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大数据杀熟,比严重更严重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大数据杀熟,比严重更严重

大数据究竟在汽车行业有哪些创新应用?这些应用对普通消费者又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文|雅斯顿

不知从何时开始,「大数据」这一词已悄然成为我们的常用词汇,它似乎无处不在,存在于各行各业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它的不成熟之处也开始慢慢凸显,其中,包括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一直以来,汽车产业都有产业链长、波及面广、带动效应强的特点。近些年随着汽车开始由「传统车」向「智能车」转变,汽车产业的边界更是进一步扩大,甚至远远地超出原来传统的边界,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都成为了汽车产业里的核心力量,未来汽车将不再单纯是一个交通工具,它成为了手机之外的搭载各类应用软件的第二大移动终端。

但即使目前汽车大数据时代已经发展到能够让人直接感受到的状态,却并没有多少人真正意识到,大数据究竟在汽车行业有哪些创新应用?这些应用对普通消费者又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大数据时代的汽车应用

汽车大数据的来源主要包括人、车、环境。虽然目前车与环境的数据正变得越来越多,但最重要、最具变现能力的数据来源依旧还是以人为主。其中的人不一定就是车主或驾驶者,也包括乘客。从种类上看,大数据不仅包括传统的统计数据,还包括实时、连续发生的交易数据、行为数据、传感数据等。比如汽车消费者的身份数据、汽车消费者的各类交易数据、汽车消费者的行为数据等。

同时,这一系列数据又可以被不同的数据采集者建立起某种合作关系而实施数据共享,并进行二次开发形成极具商业价值的数据。比如,哪种品牌的汽车,在哪个城市,哪个年龄段中最受欢迎,他们的工作、生活与出行半径有何特点,最喜欢去哪些地方消费,消费频率、消费金额以及最喜欢的支付方式是哪些,购买习惯如何、对价格是否敏感等等。

对汽车厂商或数据掌控方而言,数据就是无形的资产,只需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便能创造出源源不断的利润,也可达到抢占市场先机的目的。在汽车领域,汽车大数据已被应用到了汽车生产制造、销售、售后服务领域的方方面面,而车联网、共享出行、无人驾驶等这一系列全新出行概念,也已逐渐从厂商,传导至终端消费市场。

广大消费者也确实在大数据时代得到了诸多便利与完美的消费体验。比如,车联网的推广与普及迅速提升了智能车载语音交互与车载导航系统的体验;共享出行不仅让无法承担私家车费用的人有机会用车,还减轻了交通拥堵,解决了诸多私家车主停车难等问题,所有这些,无一例外都会大大节省人们的时间成本,给出行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然而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数据的海量增长,消费者的日常生活、购买等行为轨迹越来越多地被记录和映射到了网络、手机传感器上,消费者正成为一个个「数据人」、「透明人」,个人的数据安全和隐私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非法获取、买卖个人信息,商家利用数据跟踪和挖掘技术,对消费者实行差异性交易价格以及其他交易条件的情况也开始愈演愈烈。

「大数据杀熟」现象有多普遍?

2021年春节期间,上海复旦大学孙金云教授带领团队做了一项网约车出行调研。团队20余人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和重庆,花费5万多元收集了常规场景下的800多分样本,得出一份打车报告。

报告显示:苹果机主更容易被专车、优享这类更贵车型接单。如果不是苹果手机,则手机越贵,越容易被更贵车型接单。在优惠层面,苹果手机获得的优惠也要比非苹果手机更少。另外调研当中还发现实际支付车费比预估费要高,而这样的情况占比高达80%。2020年相较2017年,乘客打车等候的时间明显变长,打车费用上涨14%。调研团队认为,「熟人」打车比「新人」贵;打车人越多,打车费越贵;此外,人多排队时,加价即可插队。

