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融资5亿后,柠萌影业苏晓说小成本爆款的时代已过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融资5亿后,柠萌影业苏晓说小成本爆款的时代已过去

无论是电视剧、网剧还是电影,柠萌或者都希望能打造出一个“爆款”,这或许也是所有内容创作者的渴望。但这一行的变幻莫测之处在于,好内容与高投入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作者:黄云腾

资本寒冬,内容创业者的生机反而更加蓬勃。

又有一家公司在这种情况下拿到融资。一个星期前的3月7日,代表作品包括《寂寞空庭春欲晚》与《小别离》的柠萌影业宣布拿到B轮融资,数额达到5亿,并计划进军网剧与电影领域。而在一年前,这家公司才刚完成了数额超过1亿元的A轮融资。

《三声》专访了柠萌影业的创始人、CEO苏晓,他谈及了这家成立不久却走得极快的公司接下来的布局:超过60%的资金仍投在电视剧,打造超级内容。换句话说,也就是做“爆款”。

柠萌影业创始人、CEO苏晓

在这位创业者眼中,一家内容公司最重要的任务仍在于优质内容的产出。“我们的布局也是基于对市场的判断,和公司本身的定位。”苏晓谨慎地表示,“我们觉得一个市场的发展方向会往‘超级内容’方向发展。”

有了5亿元,柠萌要做什么?

这家2014年成立的影视公司,迄今为止才走过两年历程。从无到有,柠萌影业也拿出了一系列电视剧作品。其中包括有《寂寞空庭春欲晚》、《小别离》与《好先生》。作为2016年的首秀,《寂寞空庭春欲晚》收视率还不错,网络全平台点击量也超过37亿。

《寂寞空庭春欲晚》是柠萌2016年的第一部作品

但这样的成绩仍未企及苏晓眼中“超级内容”的标准。苏晓曾对外界谈及,他理想中的“超级内容”应类似于《花千骨》与《芈月传》。这些作品无一例外在获得极高收视率与影响力的同时,也能给予制作方以极高的商业回报。

在当下,想要获取优质内容,较高的金钱投入已不可或缺。“往‘超级内容’方向发展,这个项目的投资成本肯定会越来越高,无论是电视剧、电影,还是网剧,因为你要求质量、制作越来越精良,单个项目产品的投资成本会越来越高,这也需要很大的资本的支持、支撑。”苏晓说。

柠萌新一轮融资后,投入的一个方向就是纳入囊中的若干IP。其中包括《九州缥缈录》、《择天记》与《扶摇皇后》。按照《九州缥缈录》作者江南的说法,这部被外界称为东方《冰与火之歌》的电视剧版本,投资将超过以往任何一部电视剧,“在外景、服道美上都比以往的电视剧有着巨大的提升,风格也与现今已有的电视剧完全不一样”。苏晓也告诉《三声》,柠萌接下来的资金,超过60%都会花在电视剧上。

而另一个能确定的流向则在网络剧与电影方面。发布会当天,柠萌影业同时宣布会进军网络剧和电影业务。苏晓也告诉《三声》,目前,网络剧的项目已经确定为《亲爱的阿基米德》、《中国惊奇先生》、《通灵师》,构成柠萌影业接下来一年内主打玄幻网络剧的制作基调。而经过一年多的筹备,电影项目也会在6月份的时候召开发布会,并且将拍摄“不止一部”。

而这样广泛的业务涉猎,甚至也并未因政策的下调而陷入僵局。此前,网剧限管成为业界热议话题。而柠萌影业接下来推出的几部网剧多为奇幻与推理题材,客观上看,离管控的雷池仅有一步之遥。

对此,苏晓也表示,柠萌的网剧将不会挑战底线。相反,柠萌未来网剧的制作发向,将着力于“一些软科幻的题材与探案类的题材”。苏晓认为,这些现阶段还不能为电视剧所很好体现的题材,“还是值得网剧去好好的去发挥,去表现。”

