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假如这是一场谋杀?!疯狂的比亚迪顶翻朗逸是非评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假如这是一场谋杀?!疯狂的比亚迪顶翻朗逸是非评说

少一点像朗逸这样的无聊司机,也少一点唐最后的不理性冲动,这样的道路才更安全,不是吗?

最近一段比亚迪唐顶翻朗逸的视频很火,并引发了激烈争议。事件的过程大家参看视频,这里就不赘述了。事故已有交警的明确判罚,整个过程也未造成大的人员伤亡,按说已经算过去了。然而这个事故引发的争议却相当大,并且正反双方的观点都很明确。支持唐的一方认为对于朗逸的这种“恶劣行径”就该棒杀,何况交警已明确了朗逸全责。反对唐的一方则认为朗逸固然有错,但唐的行为也过激,甚至有人提出了“谋杀未遂”的说法。这事儿,到底该怎么看?

事故引发的情绪溯源

可以肯定,朗逸和唐之间往日无怨近日无仇。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会导致唐把朗逸顶翻这么极端的情况出现呢?这就有必要站在日常驾车的角度,来探究一下事件的情绪溯源。注意,我们这里只谈情绪,不谈道理(在顶翻之前的每一秒钟,朗逸没道理已是妥妥的。)

首先肯定是朗逸的“恶劣行径”,在多车道的快速路上极速穿梭。这种开车方式历来是很招人烦的(相信唐的驾驶者看到了也很烦)。然后我们再看朗逸与唐的第一次交锋。朗逸打算从最左侧车道连续并线到最右侧车道,唐发现了朗逸的这一“无耻企图”,并有意阻止之。只是,唐在采取措施的时候慢了半拍——在朗逸车轮已经压过实线以后,唐才发挥其威力突然加速,愣生生把原以为可以并线成功的朗逸给压了回去(如果早一点,把朗逸的企图扼杀在萌芽状态,估计朗逸也不至于这么火)。

注意,这种情况下朗逸肯定一百个不对,但朗逸车主“心头火起”也算是人之常情。换句话说,朗逸车主的火,是唐拱起来的。从朗逸车主开车风格可以看出,要不这是个愣头青,要么就是真有急事儿,所以这把火算是“拱大了”,非要挤到唐前面才善罢甘休(对错先不说,回想一下自己驾车,是不是也常常有这种情绪?)。

然后俩车就算正式飚上劲儿了,谁也不让谁,这就已经演变到了斗气的层面(当然,还是朗逸错在先)。应了那句话:冲动是魔鬼,两位车主都进入了不理智的阶段。

唐在关键时刻的做法绝对是不可取的

说到这里,几乎99%的人还是会站在唐这一边。就算是唐拱了朗逸的火,但这个火的由头是朗逸恶劣行径引起的。唐的做法甚至可以视为伸张正义,遏制朗逸的不良驾驶。然而很显然,这种遏制没有任何效果。此时大家可以反复看视频30-35秒的过程,会发现唐其实此刻有两种应对措施。一种是减速让朗逸过来,按照二者较劲的心理,这等于废话,绝对不可能。另一种就是加速将唐与货车之间的档子封住,打消朗逸挤进来的念头。虽然后面朗逸可能还会不依不饶,但这一回合算是过去了。然而唐二者都没有采用,而是在有档子没档子之间游离,给朗逸制造一种“能赢”的错觉,于是就有了随后悲剧的发生。

在此我们无法主观臆断唐驾驶者当时的真实想法。我们更愿意相信这是因为唐驾驶者的技术还不到位,必须要与前车保持足够的距离而无法“封住档子”。既如此的话,当朗逸真的“发神经”这么小的档子也要往里挤的时候,唐此时的做法就无论如何也不可取了(虽然依旧合法)。大家依旧可以反复看着几秒钟的视频,参照当时大货车与最右侧车道前车的缝隙宽度,会发现此时大货车并没有减速,而最右侧车道的前车反而是先亮起了刹车灯。此时按照正常情况,唐应该下意识收油减速才对,但实际情况相反。从唐与大货车之间的档子明显变小、大货车未减速可以看出,唐此时是选择了加速的。也就是说,最后这一撞,唐带有一定的故意成分。

那么这种故意是不是蓄意呢?这也未见得。从正常的情绪演变来看,大概率还是因为唐因为没有把朗逸“关住”让它进来了心有不甘,心头火起,于是索性往上拱。或许由于技术不到位,车速没有控制好,最后导致了碰撞。那么最后这一脚油,唐的做法就可取吗?

结论:

将来龙去脉和情绪溯源分析清楚以后,这个事也就不难给出评判。朗逸的做法招人烦、招人恨,但绝不到至于把人顶翻的程度。还好整个事故朗逸车内人员没有大的伤亡,万一真出个人命,这事儿恐怕就不会那么简单了。唐的车主估计也不会那么心安理得。

有人说:交规有规定,唐一切合法,凭什么不能这么干?嗯,这就好比我们在路上看到左转弯没有让直行的车,按法规你怎么撞它都合法,但你能真的一点不减速、甚至加油撞上去吗(假设你开的是一辆不怕撞的大货车,对方是一辆小轿车)?说一千道一万,其实还是路怒惹的祸。少一点像朗逸这样的无聊司机,也少一点唐最后的不理性冲动,这样的道路才更安全,不是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假如这是一场谋杀?!疯狂的比亚迪顶翻朗逸是非评说

少一点像朗逸这样的无聊司机,也少一点唐最后的不理性冲动,这样的道路才更安全,不是吗?

