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看短视频,随时随地发现新“神医”|3.15特别报道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看短视频,随时随地发现新“神医”|3.15特别报道

如果说“神医”们上电视媒体是在精准营销中老年群体的话,那么抖音和小红书等互联网流量App,毫无疑问覆盖了年龄层更广的群体。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原祎鸣 谢欣

制图|孟令稀

“黄精每天泡茶当水喝,对控制血糖效果比较好。”

在这条由“钧州医家黑老师”发布的抖音短视频下,高赞第一位的评论是“能治好的,我婆婆的糖尿病已经好了。”对此,视频发布者没有作出任何解释。这个介绍栏写着“中医科普,养生知识”的账号,运营者自称为三甲中医院主任医师,却没有写明到底是哪家三甲医院。但是,他却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大号,有着589万的粉丝量,每条视频点赞量少则上千,多则过百万。

而事实上,目前无论1型还是2型糖尿病都不能治愈。

还有更多像“钧州医家黑老师”这样的“医生们”误导着众多患者及家属,不止是抖音,小红书里,也浮现着他们的身影——这两个平台具有代表意义,抖音是国内流量最大的短视频平台;而小红书的女性用户占比超过88%,当用户搜索相关的医疗和保健信息,也更多集中在儿童健康、减肥等上。

神医新战场

今年2月有网友发现,有30多个“神医”在多个地方电视台,或是穿着民族服装,或是以业内德高望重老专家的身份出现,共同念出了这么一句话

“我翻来覆去地思想斗争一个月,最终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把祖传的秘方无偿奉献出来,让药厂批量生产,这样就算我不在了,这个秘方还能继续救人。”

如果说“神医”们上电视媒体是在精准营销中老年群体的话,那么抖音和小红书等互联网流量App,毫无疑问覆盖了年龄层更广的群体。

目前,短视频已经占据了当代人过半的社交媒体时间,2020年,抖音国内日活跃用户数突破6亿,而更多针对着女性用户的小红书日活量过三千万,社区单日曝光次数已经超过45亿。

在内容上,健康类短视频的生产与流量随着新冠疫情的到来出现暴增。抖音曾统计,2020年抖音上疫情防控视频播放总量达到423亿次,99场一线专家直播,1601万人在线学习疫情知识;医生护士在抖音上获赞超十亿。

即使是在疫情前,健康中国发布的《2019年健康科普视频洞察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也显示,其对近9000名网络用户进行健康科普视频用户现状调研统计后,92.1%的人看过健康科普视频;55.3%的用户观看健康科普视频是关注健康生活方式;有付费意愿的用户占比55.4%;用户观看视频后对相关医疗信息、演讲专家的咨询、挂号服务等有较大需求。《报告》还调研了近600位医生参与健康科普视频的情况,91.4%的医生表示对健康科普视频内容制作有兴趣。

2019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科学报社与字节跳动联合发布的《知识的普惠——短视频与知识传播研究报告》抖音平台中,关注者数量超过一万的知识类账号中,健康科普类账号最受欢迎。健康领域视频处于一个医生愿意做、观众愿意看的平衡状态。

而据《报告》,2020年第一季度,抖音平台个人医生类KOL(关键意见领袖)共计有941个,活跃账号占比78.5%,累计发布视频超过3万条,并获得4.4亿次的点赞。

这些动辄上亿的数据,指向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短视频平台对于健康科普已经产生了极大的能量,而这种能量可为正,也可为负。

是真科普吗?

从抖音等众多健康类短视频内容中不难看出,伪科普和假医生已在流量平台上大行其道。

界面新闻记者在抖音、小红书上均发现,一种名为“干刷”的保健方法成为热门推荐内容——所谓“干刷”,是指在洗澡后利用刷子在皮肤上摩擦下可产生美白、去除脂肪粒和橘皮组织等功效。

在这类短视频中,“震惊”“高效减肥”等词汇出现频率极高,有关“干刷“的商品也不尽其数。但实际上,丁香医生旗下公众号曾就这个现象指出,每天用干刷刷身体,非常容易造成皮肤屏障破坏,极有可能导致皮肤干燥、瘙痒、脱屑,更严重者甚至会换湿疹、皮炎。而小红书上也有用户分享到自己因为干刷,患得荨麻疹性血管炎,身体三分之二的面积过敏、发红发紫、干痒肿痛。