这份报告发出之后,瞬间在网上引起热议,大部分人都对「大数据杀熟」现象感同身受、愤慨不已,却又无可奈何。

因为就技术层面而言,企业设计出这样的软件,难度并不大,却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并不一定能即时发现,就算发现了,如若投诉平台,或许得到客服的一番应付,乃至于被几张补偿券所敷衍;如果考虑起诉,或许最终可以认定平台涉嫌「大数据欺诈」,可由此付出的时间成本和委托律师的花费确实大多数人无法承受的,且也只能根据个案得到公平。

有少部分人会认为,不打车、不用网约车软件不就行了?那你能保证你不用淘宝、京东、美团、携程、飞猪等这些APP吗?还有部分不差钱的主会认为,大不了就损失点钱嘛,感觉对我的生活也没多大影响。那我们就再看看前天被315晚会曝光的「人脸识别被滥用」事件,这其实同样属于大数据杀熟。

据报道,宝马汽车4S店、科勒卫浴、Max Mara专卖店、江苏大剧院、喜茶、老百姓大药房、良品铺子、水星家纺、九芝堂、晨光玩具等商家的摄像头均具有人脸识别功能,当消费者被摄像头扫描到脸部后,摄像头进行捕捉记录、生成编号、分辨男女、估算年龄、甚至分析人的心情,打标签之后所有信息都上传到系统。

当消费者再次进入此品牌的任意店面时,摄像头再次扫描脸部,将捕捉到的画面与系统数据匹配后,店员在系统,可以直接调出信息。但对于摄像头捕捉、记录整个过程下来,消费者却完全不知情,这就比较恐怖了。

在互联网环境下,不管是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虹膜扫描哪一种生物识别技术,一旦采用生物特征认证,就一定会有数据库,所有的生物特征数据,只要进入计算机就会被转换为计算机代码,只要是代码就可以被截获、重构、重放。服务器端存储大量用户的特征数据库,特征数据库一旦被黑客或犯罪分子获取,后果将无法挽回。如果这样还有人认为只是损失点钱的问题,那我也无法可说了。

保障数据安全需依靠企业与政府

目前在汽车领域,生物识别技术虽然仅仅处于起步阶段,指纹识别、虹膜扫描、面部识别等技术想要全面取代传统车钥匙,用于访问和启动车辆,并不难实现,但想让消费者完全接受还需一段时间的过渡。毕竟汽车对于人身安全的威胁性要远远高于手机。如果在手机作为主要移动终端时都不能很好的保证消费者权益以及数据的安全,当汽车成为大数据的重要载体时,我们所面临的威胁与挑战将会呈几何性增加,到时损失的将不只有金钱,可能还有生命。

去年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就曾表示,「2019年汽车行业85%的车联网关键部件都存在漏洞,ID存在身份鉴别等问题,超六成企业缺乏车联网安全应对手段。」特别是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增多,汽车被黑客攻击的次数与潜在破坏力都在不断增加。所以各大汽车厂商在加大数据安全防护的同时也在尝试与互联网公司展开合作。

除了企业层面加大技术投入外,政府层面也要制定科学、民主的政策制度,做好监管。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在两会期间就建议:建立准入制度,汽车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商业用途需经国家相关部门备案管理;建议加强数据隐私保护,且用户应拥有选择权和知情权;智能网联汽车的制造和销售企业需建立完备的数据安全管理和软件升级流程;借鉴互联网信息管理制度,智能网联汽车提供的数字服务内容也需要接受政府部门的监管和审查;建议严惩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执行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等。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有全国人大代表提交关于修改反垄断法及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的议案,其中包括建议立法禁止协同行为,规制数据滥用、大数据杀熟、平台二选一等行为。据了解,反垄断法的修改已被纳入2021年全国人大预安排的重点立法工作之一。

正如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万鑫铭所言,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计算技术、存储技术、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数据已经成为驱动产业发展的动力。大数据的本质体现在挖掘的深度和应用的广度,新能源汽车和大数据的融合已成大势所趋,是信息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典范,显然相关法律制度的制定与落地已呈时不我待之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大数据杀熟,比严重更严重