无论是电视剧、网剧还是电影,柠萌或者都希望能打造出一个“爆款”,这或许也是所有内容创作者的渴望。但这一行的变幻莫测之处在于,好内容与高投入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就在采访前的前几天,尚未开拍的《如懿传》卖出接近15亿的高价,一时间也成为业界的热点话题。“我们这两天也看到新闻,原来电视剧没有一个说售价超过5个亿的,现在一部电视剧售价就有超过10亿的。” 苏晓认为,“这就是‘超级内容’市场认可的这种市场价值。”

柠萌将打造超级内容做为接下来的方向

不过截止到目前为止,属于柠萌影业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内容”仍未诞生。苏晓本人也向《三声》记者承认,这是一个会耗费大量成本的产出过程,并且无法进行粗暴的批量生产。“这不是简单的扩充产能的做法,而是应该在单个产品上面能够不断的提高质量,然后希望市场给予高回报这样的一个做法。”

对影视行业来说,打造超级内容最难的地方在于不可量化。“不是说你拿

着一个最大的IP,只要你有钱,拿最一线的演员投入最好的制作力量,最后出来的效果就是最好的,因为你毕竟是一个文化产品的创作,不是一个工业流水线上简单的叠加。”苏晓强调。他也坦承,现阶段,“所谓叠加超级内容,这中间是蛮考验内容公司的能力。”

三声:B轮融资后,柠萌会怎么布局?往什么方向走?

苏晓:一个是往超级内容方向发展,项目的投资成本肯定会越来越高,无论是电视剧、电影,还是网剧,因为你要求质量、制作越来越精良,这个也是需要很大的资本的支持、支撑。

另外还是希望能够做一个平台性的内容公司,所谓平台型不光是在某一个产品线上有布局,我们原来做电视剧比较强,现在也在积极布局电影、网剧,以后甚至还有其他的产品,包括数字内容、综艺类的节目都有。

不排除做一些上下游的股权投资,对我们有很大补充的,无论上游的有IP的,或者是有创作团队,或者下游有很强的发行、营销甚至是后期制作能力的这种公司我们也都会看。

三声:你觉得超级内容最可能出现在什么领域或者题材?

苏晓:我觉得在题材上面倒不会有特别严格的区分,在整个产业链上面,超级内容都要集中市场认可的最强资源,相互有化学反应,做乘法,才有可能变成一个超级内容,不是简单的资源叠加,而是必须要有化学反应。不是说你拿着一个最大的IP,又有钱,再请最一线的演员,投入最好的制作力量,最后出来的效果就是最好的。毕竟是文化产品的创作,不是工业流水线上简单的叠加,这中间蛮考验内容公司的能力,能否把各种资源通过化学反应调试到最好。

我们把自己定位成整个产业链当中的放大器的角色,这是我们的核心能力。

三声:去年的《太子妃升职记》算是一匹黑马,可以算网剧中的爆款,柠萌会怎么去做网剧的超级内容?

苏晓:对网剧市场我们有这样的判断,一个是网剧已经告别了低成本的、追求眼球效应的时代,不是简单的去打一些擦边球,做一些色情、暴力、迷信、怪力乱神的题材,柠萌做网剧不会去做这样的产品。

现在从制作的投入成本来讲,我觉得网剧跟电视剧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包括我们今年要做的几部网剧,投入也是非常大的,这也是对市场的判断。尽管它的播出平台不像大的电视剧可以同时兼顾网络和电视台,但是网络单一的平台慢慢也能走通付费。

但是从整个题材跟创作方向上来讲,我觉得网剧又不应该简单的等同于现在的电视剧,因为一方面还是从它的用户定位度考虑,用户肯定比电视剧更年轻,它的故事表达方式、选取的题材等等,应该更年轻态一些。

