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Postmedia News的一个报道亮了,温哥华西八街4100号有一栋独立屋,由华裔夫妇任某和何某以460万美元购买。
从外观看,这尼玛就是一栋破茅房,不是学区房,不在市中心,距离豪宅相距百里,房价却高的离谱。
不过这还不是故事的最高潮。
最近,这间屋子又以72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680万元)的价格在售!很显然,这栋破茅屋在六年前已经失去作为家庭住房的功能,而变成一个财产转移的标的。
根据大温哥华房产局的统计数据,在过去五年里,温哥华房价节节攀升,住宅售价中值跃升57%,至110万加元,独栋房屋的价格飙升至210万加元,涨幅高达82%。
而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同期中等收入家庭的收入仅上涨了约13%。那些蜂拥而至、在房地产市场上豪气冲天的外国投资者炒起来的高房价,导致越来越多生于斯长于斯的普通当地民众无法承担房价之重担!
一项民意调查发现,高达三分之二的温哥华当地居民任务推升楼市的“罪魁祸首”是外国人投资,这其中,由于温哥华是华裔的聚集地,很多人又将矛头对准了来自中国的投资。
当地人吐槽:“一个新楼盘一开盘,70%的买家都是中国人;一套二手房一上市,中国人就争先恐后拼命地抢。”加拿大温哥华市议员拉德纳公开表示,鉴于温哥华房地产价格飙升,政府应限制外国人,特别是中国人购买房子,“由于房价飙升,本地人已大量迁出,同时阻止了新移民的进入。”
不过,真地以为我们Chinese是人傻钱多速来么?你真是好傻好天真!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全球每年非法洗钱的数额约占世界生产总值的2%至5%,介于6000亿至1.8万亿美元之间,且每年以1000亿美元的数额不断增加。2015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是67.67万亿元,按照2%-5%的推算,其洗钱金额在1.3万亿到3.5万亿人民币之间。
我们这么心思活跃的民族,洗钱的比例大概只会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曾有民间智库推算,中国非法洗钱数额约在5%到10%之间。
而天朝人民对房子有着特殊的执念,尤其热爱房产投资。so,在选择洗钱方式上,天朝人民也更偏爱通过购买房产实现财富的跨境转移。
一来可以完成或部分完成投资移民所需达到的“花钱”标准。二来可以使所拥财富保值增值,因为就算是一间茅草屋,也会有同胞来接盘。三来许多房屋还可直接自住,或对外出租而持续获得收益。这 “边洗钱边投资”,简直棒呆!
蚂蚁搬家,现金交易,不留痕迹,难以追踪。我们以为炒房团炒的是房子,其实他们的初衷和根本目的并不在房子,而在钱。
在炒房团的眼里,房子的主要功能变成了洗钱工具,居住功能不过是掩人耳目的一个条件。就像帝国时代的盐铁专卖,利用人们生活必须,实行垄断经营,以便漂洗新增铸的铜钱。
举个栗子,假设社会有价值100万的商品,对应货币为100万。假设一栋房子建设成本为8万元,创造了2万元利润,房子的价值为10万元,则社会上就会有102万元的商品,应增发货币2万元,而增发的货币使用权应该属于创造润的各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应得的应该是部分税收,例如20%,即0.4万元。然而,央行实际增发了货币50万元,社会上会有150万货币,而社会上只有102万的商品对应,多出了48万元,这48万元需要合法化,即要漂洗。
漂洗的方法就是房子提价,定义房价为58万。58万中8万为成本,2万新创造的价值,48万为没有社会财富对应的泡沫。
该房子未必立即投入使用,而是空置起来。等待下一次交易洗钱过程。下次交易出售100万,则社会上就会有200万纸币,可是社会上只有102万圆的商品对应。社会上增加50万货币,这50万元通过房子价格上涨而洗钱。
