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上海音乐学院 | 用音乐深耕红色文化的传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上海音乐学院 | 用音乐深耕红色文化的传承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国大学生创意节特别策划推出献礼建党百年——高校红色美育专题系列访谈。

共话红色创意 献礼建党百年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国大学生创意节特别策划推出献礼建党百年 高校红色美育专题系列访谈。本系列访谈以“红色基因淬炼艺术青春”为主题,旨在与艺术创意领域专家学者深入探讨高校传承红色文化的路径以及培养红色基因人才在当代美育中的重要意义,并通过采访汇编与定期刊载的形式,汇聚高校创新美育理念,输出艺术创意学界前沿观点。此次专题系列访谈的策划推出,不仅是为高校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实施红色育人提供动力,更是中国大学生创意节在建党百年之际以实践先行响应时代号召,积极发挥红色文化对艺术创作的价值引领作用,鼓励当代大学生用红色文化创意表达健康正确的审美意识,将“青春梦”融入“中国梦”的重要创举。

上海音乐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是中国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者和孵化器,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中国音乐教育的杰出代表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被誉为“音乐家的摇篮”。

本期访谈人物

尤继一 先生

上海音乐学院

数字媒体艺术学院院长

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本期访谈内容

01 心系民族未来 谱写百年校史

Q: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上海音乐学院也即将走过100年的岁月。作为一所爱国主义精神引领下的音乐学府,上海音乐学院从抗战、建国初期直到现在,为我国培养了许多优秀的爱国主义音乐家和音乐作品。您能否介绍一下这段校史,以及其中代表性的人物与事迹?

A:上海音乐学院前身为国立音乐院,由蔡元培先生和萧友梅先生于1927年11月27日在上海创办,是中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国立高等音乐学府,以“援西立中,化用为体”为办学理念,奠立了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专业建制与学科体系。

上海音乐学院坚持精品教育战略,坚持“重视基础、严格教学、精于实践”的教学传统,涌现出了萧友梅、黄自、贺绿汀、谭抒真、卫仲乐、丁善德、钱仁康、马革顺、周小燕、胡登跳、高芝兰、桑桐、才旦卓玛、俞丽拿、廖昌永等中国几代卓越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表演艺术家以及教学名师,产出了一批影响深远的经典著作与全国通用专业教材,众多毕业生成为世界各大乐团与音乐机构的领军与骨干人才。

办学九十四年来,上海音乐学院始终秉承“养成音乐专门人才,一方输入世界音乐,一方从事整理国乐,期趋向于大同,而培植国民美与和的神志及其艺术”的创办宗旨,恪守“和毅庄诚”的校训规范,始终与国家民族命运休戚与共,始终站在音乐艺术发展的前沿,创立并不断完善中国专业音乐艺术的教育体制与办学模式,担负起引领中国专业音乐发展方向的责任,积淀了宏阔深厚的历史底蕴,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化传统,名师辈出,名作纷呈,培养了几代杰出的中国音乐领军人才,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和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02 融合艺术教育发挥红色价值

Q:音乐一直是红色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大部分,您认为红色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价值是什么,特别是对于音乐专业的大学生?

A: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革命理论、革命经验和革命精神凝结而成的革命传统。是我党革命历史、崇高精神和优良传统的积淀和凝聚,是我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红色文化艺术教育是将红色文化融合到艺术教育当中,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再现红色历史,使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接受红色革命熏陶,在重温革命传统中催生爱国主义情怀,促使更多的大学生尤其是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亲身融入红色经典艺术,体会红色艺术资源中所蕴含的精神魅力和艺术特质,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更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创新形式和有效载体。

03 复排经典巨作 创新美育举措

Q:上海音乐学院一直都在推动红色文化的弘扬和红色基因的传承,数字媒体艺术是新的音乐概念技术,您能否介绍一下数字媒体艺术学院在这方面有过哪些尝试和举措?

