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取消一元纸币,你还带盘缠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取消一元纸币,你还带盘缠吗?

央行取消一元纸币的原因并不是你想的那样。

一、取消一元纸币,你还带盘缠吗?

央行取消一元纸币的五大原因:1、硬币的流通寿命远远高于纸钞;2、1元硬币的投放有利于自动售货机、停车场自动收费机、地铁和公交自动售票机的推广应用;3、有利于净化现金流通环境,减少病菌传播;4、有利于节约自然资源。保护了制造纸钞所需要的木材、棉花、淡水等资源。而且几十年后金属仍可收回重铸,其原有的价值损失不多。5、1块钱纸币的20年使用成本是1块钱硬币的15倍,央行不愿意做亏本买卖。(楼市参考)

|点评|山东部分市试行取消一元纸币,被深层次解读为通货膨胀的信号,取消一元纸币,本来就象硬币的AB两面,仁者见仁。一方面央行在不久前公告说,争取早日推出数字货币,另一方面微信和支付宝在移动支付领域刺刀见红,连跳广场舞的大妈都使用游刃有余的时候,支付革命已然扑面而来。至于有评论作“义愤填膺“状的带着存钱罐出门,甚至炮制古人的铜钱串索,不过是对于支付时代变革的无可奈何。需要说明的是,推广硬币并非是因为钢铁去产能的压力,腰缠万贯也值不了几个小钱儿。

二、淘宝是给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的拦路虎吗

电商时代形成的新竞争规则是:价格的高低成为唯一的竞争要素。当假货和真货竞争的时候,假货胜;当尊重知识产权和侵害知识产权的产品竞争的时候,侵害知识产权的胜;当低质低价和高质高价竞争时,低质低价胜。另外,“淘宝们”在销售环节基本不交税,员工也大多采用灵活就业方式,在劳动保障方面支出较少,这让“淘宝们”在价格竞争中更胜一筹。而对于必须依靠消费者通过实体店体验打造品牌的企业来说,沉重的税负、房租、员工成本和各类如消防、用电、防疫、社保等方面寻租导致的各项非税收成本却无法避免。(中外管理评论)

|点评|中国企业将打造著名品牌当作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创建品牌——获取品牌溢价——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价值链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更好的品牌效应——更高的品牌溢价。在传统的品牌塑造流程中,产品的下游包括广告、分销、店面形成了一个链条很长的分账体系,这个体系体现出了工业化时代分工协作的专业性;在厂家原来的价格体系中,分配给批发商、零售商、广告商、售货员等的那部分资金没有了,而这些机构和个体本来就是一个品牌价值体验的构成部分,没有这一部分就只能产生大路货,而不可能产生名牌。而在吴晓波看来,高端品牌自有其商业价值,制造业的兴旺不在于迎合屌丝,从爆买日本到质量中国,从李总理的圆珠笔之问,到董明珠请您吃饭,再到马云说杀了地主你也富不起来。可以说淘宝的确冲击了中国传统制造业的好日子,但即便没有淘宝,当前可能三去一补的形势更加危急。淘宝带给中国制造业的仅仅的短期之痛而已。

日前的全国两会上,企业家代表的发言更能说明问题,雷军认为日本产品好的原因是日本企业拥有专利。董明珠对中国人到国外买电饭煲的行为特别生气。敖东集团董事长李秀林认为,中国制药企业有六七千家,但中国游客还去日本买眼药水和感冒药,强调了中国产口提到高到世界水平的必要性。雷军点中了制造业的总理的命门,国内任何一件产品只要利润价值可期,立马一窝蜂的山寨恶性降价竞争,质量立刻下降,企业投入知识产权的动力严重不足,这也许就是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工匠精神“的背景所在吧。

