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生命只有一次,人却可以被杀死三次 | 一周新书推荐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生命只有一次,人却可以被杀死三次 | 一周新书推荐

本周关键词:西西、女性写作、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波伏瓦、乔姆斯基、切尔诺贝利、古典音乐、NASA……

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赵蕴娴

编辑 | 黄月

《钦天监》

西西 著
活字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1

这本书是香港作家西西以中国古代天文、历法为题材的最新小说。明末清初,以观天象为业的周家从南京迁往北京,主人公周若闳子承父业,进入钦天监学习。小说沿着周若闳与妻子持续一生的对话展开,我们一面看见东方占星术、周易、史学与西方的天文、数学、几何的碰撞,一面看见主人公一生在王朝更替、东西交汇下的种种奇遇。西西在小说中不固定地插入了圣旨、奏折、明清笔记、传教士日记等史料文献,又用清澈的故事叙述与之呼应,这种消化材料的方式带有作者鲜明的个人特色。

西西过去的长篇小说写作,一般是想好大纲布局,在报刊上随写随发,连载完成。此次《钦天监》的写作却是从头到尾,逐节细写,用了五年才完成。她认为这样的慢写不一定比原来好,但“至少严谨些”,“思考得细致些”。去年,西西的小说《哨鹿》在大陆地区出版,回想起来,她觉得自己在这本小说里写乾隆围猎的时候就已经播下了写康熙的种子。《哨鹿》的乾隆故事演绎自郎世宁等人所作的《木兰图》,西西对康熙的奇想则来自这位皇帝开在紫禁城内的“玩具厂”,如果把这位皇帝“好玩”的好奇心、《易经》和“平面国”(人都是二维的,像《易经》中的爻卦一样)结合起来,岂不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我喜欢写有趣的故事,于是动笔,”西西解释道。

《巴黎评论·女性作家访谈》

[美]《巴黎评论》编辑部 编 肖海生等 译
​​​​​​99读书人·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2

男作家经常在自传中谈自己的写作,可惜很少有女作家出版自传,她们的写作经历和文学反思通常散落在各种访谈中,想要听她们集中谈谈女性写作,堪比汪洋寻宝。这本书是《巴黎评论》出版史上第一部女性作家访谈特辑,收录了西蒙娜·德·波伏瓦、珍妮特·温特森、伊丽莎白·毕肖普、简·莫里斯、埃莱娜·费兰特等16位女作家的访谈。

在对文学史脉络下的写作技术进行探讨时,这些女性作家的访谈无疑从女性的视角丰富了文学的阅读和创作经验。作为读者的她们在阅读男性小说家创作的故事时有什么感受?男性的伟大文学遗产给了她们什么样的启发,又让她们有哪些不满?什么是独属于女性的写作困境?她们如何面对来自自身和外部的质疑?女性写作与女性主义思潮之间的关系如何?目前,这些问题有的得到了较好的梳理,有的还尚待阐释挖掘。

“作家访谈”是美国文学杂志《巴黎评论》最持久、最著名的栏目,自1953年创刊以来从未断档。2017年起,“99读书人”联合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引进《巴黎评论》系列,目前已有8部作品出版。

《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

[日]清水洁 著 王华懋 译
后浪·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1-2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但一个人却可以被杀死三次。

1999年10月26日,日本女大学生猪野诗织在日本埼玉县JR桶川站前遭人持刀刺死。诗织生前长期被前男友跟踪骚扰,她多次报警却没有得到重视,就连她指证凶手的遗言也被警方忽略,在这起杀人事件报道中,日本的各大“一流”媒体只知道对着政府机关文件照本宣科,诗织从丧失性命的被害人变成了艳情八卦的主角。猪野诗织被杀害了三次——第一次死于男性犯罪,第二次死于警方疏职,第三次死于媒体的名誉侵害。

