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哈佛教授:新冠疫苗将令全球经济复苏产生分化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哈佛教授:新冠疫苗将令全球经济复苏产生分化

哈佛大学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教授肯尼思·罗格夫表示,未来两年,由于新冠疫苗分配不均以及各经济体刺激规模不同,全球经济将面临一个不均衡的复苏,贫穷国家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回到疫前的增长轨迹。

2020年8月10日,印度海得拉巴,新冠病毒临时检测中心。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聂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首席经济学家、哈佛大学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教授肯尼思·罗格夫(Kenneth Rogoff)近日撰文称,未来两年,由于新冠疫苗分配不均以及各经济体刺激规模不同,全球经济将面临一个不均衡的复苏,贫穷国家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回到疫前的增长轨迹。

据IMF最新预测,美国和日本经济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回到疫前水平,欧元区和英国经济到2022年才会回到疫前水平。相比之下,许多发展中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可能需要花两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回到疫前的增长轨迹。

“复苏浪潮高涨是不可避免的,但不是所有的船都会水涨船高。”罗格夫在报业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称。他认为,这种复苏不均衡很大程度上与新冠疫苗普及有关。

目前,发达经济体正在开展大规模的疫苗接种。美国总统拜登表示将在上任100天内为1亿美国人接种疫苗,欧盟委员会计划安排各成员国在夏天前完成70%的成年人疫苗接种。

罗格夫预测称,到今年年中,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有望率先普及疫苗,但对于那些贫穷的国家,可能要等到2022年后才有可能普及疫苗。

除了疫苗外,罗格夫表示,富国与穷国在宏观政策支持力度上的巨大差距也是导致全球经济不均衡复苏的一个重要原因。

IMF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为应对疫情冲击,发达经济体增加的政府支出及减税规模占其GDP的平均比重为13%,担保类贷款占GDP之比为12%。相比之下,新兴经济体上述比重分别为4%和3%;低收入国家直接财政支出规模占GDP的比重平均仅有1.5%,而贷款担保类支持为零。

罗格夫表示,在大规模财政支出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支持下,如果美国在今年夏季之前完成疫苗接种且疫情得到控制,美联储从目前近零利率升息的时间将会大大提前,而这一举动会引发资产市场的连锁反应,对新兴市场的打击尤其严重。在文章中,他将此称为2.0版的“Taper Tantrum”。

所谓“Taper Tantrum”是指,2013年,美联储宣布将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 tapering of its policy of quantitative easing)后,一度引发金融市场闹情绪(tantrum),美国国债利率在短期内骤升,包括印度在内的诸多新兴经济体面临资金外流。

罗格夫并非是头一个发出类似警告的人。上周,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青年课题组在《中国金融》杂志刊文称,虽然新冠疫苗的问世为全球防控疫情带来了希望,但也增大了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

央行国际司青年课题组指出,由于生产和运输能力有限,初期只有部分国家可以获得安全有效的疫苗,这将导致各国经济复苏不平衡。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率先大规模接种,有望率先复苏,而广大新兴经济体和低收入国家复苏则会相对滞后。

"特别是,如果发达经济体经济率先复苏,则可能提前收紧原有的财政、货币政策,导致全球融资环境收紧,从而造成新兴市场资本流动逆转,进一步加大新兴经济体应对疫情和支持经济增长的难度。"央行文章称。

罗格夫提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新兴经济体比发达经济体拥有相对更为稳健的资产负债表。不过,在这场新冠疫情危机之前,新兴经济体早已背上了更多私人和公共债务,变得更加脆弱。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8年,发展中国家的债务/GDP比率上升了5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约7个百分点,约为上世纪70年代拉丁美洲债务危机期间增速的3倍。

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国家相对较高的举债成本进一步加剧了其债务负担。世界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在1月发布报告称,在扩张性财政政策下,2020年,全球主权债务增加了10万亿美元,至77.8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比重达到94%。

尽管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政府债务占GDP比重均在60%左右,但由于举债成本(利率)的差异,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面临的债务负担有很大差别。

惠誉指出,过去10年,发达经济体政府债务利率平均水平从4%降至2%,而新兴经济体这一水平却从4.3%升至5.1%。据惠誉预计,到2022年,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政府需要支付的利息之差将达到8600亿美元,即便是前者的债务规模是后者的三倍。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哈佛教授:新冠疫苗将令全球经济复苏产生分化

