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新轩逸低调换装 意在阻击北京现代领动?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新轩逸低调换装 意在阻击北京现代领动?

尽管东风日产对新轩逸的改款上市极为低调,但这次改动的力度并不小。全新外观配置升级,车型结构重调,新轩逸已经悄悄将瞄准镜对准了20天后将上市的北京现代领动。

三年前,轩逸和北京现代朗动相隔一月上市的较量依然还在眼前。作为东风日产和北京现代旗下销量最高的主力车型,新轩逸和领动再一次正面对决。

虽然东风日产没有为轩逸举办上市活动,但无人可否认轩逸的功臣角色。据官方统计,轩逸去年总零售量突破35万辆,占东风日产旗下日产品牌销量近四成。2015年东风日产能够完成批发、零售“双百万”的目标,轩逸绝对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横向对比来看,这个数字也位列轿车销量排行第二名,并稳居日系车型销量排行首位。也正因轩逸在东风日产家族中的地位,即使是对它最细微的改动,也将影响东风日产甚至整个日产的在华走势,所以这次改款必须成功。

今年是东风日产的“客户年”,作为市场中数一数二的强势角色,新轩逸确实充分考虑了客户的需求。易车网车主口碑显示,消费者普遍认为上一代轩逸安全配置和科技配置不足,尤其是全系缺席了车身稳定控制系统,以及安全气囊数量不及对手。

在新轩逸上,东风日产干脆给9款车中的7款都配上了VDC车辆动态控制系统,6安全气囊也几乎成为全系配置。另外,新轩逸也将碰撞预警、车道偏离预警、变道盲区预警和倒车车侧预警等配置打包提供给了消费者。相比2012年上市的老款轩逸,新轩逸起售价格没有任何变化,最高价反而降低了1万元。而上述这些配置,不少都是北京现代在同级车型中,有别于其他竞品的优势所在,甚至也只在高配车型出现。

比“加量不加价”更重要的,是车型结构的“大换血”。老款轩逸有4个配置的车型搭载了1.8L发动机,价格区间为13.7-16.9万元,年销量却仅有6000余辆,不及总销量的零头。这意味着14-17万元的细分区间内,老款轩逸的“发言权”几乎为零。

而新轩逸则将这一市场下放给了绝对主力的1.6L车型,还在14-15万元区间内增加了一款全新配置车型,总计七款1.6L车型参与竞争。在这一价格区间上,更多车型享受到了税收优惠政策和上述新增的科技配置。而这一行动目的则十分明确——在14万以上的细分市场争取更多份额。

正如东风日产副总经理周先鹏所言:“新轩逸开启了家轿科技化变革,必将再次树立家轿市场的价值典范。”

但将科技作为家轿宣传口号的并非仅有新轩逸。作为北京现代Elantra家族的最新一代车型,去年广州车展首发亮相的领动,再一次打出韩系车最擅长的配置牌,用高配置打造科技感。

今年初,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刘智丰曾对外表示,要牢牢锁定中级车市场第一的位置。而领动无疑是锁定这一局势的关键角色,其主要任务自然是要击退“自我进化”的轩逸,而领动的自身实力同样不俗。

在此前的媒体试驾体验中,不乏媒体关于“配置逆天”的描述,诸如座椅加热通风、胎压警告、车道偏离辅助等按键也都作为体现高科技配置的亮点出现在领动的中控台上。

此外,领动还首次采用了全新的1.4T涡轮增压发动机和7档双离合变速箱,而新轩逸在高配车型上依然延续了老款的1.8L自然吸气发动机和CVT变速箱。而定价方面,领动的预售价为12-15万元,与新轩逸几乎完全重叠,不过按照北京现代惯例,其最终售价可能会降低万元以上。

彼时,将科技作为主打的“舒适家轿”新轩逸和向来以配置著称的韩系紧凑型老大,将有着更为紧密的交集,而二者的你争我夺也有可能是今年紧凑型车市场的一大看点。

同样是两款战略级车型,不约而同地在2016年初以科技的名义打入市场,新轩逸和领动似乎重演了2012年老款轩逸和朗动几乎同时上市的局面。如今3年过去了,二者究竟是携手步入“家轿科技化时代”或是进入一场厮杀,还需要等到3月25日领动上市才能揭晓最终答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新轩逸低调换装 意在阻击北京现代领动?

