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工行内部发布异性员工相处10条倡议,避免单独约饭和封闭空间独处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工行内部发布异性员工相处10条倡议,避免单独约饭和封闭空间独处

《纽约时报》调查数据显示,有四分之一的人认为和异性同事的私人会议是不合适的;将近三分之二的人认为要对职场中的异性同事要格外小心;大多数女性及近一半的男性表示,与配偶以外的异性一起吃晚饭或喝酒是不可接受的。

图片来源:cfp

记者 | 周姝祺

3月2日晚间,“工行要求异性员工避免单独约饭”冲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广泛讨论。

据网友爆料,中国工商银行创新研发中心团支部发布致该中心全体员工倡议书《恪守异性相处尺度 拒绝职场“零”距离》(以下简称“倡议书”),提倡异性员工在相处时注意分寸和尺度。

界面新闻记者联系到该行网络金融部创研中心工作人员,对方表示已收到邮件,确有此倡议。

界面职场浏览发现,这份倡议书涵盖了10条相处准则,包括避免单独约聚餐、避免封闭空间独处、日常沟通注意分寸、注意职场礼仪着装、日常称谓合适恰当、线上沟通严肃端庄、尽量避免礼物授受、遵循平等交际原则、沟通控制相处时长和尽量避免肢体接触。

中国工商银行倡议书。图片来源:网络

这份倡议书还用漫画的形式描绘了10个具体的异性相处场景,并注明什么行为是规范的,什么是该注意的。比如在“关于吃饭”场景中,可以同事聚餐,但是要避免单独约饭和异性喂食;在相处时间上,要避免团建时、下班后与异性同事单独相处。

中国工商银行倡议书。图片来源:网络

可以看出,这些漫画描绘的都是职场人士在日常相处中都会遇到的情形。搭顺风车时,要避免单独送异性同事或让异性同事坐副驾驶;在同事间的闲聊中,可以聊理财,但要避免谈论女性话题甚至吐槽自己的“另一半”;在称呼方面,漫画倡议跟随大家的叫法,避免使用与众不同的称呼甚至使用“爱称”。

倡议书最后写道:“‘君子不镜于水而镜於人’,身边人、身边事闻者足戒,希望大家高度重视并以强烈的责任感积极践行以上倡议,切实杜绝职场零距离,最大程度保障个人职业生涯和家庭幸福。”

不少网友对这份倡议书表示支持,认为这是对女性员工的保护,避免职场性骚扰事件的发生。“许多单位的男性领导经常在工作场合或者吃饭时开黄腔,周围人碍于面子还要附和着假笑,在职场上就应该有职业素养,做职业的事就好。”

但也有网友感觉“很封建,像是回到了初中”,并认为“不能‘一刀切’,男未婚女未嫁的时候,异性之间约饭没有什么问题”。

一些网友担心,这种规定对于守规矩的人来说是有效的,但是对本应该约束和防范的对象并没有太大作用。“连基本交往都被约束,让多数人心生芥蒂,其实对于工作氛围和效率并不一定有利。”

在与异性单独相处的问题上,早在2017年美国《纽约时报》就曾展开过调查。数据显示,有四分之一的人认为和异性同事的私人会议是不合适的;将近三分之二的人认为要对职场中的异性同事要格外小心;大多数女性及近一半的男性表示,与配偶以外的异性一起吃晚饭或喝酒是不可接受的。

《纽约时报》调查。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从调查可以发现,性别是人们在职场交往时的隐形因素。《纽约时报》采访显示,人们对异性的谨慎态度源自于对工作场所的紧张和忧虑——害怕受到骚扰或者被指控。

《半月谈》对职场性骚扰的调查指出,性骚扰的魔爪伸向办公室早已不是新鲜事,对于刚走出象牙塔踏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上位者利用职权向下属施加职场性骚扰,已成为难以启齿的经历。由于社会经验不足,他们难以分辨关心、暧昧与骚扰,也常因为担心个人形象和职业发展而忍气吞声,最终选择隐忍或被迫离职。

