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神车史之本田第一畅销车——CIVIC思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神车史之本田第一畅销车——CIVIC思域

走进思域的历史长廊,一起回顾下前九代的进化史。

第十代思域已在北美率先上市,国内也将由东风本田引入投产,相信在下个月,当第十代思域正式登入中国市场后,一定会得到国内消费者的青睐。面对一款历史销量过两千万的经典车型,在新一代还未正式上市前,不妨让小编带大家走进思域的历史长廊,先来一起回顾下前九代的进化史。

CIVIC中文译为“市民”,从名字上我们就能看出本田对这款车的定位——经济、好开,就像普通市民一样遍布大街小巷。而CIVIC的杀手锏就是发动机的CVCC技术。

第一代思域Civic(1972-1979年)

1972年本田推出的第一款思域只是一辆双门两厢车。这辆车采用更经济的后备厢开门设计(不与后窗连接),这符合它最初的定位,就是经济轻便。

第一代思域对本田的发展至关重要,它是本田第一款畅销车型。CVCC技术的应用奠定了本田品牌经济、省油的品牌形象,而RS车型的推出也为思域增加了运动基因。

第二代思域Civic(1979年-1983年)

1979年7月18日,第二代思域正式开始发售。新思域上市之初便提供了11个车种、18种配置版本的丰富产品线。而动力分为1.3L和1.5L两种排量发动机,并且都分为三门hatchback和五门hatchback两种车身样式。而变速器则可以选择4MT、5MT和“HONDAMATIC”AMT三种。

除此之外,第二代思域增加了后悬挂横向稳定杆,转向机构也改成齿轮齿条式,让这辆小车拥有超凡的转向灵活性和稳定性,奠定了思域车型兼具操控乐趣的基因。第二代思域的内饰也更加精致和人性化,增加了液晶显示屏、车速与时速同轴显示的仪表盘(车速在外圈,转速在内圈)、更高级的内饰材料和更符合人机工学的车内布置,而内饰颜色也有多达5种可供选择。为了更好适应美国消费者的需求,第二代思域体型更大,车长增加135mm,车宽增加74mm,轴距拉长40mm,车门也变大以方便魁梧的美国人进出。

第三代思域Civic(1983年-1987年)

这代思域个头明显增加,这是因为进入八十年代人们逐渐富裕,对汽车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真正的家庭轿车开始流行起来,而思域就是要进入这一市场。

这一代思域已开始走向紧凑型家庭车的发展方向:更大、更舒适,更有驾驶乐趣。四驱技术和Si车型的引入让思域不再仅仅是一款小型家用车。

第四代思域Civic(1987年-1991年)

这一代思域已经进入国人的视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引进的港产片和日本电影中都能见到第四代思域的身影,方正灵巧的车身很有特色。第四代思域个头进一步增加,轴距和车身长度分别增加到2500mm和4200mm(轿车车型)以上的水平,完全摆脱了微型车的范畴,成长为紧凑型家用汽车。车型方面,则与上一代思域相同,仍为三门掀背、CRX Coupe、4门轿车和5门旅行车MPV四种。

第四代思域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很多本田的新技术都应用在思域上,比如全新的四轮双叉臂独立悬挂及16气门发动机技术,VTEC技术也应用在思域的高端车型上,动力性和经济型都显著提高。

动力方面,本田为思域增加了两款新的发动机,分别是1.2L和1.4L发动机,加上继承于第三代思域的1.3L和1.5L发动机,共有四款发动机可供选择。

第五代思域Civic(1992年-1995年)

这一代思域算是最早一批以“小贸”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的思域,即便是今天在路上或者二手车交易市场偶尔还能看到这款二十年前的第五代思域。在当年思域圆润流畅的车身设计相当时髦,在当时看来算是很有现代感的汽车。

本田在这一代车型中推出了一款名为Civic Del Sol的敞篷版车型。

第六代思域Civic(1996年-2000年)

第六代思域是真正开始被国人熟悉的一代思域车型,在这期间思域被大量进口到国内,两只大大的前灯很有特点。随着汽车进入中国家庭,思域成为很多家庭的第一辆私家车,宽敞、省油、经济并且富有驾驶乐趣的特性让思域极受青睐。

1997年推出的EK9 Type R,搭载的B16B发动机由EG6的B16A进化而来,并由本田资深的工程师手工装配,原始最大输出功率为136kW。EK9 Type R采用当时最新的轻量化材料制造,车重仅有1070kg。

第七代思域Civic(2000年-2005年)

这是思域国产前的最后一代,在国内的销量也并不高,所以反而没有第六代的出镜率高。其实第七代更像是第六代的改款车,造型上没有太大的改变,只是更加圆润厚重,大灯的面积有所减小,变得更含蓄。在造型上、欧洲市场、美国市场和日本本土市场的思域也呈现出越来越大的差异,可以说各有特色。

第七代思域更像是第六代思域的改款车,国内的保有量也远没有第六代多,不过现在还偶而能见到依然健在的第七代思域的身影。

第八代思域Civic(2005年-2010年)