哈佛大学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教授肯尼思·罗格夫表示,未来两年,由于新冠疫苗分配不均以及各经济体刺激规模不同,全球经济将面临一个不均衡的复苏,贫穷国家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回到疫前的增长轨迹。

2020年8月10日,印度海得拉巴,新冠病毒临时检测中心。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聂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首席经济学家、哈佛大学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教授肯尼思·罗格夫(Kenneth Rogoff)近日撰文称,未来两年,由于新冠疫苗分配不均以及各经济体刺激规模不同,全球经济将面临一个不均衡的复苏,贫穷国家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回到疫前的增长轨迹。

据IMF最新预测,美国和日本经济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回到疫前水平,欧元区和英国经济到2022年才会回到疫前水平。相比之下,许多发展中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可能需要花两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回到疫前的增长轨迹。

“复苏浪潮高涨是不可避免的,但不是所有的船都会水涨船高。”罗格夫在报业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称。他认为,这种复苏不均衡很大程度上与新冠疫苗普及有关。

目前,发达经济体正在开展大规模的疫苗接种。美国总统拜登表示将在上任100天内为1亿美国人接种疫苗,欧盟委员会计划安排各成员国在夏天前完成70%的成年人疫苗接种。

罗格夫预测称,到今年年中,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有望率先普及疫苗,但对于那些贫穷的国家,可能要等到2022年后才有可能普及疫苗。

除了疫苗外,罗格夫表示,富国与穷国在宏观政策支持力度上的巨大差距也是导致全球经济不均衡复苏的一个重要原因。

IMF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为应对疫情冲击,发达经济体增加的政府支出及减税规模占其GDP的平均比重为13%,担保类贷款占GDP之比为12%。相比之下,新兴经济体上述比重分别为4%和3%;低收入国家直接财政支出规模占GDP的比重平均仅有1.5%,而贷款担保类支持为零。

罗格夫表示,在大规模财政支出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支持下,如果美国在今年夏季之前完成疫苗接种且疫情得到控制,美联储从目前近零利率升息的时间将会大大提前,而这一举动会引发资产市场的连锁反应,对新兴市场的打击尤其严重。在文章中,他将此称为2.0版的“Taper Tantrum”。

所谓“Taper Tantrum”是指,2013年,美联储宣布将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 tapering of its policy of quantitative easing)后,一度引发金融市场闹情绪(tantrum),美国国债利率在短期内骤升,包括印度在内的诸多新兴经济体面临资金外流。

罗格夫并非是头一个发出类似警告的人。上周,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青年课题组在《中国金融》杂志刊文称,虽然新冠疫苗的问世为全球防控疫情带来了希望,但也增大了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

央行国际司青年课题组指出,由于生产和运输能力有限,初期只有部分国家可以获得安全有效的疫苗,这将导致各国经济复苏不平衡。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率先大规模接种,有望率先复苏,而广大新兴经济体和低收入国家复苏则会相对滞后。

"特别是,如果发达经济体经济率先复苏,则可能提前收紧原有的财政、货币政策,导致全球融资环境收紧,从而造成新兴市场资本流动逆转,进一步加大新兴经济体应对疫情和支持经济增长的难度。"央行文章称。

罗格夫提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新兴经济体比发达经济体拥有相对更为稳健的资产负债表。不过,在这场新冠疫情危机之前,新兴经济体早已背上了更多私人和公共债务,变得更加脆弱。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8年,发展中国家的债务/GDP比率上升了5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约7个百分点,约为上世纪70年代拉丁美洲债务危机期间增速的3倍。

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国家相对较高的举债成本进一步加剧了其债务负担。世界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在1月发布报告称,在扩张性财政政策下,2020年,全球主权债务增加了10万亿美元,至77.8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比重达到94%。

尽管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政府债务占GDP比重均在60%左右,但由于举债成本(利率)的差异,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面临的债务负担有很大差别。

惠誉指出,过去10年,发达经济体政府债务利率平均水平从4%降至2%,而新兴经济体这一水平却从4.3%升至5.1%。据惠誉预计,到2022年,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政府需要支付的利息之差将达到8600亿美元,即便是前者的债务规模是后者的三倍。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