微博大V“是咻仔呀”曾在2020年10月发布微博称,他的母亲在抖音上看了科普视频后,想要尝试用核桃、香油加白糖一起蒸,相信连喝半个月可帮他的父亲治疗肾结石。该条微博下面的评论也有不少网友表示自己的父母也经常相信这些伪科学视频,并指出“学历高低不是关键”,即使父母研究生毕业,依然会跟着短视频学习用大蒜治疗静脉曲张。

微博认证为“前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科物理治疗师”的账号“掰腿老黄”,曾将健康科普类短视频的特点总结为:“必须标题党、最好不花钱,以及必须披上白大褂”。

但是,令人警惕和困扰的,也并非只有这些神药和秘方。

医学作为一门复杂学科,即使是正规的专家科普,大多数的医学问题也是难以在一个短视频的时长里解释清楚的,而许多问题也需根据个人身体状态,进行相应检查后才能下判断。但这在短视频流量平台上显然无法实现。

诚然,也有针对普遍情况的正规科普,腾讯医典、卓正医疗、怡禾医疗等机构都在科普上投入不菲,但这些平台的内容每一篇都需要同行评议,由多位医生共同审核后方可发布。

但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呈现的景象要混乱得多。

当界面新闻记者在抖音App中搜索“月经期间是否可以同房”问题时,出现答案五花八门。

“妇产科唐亮芳”(个人认证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在“经期能不能同房?唐医生来告诉你”中说到,经期间性冲动时,子宫收缩容易把子宫内膜碎片挤入盆腔,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

而“妇产科刘义”(个人认证标识:武汉协和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科室副主任刘义)的视频“永远记得身体是自己的,别犯傻”视频中说到:有人说经期同房会造成子内膜异位症,这种说法有依据吗?没有依据,经期同房不提倡,但子宫内膜异位症跟感染和炎症没有任何的关系,人流次数做多了会造成子宫内膜异位症。

以上两种说法,截然相反,可却又都是出自知名三甲医院医生之口,这给观看者带来的轻则是困扰,重则是潜在的健康风险。

界面新闻记者在浏览大量短视频后发现,绝大多数地医学科普类视频会在59秒内传递论点信息,如就“女性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这一问题提供饮食,作息等方方面面的建议,但其并不会讲述背后原因,也就必然使得用户在发现相反论点时会产生困惑。

是真医生吗?

但显然,通常情况下三甲医院医生的科普仍具备一定含金量与可信度,而在几大短视频平台上更加泛滥的,实际上则是由身份不明者打着“养生”或“中医”旗号制作的各种健康类短视频。

虽然主流短视频平台都有各自的用户身份认证方式,但实际上,真正官方认证过的医疗行业人士在健康类视频创作者中仍是少数。

《短视频平台医生KOL生态分析报告》显示,2020一季度,抖音平台个人医生类KOL共计有941个,活跃账号占比78.5%,累计发布视频超过3万条;而在小红书上,仅有包括张文宏在内的7位医生账号为平台认证账号。

无一例外的是,在这些认证账号之外,存在着大量名称中包含“医生”“大夫”“中医”和“博士”的非认证个人账号在发布着各类健康类短视频。

而事实上,这些没有认证的医疗类账号也可能有很高的粉丝量,甚至超过认证账号。

如小红书上经过官方认证的“皮肤科医生王世宁”的粉丝数位1.4万,而未经认证的“大筠医生”的粉丝数位49.9万;抖音中,ID名为“眼科医生史永利”未经认证,有59.7万粉丝等等。

而各种未认证的医疗账号也在对自己身份刻意进行模糊化处理,大打“擦边球”。这些账号的标准套路便是,出镜者身着白大褂或是传统服装,旁人对其称呼为“某医生”“某主任”“某老师”,虽然其视频中称自己是医生,但从不详细说自己具体就职的医院与科室。

而这些未认证账号所产出的内容,实际上也走向了批量流水线化。

界面新闻记者在淘宝平台上以“健康养生视频”为关键字搜索发现,用户可以以几块钱一条的价格购买上千条例如“每天2个小动作,让你长寿20年”的“科普视频”。而这些视频几乎不需要经过修剪,就可以发布在短视频平台的账号上,然后兜售其养生课程和中医秘方,或是开展付费咨询。

