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事物的产生总是伴随着争议与舆论,一个新的品牌尤甚。在现今车市微增长,汽车行业面临变革,汽车品牌数见不鲜、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宝沃的重新回归,注定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鼓掌声,叫好声,再一次使这个远离人们视线的豪华品牌重新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这其中当然也不乏众多的质疑声。
“Ladies and gentlemen,Borgward ——is back!”
伴随着这一句信心满满,底气十足的宣告,告别市场长达五十余年的德国宝沃汽车正式回归到人们的视野。
继2015年3月日内瓦车展宣布回归,同年法兰克福车展发布首款SUV车型BX7后,3月10日晚,宝沃(中国)品牌及设计沟通会在京举办。这是宝沃(中国)公司正式运营以来在华进行的首次活动,标志着宝沃汽车将正式向中国市场发起进军。
自复兴计划曝光起,宝沃汽车就颇受业内关注。这家有着百年历史,曾经在欧洲盛极一时的德国豪华品牌,在回归后的重新打造下正蓄势待发。
然而,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是伴随着舆论与争议的,一个新的品牌尤甚。在现今汽车行业正在经历重大变革,汽车市场发展正在渐渐发生转变,汽车品牌数见不鲜、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宝沃的重新回归,注定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鼓掌声,叫好声,再一次使这个远离人们视线的豪华品牌重新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这其中当然也不乏众多的质疑声。
宝沃是谁?
提起宝沃,想必很多人并不了解,甚至没有听说过。宝沃是谁?这是宝沃急于要告诉市场和消费者的。
严格意义上来讲,宝沃并不是一个全新的品牌。宝沃汽车于1919年创建在德国,在创始人卡尔·宝沃的经营下,20世纪50年代宝沃汽车凭借创新、技术和全面的产品谱系,出口份额曾一度超过当时德国的60%,成为德国第三大汽车生产制造商,产品遍布全球,成为彼时德国汽车工业的传奇之一。
但对于中国市场来说,宝沃的的确确是一个可以让人耳目一新的后来者。
在2015年的日内瓦车展上,复出的德国品牌“Borgward”宣布其中文名为“宝沃”,同时宣布北汽福田是其在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
实际上,自从宝沃汽车计划复兴就开始谋求进入中国市场。而另一方面,中国商用车自主品牌福田汽车对进军轿车领域也已经酝酿多年。最终福田决定以入股或收购外国品牌的方式,进入轿车市场。但由于生产资质和核心技术所限而迟迟未能如愿,直到与宝沃汽车正式达成合作,福田终于“圆梦”乘用车领域。
据了解,早在2010年,福田汽车投资建设北汽福田北京多功能汽车厂(现在的宝沃北京工厂)时,就已经确定了这个工厂是为将来宝沃生产而准备的。
但直到2016年2月22日,国家发改委才批准了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北京宝沃汽车有限公司。自此,宝沃汽车正式获得了轿车资质,本地化生产的问题才迎刃而解。
宝沃汽车的回归离不开福田汽车强大的资金支持,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支持宝沃汽车复兴的背后还有一个强有力的团队。在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成立的同时,宝沃(中国)的人事架构也已确定。
担任北京宝沃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是今年3月刚刚被任命为宝沃汽车集团全球董事长兼CEO、宝沃汽车中国董事长Ulrich Walker (华立新) ;福田汽车执行副总经理魏燕钦担任副董事长和经理,福田汽车副总裁陈威旭出任董事。