另外电视剧,尤其是黄金档的电视剧还是有题材、审查上的限制,网剧应该在保证导向价值观正确的前提之下,做一些题材类型上的突破,尝试创新,这也是我们对网剧的定位。

从题材的角度来讲,网络小说当中耽美的题材我们不会简单的去碰,因为所谓同性恋题材还是特别小众,尽管在网络小说当中有一大批,但是在网络小说的粉丝人群当中也是比较小众化的,过于小众的趣味我们不会简单的去尝试。在电视剧中现在还比较少表现的题材,比方说软科幻、探案类,这些还是值得网剧去好好的发挥。

互联网与影视行业的火花碰撞

在3月7日的发布会上,柠萌影业还官方发布了一份数据。这是一份洞察“新大众”的白皮书。所谓“新大众”,指的就是具备消费能力、充分意见影响力的文化消费人群。按照柠萌影业当天的解释,这一人群占到15-64岁总人口的10.1%。而柠萌影业更透过这一大数据得出结论,认为能把握这一人群的内容创业者,将在接下来的内容产出中独占鳌头。

这一数据的分析与把控倒不太像是一家传统影视公司所做的事。不过,从柠萌影业去年正式亮相开始,柠萌影业就一直对外界以互联网企业自居。

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互联网巨头腾讯对其的大力支持。2015年,柠萌影业宣布获得来自腾讯的战略入股,数值过亿。短短一年后,弘毅资本与芒果基金成为柠萌B轮融资的领投方。作为A轮的主要投资人,腾讯方面选择继续跟投。

业界人士声曾称“电影行业最终只是为BAT打工”,这一魔咒几乎一直笼罩在影视行业的上头。一部分人认为,资本的渗入有助于电影在互联网的助力下快速实现工业化。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将令所有电影都染上资本的铜臭味。

不过,在苏晓眼中,与腾讯的“合作”是双方的通力合作。“其实腾讯投资了很多的企业,我觉得他们更多的是‘修路’的概念,修好了让我们这些车子在上面跑。” 他表示,腾讯对柠萌的帮助,主要是在理念上有很多“学习与收获”。其中最大的收获仍然来自于互联网公司年轻的运营方式。苏晓表示,这为柠萌影业形成“面对市场非常灵活、快速迭代的公司的治理结构”提供了帮助。

腾讯带来的另一个影响,或许是让柠萌更像一家面向用户、也即TOC的互联网公司。相比于原来以电视台、视频网站为交易对象的TO B的模式,腾讯这类互联网公司“对用户的重视,所有的产品开发都是从用户体验入手”给苏晓非常大的影响,让柠萌在讨论每一部作品时,从关心“电视台台长、采购部主任”想什么,变为更考虑观众想要什么。

腾讯的支持层面,显然也包含了娱乐产业化的因素在。在这场合作中,柠萌影业所能得到的实质性支持主要是来自腾讯视频与腾讯互娱。今年8月,前者将与两家卫视一起播出柠萌影业出品的《小别离》。而后者则会将一部分优质IP提供给柠萌影业进行影视改编。这其中就包括来自腾讯文学的热门网文作品《择天记》。

最为重要的是,互联网基因的不断渗入,也正在促使这家公司变得更为年轻化。除开这份白皮书的新大众基本上是指15-44岁的青年人群,柠萌影业的风格定调也正在进行革命。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柠萌投拍的电视剧角色的选角,也开始暗合市场上瞬息万变的流行趋势。苏晓曾经在一次采访中透露,《好先生》张艺兴一角之所以能定下来,完全是因为柠萌影业的一位90后提及B站上的“红兴”CP很火。“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吸引力,然后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这个演员确定下来了。”苏晓说,“我们随时都在关注市场的千变万化,努力把我们的观念植入进产品里。”

《好先生》里的张艺兴是因为B站上“红兴”CP(也即孙红雷和张艺兴)很火而被选中出演

而在今年播出的几部电视剧,这一趋势还将继续蔓延。《寂寞空庭春欲晚》由郑爽与刘恺威主演;即将在8月上档的《小别离》,虽然是由黄磊、海清几位知名演员担纲主演,但少年团体Tfboys也将在其中亮相,担负起吸引年轻观众的职责。

三声:A轮引入了腾讯,你曾说想从传统的影视制作公司向互联网公司转型,这方面与腾讯合作会有帮助么?