甚至,连医生科普行业短视频代运营方案、培训课程也可以在淘宝上买到。

微博的儿科大V、深圳怡禾医疗创始人裴洪岗在互联网各平台科普多年,他认为驱使那么多人相信“偏方”和“伪科学”存在的原因在于,相对于严谨的知识,这些“偏方”大多听起来效果神奇,操作门槛也低,在缺乏辨别能力的情况下很多人会想去尝试。

但无论是内容质量,还是认证管理,也都共同指向了这样一个疑问:作为平台方的抖音还是小红书,对其平台上的医疗信息是否尽到了监管责任?对于平台未认证的医疗信息发布者,是否只要未对其认证,便可将鉴别的责任推给普通网民,从而任由其野蛮生长?

截至发稿为止,抖音并未对界面新闻的查询进行回复,而小红书则通过书面回复表示:小红书社区规范中明确规定,用户不得发布违背科学常识的内容;去年二季度,平台启动了生态专项治理行动,对社区内包括伪科学标题党等在内的受用户高频举报的内容进行重点治理。

然而从实际效果上看,这类伪科学和打擦边球的内容仍然大量存在。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游云庭认为,从内容上看,养生信息和治疗疾病的诊疗方案是两个概念,短视频平台有责任对涉及诊疗方案内容进行事先的审查,如图片识别,语音识别或者先审后发等手段,不进行审查的话则存在合规风险。

他认为,平台对于执业医生所发布的信息真实性可能无法立刻甄别,因此无需担责,但如因为虚假内容导致用户出现上当受骗等不良后果并告知平台,而平台依然不对此进行监管的,平台负有帮助侵权责任。而对于普通用户所发布的信息平台通常也难以监管,多数情况下不需承担责任,但如是有访问量过大成为平台热门视频的,平台应对此承担责任。

2016年,患有滑膜肉瘤的青年魏则西,因为百度竞价排名的规则误信了莆田系医疗机构,延误了正规治疗,1994年出生的他最终早早离开了世界。

在他去世后的这几年,短视频平台飞速发展,视频搜索大有取代图文搜索的趋势,而需要警惕的是,会不会有更多的“魏则西”受害。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小红书

4k
  • 小红书电商定下家居家具行业发展目标
  • 承认吧,我们都有过憧憬“成为白女”的时刻 | 编辑部聊天室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看短视频,随时随地发现新“神医”|3.15特别报道

如果说“神医”们上电视媒体是在精准营销中老年群体的话,那么抖音和小红书等互联网流量App,毫无疑问覆盖了年龄层更广的群体。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原祎鸣 谢欣

制图|孟令稀

“黄精每天泡茶当水喝,对控制血糖效果比较好。”

在这条由“钧州医家黑老师”发布的抖音短视频下,高赞第一位的评论是“能治好的,我婆婆的糖尿病已经好了。”对此,视频发布者没有作出任何解释。这个介绍栏写着“中医科普,养生知识”的账号,运营者自称为三甲中医院主任医师,却没有写明到底是哪家三甲医院。但是,他却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大号,有着589万的粉丝量,每条视频点赞量少则上千,多则过百万。

而事实上,目前无论1型还是2型糖尿病都不能治愈。

还有更多像“钧州医家黑老师”这样的“医生们”误导着众多患者及家属,不止是抖音,小红书里,也浮现着他们的身影——这两个平台具有代表意义,抖音是国内流量最大的短视频平台;而小红书的女性用户占比超过88%,当用户搜索相关的医疗和保健信息,也更多集中在儿童健康、减肥等上。

神医新战场

今年2月有网友发现,有30多个“神医”在多个地方电视台,或是穿着民族服装,或是以业内德高望重老专家的身份出现,共同念出了这么一句话

“我翻来覆去地思想斗争一个月,最终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把祖传的秘方无偿奉献出来,让药厂批量生产,这样就算我不在了,这个秘方还能继续救人。”

如果说“神医”们上电视媒体是在精准营销中老年群体的话,那么抖音和小红书等互联网流量App,毫无疑问覆盖了年龄层更广的群体。

目前,短视频已经占据了当代人过半的社交媒体时间,2020年,抖音国内日活跃用户数突破6亿,而更多针对着女性用户的小红书日活量过三千万,社区单日曝光次数已经超过45亿。