其中,华立新在到任宝沃之前,曾是戴姆勒东北亚及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在其效力于戴姆勒集团的35年职业生涯中,曾在研发生产、市场、产品规划、质量管理、销售、售后等部门担任重要职务,在国际化汽车品牌的运营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而另外两位宝沃高管魏燕钦和陈威旭,同样不容小觑,他们分别在本土化研发和豪华品牌的经营方面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将助力宝沃在华国产项目的顺利推进。已在福田汽车工作5年的魏燕钦,此前是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副总裁;曾在上汽通用凯迪拉克担任品牌营销部部长的陈威旭,在任职期间,带领凯迪拉克品牌实现了在华的销量突破。
据悉,目前,宝沃位于北京密云的新工厂已准备就绪,新工厂占地面积110万平方米,一期年产能可达到16万台,二期产能最高达到每年36万台。
根据宝沃汽车的规划,将以SUV细分市场为切入点,以每年投放两款新车的节凑全线布局,快速迭代,未来新车将逐渐覆盖SUV、轿车以及MPV三大领域。到2022年,将累计推出共14款新车,力争实现中期销售目标要达到全球50万辆的年销量,并且,预计三分之二将来自中国市场。
2016年,除了首款产品豪华中型SUV车型BX7将在4月开幕的北京车展上正式投放市场之外,刚刚发布的全新紧凑型SUV BX5也将在今年9月正式上市,而在年底还会推出BX7 TS运动版车型。
宝沃的生存理由
“这个世界还需要一个新的汽车品牌吗?”在沟通会上,继观致品牌之后,宝沃也提出了这样的自问,同时这也是众多关注者的质疑。市场为什么会需要宝沃?在宝沃汽车集团管理委员会主席及全球CEO华立新看来,新品牌的产生必然有它所存在的道理,这个世界需要一个“突破豪华界限的德国智能汽车品牌”。
而对于已经足够庞大的中国市场来说,豪华品牌的胶着排位战正愈演愈烈。尽管如此,宝沃仍然将中国作为复兴之路的发力点,显然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的。
“尽管近年来,中国市场增长曲线较为平稳,但是中国整体私家车需求是巨大的。去年,中国SUV销量超过六百万辆,增速超过50%。”华立新先生认为,未来中国市场还将会有更大的提升。
宝沃汽车分析认为,通过对比国际汽车发展经验,中国市场已经进入了消费普及期,2023年后将进入成熟期。从2015年的主要国家千人保有量来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千人保有量已经达到440~450台,韩国市场和泰国市场也分别达到了310台和85台,而中国市场的千人保有量仅为85台。如此来看,未来中国市场还将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除此之外,从用户需求升级来看,在中国部分市场实行限牌限购的政策下,消费者对车辆增换购的比重将扩大;同时用车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从最开始的皮实耐用到动力品质,再到现在的科技智能,低端产品将逐步减少,消费者关注的方向在向科技、豪华转变。
作为欧洲车的代表,德系车因其设计严谨、耐用、高性能、高质量等优势颇受消费者青睐。宝沃作为传统的德系品牌可谓是自带“光环”。据宝沃汽车分析,德系品牌近年来在华销量持续增长,市场份额逐年增加,在市场中保持着强势的地位。
宽体智能SUV 豪华是否真的触手可及?
作为宝沃汽车回归市场后的首款产品,BX7不仅肩负着打响宝沃品牌复兴第一枪的重任,更诠释着宝沃“让豪华触手可及”的品牌定位。
宝沃BX7定位为“德国宽体智联SUV”,车身尺寸达到4715/1910/1690mm,用数据很好的诠释了“宽体”的设计;在智能配置方面,宝沃BX7以宝沃云车联网系统为依托,装载了B-Link智能互联系统,可以向外界传送和接受信息,并进行系统、地图、APP等的升级。
“宝沃的产品无论是在用料还是做工方面都是以豪华车为标准,价格的考量也会围绕‘触手可及的豪华”这样的产品理念和定位,让消费者在合理的价格范围内购买到一个豪华的汽车产品。”
在华立新看来,目前中国市场的豪华品牌溢价过高,难以满足部分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升级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面对豪华车的高价格,消费者只能对豪华品牌望而却步。
除了富有竞争力的产品,渠道也是销量提升的重要基础。对此,宝沃(中国)执行副总裁陈威旭透露:“目前我们已经成功与近100家经销商建立了合作,且于2016年底前,预计增加至120家经销商,到2017年,经销商数量将增加至200家,实现对中国市场重点城市的覆盖。”
按照宝沃的规划,BX7将在今年4月的北京车展上正式上市。相对于市场而言,宝沃的回归或许确实晚了一步,但精准、合理的市场定价或许可以成为宝沃真正实现复兴的关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