苏晓:帮助当然是很大的。我们公司一开始就立志做一个互联网时代新的内容公司,所以也是积极往互联网观念上面去靠拢。核心的有这样几条:对用户的重视,所有的产品开发都是从用户体验入手,这个是互联网企业尤其是腾讯非常核心的一个观念。另外,在企业的组织架构上面,我们也特别重视互联网的属性,必须要做成一个扁平式的、能够面对市场,非常灵活、快速迭代的公司治理结构,我们公司非常强调现代企业合伙人体制,这点腾讯也很支持,他们尽管是那么大一个企业,但在柠萌仍是小股东,内容生产上还是合伙人团队在发挥作用。

当然腾讯对我们有非常强的支撑、支持,一方面有腾讯视频这样一个大的买家、平台,另外有腾讯互娱,他们既有文学、动漫、游戏等核心版权,另外现在自己也在做内容,我们也有很深度的合作。

但是跟这样一个互联网大佬合作,我们还是要保持自己的活力、灵活性跟自助性,不是简单的依附于一个平台,变成它下面一个附属的部门或者子公司,否则柠萌也会丧失活力,在市场上丧失它的竞争力。

三声:你曾说影视公司的转型,也是从to B向to C的转化,这二者有什么区别?

苏晓:这个差异是特别大的,对公司本身的基因、血液都有本质上的改变。原来我们电视剧做的比较多,电视剧更多的实际上是to B的生意,在揣摩电视台的台长、采购部主任会为什么样的电视剧买单。但是现在,我们从来不会讨论说电视台主任要什么,而是会先看市场,观众到底喜欢哪些电视剧、哪些产品,会比较互联网的用户和传统媒体的用户他们之间的区别。

尽管生意还是往to B做,因为你现在还是卖给视频网站、卖给电视台这样的平台方,但是你的整个产品的设计制作必须要 to C化,一定要仔细的去分析、研究用户的需求。当然对电视剧、电影来说,和其他的工业产品比是有难度的,因为文化产品的周期性比较长,对市场、用户的判断,往往会有一定的滞后性,有跟风,跟着市场上某一个爆款这样成功内容走,但这个市场的变化也会非常的快。所以,预判是有一定的难度,但还是逼迫着你必须要这样做。

三声:此前我们采访优酷CEO魏明,他说视频网站现在也在往TO C的方向走,也就是而向独立的个体收会员费,而不是像原来卖流量、卖广告给大客户,你觉得视频网站的这种转型对内容制作方会有什么影响?

苏晓:有利有弊,好处就是你对用户需求的把握会越来越精准,因为反馈是实时通过C端的用户直接过来的,你不需要再考虑平台方的想法,甚至平台方会鼓励你跟会员在一起,他投入多少钱,你跟平台方来分成,这样收益不封顶,这个是有利的地方。

但不利的地方在说,你的整个内容投入风险也会越来越大,因为没有B端的平台方帮你买单,风险都会加在内容制作方的头上,如果一步踩空、一个产品没有做准的话,风险、压力会越来越大。

在电影市场,爆款的天花板以前应该一直是比电视剧的想象力空间要大很多,因为你出来一个爆品,票房的想象空间是非常之大的,而电视剧一直维持在一个比较均衡的水平上,总体上来看电影的风险要比电视剧还是要大很多。但是以后所有的电视剧在C端也往会员的方向走的话,也会慢慢的跟电影一样,风险会越来越大。

当然出现一个爆款之后,没有平台方采购的天花板,你想象的空间很大,一个爆款可能通过跟用户收费的方式,得到的回报比之前想象的也会要大很多,但是对大多数的产品而言,风险是比以前要大的。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三声(tosansheng)。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融资5亿后,柠萌影业苏晓说小成本爆款的时代已过去