最近一段比亚迪唐顶翻朗逸的视频很火,并引发了激烈争议。事件的过程大家参看视频,这里就不赘述了。事故已有交警的明确判罚,整个过程也未造成大的人员伤亡,按说已经算过去了。然而这个事故引发的争议却相当大,并且正反双方的观点都很明确。支持唐的一方认为对于朗逸的这种“恶劣行径”就该棒杀,何况交警已明确了朗逸全责。反对唐的一方则认为朗逸固然有错,但唐的行为也过激,甚至有人提出了“谋杀未遂”的说法。这事儿,到底该怎么看?

事故引发的情绪溯源

可以肯定,朗逸和唐之间往日无怨近日无仇。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会导致唐把朗逸顶翻这么极端的情况出现呢?这就有必要站在日常驾车的角度,来探究一下事件的情绪溯源。注意,我们这里只谈情绪,不谈道理(在顶翻之前的每一秒钟,朗逸没道理已是妥妥的。)

首先肯定是朗逸的“恶劣行径”,在多车道的快速路上极速穿梭。这种开车方式历来是很招人烦的(相信唐的驾驶者看到了也很烦)。然后我们再看朗逸与唐的第一次交锋。朗逸打算从最左侧车道连续并线到最右侧车道,唐发现了朗逸的这一“无耻企图”,并有意阻止之。只是,唐在采取措施的时候慢了半拍——在朗逸车轮已经压过实线以后,唐才发挥其威力突然加速,愣生生把原以为可以并线成功的朗逸给压了回去(如果早一点,把朗逸的企图扼杀在萌芽状态,估计朗逸也不至于这么火)。

注意,这种情况下朗逸肯定一百个不对,但朗逸车主“心头火起”也算是人之常情。换句话说,朗逸车主的火,是唐拱起来的。从朗逸车主开车风格可以看出,要不这是个愣头青,要么就是真有急事儿,所以这把火算是“拱大了”,非要挤到唐前面才善罢甘休(对错先不说,回想一下自己驾车,是不是也常常有这种情绪?)。

然后俩车就算正式飚上劲儿了,谁也不让谁,这就已经演变到了斗气的层面(当然,还是朗逸错在先)。应了那句话:冲动是魔鬼,两位车主都进入了不理智的阶段。

唐在关键时刻的做法绝对是不可取的

说到这里,几乎99%的人还是会站在唐这一边。就算是唐拱了朗逸的火,但这个火的由头是朗逸恶劣行径引起的。唐的做法甚至可以视为伸张正义,遏制朗逸的不良驾驶。然而很显然,这种遏制没有任何效果。此时大家可以反复看视频30-35秒的过程,会发现唐其实此刻有两种应对措施。一种是减速让朗逸过来,按照二者较劲的心理,这等于废话,绝对不可能。另一种就是加速将唐与货车之间的档子封住,打消朗逸挤进来的念头。虽然后面朗逸可能还会不依不饶,但这一回合算是过去了。然而唐二者都没有采用,而是在有档子没档子之间游离,给朗逸制造一种“能赢”的错觉,于是就有了随后悲剧的发生。

在此我们无法主观臆断唐驾驶者当时的真实想法。我们更愿意相信这是因为唐驾驶者的技术还不到位,必须要与前车保持足够的距离而无法“封住档子”。既如此的话,当朗逸真的“发神经”这么小的档子也要往里挤的时候,唐此时的做法就无论如何也不可取了(虽然依旧合法)。大家依旧可以反复看着几秒钟的视频,参照当时大货车与最右侧车道前车的缝隙宽度,会发现此时大货车并没有减速,而最右侧车道的前车反而是先亮起了刹车灯。此时按照正常情况,唐应该下意识收油减速才对,但实际情况相反。从唐与大货车之间的档子明显变小、大货车未减速可以看出,唐此时是选择了加速的。也就是说,最后这一撞,唐带有一定的故意成分。

那么这种故意是不是蓄意呢?这也未见得。从正常的情绪演变来看,大概率还是因为唐因为没有把朗逸“关住”让它进来了心有不甘,心头火起,于是索性往上拱。或许由于技术不到位,车速没有控制好,最后导致了碰撞。那么最后这一脚油,唐的做法就可取吗?

结论:

将来龙去脉和情绪溯源分析清楚以后,这个事也就不难给出评判。朗逸的做法招人烦、招人恨,但绝不到至于把人顶翻的程度。还好整个事故朗逸车内人员没有大的伤亡,万一真出个人命,这事儿恐怕就不会那么简单了。唐的车主估计也不会那么心安理得。

有人说:交规有规定,唐一切合法,凭什么不能这么干?嗯,这就好比我们在路上看到左转弯没有让直行的车,按法规你怎么撞它都合法,但你能真的一点不减速、甚至加油撞上去吗(假设你开的是一辆不怕撞的大货车,对方是一辆小轿车)?说一千道一万,其实还是路怒惹的祸。少一点像朗逸这样的无聊司机,也少一点唐最后的不理性冲动,这样的道路才更安全,不是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