第八代思域就是我们熟悉的东风本田最初引进的思域。第八代思域最早露面于2005年法兰克福车展。这代思域风格大变,由圆润的线条变成极富力量感的直线条,车头向前俯冲,大面积大倾角的前风挡造型极富视觉冲击力,内饰风格也极富科幻色彩,上下双屏的仪表板设计很有特色。

 

第八代是思域车型史上第一个拥有两套底盘系统的车型:欧洲市场车型使用后扭力梁式半独立悬挂;而日本和美国以及国内生产的思域车型则使用了前麦佛逊、后双横臂式的四轮独立悬挂结构。

东风本田引进的这款第八代思域造型风格大变,从注重实用变为十分前卫,而车型定位也偏向年轻化,极受年轻人的喜爱。

第九代思域Civic(2011年-至今)

也许是因为第八代思域优秀的底子,第九代思域并未进行全新设计,更像是第八代的改款车,造型也融入更多本田品牌的家族特征。

第十代思域Civic美规版(2015——至今)

第十代思域已在北美率先上市,新车采用了本田全新的家族设计,前脸是招牌式的镀铬装饰,但好在不太夸张,希望未来国产版本也能借鉴。中网镀铬与两侧狭长大灯融为一体,两边延伸的部分形成灯眉,视觉效果很犀利。大灯内部集成了LED日间行车灯、高配车型则是全LED大灯。

车身尺寸方面,新车宽度增加50mm、高度降低25mm、轴距增加30mm,后排腿部空间增加了51mm。车身前悬很短,尾部很紧凑,溜背设计,腰线修长,整体看起来非常动感。

内饰部分变化同样明显,完全放弃了之前的分层仪表,新的中控设计更为简约,所有影音功能按钮都集成到了7英寸的触摸屏中,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同时兼容苹果Carplay和安卓Auto,方便手机连接,同步手机中的功能。

动力方面,提供两款全新引擎,最大功率118kW(160PS)的2.0L i-VTEC自然吸气引擎和最大功率130kW(176PS)的地球梦1.5T VTEC直喷涡轮增压引擎。传动方面匹配的是CVT变速箱或者6MT变速箱。

作为本田汽车历史上最重要的车系,思域可以说创造了一个传奇,它伴随着本田汽车从弱到强、从本土到全球的发展历程。全球累计两千多万辆的销量也为本田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如今最新一代思域也已来到我们面前,相信未来思域也将继续铸就更辉煌的成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神车史之本田第一畅销车——CIVIC思域

走进思域的历史长廊,一起回顾下前九代的进化史。

第十代思域已在北美率先上市,国内也将由东风本田引入投产,相信在下个月,当第十代思域正式登入中国市场后,一定会得到国内消费者的青睐。面对一款历史销量过两千万的经典车型,在新一代还未正式上市前,不妨让小编带大家走进思域的历史长廊,先来一起回顾下前九代的进化史。

CIVIC中文译为“市民”,从名字上我们就能看出本田对这款车的定位——经济、好开,就像普通市民一样遍布大街小巷。而CIVIC的杀手锏就是发动机的CVCC技术。

第一代思域Civic(1972-1979年)

1972年本田推出的第一款思域只是一辆双门两厢车。这辆车采用更经济的后备厢开门设计(不与后窗连接),这符合它最初的定位,就是经济轻便。

第一代思域对本田的发展至关重要,它是本田第一款畅销车型。CVCC技术的应用奠定了本田品牌经济、省油的品牌形象,而RS车型的推出也为思域增加了运动基因。

第二代思域Civic(1979年-1983年)

1979年7月18日,第二代思域正式开始发售。新思域上市之初便提供了11个车种、18种配置版本的丰富产品线。而动力分为1.3L和1.5L两种排量发动机,并且都分为三门hatchback和五门hatchback两种车身样式。而变速器则可以选择4MT、5MT和“HONDAMATIC”AMT三种。

除此之外,第二代思域增加了后悬挂横向稳定杆,转向机构也改成齿轮齿条式,让这辆小车拥有超凡的转向灵活性和稳定性,奠定了思域车型兼具操控乐趣的基因。第二代思域的内饰也更加精致和人性化,增加了液晶显示屏、车速与时速同轴显示的仪表盘(车速在外圈,转速在内圈)、更高级的内饰材料和更符合人机工学的车内布置,而内饰颜色也有多达5种可供选择。为了更好适应美国消费者的需求,第二代思域体型更大,车长增加135mm,车宽增加74mm,轴距拉长40mm,车门也变大以方便魁梧的美国人进出。

第三代思域Civic(1983年-1987年)

这代思域个头明显增加,这是因为进入八十年代人们逐渐富裕,对汽车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真正的家庭轿车开始流行起来,而思域就是要进入这一市场。

这一代思域已开始走向紧凑型家庭车的发展方向:更大、更舒适,更有驾驶乐趣。四驱技术和Si车型的引入让思域不再仅仅是一款小型家用车。

第四代思域Civic(1987年-1991年)