享受本次洗钱收益的是炒房客和政府税收。如此洗钱轮番进行下去,房子经过几次交易就会帮助社会洗几次钱。洗钱过程就是财富再分配的过程,洗钱受益者分配他人财富,而持币者或者存款者无偿奉献自己财富。
在这种内部需求的推动下,中国炒房团早已经肆虐海外各方,甚至已经影响到当地社区安稳,当地人民不满频发。
一
《华尔街见闻》曾报道,美国人口普查局估计在纽约第五大道和中央公园之间有30%的豪宅公寓,在一年中有10个月都是空置的。这些空无一人的豪宅背后,闪现着中国、俄罗斯等众多外国投资者的身影。美国房地产咨询公司XL Real Property Management首席执行官Dylan Pichulik直言:“外国投资者才是当前纽约楼市的主要驱动力。”
实际上,从资产的角度衡量,纽约房地产并非上佳之选。这里的地产资金占用量大,维护成本高昂。
然而,纽约的房地产所有权和银行帐户编号一样,仅从一串数字,人们难以知晓其所有人的真实情况。这些房产还受到严格的离岸司法辖区保密法律的保护。如此一来,在全球多国监管愈加严苛的大环境下,纽约就可以称得上外国人的“避税或者洗钱天堂”了。
全美房地产经纪人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连续几年都出具报告称,中国人现在是美国房地产遥遥领先的最大外国买家,无论以数量、美元销售额还是交易价格衡量都是如此。
在2014.3-2015.3的一年里,中国买家在美国房地产上支出了286亿美元(约合1775.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了30%,其中主要用于购买住宅物业。这个数字是第二大外国买家加拿大人支出金额的2.5倍多。
这一时期,美国市场上共卖出20.9万套住房,其中,中国买家的交易量占到16%。但以销售额计算,中国买家占总销售额的28%。
这说明什么?晃瞎你们的眼,当然说明中国人更喜欢买豪宅啊!报告显示,中国人在美国购房的单套平均成交价为83.1万美元,远高于美国平均房价25.6万美元,也高于国际购房者在美国购房的单套平均成交价50万美元。也就是说中国人买房子都捡贵的买,买涨不买跌!
更值得关注的是,约70%的中国买家购房全额使用现金。由于中国实行严格的资本管制,每人每年只能汇款5万美元(约合31.03万元人民币)到国外。
涌入全球房地产市场的大部分资金看起来在技术上是非法的。这些都不得不让人怀疑中国购房者可能涉及到非法洗钱。
二
占领了北美洲之后,海外炒房团也进军了大欧洲。以英国为首的老欧洲摆了点征收资产利得税的架子之后,也纷纷沦陷。
英国国家反犯罪局说,外国罪犯在伦敦通过购买高价房产洗钱,数目数以十亿英镑计,伦敦中心地区房价由此被抬升。
外国罪犯及涉腐官员利用伦敦房地产市场作为洗钱工具,以离岸企业名义匿名购买伦敦地区高级房产,数目巨大,结果是扭曲了伦敦房产价格。这些离岸企业注册地通常是一些有避税天堂之称的英国属地等地区,想要隐藏资产的买家通过这些企业可以避开他们所属国家的税务部门审查。
据《欧洲时报》报道的最新调查显示,伦敦目前共有36342处房产是属于那些位于英属维京群岛、泽西岛以及英属曼岛的离岸公司,所占面积高达3.6平方公里,每10处房产中,就有1所属于这些离岸公司。而仅英格兰和威尔士两地离岸公司所掌握的英国房产的价值就高达1200亿英镑(约合11600亿元人民币)。
卡梅伦就曾在一个关于反腐的公开演讲上谈论英国,尤其是伦敦房地产业广泛存在的问题,他说“伦敦房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海外空壳公司购买,其中许多使用的都是赃款或是’洗’过的现金。”
卡梅伦表示,将在今后保证“英国不再成为全球腐败资金的保险柜”。他说,英国将在今年秋天展开一次外国公司公共土地登记注册,确定这些公司到底拥有的是哪些土地。此前,英国法规规定,公民可以通过支付一定费用,申请查询某房产的所有者姓名,但此次新的土地登记政策将会让英国执法部门或公众都能够更轻易地查询到任何房产和非法资金背后的所有者。卡梅伦表示:“我希望英国成为投资最为开放的国家,但我也想确保这些投资都是干净的”。