大数据究竟在汽车行业有哪些创新应用?这些应用对普通消费者又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文|雅斯顿

不知从何时开始,「大数据」这一词已悄然成为我们的常用词汇,它似乎无处不在,存在于各行各业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它的不成熟之处也开始慢慢凸显,其中,包括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一直以来,汽车产业都有产业链长、波及面广、带动效应强的特点。近些年随着汽车开始由「传统车」向「智能车」转变,汽车产业的边界更是进一步扩大,甚至远远地超出原来传统的边界,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都成为了汽车产业里的核心力量,未来汽车将不再单纯是一个交通工具,它成为了手机之外的搭载各类应用软件的第二大移动终端。

但即使目前汽车大数据时代已经发展到能够让人直接感受到的状态,却并没有多少人真正意识到,大数据究竟在汽车行业有哪些创新应用?这些应用对普通消费者又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大数据时代的汽车应用

汽车大数据的来源主要包括人、车、环境。虽然目前车与环境的数据正变得越来越多,但最重要、最具变现能力的数据来源依旧还是以人为主。其中的人不一定就是车主或驾驶者,也包括乘客。从种类上看,大数据不仅包括传统的统计数据,还包括实时、连续发生的交易数据、行为数据、传感数据等。比如汽车消费者的身份数据、汽车消费者的各类交易数据、汽车消费者的行为数据等。

同时,这一系列数据又可以被不同的数据采集者建立起某种合作关系而实施数据共享,并进行二次开发形成极具商业价值的数据。比如,哪种品牌的汽车,在哪个城市,哪个年龄段中最受欢迎,他们的工作、生活与出行半径有何特点,最喜欢去哪些地方消费,消费频率、消费金额以及最喜欢的支付方式是哪些,购买习惯如何、对价格是否敏感等等。

对汽车厂商或数据掌控方而言,数据就是无形的资产,只需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便能创造出源源不断的利润,也可达到抢占市场先机的目的。在汽车领域,汽车大数据已被应用到了汽车生产制造、销售、售后服务领域的方方面面,而车联网、共享出行、无人驾驶等这一系列全新出行概念,也已逐渐从厂商,传导至终端消费市场。

广大消费者也确实在大数据时代得到了诸多便利与完美的消费体验。比如,车联网的推广与普及迅速提升了智能车载语音交互与车载导航系统的体验;共享出行不仅让无法承担私家车费用的人有机会用车,还减轻了交通拥堵,解决了诸多私家车主停车难等问题,所有这些,无一例外都会大大节省人们的时间成本,给出行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然而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数据的海量增长,消费者的日常生活、购买等行为轨迹越来越多地被记录和映射到了网络、手机传感器上,消费者正成为一个个「数据人」、「透明人」,个人的数据安全和隐私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非法获取、买卖个人信息,商家利用数据跟踪和挖掘技术,对消费者实行差异性交易价格以及其他交易条件的情况也开始愈演愈烈。

「大数据杀熟」现象有多普遍?

2021年春节期间,上海复旦大学孙金云教授带领团队做了一项网约车出行调研。团队20余人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和重庆,花费5万多元收集了常规场景下的800多分样本,得出一份打车报告。

报告显示:苹果机主更容易被专车、优享这类更贵车型接单。如果不是苹果手机,则手机越贵,越容易被更贵车型接单。在优惠层面,苹果手机获得的优惠也要比非苹果手机更少。另外调研当中还发现实际支付车费比预估费要高,而这样的情况占比高达80%。2020年相较2017年,乘客打车等候的时间明显变长,打车费用上涨14%。调研团队认为,「熟人」打车比「新人」贵;打车人越多,打车费越贵;此外,人多排队时,加价即可插队。