在诸多的无视与不屑中,唯有一名叫清水洁的记者选择了相信死者的遗言。这位名不见经传的记者带着弄清真相的执念多方走访调查,在缺少帮助的情况下找到了凶犯,揭开了死者生前遭受的漠视、敷衍与恐吓,推动了日本《跟踪骚扰行为规范法》的出台。这本《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是清水洁对该事件的记录,他在前言中写道,想起诗织的死,他便感到一种超出采访者角色的“力量”在驱动自己,这个女性再也看不到春天的樱花,听不到夏天的蝉鸣,惨案发生了,留下众人嗟叹和窃窃私语,而他只想追问“为什么”。

《成为波伏瓦》

[英]凯特·柯克帕特里克 著 刘海平 译
无界·中信出版集团 2021-3

波伏瓦曾经在《第二性》中说:“(女性)面临对立角色的两难选择:要么成为奴隶,要么成为偶像。而且女性从来没法选择自己的命运。”对今天的读者来说,波伏瓦的生命犹如一孔可以不断汲取的泉水,但即便如此,她也未能完全摆脱女性集体命运的搅扰。波伏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视为“萨特身边的女人”,连她本人也屡次强调自己缺乏“原创性”,“真正的哲学家”是萨特。《第二性》将波伏瓦推上了女性主义偶像的神坛,这个公众形象却在某种程度上有悖于她“做自己”的愿望——为了维持自己与萨特新式爱情的光鲜,波伏瓦在回忆录中隐去了她的其他亲密关系,也隐去了他们对其他女性伴侣的残忍。晚年的波伏瓦曾在一次访谈中表示,后悔自己没有“坦诚而冷静地记录自己的性事”,“没有给出一个从女性主义角度来说真正意义上真诚的记录。”

作为读者,我们不无失落地发现,许多思想家的生活与作品之间总是存在裂隙。实际上,波伏瓦也在长期思考这个问题。与萨特主张自由没有限制不同,她认为人的选择相互制约,一个人的行动会塑造生活里他者的世界,从而影响他人自由的行使,这也是为什么波伏瓦会在私人信件中对自己亲密关系的实践流露出痛苦,或许对她而言,反思带来的体验远比行为过程更加深刻。

在这部传记中,英国牛津大学哲学讲师凯特·柯克帕特里克希望能循着波伏瓦的思考来弥合思想与行动之间的裂隙。借助近几年才曝光的波伏瓦信件和早期日记等材料,柯克帕特里克尝试剥开围绕着她的层层谎言——不论这些谎是她自己撒的,还是流言构陷。但与此同时,柯克帕特里克也强调,自己这么做不是奢求去还原一个“真正”的波伏瓦,而是想要证明,纵使身负重重枷锁,波伏瓦依旧凭借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就,更重要的是,“成为一个女人并不意味着要掌控你所成为的那个人物的方方面面。”

《必要的幻觉:民主社会中的思想控制》

[美]诺姆·乔姆斯基 著 王燕 译
三辉图书·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1-1

1988年,美国知识分子诺姆·乔姆斯基在加拿大梅西演讲中剖析了民主制下媒体与权力的关系。从越战、阿以冲突到中美洲政党斗争,美国掌权者一次次地借用大型媒体来大肆宣扬与事实不符的观点和诡辩,进行隐秘的意识形态操控,乔姆斯基认为,近代工业社会的民主制一直存在权利名义所属和真实所属的矛盾,而上述思想操控就是掌权者舒缓矛盾的一种方式——“确保任何针对现有特权和权力的挑战在形成和壮大之前就已转向”,这个任务由一些媒体和相关的精英知识分子来完成。

虽然乔姆斯基谈论的是上个世纪,但他所批判的那些媒体“新语”、施用双标和舆论导向操纵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乔姆斯基指出,当事情过去之后,主流在回顾历史时总是用各种不痛不痒的词来推卸责任,而这些谎言背后的机构运作机制却很少得到清算。他对媒体和知识分子的批评旨在增强公民的分辨能力,亦警醒知识分子反思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但令人担忧的是,在媒体与知识分子被污名化、反智主义盛行的今天,乔姆斯基的思考很可能遭到肢解,被解读成另一番模样。