在内容上,健康类短视频的生产与流量随着新冠疫情的到来出现暴增。抖音曾统计,2020年抖音上疫情防控视频播放总量达到423亿次,99场一线专家直播,1601万人在线学习疫情知识;医生护士在抖音上获赞超十亿。

即使是在疫情前,健康中国发布的《2019年健康科普视频洞察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也显示,其对近9000名网络用户进行健康科普视频用户现状调研统计后,92.1%的人看过健康科普视频;55.3%的用户观看健康科普视频是关注健康生活方式;有付费意愿的用户占比55.4%;用户观看视频后对相关医疗信息、演讲专家的咨询、挂号服务等有较大需求。《报告》还调研了近600位医生参与健康科普视频的情况,91.4%的医生表示对健康科普视频内容制作有兴趣。

2019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科学报社与字节跳动联合发布的《知识的普惠——短视频与知识传播研究报告》抖音平台中,关注者数量超过一万的知识类账号中,健康科普类账号最受欢迎。健康领域视频处于一个医生愿意做、观众愿意看的平衡状态。

而据《报告》,2020年第一季度,抖音平台个人医生类KOL(关键意见领袖)共计有941个,活跃账号占比78.5%,累计发布视频超过3万条,并获得4.4亿次的点赞。

这些动辄上亿的数据,指向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短视频平台对于健康科普已经产生了极大的能量,而这种能量可为正,也可为负。

是真科普吗?

从抖音等众多健康类短视频内容中不难看出,伪科普和假医生已在流量平台上大行其道。

界面新闻记者在抖音、小红书上均发现,一种名为“干刷”的保健方法成为热门推荐内容——所谓“干刷”,是指在洗澡后利用刷子在皮肤上摩擦下可产生美白、去除脂肪粒和橘皮组织等功效。

在这类短视频中,“震惊”“高效减肥”等词汇出现频率极高,有关“干刷“的商品也不尽其数。但实际上,丁香医生旗下公众号曾就这个现象指出,每天用干刷刷身体,非常容易造成皮肤屏障破坏,极有可能导致皮肤干燥、瘙痒、脱屑,更严重者甚至会换湿疹、皮炎。而小红书上也有用户分享到自己因为干刷,患得荨麻疹性血管炎,身体三分之二的面积过敏、发红发紫、干痒肿痛。

微博大V“是咻仔呀”曾在2020年10月发布微博称,他的母亲在抖音上看了科普视频后,想要尝试用核桃、香油加白糖一起蒸,相信连喝半个月可帮他的父亲治疗肾结石。该条微博下面的评论也有不少网友表示自己的父母也经常相信这些伪科学视频,并指出“学历高低不是关键”,即使父母研究生毕业,依然会跟着短视频学习用大蒜治疗静脉曲张。

微博认证为“前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科物理治疗师”的账号“掰腿老黄”,曾将健康科普类短视频的特点总结为:“必须标题党、最好不花钱,以及必须披上白大褂”。

但是,令人警惕和困扰的,也并非只有这些神药和秘方。

医学作为一门复杂学科,即使是正规的专家科普,大多数的医学问题也是难以在一个短视频的时长里解释清楚的,而许多问题也需根据个人身体状态,进行相应检查后才能下判断。但这在短视频流量平台上显然无法实现。

诚然,也有针对普遍情况的正规科普,腾讯医典、卓正医疗、怡禾医疗等机构都在科普上投入不菲,但这些平台的内容每一篇都需要同行评议,由多位医生共同审核后方可发布。

但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呈现的景象要混乱得多。

当界面新闻记者在抖音App中搜索“月经期间是否可以同房”问题时,出现答案五花八门。

“妇产科唐亮芳”(个人认证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在“经期能不能同房?唐医生来告诉你”中说到,经期间性冲动时,子宫收缩容易把子宫内膜碎片挤入盆腔,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

而“妇产科刘义”(个人认证标识:武汉协和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科室副主任刘义)的视频“永远记得身体是自己的,别犯傻”视频中说到:有人说经期同房会造成子内膜异位症,这种说法有依据吗?没有依据,经期同房不提倡,但子宫内膜异位症跟感染和炎症没有任何的关系,人流次数做多了会造成子宫内膜异位症。

以上两种说法,截然相反,可却又都是出自知名三甲医院医生之口,这给观看者带来的轻则是困扰,重则是潜在的健康风险。

界面新闻记者在浏览大量短视频后发现,绝大多数地医学科普类视频会在59秒内传递论点信息,如就“女性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这一问题提供饮食,作息等方方面面的建议,但其并不会讲述背后原因,也就必然使得用户在发现相反论点时会产生困惑。

是真医生吗?