A:近年来,数字媒体艺术学院(以下简称“数媒学院”)积极参与各项红色文化艺术的实践创作。2020年,协助上海音乐学院打造中国首部8K全景声实景原创歌剧电影《贺绿汀》、复排红色经典《长征组歌》。其中,后者是由上海音乐学院携手新华社《声在中国》项目共同打造的红色主题剧目。

长征,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远征,是史诗般的壮举。上海音乐学院以师生结合的方式复排并创新打造新时代版《长征组歌》,是上音人对长征精神和1965年版长征组歌的致敬。因此,整个舞台视觉,追求厚重雄浑效果、环幕设计意在沉浸感,更富冲击力和震撼力。

在新时代版《长征组歌》的舞台视觉呈现中,数媒学院结合数字媒体艺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三维合成技术),将传统的、静止的舞台动态化,运用多层影像构成舞台上的空间感,运用多维时空的呈现方式来表达在我党领导下红军的伟大政策。多媒体舞台设计及灯光设计共同烘托出身临其境的观感,更好地渲染作品本身。长征路线全景3D地图的展示,能够更好地帮助当下人了解长征精神,体验想象长征的艰辛困苦和红军将士们坚定的信念,以及大无畏革命精神和革命的浪漫主义情怀。整场曲目中所有的场景画面、镜头的运动力图达到与音乐气息的紧密结合,通过视与听的融合来提高整部作品的整体性。

04 全学科齐呈现共推红色教育

Q:数字媒体艺术作为音乐在新时代的新起点,学院是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同学们的红色基因?您如何看待传承红色基因对数字媒体艺术形式的影响?

A:红色音乐文化是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增强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红色音乐文化融入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方法、路径,对于上海音乐学院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推动红色音乐文化研究、红色音乐创演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机结合,形成既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又有音乐院校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打造红色音乐文化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优化红色基因传承的环境,引导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不仅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深入了解党史国史、坚定理想信念,更是有助于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的道德素养和文化自信。

2020年,是上音“师资队伍建设年”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年”,学校把“两个年”的建设与“四史”学习教育、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充分融合,坚持把育人放在学校宏观框架突出位置。在学校部署下,数媒学院组织师生以集中学习和自学、利用学习强国平台资源网上学习等不同形式认真学习“四史”,组织学习红色主题教育讲座及观看电影党课。团支部先后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学生骨干和团员参观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中国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渔阳里等红色景点,使学生浸润于红色教育环境中,激发爱国情怀。

以复排新时代版《长征组歌》为例,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提出“我们复排时,第一个定位就是当代的年轻人向那一代年轻人致敬,是那一代年轻人拿生命、用鲜血、对革命信念的坚持,换来了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在排练中,师生们一边学习革命精神,一边继续奋斗不息。该剧还涉及到服化、舞美的全新呈现,是上海音乐学院艺术上全学科的全面展现,是对红色基因传承的再普及和再教育。

05 深耕红色传承开创美育新篇

Q:本届中国大学生创意节的主题是“新起源”,现今历史的车轮又驶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作为艺术类院校,您认为红色基因的传承和红色文化的弘扬在新一代音乐人身上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A: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凝结而成的伟大精神成果,红色基因的传承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本质是一致的。红色音乐文化是维系民族团结的重要精神纽带,以讴歌英雄事迹、弘扬革命精神、传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红色音乐作品,能够启迪思想,浸润心灵、陶冶情操、涵化道德。

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说,用音乐来讲故事,用音乐来讲红色传承,是上音的优势和特色。上海音乐学院始终探索并深耕红色基因的创新性传承路径及对红色音乐文化的弘扬。近年来,学校逐步探索以文艺创排项目来带动思政教育的艺术类院校思政教育模式,形成了在剧组里成立临时党支部、红色地标参观、思政教育等一套完整思政教育创新机制,充分开掘红色音乐文化育人的富矿。

 