《切尔诺贝利的午夜》

[英]亚当·希金博特姆 著 鲁伊 译
一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3

近年来,随着S·A·阿列克谢耶维奇等人著作的出版,1986年4月26日凌晨发生在切尔诺贝利的那场爆炸逐渐变得不那么神秘,细节的曝光将大大小小的残忍尽数陈列在阳光下,令人沉默打颤。在长期的政治鼓吹与封锁下,这片噩梦之地滋生了太多有待挖掘的秘密。

美国《纽约客》主笔亚当·希金博特姆也是参与废墟清理的一员,在过去的十多年间,他搜集阅读了大量与切尔诺贝利相关的文件资料和解谜档案,并对灾难的亲历者进行了数百小时的采访,最终写成这部有关人性美好与恐怖的非虚构故事。在这部作品中,前苏联的高官与平民、勇士与恶棍粉墨登场,有人为了隐瞒而刻意遗忘,有人终其一生不知所然。那个夜晚已经过去,切尔诺贝利的悲鸣还在四处回荡,忘记切尔诺贝利,无异于毫无知觉地走入危机之中。

《是什么让我们难以领略音乐的艺术?》

钱浩 著
鹿书·武汉大学出版社 2021-1

音乐往往被视为发自内心的自然艺术,因为不需要依赖语言,它比文学更古老纯粹,因为无迹可寻,它比绘画更灵动多变。非专业听众在欣赏古典音乐时,常抱有一种崇敬的心态,希望能全身心地投入神圣的乐章之中,感前人之所感,领略宇宙之奥妙,不过诚实地说,许多人听到头来还是一头雾水,或者在中途就丧失了注意力,或许感到一些真实的触动,却找不到准确的语言来表达心中的情感。

如果说音乐是人的情之所至,那么音乐为何又拒人于千里之外呢?在致力于音乐美学与文艺理论研究的钱浩看来,这是由对音乐的误解和赏析知识结构不完整导致的。在《是什么让我们难以领略音乐的艺术?》一书中,钱浩区分了“自然的音乐”与“艺术的音乐”——在西方音乐史上,后者于文艺复兴时期从前者中分立出来,演变为一种系统的艺术实践。相应地,音乐听赏也有了“自然的”与“艺术的”两种方式,想要领略音乐,光用心感受是不够的,还需要乐理知识的学习和赏析意识的培养。他认为,“自然”与“艺术”并不是两种对立的音乐态度,乐理就像语法一样,帮助学习者去进入一门语言,它不是将字词冷冰冰地罗列在纸上,而是供人灵活地运用创造。故而,对爱好音乐的人来说,从技术的层面进行音乐欣赏不会损害音乐的自然之美,两者恰恰密不可分。

《NASA深空探索: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20年全记录》

[美]金伯利·阿坎德等 著 蒋云、陈维 译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2

身处雾霾之下,星空已离我们太远。每一个夜晚都充满疲惫,每一次行走都只为目标而穿越荒漠,还有多少人能凝望夜空呢?宇宙是人类关于身外世界的终极幻想,过去天与人同在,而在今天,天外的事物只是极小一部分人的专业工作,只有利用尖端科技,人类才能冲破头顶悬浮的垃圾杂志,得见宇宙的瑰丽壮阔。

作为NASA四颗大型空间望远镜之一,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能捕捉到许多被遗漏的天体X射线,它拍摄的照片虽不如哈勃望远镜那般艳丽,但经过五位天文学家的重新制作,这些天体从新的维度呈现出了不一样的美。这本书收录了百余张钱德拉拍摄的彩色图像,过去20年间恒星的诞生与死亡、星系群的碰撞与再生,都被一一记录下来。对长久未见天日的人来说,知道头顶还有星空,星空依旧在转动,也能暂时缓解一些压抑了。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生命只有一次,人却可以被杀死三次 | 一周新书推荐