这份报告发出之后,瞬间在网上引起热议,大部分人都对「大数据杀熟」现象感同身受、愤慨不已,却又无可奈何。

因为就技术层面而言,企业设计出这样的软件,难度并不大,却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并不一定能即时发现,就算发现了,如若投诉平台,或许得到客服的一番应付,乃至于被几张补偿券所敷衍;如果考虑起诉,或许最终可以认定平台涉嫌「大数据欺诈」,可由此付出的时间成本和委托律师的花费确实大多数人无法承受的,且也只能根据个案得到公平。

有少部分人会认为,不打车、不用网约车软件不就行了?那你能保证你不用淘宝、京东、美团、携程、飞猪等这些APP吗?还有部分不差钱的主会认为,大不了就损失点钱嘛,感觉对我的生活也没多大影响。那我们就再看看前天被315晚会曝光的「人脸识别被滥用」事件,这其实同样属于大数据杀熟。

据报道,宝马汽车4S店、科勒卫浴、Max Mara专卖店、江苏大剧院、喜茶、老百姓大药房、良品铺子、水星家纺、九芝堂、晨光玩具等商家的摄像头均具有人脸识别功能,当消费者被摄像头扫描到脸部后,摄像头进行捕捉记录、生成编号、分辨男女、估算年龄、甚至分析人的心情,打标签之后所有信息都上传到系统。

当消费者再次进入此品牌的任意店面时,摄像头再次扫描脸部,将捕捉到的画面与系统数据匹配后,店员在系统,可以直接调出信息。但对于摄像头捕捉、记录整个过程下来,消费者却完全不知情,这就比较恐怖了。

在互联网环境下,不管是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虹膜扫描哪一种生物识别技术,一旦采用生物特征认证,就一定会有数据库,所有的生物特征数据,只要进入计算机就会被转换为计算机代码,只要是代码就可以被截获、重构、重放。服务器端存储大量用户的特征数据库,特征数据库一旦被黑客或犯罪分子获取,后果将无法挽回。如果这样还有人认为只是损失点钱的问题,那我也无法可说了。

保障数据安全需依靠企业与政府

目前在汽车领域,生物识别技术虽然仅仅处于起步阶段,指纹识别、虹膜扫描、面部识别等技术想要全面取代传统车钥匙,用于访问和启动车辆,并不难实现,但想让消费者完全接受还需一段时间的过渡。毕竟汽车对于人身安全的威胁性要远远高于手机。如果在手机作为主要移动终端时都不能很好的保证消费者权益以及数据的安全,当汽车成为大数据的重要载体时,我们所面临的威胁与挑战将会呈几何性增加,到时损失的将不只有金钱,可能还有生命。

去年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就曾表示,「2019年汽车行业85%的车联网关键部件都存在漏洞,ID存在身份鉴别等问题,超六成企业缺乏车联网安全应对手段。」特别是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增多,汽车被黑客攻击的次数与潜在破坏力都在不断增加。所以各大汽车厂商在加大数据安全防护的同时也在尝试与互联网公司展开合作。

除了企业层面加大技术投入外,政府层面也要制定科学、民主的政策制度,做好监管。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在两会期间就建议:建立准入制度,汽车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商业用途需经国家相关部门备案管理;建议加强数据隐私保护,且用户应拥有选择权和知情权;智能网联汽车的制造和销售企业需建立完备的数据安全管理和软件升级流程;借鉴互联网信息管理制度,智能网联汽车提供的数字服务内容也需要接受政府部门的监管和审查;建议严惩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执行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等。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有全国人大代表提交关于修改反垄断法及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的议案,其中包括建议立法禁止协同行为,规制数据滥用、大数据杀熟、平台二选一等行为。据了解,反垄断法的修改已被纳入2021年全国人大预安排的重点立法工作之一。

正如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万鑫铭所言,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计算技术、存储技术、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数据已经成为驱动产业发展的动力。大数据的本质体现在挖掘的深度和应用的广度,新能源汽车和大数据的融合已成大势所趋,是信息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典范,显然相关法律制度的制定与落地已呈时不我待之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