这一代思域已经进入国人的视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引进的港产片和日本电影中都能见到第四代思域的身影,方正灵巧的车身很有特色。第四代思域个头进一步增加,轴距和车身长度分别增加到2500mm和4200mm(轿车车型)以上的水平,完全摆脱了微型车的范畴,成长为紧凑型家用汽车。车型方面,则与上一代思域相同,仍为三门掀背、CRX Coupe、4门轿车和5门旅行车MPV四种。

第四代思域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很多本田的新技术都应用在思域上,比如全新的四轮双叉臂独立悬挂及16气门发动机技术,VTEC技术也应用在思域的高端车型上,动力性和经济型都显著提高。

动力方面,本田为思域增加了两款新的发动机,分别是1.2L和1.4L发动机,加上继承于第三代思域的1.3L和1.5L发动机,共有四款发动机可供选择。

第五代思域Civic(1992年-1995年)

这一代思域算是最早一批以“小贸”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的思域,即便是今天在路上或者二手车交易市场偶尔还能看到这款二十年前的第五代思域。在当年思域圆润流畅的车身设计相当时髦,在当时看来算是很有现代感的汽车。

本田在这一代车型中推出了一款名为Civic Del Sol的敞篷版车型。

第六代思域Civic(1996年-2000年)

第六代思域是真正开始被国人熟悉的一代思域车型,在这期间思域被大量进口到国内,两只大大的前灯很有特点。随着汽车进入中国家庭,思域成为很多家庭的第一辆私家车,宽敞、省油、经济并且富有驾驶乐趣的特性让思域极受青睐。

1997年推出的EK9 Type R,搭载的B16B发动机由EG6的B16A进化而来,并由本田资深的工程师手工装配,原始最大输出功率为136kW。EK9 Type R采用当时最新的轻量化材料制造,车重仅有1070kg。

第七代思域Civic(2000年-2005年)

这是思域国产前的最后一代,在国内的销量也并不高,所以反而没有第六代的出镜率高。其实第七代更像是第六代的改款车,造型上没有太大的改变,只是更加圆润厚重,大灯的面积有所减小,变得更含蓄。在造型上、欧洲市场、美国市场和日本本土市场的思域也呈现出越来越大的差异,可以说各有特色。

第七代思域更像是第六代思域的改款车,国内的保有量也远没有第六代多,不过现在还偶而能见到依然健在的第七代思域的身影。

第八代思域Civic(2005年-2010年)

第八代思域就是我们熟悉的东风本田最初引进的思域。第八代思域最早露面于2005年法兰克福车展。这代思域风格大变,由圆润的线条变成极富力量感的直线条,车头向前俯冲,大面积大倾角的前风挡造型极富视觉冲击力,内饰风格也极富科幻色彩,上下双屏的仪表板设计很有特色。

 

第八代是思域车型史上第一个拥有两套底盘系统的车型:欧洲市场车型使用后扭力梁式半独立悬挂;而日本和美国以及国内生产的思域车型则使用了前麦佛逊、后双横臂式的四轮独立悬挂结构。

东风本田引进的这款第八代思域造型风格大变,从注重实用变为十分前卫,而车型定位也偏向年轻化,极受年轻人的喜爱。

第九代思域Civic(2011年-至今)

也许是因为第八代思域优秀的底子,第九代思域并未进行全新设计,更像是第八代的改款车,造型也融入更多本田品牌的家族特征。

第十代思域Civic美规版(2015——至今)

第十代思域已在北美率先上市,新车采用了本田全新的家族设计,前脸是招牌式的镀铬装饰,但好在不太夸张,希望未来国产版本也能借鉴。中网镀铬与两侧狭长大灯融为一体,两边延伸的部分形成灯眉,视觉效果很犀利。大灯内部集成了LED日间行车灯、高配车型则是全LED大灯。

车身尺寸方面,新车宽度增加50mm、高度降低25mm、轴距增加30mm,后排腿部空间增加了51mm。车身前悬很短,尾部很紧凑,溜背设计,腰线修长,整体看起来非常动感。

内饰部分变化同样明显,完全放弃了之前的分层仪表,新的中控设计更为简约,所有影音功能按钮都集成到了7英寸的触摸屏中,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同时兼容苹果Carplay和安卓Auto,方便手机连接,同步手机中的功能。

动力方面,提供两款全新引擎,最大功率118kW(160PS)的2.0L i-VTEC自然吸气引擎和最大功率130kW(176PS)的地球梦1.5T VTEC直喷涡轮增压引擎。传动方面匹配的是CVT变速箱或者6MT变速箱。

作为本田汽车历史上最重要的车系,思域可以说创造了一个传奇,它伴随着本田汽车从弱到强、从本土到全球的发展历程。全球累计两千多万辆的销量也为本田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如今最新一代思域也已来到我们面前,相信未来思域也将继续铸就更辉煌的成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