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低端尚未站稳脚跟,自主车企为何都急于布局高端电动车市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低端尚未站稳脚跟,自主车企为何都急于布局高端电动车市场?

对中低端市场认知仍不全面的情况下,为何都抢先布局高端市场?其前景又是否被看好?

文|My车轱辘 

随着研发技术和市场接受度的逐步提升,越来越多自主品牌不安于现状,开始寻求品牌发展的上升道路。高端化被视作实现品牌调性与利润双提升的关键,而电动化则成为了重要的指引,高端电动化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中国车企的重视。

比亚迪(王朝)、北汽(ARCFOX)、上汽(智己、R)、东风(岚图)、长城(SL)等车企,都开始计划或已经迈入高端市场,而它们之间可以用三个关键词联系一起——高端、智能、电动化。

目前国内纯电动车市场的销量规模在百万辆左右,虽然自主品牌顶着“弯道超车”的信念,但各品牌仍处于起步摸索阶段,且对中低端市场认知仍不全面的情况下,为何都抢先布局高端市场?其前景又是否被看好?

市场倒逼车企发展高端电动品牌

中国车企为何要押注高端纯电动化市场?根本原因是市场倒逼所致。如今,国内纯电动车市场的产品分布,大致可分为10万元以下和30万元以上两大售价部分。

10万元以下的基本为自主品牌车型,而30万元以上的多为造车新势力或豪华品牌车型,自主品牌布局的产品屈指可数。至于10-20万元的售价区间,自主品牌车型的踪影更是少见。

产品布局的相对固化,使得消费者对于纯电动汽车的需求也较为单一。10万元以下的纯电动车型,更多的是满足代步出行、限牌城市刚需、网约车等实用需求;而30万元以上的纯电动车型则是为了提升使用体验、追求性能、消费升级而生。

长期混迹于低端市场,对自主品牌而言,无论是品牌形象、抑或长远发展、还是利润空间都不是一个好的方向。的确,在油车时代,自主品牌通过这样的方式赢得了市场,但想要在电气化时代实现“弯道超车”,则必须自我重塑。

同时,消费升级逐渐成为车市的主旋律,也给中国车企向上提供有利的条件。据悉,我国2021年乘用车的换购占比将超五成,规模或在1400万辆,一线城市换购需求尤为明显,当中B级、C级车型将迎来显著的销量增幅。

另一方面,据中汽协预测,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呈现高增长发展态势,增幅将达40%以上。

在汽车消费升级和新能源车高增长态势的双重利好条件下,各中国车企展现出了发展高端纯电动品牌的决心。

打造高端电动品牌,需打破传统造车发展理念

实际上,中国车企在油车市场已经推出了高端品牌,像是WEY、星途等。但这些品牌真的成功迈入了高端圈层了吗?不见得。无论是从售价抑或制造工艺来看,它们的车型与其普通品牌的车型并没有拉开太大差距。

油车时代下的高端形象,是需要时间与技术的积淀才能形成,而非简单地通过设计或抬高售价来达成。因此,中国车企在油车时代打造高端品牌的“那一套”并不一定适用于高端纯电动品牌。

蔚来创始人李斌曾高调表示,蔚来对标的是奔驰、宝马等高端品牌,而特斯拉只是想与大众、福特等普通品牌平辈。换言之,蔚来是与高端画上等号的高端纯电动品牌。

的确,无论是用户群体、抑或产品售价、还是品牌市值,蔚来汽车都有与国际高端品牌“扳手腕”的资本。那么,蔚来又能给中国车企带来哪些启发?

全新的产品体验、与用户友好沟通的创新营销、智能化交互技术加持,以及与自主背景做切割、突出其全球化背景,使得蔚来能突破固有的品牌发展壁垒,直冲高端阵营。其实,这样的改变对于传统中国车企而言极具挑战。

举个例子,当提到R汽车的ER6时,也许你并不了解这是一款怎样的车型,但若以“这是基于上汽荣威i6打造的高端纯电动车”来表述,也许你能更清楚地了解其定位。但也正是这样,上汽的影子在R汽车上“挥之不去”。

也许,在纯电动车市场塑造高端形象不需要太多的时间沉淀,但创新的营销模式和产品体验是重塑消费者印象的关键。

未来的电动化赛道,由生态圈决高下

想要在油车时代追赶,技术的沉淀至关重要,但在电动化时代想要“超车”,只需“朋友圈”足够强大即可。智能化纯电动车的核心不外乎于驱动电机、电池组、控制系统、人工智能、芯片等部件。

这些部件不同于内燃机时代需要掌握核心技术,市面上已经有完整的供应链,甚至还能打包出售,车企在其中更多的是扮演资源整合的角色。只要其供应链的“朋友圈”足够强大,所打造的产品也更为出众。当然,也有掌握自研核心技术的车企,像是比亚迪。

未来电动化赛道上的竞争,更多的是生态圈的决高下,拼的是供应链“朋友圈”的实力。想要打造真正的高端电动车品牌,必然是强强联手,从技术到营销、从智能到生态的有机结合。

相较于从互联网思维出发的造车新势力品牌,传统造车企业在塑造高端电动化品牌道路上会走得更难一些,因为其背负着太多的条条框框,有着不少的隐性壁垒,限制了其突破的空间。倘若无法逾越种种固有思维,中国车企只是在打造又一个新的品牌,而非塑造高端电动车品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低端尚未站稳脚跟,自主车企为何都急于布局高端电动车市场?