无论是电视剧、网剧还是电影,柠萌或者都希望能打造出一个“爆款”,这或许也是所有内容创作者的渴望。但这一行的变幻莫测之处在于,好内容与高投入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作者:黄云腾

资本寒冬,内容创业者的生机反而更加蓬勃。

又有一家公司在这种情况下拿到融资。一个星期前的3月7日,代表作品包括《寂寞空庭春欲晚》与《小别离》的柠萌影业宣布拿到B轮融资,数额达到5亿,并计划进军网剧与电影领域。而在一年前,这家公司才刚完成了数额超过1亿元的A轮融资。

《三声》专访了柠萌影业的创始人、CEO苏晓,他谈及了这家成立不久却走得极快的公司接下来的布局:超过60%的资金仍投在电视剧,打造超级内容。换句话说,也就是做“爆款”。

柠萌影业创始人、CEO苏晓

在这位创业者眼中,一家内容公司最重要的任务仍在于优质内容的产出。“我们的布局也是基于对市场的判断,和公司本身的定位。”苏晓谨慎地表示,“我们觉得一个市场的发展方向会往‘超级内容’方向发展。”

有了5亿元,柠萌要做什么?

这家2014年成立的影视公司,迄今为止才走过两年历程。从无到有,柠萌影业也拿出了一系列电视剧作品。其中包括有《寂寞空庭春欲晚》、《小别离》与《好先生》。作为2016年的首秀,《寂寞空庭春欲晚》收视率还不错,网络全平台点击量也超过37亿。

《寂寞空庭春欲晚》是柠萌2016年的第一部作品

但这样的成绩仍未企及苏晓眼中“超级内容”的标准。苏晓曾对外界谈及,他理想中的“超级内容”应类似于《花千骨》与《芈月传》。这些作品无一例外在获得极高收视率与影响力的同时,也能给予制作方以极高的商业回报。

在当下,想要获取优质内容,较高的金钱投入已不可或缺。“往‘超级内容’方向发展,这个项目的投资成本肯定会越来越高,无论是电视剧、电影,还是网剧,因为你要求质量、制作越来越精良,单个项目产品的投资成本会越来越高,这也需要很大的资本的支持、支撑。”苏晓说。

柠萌新一轮融资后,投入的一个方向就是纳入囊中的若干IP。其中包括《九州缥缈录》、《择天记》与《扶摇皇后》。按照《九州缥缈录》作者江南的说法,这部被外界称为东方《冰与火之歌》的电视剧版本,投资将超过以往任何一部电视剧,“在外景、服道美上都比以往的电视剧有着巨大的提升,风格也与现今已有的电视剧完全不一样”。苏晓也告诉《三声》,柠萌接下来的资金,超过60%都会花在电视剧上。

而另一个能确定的流向则在网络剧与电影方面。发布会当天,柠萌影业同时宣布会进军网络剧和电影业务。苏晓也告诉《三声》,目前,网络剧的项目已经确定为《亲爱的阿基米德》、《中国惊奇先生》、《通灵师》,构成柠萌影业接下来一年内主打玄幻网络剧的制作基调。而经过一年多的筹备,电影项目也会在6月份的时候召开发布会,并且将拍摄“不止一部”。

而这样广泛的业务涉猎,甚至也并未因政策的下调而陷入僵局。此前,网剧限管成为业界热议话题。而柠萌影业接下来推出的几部网剧多为奇幻与推理题材,客观上看,离管控的雷池仅有一步之遥。

对此,苏晓也表示,柠萌的网剧将不会挑战底线。相反,柠萌未来网剧的制作发向,将着力于“一些软科幻的题材与探案类的题材”。苏晓认为,这些现阶段还不能为电视剧所很好体现的题材,“还是值得网剧去好好的去发挥,去表现。”