来源:中创节

原标题:上海音乐学院:用音乐深耕红色文化的传承

最新更新时间:05/19 16:31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上海音乐学院 | 用音乐深耕红色文化的传承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国大学生创意节特别策划推出献礼建党百年——高校红色美育专题系列访谈。

共话红色创意 献礼建党百年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国大学生创意节特别策划推出献礼建党百年 高校红色美育专题系列访谈。本系列访谈以“红色基因淬炼艺术青春”为主题,旨在与艺术创意领域专家学者深入探讨高校传承红色文化的路径以及培养红色基因人才在当代美育中的重要意义,并通过采访汇编与定期刊载的形式,汇聚高校创新美育理念,输出艺术创意学界前沿观点。此次专题系列访谈的策划推出,不仅是为高校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实施红色育人提供动力,更是中国大学生创意节在建党百年之际以实践先行响应时代号召,积极发挥红色文化对艺术创作的价值引领作用,鼓励当代大学生用红色文化创意表达健康正确的审美意识,将“青春梦”融入“中国梦”的重要创举。

上海音乐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是中国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者和孵化器,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中国音乐教育的杰出代表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被誉为“音乐家的摇篮”。

本期访谈人物

尤继一 先生

上海音乐学院

数字媒体艺术学院院长

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本期访谈内容

01 心系民族未来 谱写百年校史

Q: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上海音乐学院也即将走过100年的岁月。作为一所爱国主义精神引领下的音乐学府,上海音乐学院从抗战、建国初期直到现在,为我国培养了许多优秀的爱国主义音乐家和音乐作品。您能否介绍一下这段校史,以及其中代表性的人物与事迹?

A:上海音乐学院前身为国立音乐院,由蔡元培先生和萧友梅先生于1927年11月27日在上海创办,是中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国立高等音乐学府,以“援西立中,化用为体”为办学理念,奠立了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专业建制与学科体系。

上海音乐学院坚持精品教育战略,坚持“重视基础、严格教学、精于实践”的教学传统,涌现出了萧友梅、黄自、贺绿汀、谭抒真、卫仲乐、丁善德、钱仁康、马革顺、周小燕、胡登跳、高芝兰、桑桐、才旦卓玛、俞丽拿、廖昌永等中国几代卓越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表演艺术家以及教学名师,产出了一批影响深远的经典著作与全国通用专业教材,众多毕业生成为世界各大乐团与音乐机构的领军与骨干人才。

办学九十四年来,上海音乐学院始终秉承“养成音乐专门人才,一方输入世界音乐,一方从事整理国乐,期趋向于大同,而培植国民美与和的神志及其艺术”的创办宗旨,恪守“和毅庄诚”的校训规范,始终与国家民族命运休戚与共,始终站在音乐艺术发展的前沿,创立并不断完善中国专业音乐艺术的教育体制与办学模式,担负起引领中国专业音乐发展方向的责任,积淀了宏阔深厚的历史底蕴,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化传统,名师辈出,名作纷呈,培养了几代杰出的中国音乐领军人才,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和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02 融合艺术教育发挥红色价值

Q:音乐一直是红色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大部分,您认为红色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价值是什么,特别是对于音乐专业的大学生?

A: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革命理论、革命经验和革命精神凝结而成的革命传统。是我党革命历史、崇高精神和优良传统的积淀和凝聚,是我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红色文化艺术教育是将红色文化融合到艺术教育当中,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再现红色历史,使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接受红色革命熏陶,在重温革命传统中催生爱国主义情怀,促使更多的大学生尤其是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亲身融入红色经典艺术,体会红色艺术资源中所蕴含的精神魅力和艺术特质,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更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创新形式和有效载体。

03 复排经典巨作 创新美育举措

Q:上海音乐学院一直都在推动红色文化的弘扬和红色基因的传承,数字媒体艺术是新的音乐概念技术,您能否介绍一下数字媒体艺术学院在这方面有过哪些尝试和举措?