但显然,通常情况下三甲医院医生的科普仍具备一定含金量与可信度,而在几大短视频平台上更加泛滥的,实际上则是由身份不明者打着“养生”或“中医”旗号制作的各种健康类短视频。

虽然主流短视频平台都有各自的用户身份认证方式,但实际上,真正官方认证过的医疗行业人士在健康类视频创作者中仍是少数。

《短视频平台医生KOL生态分析报告》显示,2020一季度,抖音平台个人医生类KOL共计有941个,活跃账号占比78.5%,累计发布视频超过3万条;而在小红书上,仅有包括张文宏在内的7位医生账号为平台认证账号。

无一例外的是,在这些认证账号之外,存在着大量名称中包含“医生”“大夫”“中医”和“博士”的非认证个人账号在发布着各类健康类短视频。

而事实上,这些没有认证的医疗类账号也可能有很高的粉丝量,甚至超过认证账号。

如小红书上经过官方认证的“皮肤科医生王世宁”的粉丝数位1.4万,而未经认证的“大筠医生”的粉丝数位49.9万;抖音中,ID名为“眼科医生史永利”未经认证,有59.7万粉丝等等。

而各种未认证的医疗账号也在对自己身份刻意进行模糊化处理,大打“擦边球”。这些账号的标准套路便是,出镜者身着白大褂或是传统服装,旁人对其称呼为“某医生”“某主任”“某老师”,虽然其视频中称自己是医生,但从不详细说自己具体就职的医院与科室。

而这些未认证账号所产出的内容,实际上也走向了批量流水线化。

界面新闻记者在淘宝平台上以“健康养生视频”为关键字搜索发现,用户可以以几块钱一条的价格购买上千条例如“每天2个小动作,让你长寿20年”的“科普视频”。而这些视频几乎不需要经过修剪,就可以发布在短视频平台的账号上,然后兜售其养生课程和中医秘方,或是开展付费咨询。

甚至,连医生科普行业短视频代运营方案、培训课程也可以在淘宝上买到。

微博的儿科大V、深圳怡禾医疗创始人裴洪岗在互联网各平台科普多年,他认为驱使那么多人相信“偏方”和“伪科学”存在的原因在于,相对于严谨的知识,这些“偏方”大多听起来效果神奇,操作门槛也低,在缺乏辨别能力的情况下很多人会想去尝试。

但无论是内容质量,还是认证管理,也都共同指向了这样一个疑问:作为平台方的抖音还是小红书,对其平台上的医疗信息是否尽到了监管责任?对于平台未认证的医疗信息发布者,是否只要未对其认证,便可将鉴别的责任推给普通网民,从而任由其野蛮生长?

截至发稿为止,抖音并未对界面新闻的查询进行回复,而小红书则通过书面回复表示:小红书社区规范中明确规定,用户不得发布违背科学常识的内容;去年二季度,平台启动了生态专项治理行动,对社区内包括伪科学标题党等在内的受用户高频举报的内容进行重点治理。

然而从实际效果上看,这类伪科学和打擦边球的内容仍然大量存在。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游云庭认为,从内容上看,养生信息和治疗疾病的诊疗方案是两个概念,短视频平台有责任对涉及诊疗方案内容进行事先的审查,如图片识别,语音识别或者先审后发等手段,不进行审查的话则存在合规风险。

他认为,平台对于执业医生所发布的信息真实性可能无法立刻甄别,因此无需担责,但如因为虚假内容导致用户出现上当受骗等不良后果并告知平台,而平台依然不对此进行监管的,平台负有帮助侵权责任。而对于普通用户所发布的信息平台通常也难以监管,多数情况下不需承担责任,但如是有访问量过大成为平台热门视频的,平台应对此承担责任。

2016年,患有滑膜肉瘤的青年魏则西,因为百度竞价排名的规则误信了莆田系医疗机构,延误了正规治疗,1994年出生的他最终早早离开了世界。

在他去世后的这几年,短视频平台飞速发展,视频搜索大有取代图文搜索的趋势,而需要警惕的是,会不会有更多的“魏则西”受害。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