无论是电视剧、网剧还是电影,柠萌或者都希望能打造出一个“爆款”,这或许也是所有内容创作者的渴望。但这一行的变幻莫测之处在于,好内容与高投入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就在采访前的前几天,尚未开拍的《如懿传》卖出接近15亿的高价,一时间也成为业界的热点话题。“我们这两天也看到新闻,原来电视剧没有一个说售价超过5个亿的,现在一部电视剧售价就有超过10亿的。” 苏晓认为,“这就是‘超级内容’市场认可的这种市场价值。”

柠萌将打造超级内容做为接下来的方向

不过截止到目前为止,属于柠萌影业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内容”仍未诞生。苏晓本人也向《三声》记者承认,这是一个会耗费大量成本的产出过程,并且无法进行粗暴的批量生产。“这不是简单的扩充产能的做法,而是应该在单个产品上面能够不断的提高质量,然后希望市场给予高回报这样的一个做法。”

对影视行业来说,打造超级内容最难的地方在于不可量化。“不是说你拿

着一个最大的IP,只要你有钱,拿最一线的演员投入最好的制作力量,最后出来的效果就是最好的,因为你毕竟是一个文化产品的创作,不是一个工业流水线上简单的叠加。”苏晓强调。他也坦承,现阶段,“所谓叠加超级内容,这中间是蛮考验内容公司的能力。”

三声:B轮融资后,柠萌会怎么布局?往什么方向走?

苏晓:一个是往超级内容方向发展,项目的投资成本肯定会越来越高,无论是电视剧、电影,还是网剧,因为你要求质量、制作越来越精良,这个也是需要很大的资本的支持、支撑。

另外还是希望能够做一个平台性的内容公司,所谓平台型不光是在某一个产品线上有布局,我们原来做电视剧比较强,现在也在积极布局电影、网剧,以后甚至还有其他的产品,包括数字内容、综艺类的节目都有。

不排除做一些上下游的股权投资,对我们有很大补充的,无论上游的有IP的,或者是有创作团队,或者下游有很强的发行、营销甚至是后期制作能力的这种公司我们也都会看。

三声:你觉得超级内容最可能出现在什么领域或者题材?

苏晓:我觉得在题材上面倒不会有特别严格的区分,在整个产业链上面,超级内容都要集中市场认可的最强资源,相互有化学反应,做乘法,才有可能变成一个超级内容,不是简单的资源叠加,而是必须要有化学反应。不是说你拿着一个最大的IP,又有钱,再请最一线的演员,投入最好的制作力量,最后出来的效果就是最好的。毕竟是文化产品的创作,不是工业流水线上简单的叠加,这中间蛮考验内容公司的能力,能否把各种资源通过化学反应调试到最好。

我们把自己定位成整个产业链当中的放大器的角色,这是我们的核心能力。

三声:去年的《太子妃升职记》算是一匹黑马,可以算网剧中的爆款,柠萌会怎么去做网剧的超级内容?

苏晓:对网剧市场我们有这样的判断,一个是网剧已经告别了低成本的、追求眼球效应的时代,不是简单的去打一些擦边球,做一些色情、暴力、迷信、怪力乱神的题材,柠萌做网剧不会去做这样的产品。

现在从制作的投入成本来讲,我觉得网剧跟电视剧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包括我们今年要做的几部网剧,投入也是非常大的,这也是对市场的判断。尽管它的播出平台不像大的电视剧可以同时兼顾网络和电视台,但是网络单一的平台慢慢也能走通付费。

但是从整个题材跟创作方向上来讲,我觉得网剧又不应该简单的等同于现在的电视剧,因为一方面还是从它的用户定位度考虑,用户肯定比电视剧更年轻,它的故事表达方式、选取的题材等等,应该更年轻态一些。