本周关键词:西西、女性写作、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波伏瓦、乔姆斯基、切尔诺贝利、古典音乐、NASA……

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赵蕴娴

编辑 | 黄月

《钦天监》

西西 著
活字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1

这本书是香港作家西西以中国古代天文、历法为题材的最新小说。明末清初,以观天象为业的周家从南京迁往北京,主人公周若闳子承父业,进入钦天监学习。小说沿着周若闳与妻子持续一生的对话展开,我们一面看见东方占星术、周易、史学与西方的天文、数学、几何的碰撞,一面看见主人公一生在王朝更替、东西交汇下的种种奇遇。西西在小说中不固定地插入了圣旨、奏折、明清笔记、传教士日记等史料文献,又用清澈的故事叙述与之呼应,这种消化材料的方式带有作者鲜明的个人特色。

西西过去的长篇小说写作,一般是想好大纲布局,在报刊上随写随发,连载完成。此次《钦天监》的写作却是从头到尾,逐节细写,用了五年才完成。她认为这样的慢写不一定比原来好,但“至少严谨些”,“思考得细致些”。去年,西西的小说《哨鹿》在大陆地区出版,回想起来,她觉得自己在这本小说里写乾隆围猎的时候就已经播下了写康熙的种子。《哨鹿》的乾隆故事演绎自郎世宁等人所作的《木兰图》,西西对康熙的奇想则来自这位皇帝开在紫禁城内的“玩具厂”,如果把这位皇帝“好玩”的好奇心、《易经》和“平面国”(人都是二维的,像《易经》中的爻卦一样)结合起来,岂不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我喜欢写有趣的故事,于是动笔,”西西解释道。

《巴黎评论·女性作家访谈》

[美]《巴黎评论》编辑部 编 肖海生等 译
​​​​​​99读书人·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2

男作家经常在自传中谈自己的写作,可惜很少有女作家出版自传,她们的写作经历和文学反思通常散落在各种访谈中,想要听她们集中谈谈女性写作,堪比汪洋寻宝。这本书是《巴黎评论》出版史上第一部女性作家访谈特辑,收录了西蒙娜·德·波伏瓦、珍妮特·温特森、伊丽莎白·毕肖普、简·莫里斯、埃莱娜·费兰特等16位女作家的访谈。

在对文学史脉络下的写作技术进行探讨时,这些女性作家的访谈无疑从女性的视角丰富了文学的阅读和创作经验。作为读者的她们在阅读男性小说家创作的故事时有什么感受?男性的伟大文学遗产给了她们什么样的启发,又让她们有哪些不满?什么是独属于女性的写作困境?她们如何面对来自自身和外部的质疑?女性写作与女性主义思潮之间的关系如何?目前,这些问题有的得到了较好的梳理,有的还尚待阐释挖掘。

“作家访谈”是美国文学杂志《巴黎评论》最持久、最著名的栏目,自1953年创刊以来从未断档。2017年起,“99读书人”联合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引进《巴黎评论》系列,目前已有8部作品出版。

《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

[日]清水洁 著 王华懋 译
后浪·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1-2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但一个人却可以被杀死三次。

1999年10月26日,日本女大学生猪野诗织在日本埼玉县JR桶川站前遭人持刀刺死。诗织生前长期被前男友跟踪骚扰,她多次报警却没有得到重视,就连她指证凶手的遗言也被警方忽略,在这起杀人事件报道中,日本的各大“一流”媒体只知道对着政府机关文件照本宣科,诗织从丧失性命的被害人变成了艳情八卦的主角。猪野诗织被杀害了三次——第一次死于男性犯罪,第二次死于警方疏职,第三次死于媒体的名誉侵害。