李青去年刚入职深圳某公司,因为工作的缘故,她经常需要和同事一起出差。去年年底,她跟一位男同事和一位女同事一起到北京出差,办公三个月,这段时间她和女同事一起住,男同事住在隔壁。

但是,李青告诉界面职场,每天晚上这位男同事都会来到她们房间,呆到晚上快11点。如果女同事不在,这位男同事会故意靠得很近,有意无意肢体接触,言语也会比较过分,喜欢打探私人隐私。

“我特别不想跟他单独在一个房间,每次我同事不在家,他过来我也不知道怎么拒之门外,只能每次都不停发短信让我同事赶快回来。”

李青性格比较内向,不懂得如何强硬地拒绝,并且因为没有受到实质性的伤害,她不知道如何向单位举报,也害怕公司会传出难听的话。

流言蜚语是男女避免单独相处的重要因素之一。《纽约时报》报道称,“当一个男性和一个女性单独会面时,外界会对发生的事情进行暗示,有时候错误的指控会给声誉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去年“杭州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出轨”事件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当事人正常取快递却被恶意诽谤造谣,导致失去工作,面试接连失败,网络上的谩骂对她的心理造成极大影响,被医院诊断为抑郁状态。

今年一月,网文作家七英俊在微博发文称,自己在参加一次网络作者大会时,和一位女作者一位男作者一起拼车,被一群男作者起哄,之后仍被调侃戏弄,言语骚扰,这让她感到非常不适。

上述事件都对当事人进行了不怀好意的揣摩,给其名誉造成了损害,让男女之间的正常相处都要承受心理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纽约时报》指出,有些男性管理者因为担心和女性雇员的单独相处,被冠以不利的指控,导致和女性员工见面机会少于男性员工,而这并不利于女性的职场发展。

研究表明,女性在职业上停滞不前的一个原因是,人们倾向于雇用、提拔和指导像自己一样的人。当男性避免与女性单独交流时,比如一起吃午饭或者深夜完成一个项目,这会让女性处于不利地位。

“如果我不能和老板一对一会面,我就没有时间展示我为升职而做出的工作。”一名女性员工接受采访时表示。

(应采访者需求,李青为化名)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工行内部发布异性员工相处10条倡议,避免单独约饭和封闭空间独处

《纽约时报》调查数据显示,有四分之一的人认为和异性同事的私人会议是不合适的;将近三分之二的人认为要对职场中的异性同事要格外小心;大多数女性及近一半的男性表示,与配偶以外的异性一起吃晚饭或喝酒是不可接受的。

图片来源:cfp

记者 | 周姝祺

3月2日晚间,“工行要求异性员工避免单独约饭”冲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广泛讨论。

据网友爆料,中国工商银行创新研发中心团支部发布致该中心全体员工倡议书《恪守异性相处尺度 拒绝职场“零”距离》(以下简称“倡议书”),提倡异性员工在相处时注意分寸和尺度。

界面新闻记者联系到该行网络金融部创研中心工作人员,对方表示已收到邮件,确有此倡议。

界面职场浏览发现,这份倡议书涵盖了10条相处准则,包括避免单独约聚餐、避免封闭空间独处、日常沟通注意分寸、注意职场礼仪着装、日常称谓合适恰当、线上沟通严肃端庄、尽量避免礼物授受、遵循平等交际原则、沟通控制相处时长和尽量避免肢体接触。

中国工商银行倡议书。图片来源:网络

这份倡议书还用漫画的形式描绘了10个具体的异性相处场景,并注明什么行为是规范的,什么是该注意的。比如在“关于吃饭”场景中,可以同事聚餐,但是要避免单独约饭和异性喂食;在相处时间上,要避免团建时、下班后与异性同事单独相处。

中国工商银行倡议书。图片来源:网络

可以看出,这些漫画描绘的都是职场人士在日常相处中都会遇到的情形。搭顺风车时,要避免单独送异性同事或让异性同事坐副驾驶;在同事间的闲聊中,可以聊理财,但要避免谈论女性话题甚至吐槽自己的“另一半”;在称呼方面,漫画倡议跟随大家的叫法,避免使用与众不同的称呼甚至使用“爱称”。