三、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仅13%盈利

随着国际化的愈演愈烈,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呈现迅猛增长之势,但并购成功且持续盈利的企业并不多。据国资委研究中心、商务部研究院等联合发布的《中国企业海外可持续发展报告2015》显示,仅有13%的企业盈利可观,各有24%的企业分别处于持平和亏损状态。(哈佛商业评论)

|点评|跨国并购显然不是“一锤子买卖”,更像是一场互探底线的拉锯战。中国企业由于跨国文化的隔阂,对于并购所在国法律、税务、会计的信息不对称,甚至有的企业视商业信用如儿戏,考虑不周的合并整合,不充分的尽调,等等诸多原因,屡屡造成海外并购成功率走底。并购双方,没有谁甘愿受盘剥,也没有谁能利益独吞,在利益最大化驱动下,唯有棋高一着,才能在“论拉锯战”的“黄金分割点”握手言和。

四、海外资产配置潮起

自2月以来,全球市场动荡加剧,引发了“黄金投资”的意外火爆,也让不少寻找避险机会的投资人开始将眼光放到海外资产的多元化配置。在全球资产配置的需求驱动下,包括私募、保险、信托公司、第三方财富管理平台等机构先后打出和全球策略相关的投资或理财产品,不少拓展海外资产业务项目的平台机构也纷纷抢滩。(中国证券报)

|点评|2015年,中国股市上演了令人伤心的“滑千股”,并两度下达“熔断”通知书,几多纸上财富灰飞烟灭。悄然启启动的房地产利率下行政策,又让炒房者扼腕踏空。美联储加息,油价持续暴跌,金价触底反弹,都让中国高净值人群的资产配置工具箱捉襟见肘。于是乎,海外资产配置被提上了日程,国人蜂拥赴港买保险,成群结队去澳洲扫楼,络驿不绝往美国置业。但在时间成本高、信息不对称、管理难度大困境面前,海外资产配置也让许多人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正如诺获得主马科维茨所说:“资产配置多元化是投资的唯一免费午餐”,全球资产配置对中国高净值人群而言,是趋势,亦有风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淘宝

4.3k
  • 淘宝加速出海,要把“双11”开到海外去
  • 【独家】淘宝闪购团购正式上线:从决策到落地不到两个月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取消一元纸币,你还带盘缠吗?

央行取消一元纸币的原因并不是你想的那样。

一、取消一元纸币,你还带盘缠吗?

央行取消一元纸币的五大原因:1、硬币的流通寿命远远高于纸钞;2、1元硬币的投放有利于自动售货机、停车场自动收费机、地铁和公交自动售票机的推广应用;3、有利于净化现金流通环境,减少病菌传播;4、有利于节约自然资源。保护了制造纸钞所需要的木材、棉花、淡水等资源。而且几十年后金属仍可收回重铸,其原有的价值损失不多。5、1块钱纸币的20年使用成本是1块钱硬币的15倍,央行不愿意做亏本买卖。(楼市参考)

|点评|山东部分市试行取消一元纸币,被深层次解读为通货膨胀的信号,取消一元纸币,本来就象硬币的AB两面,仁者见仁。一方面央行在不久前公告说,争取早日推出数字货币,另一方面微信和支付宝在移动支付领域刺刀见红,连跳广场舞的大妈都使用游刃有余的时候,支付革命已然扑面而来。至于有评论作“义愤填膺“状的带着存钱罐出门,甚至炮制古人的铜钱串索,不过是对于支付时代变革的无可奈何。需要说明的是,推广硬币并非是因为钢铁去产能的压力,腰缠万贯也值不了几个小钱儿。