另外电视剧,尤其是黄金档的电视剧还是有题材、审查上的限制,网剧应该在保证导向价值观正确的前提之下,做一些题材类型上的突破,尝试创新,这也是我们对网剧的定位。

从题材的角度来讲,网络小说当中耽美的题材我们不会简单的去碰,因为所谓同性恋题材还是特别小众,尽管在网络小说当中有一大批,但是在网络小说的粉丝人群当中也是比较小众化的,过于小众的趣味我们不会简单的去尝试。在电视剧中现在还比较少表现的题材,比方说软科幻、探案类,这些还是值得网剧去好好的发挥。

互联网与影视行业的火花碰撞

在3月7日的发布会上,柠萌影业还官方发布了一份数据。这是一份洞察“新大众”的白皮书。所谓“新大众”,指的就是具备消费能力、充分意见影响力的文化消费人群。按照柠萌影业当天的解释,这一人群占到15-64岁总人口的10.1%。而柠萌影业更透过这一大数据得出结论,认为能把握这一人群的内容创业者,将在接下来的内容产出中独占鳌头。

这一数据的分析与把控倒不太像是一家传统影视公司所做的事。不过,从柠萌影业去年正式亮相开始,柠萌影业就一直对外界以互联网企业自居。

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互联网巨头腾讯对其的大力支持。2015年,柠萌影业宣布获得来自腾讯的战略入股,数值过亿。短短一年后,弘毅资本与芒果基金成为柠萌B轮融资的领投方。作为A轮的主要投资人,腾讯方面选择继续跟投。

业界人士声曾称“电影行业最终只是为BAT打工”,这一魔咒几乎一直笼罩在影视行业的上头。一部分人认为,资本的渗入有助于电影在互联网的助力下快速实现工业化。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将令所有电影都染上资本的铜臭味。

不过,在苏晓眼中,与腾讯的“合作”是双方的通力合作。“其实腾讯投资了很多的企业,我觉得他们更多的是‘修路’的概念,修好了让我们这些车子在上面跑。” 他表示,腾讯对柠萌的帮助,主要是在理念上有很多“学习与收获”。其中最大的收获仍然来自于互联网公司年轻的运营方式。苏晓表示,这为柠萌影业形成“面对市场非常灵活、快速迭代的公司的治理结构”提供了帮助。

腾讯带来的另一个影响,或许是让柠萌更像一家面向用户、也即TOC的互联网公司。相比于原来以电视台、视频网站为交易对象的TO B的模式,腾讯这类互联网公司“对用户的重视,所有的产品开发都是从用户体验入手”给苏晓非常大的影响,让柠萌在讨论每一部作品时,从关心“电视台台长、采购部主任”想什么,变为更考虑观众想要什么。

腾讯的支持层面,显然也包含了娱乐产业化的因素在。在这场合作中,柠萌影业所能得到的实质性支持主要是来自腾讯视频与腾讯互娱。今年8月,前者将与两家卫视一起播出柠萌影业出品的《小别离》。而后者则会将一部分优质IP提供给柠萌影业进行影视改编。这其中就包括来自腾讯文学的热门网文作品《择天记》。

最为重要的是,互联网基因的不断渗入,也正在促使这家公司变得更为年轻化。除开这份白皮书的新大众基本上是指15-44岁的青年人群,柠萌影业的风格定调也正在进行革命。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柠萌投拍的电视剧角色的选角,也开始暗合市场上瞬息万变的流行趋势。苏晓曾经在一次采访中透露,《好先生》张艺兴一角之所以能定下来,完全是因为柠萌影业的一位90后提及B站上的“红兴”CP很火。“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吸引力,然后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这个演员确定下来了。”苏晓说,“我们随时都在关注市场的千变万化,努力把我们的观念植入进产品里。”

《好先生》里的张艺兴是因为B站上“红兴”CP(也即孙红雷和张艺兴)很火而被选中出演

而在今年播出的几部电视剧,这一趋势还将继续蔓延。《寂寞空庭春欲晚》由郑爽与刘恺威主演;即将在8月上档的《小别离》,虽然是由黄磊、海清几位知名演员担纲主演,但少年团体Tfboys也将在其中亮相,担负起吸引年轻观众的职责。

三声:A轮引入了腾讯,你曾说想从传统的影视制作公司向互联网公司转型,这方面与腾讯合作会有帮助么?