尽管东风日产对新轩逸的改款上市极为低调,但这次改动的力度并不小。全新外观配置升级,车型结构重调,新轩逸已经悄悄将瞄准镜对准了20天后将上市的北京现代领动。

三年前,轩逸和北京现代朗动相隔一月上市的较量依然还在眼前。作为东风日产和北京现代旗下销量最高的主力车型,新轩逸和领动再一次正面对决。

虽然东风日产没有为轩逸举办上市活动,但无人可否认轩逸的功臣角色。据官方统计,轩逸去年总零售量突破35万辆,占东风日产旗下日产品牌销量近四成。2015年东风日产能够完成批发、零售“双百万”的目标,轩逸绝对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横向对比来看,这个数字也位列轿车销量排行第二名,并稳居日系车型销量排行首位。也正因轩逸在东风日产家族中的地位,即使是对它最细微的改动,也将影响东风日产甚至整个日产的在华走势,所以这次改款必须成功。

今年是东风日产的“客户年”,作为市场中数一数二的强势角色,新轩逸确实充分考虑了客户的需求。易车网车主口碑显示,消费者普遍认为上一代轩逸安全配置和科技配置不足,尤其是全系缺席了车身稳定控制系统,以及安全气囊数量不及对手。

在新轩逸上,东风日产干脆给9款车中的7款都配上了VDC车辆动态控制系统,6安全气囊也几乎成为全系配置。另外,新轩逸也将碰撞预警、车道偏离预警、变道盲区预警和倒车车侧预警等配置打包提供给了消费者。相比2012年上市的老款轩逸,新轩逸起售价格没有任何变化,最高价反而降低了1万元。而上述这些配置,不少都是北京现代在同级车型中,有别于其他竞品的优势所在,甚至也只在高配车型出现。

比“加量不加价”更重要的,是车型结构的“大换血”。老款轩逸有4个配置的车型搭载了1.8L发动机,价格区间为13.7-16.9万元,年销量却仅有6000余辆,不及总销量的零头。这意味着14-17万元的细分区间内,老款轩逸的“发言权”几乎为零。

而新轩逸则将这一市场下放给了绝对主力的1.6L车型,还在14-15万元区间内增加了一款全新配置车型,总计七款1.6L车型参与竞争。在这一价格区间上,更多车型享受到了税收优惠政策和上述新增的科技配置。而这一行动目的则十分明确——在14万以上的细分市场争取更多份额。

正如东风日产副总经理周先鹏所言:“新轩逸开启了家轿科技化变革,必将再次树立家轿市场的价值典范。”

但将科技作为家轿宣传口号的并非仅有新轩逸。作为北京现代Elantra家族的最新一代车型,去年广州车展首发亮相的领动,再一次打出韩系车最擅长的配置牌,用高配置打造科技感。

今年初,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刘智丰曾对外表示,要牢牢锁定中级车市场第一的位置。而领动无疑是锁定这一局势的关键角色,其主要任务自然是要击退“自我进化”的轩逸,而领动的自身实力同样不俗。

在此前的媒体试驾体验中,不乏媒体关于“配置逆天”的描述,诸如座椅加热通风、胎压警告、车道偏离辅助等按键也都作为体现高科技配置的亮点出现在领动的中控台上。

此外,领动还首次采用了全新的1.4T涡轮增压发动机和7档双离合变速箱,而新轩逸在高配车型上依然延续了老款的1.8L自然吸气发动机和CVT变速箱。而定价方面,领动的预售价为12-15万元,与新轩逸几乎完全重叠,不过按照北京现代惯例,其最终售价可能会降低万元以上。

彼时,将科技作为主打的“舒适家轿”新轩逸和向来以配置著称的韩系紧凑型老大,将有着更为紧密的交集,而二者的你争我夺也有可能是今年紧凑型车市场的一大看点。

同样是两款战略级车型,不约而同地在2016年初以科技的名义打入市场,新轩逸和领动似乎重演了2012年老款轩逸和朗动几乎同时上市的局面。如今3年过去了,二者究竟是携手步入“家轿科技化时代”或是进入一场厮杀,还需要等到3月25日领动上市才能揭晓最终答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