史》一书系统介绍了浮世绘的源流与发展脉络,从庆长、宽永时期的兴起到菱川派、宫川派、鸟居派、西村派、北尾派的发展,本书按各流派的兴起时间顺序排列,勾勒出一个庞大而又清晰的浮世绘谱系。我们可以从中清楚地看到浮世绘从最初上流社会的赏玩对象逐步开放为社会大众的审美消费。书中收录了东京国立博物馆、京都国立博物馆及各名家的藏品,展示了340余幅浮世绘大家最具代表性的大幅手绘、木版画作品,并由日本美术史学者、美术评论家和大村西崖、田岛志一著述解说。如果读者想要对日本美术史有更多的了解,也可以阅读2019年出版的《日本美术史》,该书梳理了日本艺术从远古时代到20世纪末的发展历程,着重选取那些日本美术史中最具意义和创新性的艺术作品。

《文物中的物理》

《文物中的物理》
戴念祖 著
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1

文物与物理,这个组合听上去非常跨界,但实际上物质文明的创造从未离开对物理知识的发现和运用:曾侯乙编钟“一钟双音”的振动机制,应县木塔“千年不倒”的结构性力学设计等等,都体现出古老的智慧。用现代物理学知识解读千年的文物,或许会发现其中的别有洞天,也或许能与古人对话,解开文物身上的秘密。

《文物中的物理》由科学史家、中国物理学史学科创建者戴念祖写作,该书以物理学的力学、光学、声学、热学、电和磁各分支为纲,串联起蕴藏着丰富物理学知识和原理的文物,带领读者品味其中的文化意义和科学趣味。该系列的另外一本是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周嘉华写作的《文物中的化学》。在学科专业化的今天,这两本书似乎在提示着我们,人类对过去的发现之旅在呼唤越来越多样的视角。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