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安晶
据环球时报报道,3月3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发表了就任后的首次外交政策演讲。演讲中,布林肯专门点名中国,把中美关系称为21世纪的“最大地缘政治考验”。
同一天,美国白宫发布《过渡国安战略指南》,指南中13次出现“中国”一词。布林肯的演讲与指南内容基本一致。
布林肯讲话与指南都强调了总统拜登此前把中国称为美国最大竞争对手的定位。与特朗普政府时期的单边主义不同,在制衡竞争对手上,拜登政府更看重国际合作和发展科技的重要性。
布林肯演讲
3日,布林肯在美国务院发表演讲,演讲名为“为美国人民的外交政策”。

环球时报在一篇题为《布林肯大谈美国外交政策“八大优先事项”,单独点名中国》的文章中指出,布林肯列出了美国外交的八个优先事项,其中第八项就是中美关系。中国也是唯一被单独列出来的国家。
“第八,我们需要应对21世纪的最大地缘政治考验:我们与中国的关系。”
布林肯指出,俄罗斯、伊朗、朝鲜等国给美国带来了重大挑战;也门、埃塞俄比亚、缅甸等国的危机也需要美国处理;但“中国构成的挑战是不同的”。
“中国是唯一拥有(足够)经济、外交、军事和科技实力,能对稳定和开放的国际体系构成重大挑战的国家。”
布林肯认为,“美国与中国的关系是:应该竞争的时候是竞争关系,可以合作的时候是合作关系,必须对抗的时候是对抗关系。”而且美国需要以“实力地位”(position of strength)出发与中国打交道。
为此,美国需要加强与盟友和伙伴的合作,“而非诋毁他们”。除此之外,美国需加强在国际组织中的参与;强调人权以捍卫美国的价值观;同时加大对美国劳动者、企业和科技的投资,坚持“公平竞争环境”,以增强美国的竞争力。
除中美关系之外,布林肯列出的其他七个优先项分别为:抗击新冠疫情;复苏经济、建立更稳定更包容的全球经济;重新强调民主的重要性;建立更有效的移民体系;修复与盟友的关系;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能源革命;确保美国在科技领域的主导地位。
他指出,在目前环境下,国内政策和外交政策的界线已经越来越模糊。美国国内的发展与美国在全球的实力紧密相关,这一点也会在体现在政府制定的政策中。
对于动用武力,布林肯表示,美国不会通过开销巨大的军事介入来推广民主,也不会试图用武力来推翻政府。他指出,美国曾经用过这些方法,但没有起到作用,反而给推广民主留下了不好的名声,“我们会采取不同的办法”。
他同时强调,当美国人和美国利益受到威胁时,美国在动武上决不犹豫。如果需要动武,将确保动武的目标和任务清晰、可操作,与美国的价值观一致。
在奥巴马政府任职时,布林肯曾支持北约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此后也支持过沙特联军在也门的行动。
《过渡国安战略指南》
布林肯在演讲中关于中国构成重大挑战的表述与3日白宫公布的《过渡国安战略指南》中的表述完全相同。
这份24页长的指南由拜登签字发布,列出了拜登的国家安全政策重点。

指南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全球安全情况和美国国家安全优先项。在全球安全部分中,中国也被重点提及。
在描述全球出现的新威胁中,指南首先提到中国,称中国是唯一有能力对国际体系构成重大挑战的竞争对手国家。布林肯在演讲中使用了相同表述。
随后被点名的是俄罗斯,其他地区威胁包括伊朗和朝鲜,指南指责这些国家继续寻求“能改变游戏规则的”能力和技术。而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威胁被列在了各国之后。
为应对这些威胁,指南指出,美国需要与观念类似的国家和“有影响力的非政府方”合作,同时加强与盟友的纽带。
指南特别强调了科技的重要性,指出美国必须加大投入,保持在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以便美国与盟友共同建立“新规则”。
在美国国家安全优先项部分,指南明确了国家安全的三个目标:捍卫美国人、美国经济、国防安全和美国民主;推动对美国有利的全球势力分布,防止对手对美国和盟友构成直接威胁;领导并维护一个稳定开放的国家体系。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美国将更新与全球盟友和伙伴的关系,同时拉拢其他国家。
除了北约成员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传统盟友之外,指南指出,在亚太地区,美国将加强与印度的伙伴关系,同时与新西兰、新加坡、越南以及其他东盟国家成员合作,以应对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
在中东,美国将继续确保以色列的安全,同时在巴以问题上重新推动“两国方案”;对伊朗,美国将与地区盟友合作遏制伊朗在该地区的扩张。
在贸易和国际经济政策上,指南称,美国的相关政策必须服务所有美国人,不仅仅是精英阶层。
美国的贸易政策必须扩大美国中产阶级、创造更多工作岗位、提高薪酬,确保国际经济规则不会让美国处于劣势:“我们将确保现有的贸易规则得到执行,并建立新的、公平的规则。”
为此,美国将与盟友合作改革世界贸易组织,以支持美国就业以及普世价值观。
指南在最后提到,美国承认与中国的战略竞争关系并不意味着美国不再与中国合作。
在与中国的交往中,美国将采取“实用的、以结果为导向的外交”。指南指出,气候变化、全球健康安全、军控、核不扩散都能成为中美合作的领域。
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谈中美关系时表示,希望美方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和中美关系,采取理性务实的对华政策,同中方相向而行,多做有利于增进中美互信与合作的事,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