苏晓:帮助当然是很大的。我们公司一开始就立志做一个互联网时代新的内容公司,所以也是积极往互联网观念上面去靠拢。核心的有这样几条:对用户的重视,所有的产品开发都是从用户体验入手,这个是互联网企业尤其是腾讯非常核心的一个观念。另外,在企业的组织架构上面,我们也特别重视互联网的属性,必须要做成一个扁平式的、能够面对市场,非常灵活、快速迭代的公司治理结构,我们公司非常强调现代企业合伙人体制,这点腾讯也很支持,他们尽管是那么大一个企业,但在柠萌仍是小股东,内容生产上还是合伙人团队在发挥作用。

当然腾讯对我们有非常强的支撑、支持,一方面有腾讯视频这样一个大的买家、平台,另外有腾讯互娱,他们既有文学、动漫、游戏等核心版权,另外现在自己也在做内容,我们也有很深度的合作。

但是跟这样一个互联网大佬合作,我们还是要保持自己的活力、灵活性跟自助性,不是简单的依附于一个平台,变成它下面一个附属的部门或者子公司,否则柠萌也会丧失活力,在市场上丧失它的竞争力。

三声:你曾说影视公司的转型,也是从to B向to C的转化,这二者有什么区别?

苏晓:这个差异是特别大的,对公司本身的基因、血液都有本质上的改变。原来我们电视剧做的比较多,电视剧更多的实际上是to B的生意,在揣摩电视台的台长、采购部主任会为什么样的电视剧买单。但是现在,我们从来不会讨论说电视台主任要什么,而是会先看市场,观众到底喜欢哪些电视剧、哪些产品,会比较互联网的用户和传统媒体的用户他们之间的区别。

尽管生意还是往to B做,因为你现在还是卖给视频网站、卖给电视台这样的平台方,但是你的整个产品的设计制作必须要 to C化,一定要仔细的去分析、研究用户的需求。当然对电视剧、电影来说,和其他的工业产品比是有难度的,因为文化产品的周期性比较长,对市场、用户的判断,往往会有一定的滞后性,有跟风,跟着市场上某一个爆款这样成功内容走,但这个市场的变化也会非常的快。所以,预判是有一定的难度,但还是逼迫着你必须要这样做。

三声:此前我们采访优酷CEO魏明,他说视频网站现在也在往TO C的方向走,也就是而向独立的个体收会员费,而不是像原来卖流量、卖广告给大客户,你觉得视频网站的这种转型对内容制作方会有什么影响?

苏晓:有利有弊,好处就是你对用户需求的把握会越来越精准,因为反馈是实时通过C端的用户直接过来的,你不需要再考虑平台方的想法,甚至平台方会鼓励你跟会员在一起,他投入多少钱,你跟平台方来分成,这样收益不封顶,这个是有利的地方。

但不利的地方在说,你的整个内容投入风险也会越来越大,因为没有B端的平台方帮你买单,风险都会加在内容制作方的头上,如果一步踩空、一个产品没有做准的话,风险、压力会越来越大。

在电影市场,爆款的天花板以前应该一直是比电视剧的想象力空间要大很多,因为你出来一个爆品,票房的想象空间是非常之大的,而电视剧一直维持在一个比较均衡的水平上,总体上来看电影的风险要比电视剧还是要大很多。但是以后所有的电视剧在C端也往会员的方向走的话,也会慢慢的跟电影一样,风险会越来越大。

当然出现一个爆款之后,没有平台方采购的天花板,你想象的空间很大,一个爆款可能通过跟用户收费的方式,得到的回报比之前想象的也会要大很多,但是对大多数的产品而言,风险是比以前要大的。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三声(tosansheng)。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