二、淘宝是给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的拦路虎吗

电商时代形成的新竞争规则是:价格的高低成为唯一的竞争要素。当假货和真货竞争的时候,假货胜;当尊重知识产权和侵害知识产权的产品竞争的时候,侵害知识产权的胜;当低质低价和高质高价竞争时,低质低价胜。另外,“淘宝们”在销售环节基本不交税,员工也大多采用灵活就业方式,在劳动保障方面支出较少,这让“淘宝们”在价格竞争中更胜一筹。而对于必须依靠消费者通过实体店体验打造品牌的企业来说,沉重的税负、房租、员工成本和各类如消防、用电、防疫、社保等方面寻租导致的各项非税收成本却无法避免。(中外管理评论)

|点评|中国企业将打造著名品牌当作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创建品牌——获取品牌溢价——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价值链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更好的品牌效应——更高的品牌溢价。在传统的品牌塑造流程中,产品的下游包括广告、分销、店面形成了一个链条很长的分账体系,这个体系体现出了工业化时代分工协作的专业性;在厂家原来的价格体系中,分配给批发商、零售商、广告商、售货员等的那部分资金没有了,而这些机构和个体本来就是一个品牌价值体验的构成部分,没有这一部分就只能产生大路货,而不可能产生名牌。而在吴晓波看来,高端品牌自有其商业价值,制造业的兴旺不在于迎合屌丝,从爆买日本到质量中国,从李总理的圆珠笔之问,到董明珠请您吃饭,再到马云说杀了地主你也富不起来。可以说淘宝的确冲击了中国传统制造业的好日子,但即便没有淘宝,当前可能三去一补的形势更加危急。淘宝带给中国制造业的仅仅的短期之痛而已。

日前的全国两会上,企业家代表的发言更能说明问题,雷军认为日本产品好的原因是日本企业拥有专利。董明珠对中国人到国外买电饭煲的行为特别生气。敖东集团董事长李秀林认为,中国制药企业有六七千家,但中国游客还去日本买眼药水和感冒药,强调了中国产口提到高到世界水平的必要性。雷军点中了制造业的总理的命门,国内任何一件产品只要利润价值可期,立马一窝蜂的山寨恶性降价竞争,质量立刻下降,企业投入知识产权的动力严重不足,这也许就是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工匠精神“的背景所在吧。

三、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仅13%盈利

随着国际化的愈演愈烈,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呈现迅猛增长之势,但并购成功且持续盈利的企业并不多。据国资委研究中心、商务部研究院等联合发布的《中国企业海外可持续发展报告2015》显示,仅有13%的企业盈利可观,各有24%的企业分别处于持平和亏损状态。(哈佛商业评论)

|点评|跨国并购显然不是“一锤子买卖”,更像是一场互探底线的拉锯战。中国企业由于跨国文化的隔阂,对于并购所在国法律、税务、会计的信息不对称,甚至有的企业视商业信用如儿戏,考虑不周的合并整合,不充分的尽调,等等诸多原因,屡屡造成海外并购成功率走底。并购双方,没有谁甘愿受盘剥,也没有谁能利益独吞,在利益最大化驱动下,唯有棋高一着,才能在“论拉锯战”的“黄金分割点”握手言和。

四、海外资产配置潮起

自2月以来,全球市场动荡加剧,引发了“黄金投资”的意外火爆,也让不少寻找避险机会的投资人开始将眼光放到海外资产的多元化配置。在全球资产配置的需求驱动下,包括私募、保险、信托公司、第三方财富管理平台等机构先后打出和全球策略相关的投资或理财产品,不少拓展海外资产业务项目的平台机构也纷纷抢滩。(中国证券报)

|点评|2015年,中国股市上演了令人伤心的“滑千股”,并两度下达“熔断”通知书,几多纸上财富灰飞烟灭。悄然启启动的房地产利率下行政策,又让炒房者扼腕踏空。美联储加息,油价持续暴跌,金价触底反弹,都让中国高净值人群的资产配置工具箱捉襟见肘。于是乎,海外资产配置被提上了日程,国人蜂拥赴港买保险,成群结队去澳洲扫楼,络驿不绝往美国置业。但在时间成本高、信息不对称、管理难度大困境面前,海外资产配置也让许多人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正如诺获得主马科维茨所说:“资产配置多元化是投资的唯一免费午餐”,全球资产配置对中国高净值人群而言,是趋势,亦有风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