在诸多的无视与不屑中,唯有一名叫清水洁的记者选择了相信死者的遗言。这位名不见经传的记者带着弄清真相的执念多方走访调查,在缺少帮助的情况下找到了凶犯,揭开了死者生前遭受的漠视、敷衍与恐吓,推动了日本《跟踪骚扰行为规范法》的出台。这本《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是清水洁对该事件的记录,他在前言中写道,想起诗织的死,他便感到一种超出采访者角色的“力量”在驱动自己,这个女性再也看不到春天的樱花,听不到夏天的蝉鸣,惨案发生了,留下众人嗟叹和窃窃私语,而他只想追问“为什么”。

《成为波伏瓦》

[英]凯特·柯克帕特里克 著 刘海平 译
无界·中信出版集团 2021-3

波伏瓦曾经在《第二性》中说:“(女性)面临对立角色的两难选择:要么成为奴隶,要么成为偶像。而且女性从来没法选择自己的命运。”对今天的读者来说,波伏瓦的生命犹如一孔可以不断汲取的泉水,但即便如此,她也未能完全摆脱女性集体命运的搅扰。波伏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视为“萨特身边的女人”,连她本人也屡次强调自己缺乏“原创性”,“真正的哲学家”是萨特。《第二性》将波伏瓦推上了女性主义偶像的神坛,这个公众形象却在某种程度上有悖于她“做自己”的愿望——为了维持自己与萨特新式爱情的光鲜,波伏瓦在回忆录中隐去了她的其他亲密关系,也隐去了他们对其他女性伴侣的残忍。晚年的波伏瓦曾在一次访谈中表示,后悔自己没有“坦诚而冷静地记录自己的性事”,“没有给出一个从女性主义角度来说真正意义上真诚的记录。”

作为读者,我们不无失落地发现,许多思想家的生活与作品之间总是存在裂隙。实际上,波伏瓦也在长期思考这个问题。与萨特主张自由没有限制不同,她认为人的选择相互制约,一个人的行动会塑造生活里他者的世界,从而影响他人自由的行使,这也是为什么波伏瓦会在私人信件中对自己亲密关系的实践流露出痛苦,或许对她而言,反思带来的体验远比行为过程更加深刻。

在这部传记中,英国牛津大学哲学讲师凯特·柯克帕特里克希望能循着波伏瓦的思考来弥合思想与行动之间的裂隙。借助近几年才曝光的波伏瓦信件和早期日记等材料,柯克帕特里克尝试剥开围绕着她的层层谎言——不论这些谎是她自己撒的,还是流言构陷。但与此同时,柯克帕特里克也强调,自己这么做不是奢求去还原一个“真正”的波伏瓦,而是想要证明,纵使身负重重枷锁,波伏瓦依旧凭借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就,更重要的是,“成为一个女人并不意味着要掌控你所成为的那个人物的方方面面。”

《必要的幻觉:民主社会中的思想控制》

[美]诺姆·乔姆斯基 著 王燕 译
三辉图书·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1-1

1988年,美国知识分子诺姆·乔姆斯基在加拿大梅西演讲中剖析了民主制下媒体与权力的关系。从越战、阿以冲突到中美洲政党斗争,美国掌权者一次次地借用大型媒体来大肆宣扬与事实不符的观点和诡辩,进行隐秘的意识形态操控,乔姆斯基认为,近代工业社会的民主制一直存在权利名义所属和真实所属的矛盾,而上述思想操控就是掌权者舒缓矛盾的一种方式——“确保任何针对现有特权和权力的挑战在形成和壮大之前就已转向”,这个任务由一些媒体和相关的精英知识分子来完成。

虽然乔姆斯基谈论的是上个世纪,但他所批判的那些媒体“新语”、施用双标和舆论导向操纵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乔姆斯基指出,当事情过去之后,主流在回顾历史时总是用各种不痛不痒的词来推卸责任,而这些谎言背后的机构运作机制却很少得到清算。他对媒体和知识分子的批评旨在增强公民的分辨能力,亦警醒知识分子反思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但令人担忧的是,在媒体与知识分子被污名化、反智主义盛行的今天,乔姆斯基的思考很可能遭到肢解,被解读成另一番模样。