三
今年年初,国际监督机构向澳大利亚提出警示,指出可能有非法资金通过房地产和名贵珠宝买卖进入该国。据BBC中文网1月22日援引路透社的报道称,最近有大量来自中国买家的资金进入澳大利亚,该国当局正在寻求应对,将房地产和名贵珠宝买卖行业纳入反洗钱监管法律的范畴。
海外赃钱在澳大利亚洗白通常有三大方式:赌博、购买房产、投资“皮包公司”。买房方面,我们就给大家举个例子,原中国铁道部运输局副局长兼运营部主任苏顺虎在澳藏钱路径是:首先是将赃钱拆分,比如2008年12月到2010年1月间,120万澳元被分为16次从南昌和香港转到苏家在澳的账户。其次是四处买房,比如苏顺虎的儿子苏冠林去年4月在悉尼富人区花135万澳元买房、在涡拉溪以40万澳元的价格购买一套公寓,甚至购买了一座联排别墅。最后是再以干净的程序卖掉。
当前的澳大利亚法规并不要求房产和宝石买家出示和登记身份,也不需要说明其资金的来源。来自中国的房地产买家当中约有70%都会以现金支付,而使用银行转账支付的则不到10%。比重如此之大的现金支付,再加上澳大利亚房地产业的监管措施较弱,因此更容易被利用作洗钱渠道。
四
这几年,中国炒房团已经闻名天下,甚至对于一些渴望经济复苏的西方国家(如西班牙)来说,更是恨不得炒房团的投资能让房价回温,进而带动经济发展。
当然,大部分国家都在法律上加强了对跨境资金的监管,所以相较于境外严苛的反洗钱法,在中国境内买房洗钱更容易。比如美国严苛的反洗钱法。在美国和加拿大,洗钱是银行业务中的高危杀手。也就是说,如果银行认为你的款项来路不明,即使再有利可图的业务也要拒之门外。
具体来说,在美国,银行存取现金凡是金额一次超过一万是必须要报备FBI反洗钱调查组的。即便变通的“每天存取九千,连存数个月”这种擦边球也不行,这种大额度的现金转移,如果不能说清来源用途,被查到了一定会以洗钱罪名法办。前“台湾总统”陈水扁儿子陈致中就曾因洗钱罪,在纽约购买的豪华公寓被美国政府拍卖。
当然,再完备的法律也有漏洞。想要在美国通过买房一次性把国内的灰色收入洗白很难。但只要能够疏通国内关节,让国内银行提供证明,在美国或海外买房确实能让灰色收入变得“更白”,使得国内的灰色收入变为“合法”的海外资产。
不过,对手持灰色收入的部分中国富人,国内投资房产洗钱的方式其实更容易。之前,一系列“房妹”、“房姐”、“房叔”、“房爷”事件连续曝光,让房地产市场和洗钱之间隐秘联系的讨论再次浮出水面。
尽管2006年10月,中国立法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中国政府也承诺履行打击房地产洗钱犯罪的国际义务,但现实却屡屡令民众失望。即使是一个看似简单的“城镇个人住房信息系统”都始终处于“难产”状态。
世界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在2007年曾公布了对中国反洗钱工作全面的评估报告。发现中国其实深受洗钱之害,中国的房地产商和中介等,几乎从不确认用户身份和保存交易记录。据该组织估算,目前黑钱的大量涌入,对中国楼市价格疯狂飙升“贡献”不小。在高档楼盘的购买者中,尤其是别墅类房地产中,约有20%购房者属洗钱行为。一份2010年央行反洗钱课题组对中国近年来洗钱案例抽样调查更显示,洗钱犯罪资金主要流入金融、房地产和投资领域,其中通过房地产领域洗钱的案例占35.9%。
而对此,相关专业人士分析认为原因有三:一是中国房地产项目资金需求量大,且在房地产交易过程存在一定程度的现金支付,难以查明资金来源,犯罪分子因此有机可乘;二是房地产业的另一特点是信息透明度较低,易于掩盖非法资金的来源和性质;三是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房地产开发对银行贷款依赖性,更是使得政府官员与银行工作人员的“权力寻租”变得容易。
可以说中国炒房团的足迹已经遍布全球,亚洲美洲欧洲澳洲,就差非洲!发展到这个地步,如果我们还以为他们只是炒炒房,那可真是太naive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