A:近年来,数字媒体艺术学院(以下简称“数媒学院”)积极参与各项红色文化艺术的实践创作。2020年,协助上海音乐学院打造中国首部8K全景声实景原创歌剧电影《贺绿汀》、复排红色经典《长征组歌》。其中,后者是由上海音乐学院携手新华社《声在中国》项目共同打造的红色主题剧目。

长征,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远征,是史诗般的壮举。上海音乐学院以师生结合的方式复排并创新打造新时代版《长征组歌》,是上音人对长征精神和1965年版长征组歌的致敬。因此,整个舞台视觉,追求厚重雄浑效果、环幕设计意在沉浸感,更富冲击力和震撼力。

在新时代版《长征组歌》的舞台视觉呈现中,数媒学院结合数字媒体艺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三维合成技术),将传统的、静止的舞台动态化,运用多层影像构成舞台上的空间感,运用多维时空的呈现方式来表达在我党领导下红军的伟大政策。多媒体舞台设计及灯光设计共同烘托出身临其境的观感,更好地渲染作品本身。长征路线全景3D地图的展示,能够更好地帮助当下人了解长征精神,体验想象长征的艰辛困苦和红军将士们坚定的信念,以及大无畏革命精神和革命的浪漫主义情怀。整场曲目中所有的场景画面、镜头的运动力图达到与音乐气息的紧密结合,通过视与听的融合来提高整部作品的整体性。

04 全学科齐呈现共推红色教育

Q:数字媒体艺术作为音乐在新时代的新起点,学院是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同学们的红色基因?您如何看待传承红色基因对数字媒体艺术形式的影响?

A:红色音乐文化是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增强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红色音乐文化融入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方法、路径,对于上海音乐学院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推动红色音乐文化研究、红色音乐创演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机结合,形成既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又有音乐院校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打造红色音乐文化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优化红色基因传承的环境,引导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不仅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深入了解党史国史、坚定理想信念,更是有助于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的道德素养和文化自信。

2020年,是上音“师资队伍建设年”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年”,学校把“两个年”的建设与“四史”学习教育、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充分融合,坚持把育人放在学校宏观框架突出位置。在学校部署下,数媒学院组织师生以集中学习和自学、利用学习强国平台资源网上学习等不同形式认真学习“四史”,组织学习红色主题教育讲座及观看电影党课。团支部先后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学生骨干和团员参观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中国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渔阳里等红色景点,使学生浸润于红色教育环境中,激发爱国情怀。

以复排新时代版《长征组歌》为例,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提出“我们复排时,第一个定位就是当代的年轻人向那一代年轻人致敬,是那一代年轻人拿生命、用鲜血、对革命信念的坚持,换来了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在排练中,师生们一边学习革命精神,一边继续奋斗不息。该剧还涉及到服化、舞美的全新呈现,是上海音乐学院艺术上全学科的全面展现,是对红色基因传承的再普及和再教育。

05 深耕红色传承开创美育新篇

Q:本届中国大学生创意节的主题是“新起源”,现今历史的车轮又驶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作为艺术类院校,您认为红色基因的传承和红色文化的弘扬在新一代音乐人身上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A: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凝结而成的伟大精神成果,红色基因的传承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本质是一致的。红色音乐文化是维系民族团结的重要精神纽带,以讴歌英雄事迹、弘扬革命精神、传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红色音乐作品,能够启迪思想,浸润心灵、陶冶情操、涵化道德。

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说,用音乐来讲故事,用音乐来讲红色传承,是上音的优势和特色。上海音乐学院始终探索并深耕红色基因的创新性传承路径及对红色音乐文化的弘扬。近年来,学校逐步探索以文艺创排项目来带动思政教育的艺术类院校思政教育模式,形成了在剧组里成立临时党支部、红色地标参观、思政教育等一套完整思政教育创新机制,充分开掘红色音乐文化育人的富矿。

 

来源:中创节

原标题:上海音乐学院:用音乐深耕红色文化的传承

最新更新时间:05/19 16:31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