《切尔诺贝利的午夜》

[英]亚当·希金博特姆 著 鲁伊 译
一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3

近年来,随着S·A·阿列克谢耶维奇等人著作的出版,1986年4月26日凌晨发生在切尔诺贝利的那场爆炸逐渐变得不那么神秘,细节的曝光将大大小小的残忍尽数陈列在阳光下,令人沉默打颤。在长期的政治鼓吹与封锁下,这片噩梦之地滋生了太多有待挖掘的秘密。

美国《纽约客》主笔亚当·希金博特姆也是参与废墟清理的一员,在过去的十多年间,他搜集阅读了大量与切尔诺贝利相关的文件资料和解谜档案,并对灾难的亲历者进行了数百小时的采访,最终写成这部有关人性美好与恐怖的非虚构故事。在这部作品中,前苏联的高官与平民、勇士与恶棍粉墨登场,有人为了隐瞒而刻意遗忘,有人终其一生不知所然。那个夜晚已经过去,切尔诺贝利的悲鸣还在四处回荡,忘记切尔诺贝利,无异于毫无知觉地走入危机之中。

《是什么让我们难以领略音乐的艺术?》

钱浩 著
鹿书·武汉大学出版社 2021-1

音乐往往被视为发自内心的自然艺术,因为不需要依赖语言,它比文学更古老纯粹,因为无迹可寻,它比绘画更灵动多变。非专业听众在欣赏古典音乐时,常抱有一种崇敬的心态,希望能全身心地投入神圣的乐章之中,感前人之所感,领略宇宙之奥妙,不过诚实地说,许多人听到头来还是一头雾水,或者在中途就丧失了注意力,或许感到一些真实的触动,却找不到准确的语言来表达心中的情感。

如果说音乐是人的情之所至,那么音乐为何又拒人于千里之外呢?在致力于音乐美学与文艺理论研究的钱浩看来,这是由对音乐的误解和赏析知识结构不完整导致的。在《是什么让我们难以领略音乐的艺术?》一书中,钱浩区分了“自然的音乐”与“艺术的音乐”——在西方音乐史上,后者于文艺复兴时期从前者中分立出来,演变为一种系统的艺术实践。相应地,音乐听赏也有了“自然的”与“艺术的”两种方式,想要领略音乐,光用心感受是不够的,还需要乐理知识的学习和赏析意识的培养。他认为,“自然”与“艺术”并不是两种对立的音乐态度,乐理就像语法一样,帮助学习者去进入一门语言,它不是将字词冷冰冰地罗列在纸上,而是供人灵活地运用创造。故而,对爱好音乐的人来说,从技术的层面进行音乐欣赏不会损害音乐的自然之美,两者恰恰密不可分。

《NASA深空探索: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20年全记录》

[美]金伯利·阿坎德等 著 蒋云、陈维 译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2

身处雾霾之下,星空已离我们太远。每一个夜晚都充满疲惫,每一次行走都只为目标而穿越荒漠,还有多少人能凝望夜空呢?宇宙是人类关于身外世界的终极幻想,过去天与人同在,而在今天,天外的事物只是极小一部分人的专业工作,只有利用尖端科技,人类才能冲破头顶悬浮的垃圾杂志,得见宇宙的瑰丽壮阔。

作为NASA四颗大型空间望远镜之一,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能捕捉到许多被遗漏的天体X射线,它拍摄的照片虽不如哈勃望远镜那般艳丽,但经过五位天文学家的重新制作,这些天体从新的维度呈现出了不一样的美。这本书收录了百余张钱德拉拍摄的彩色图像,过去20年间恒星的诞生与死亡、星系群的碰撞与再生,都被一一记录下来。对长久未见天日的人来说,知道头顶还有星空,星空依旧在转动,也能暂时缓解一些压抑了。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