对中低端市场认知仍不全面的情况下,为何都抢先布局高端市场?其前景又是否被看好?

文|My车轱辘 

随着研发技术和市场接受度的逐步提升,越来越多自主品牌不安于现状,开始寻求品牌发展的上升道路。高端化被视作实现品牌调性与利润双提升的关键,而电动化则成为了重要的指引,高端电动化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中国车企的重视。

比亚迪(王朝)、北汽(ARCFOX)、上汽(智己、R)、东风(岚图)、长城(SL)等车企,都开始计划或已经迈入高端市场,而它们之间可以用三个关键词联系一起——高端、智能、电动化。

目前国内纯电动车市场的销量规模在百万辆左右,虽然自主品牌顶着“弯道超车”的信念,但各品牌仍处于起步摸索阶段,且对中低端市场认知仍不全面的情况下,为何都抢先布局高端市场?其前景又是否被看好?

市场倒逼车企发展高端电动品牌

中国车企为何要押注高端纯电动化市场?根本原因是市场倒逼所致。如今,国内纯电动车市场的产品分布,大致可分为10万元以下和30万元以上两大售价部分。

10万元以下的基本为自主品牌车型,而30万元以上的多为造车新势力或豪华品牌车型,自主品牌布局的产品屈指可数。至于10-20万元的售价区间,自主品牌车型的踪影更是少见。

产品布局的相对固化,使得消费者对于纯电动汽车的需求也较为单一。10万元以下的纯电动车型,更多的是满足代步出行、限牌城市刚需、网约车等实用需求;而30万元以上的纯电动车型则是为了提升使用体验、追求性能、消费升级而生。

长期混迹于低端市场,对自主品牌而言,无论是品牌形象、抑或长远发展、还是利润空间都不是一个好的方向。的确,在油车时代,自主品牌通过这样的方式赢得了市场,但想要在电气化时代实现“弯道超车”,则必须自我重塑。

同时,消费升级逐渐成为车市的主旋律,也给中国车企向上提供有利的条件。据悉,我国2021年乘用车的换购占比将超五成,规模或在1400万辆,一线城市换购需求尤为明显,当中B级、C级车型将迎来显著的销量增幅。

另一方面,据中汽协预测,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呈现高增长发展态势,增幅将达40%以上。

在汽车消费升级和新能源车高增长态势的双重利好条件下,各中国车企展现出了发展高端纯电动品牌的决心。

打造高端电动品牌,需打破传统造车发展理念

实际上,中国车企在油车市场已经推出了高端品牌,像是WEY、星途等。但这些品牌真的成功迈入了高端圈层了吗?不见得。无论是从售价抑或制造工艺来看,它们的车型与其普通品牌的车型并没有拉开太大差距。

油车时代下的高端形象,是需要时间与技术的积淀才能形成,而非简单地通过设计或抬高售价来达成。因此,中国车企在油车时代打造高端品牌的“那一套”并不一定适用于高端纯电动品牌。

蔚来创始人李斌曾高调表示,蔚来对标的是奔驰、宝马等高端品牌,而特斯拉只是想与大众、福特等普通品牌平辈。换言之,蔚来是与高端画上等号的高端纯电动品牌。

的确,无论是用户群体、抑或产品售价、还是品牌市值,蔚来汽车都有与国际高端品牌“扳手腕”的资本。那么,蔚来又能给中国车企带来哪些启发?

全新的产品体验、与用户友好沟通的创新营销、智能化交互技术加持,以及与自主背景做切割、突出其全球化背景,使得蔚来能突破固有的品牌发展壁垒,直冲高端阵营。其实,这样的改变对于传统中国车企而言极具挑战。

举个例子,当提到R汽车的ER6时,也许你并不了解这是一款怎样的车型,但若以“这是基于上汽荣威i6打造的高端纯电动车”来表述,也许你能更清楚地了解其定位。但也正是这样,上汽的影子在R汽车上“挥之不去”。

也许,在纯电动车市场塑造高端形象不需要太多的时间沉淀,但创新的营销模式和产品体验是重塑消费者印象的关键。

未来的电动化赛道,由生态圈决高下

想要在油车时代追赶,技术的沉淀至关重要,但在电动化时代想要“超车”,只需“朋友圈”足够强大即可。智能化纯电动车的核心不外乎于驱动电机、电池组、控制系统、人工智能、芯片等部件。

这些部件不同于内燃机时代需要掌握核心技术,市面上已经有完整的供应链,甚至还能打包出售,车企在其中更多的是扮演资源整合的角色。只要其供应链的“朋友圈”足够强大,所打造的产品也更为出众。当然,也有掌握自研核心技术的车企,像是比亚迪。

未来电动化赛道上的竞争,更多的是生态圈的决高下,拼的是供应链“朋友圈”的实力。想要打造真正的高端电动车品牌,必然是强强联手,从技术到营销、从智能到生态的有机结合。

相较于从互联网思维出发的造车新势力品牌,传统造车企业在塑造高端电动化品牌道路上会走得更难一些,因为其背负着太多的条条框框,有着不少的隐性壁垒,限制了其突破的空间。倘若无法逾越种种固有思维,中国车企只是在打造又一个新的品牌,而非塑造高端电动车品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