倡议书最后写道:“‘君子不镜于水而镜於人’,身边人、身边事闻者足戒,希望大家高度重视并以强烈的责任感积极践行以上倡议,切实杜绝职场零距离,最大程度保障个人职业生涯和家庭幸福。”

不少网友对这份倡议书表示支持,认为这是对女性员工的保护,避免职场性骚扰事件的发生。“许多单位的男性领导经常在工作场合或者吃饭时开黄腔,周围人碍于面子还要附和着假笑,在职场上就应该有职业素养,做职业的事就好。”

但也有网友感觉“很封建,像是回到了初中”,并认为“不能‘一刀切’,男未婚女未嫁的时候,异性之间约饭没有什么问题”。

一些网友担心,这种规定对于守规矩的人来说是有效的,但是对本应该约束和防范的对象并没有太大作用。“连基本交往都被约束,让多数人心生芥蒂,其实对于工作氛围和效率并不一定有利。”

在与异性单独相处的问题上,早在2017年美国《纽约时报》就曾展开过调查。数据显示,有四分之一的人认为和异性同事的私人会议是不合适的;将近三分之二的人认为要对职场中的异性同事要格外小心;大多数女性及近一半的男性表示,与配偶以外的异性一起吃晚饭或喝酒是不可接受的。

《纽约时报》调查。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从调查可以发现,性别是人们在职场交往时的隐形因素。《纽约时报》采访显示,人们对异性的谨慎态度源自于对工作场所的紧张和忧虑——害怕受到骚扰或者被指控。

《半月谈》对职场性骚扰的调查指出,性骚扰的魔爪伸向办公室早已不是新鲜事,对于刚走出象牙塔踏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上位者利用职权向下属施加职场性骚扰,已成为难以启齿的经历。由于社会经验不足,他们难以分辨关心、暧昧与骚扰,也常因为担心个人形象和职业发展而忍气吞声,最终选择隐忍或被迫离职。

李青去年刚入职深圳某公司,因为工作的缘故,她经常需要和同事一起出差。去年年底,她跟一位男同事和一位女同事一起到北京出差,办公三个月,这段时间她和女同事一起住,男同事住在隔壁。

但是,李青告诉界面职场,每天晚上这位男同事都会来到她们房间,呆到晚上快11点。如果女同事不在,这位男同事会故意靠得很近,有意无意肢体接触,言语也会比较过分,喜欢打探私人隐私。

“我特别不想跟他单独在一个房间,每次我同事不在家,他过来我也不知道怎么拒之门外,只能每次都不停发短信让我同事赶快回来。”

李青性格比较内向,不懂得如何强硬地拒绝,并且因为没有受到实质性的伤害,她不知道如何向单位举报,也害怕公司会传出难听的话。

流言蜚语是男女避免单独相处的重要因素之一。《纽约时报》报道称,“当一个男性和一个女性单独会面时,外界会对发生的事情进行暗示,有时候错误的指控会给声誉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去年“杭州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出轨”事件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当事人正常取快递却被恶意诽谤造谣,导致失去工作,面试接连失败,网络上的谩骂对她的心理造成极大影响,被医院诊断为抑郁状态。

今年一月,网文作家七英俊在微博发文称,自己在参加一次网络作者大会时,和一位女作者一位男作者一起拼车,被一群男作者起哄,之后仍被调侃戏弄,言语骚扰,这让她感到非常不适。

上述事件都对当事人进行了不怀好意的揣摩,给其名誉造成了损害,让男女之间的正常相处都要承受心理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纽约时报》指出,有些男性管理者因为担心和女性雇员的单独相处,被冠以不利的指控,导致和女性员工见面机会少于男性员工,而这并不利于女性的职场发展。

研究表明,女性在职业上停滞不前的一个原因是,人们倾向于雇用、提拔和指导像自己一样的人。当男性避免与女性单独交流时,比如一起吃午饭或者深夜完成一个项目,这会让女性处于不利地位。

“如果我不能和老板一对一会面,我就没有时间展示我为升职而做出的工作。”一名女性员工接受采访时表示。

(应采访者需求,李青为化名)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