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好春光
自去年《大圣归来》9.5亿打破2011年《功能熊猫2》创下的6亿票房成绩之后,二次元风口之说就大行其道。如今,相距一个月的上映时间,《功夫熊猫3》与《疯狂动物城》狂揽国内票房成绩21亿(前者9.9亿,后者11.4亿),二次元已到了炙手可热的地步。
《火影忍者·博人传》票房惨败之二次元唱衰论
自《大圣归来》之后,就奠定了二次元成风口的格调,但上次《火影忍者》票房的成绩的惨败,一时间引发了无数对二次元唱衰的舆论。
《火影忍者》作为三大民工动漫之一,在中国动漫界的地位不言而喻。2014年《火影忍者》连载完结,官方披露数据显示漫画在中国卖出了1000万册(中国盗版问题,纸制漫画受众会远高于此)。《火影忍者》百度贴吧关注用户达385万人,仅次于《海贼王》505万人。
然《火影忍者·博人传》不仅是16年来首部在中国大陆地区全院线上映的《火影忍者》剧场版电影,也是三大民工动漫首部真正意义上的上映电影,却在票房上遭遇滑铁卢,截至今日仅为1亿人民币,这与本身巨大的影响力形成了巨大反差。一时间市场上,唱衰二次元之声此起彼伏。
《火影忍者》票房惨败主要有两大原因,其一,动画电影各地区没有同步上映,《火影忍者·博人传》BD在韩国发售过早,导致国内网络盗版高清资源泛滥近半年,对于许多每周追更的火影迷早已看过。
也许多数人还会以5亿票房成绩的《哆啦A梦·伴我同行》作地区不步上映的解释,但一比较就反映出《火影忍者》的第二大问题,营销力度不足,《哆啦A梦》营销跨度达44天,并在情感营销上深耕,而《火影忍者》营销跨度为23天,曝光事件仅有3起,营销力度明显不足。
若解决这两大原因,豆瓣评分8.5的《火影忍者》势必会大展宏图,要知道《功夫熊猫3》仅为7.9,而《大圣归来》也才8.3分。
不到一年,动漫票房成绩屡次被刷新
《大圣归来》以17天的时间突破6.7亿元,夺走《功夫熊猫2》近5年占据国内动漫票房榜首的称号,随后《功夫熊猫3》以31天9.7亿的票房成绩拿下王座,这次《疯狂动物城》11亿的票房成绩又仅仅花了16天。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国内动漫票房成绩3次被刷新,并且这次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国内动漫票房冠军就两次易主,同时,每次动漫票房的汲取能力也越来越强,当人们以为10亿大关为国内动漫票房上限之时,《疯狂动物城》仅以16天11亿的成绩打破了这一点。在上映相距一个月的时间里,人们刚从电影院出来又被《疯狂动物城》吸引进去,两部动漫电影狂揽中国票房21亿,可见中国二次元市场多么强劲。
在日本,动漫产业已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日本动漫产业在全球位列第一。在2013年的时候日本动漫产值就达到3900亿美元。而2014年的动漫产业报告显示中国2014年动漫产业总产值逾1000亿元,这是很明显的差距。中国人民大学和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曾联合发布过“中国文化消费指数”,我国尚存在超3万亿文化消费缺口。
国家政策很早就在扶持二次元产业,近些年来又逐渐加大扶持力度。同时,资本界也不断地开始加大对二次元的投入,腾讯、奥飞等企业更是动作频繁。上个月央视对于二次元的首次重点报道,在舆论上给予了二次元大量的支持,一时间让二次元被各界熟知,并表示二次用户达到2.19亿,透露出了庞大的市场前景。二次元早已呈蓄势待发之意。
得宅男腐女,可得二次元天下?
不知曾几何时,每当人们提到二次元,就容易想到宅男腐女四字,“得宅男腐女,可得二次元天下”就开始流传开来。尤其是手游进入红海以来,用户获取成本不断攀高,用户精准定位便成为了手游重要方略之一,于是凡是二次元手游,其“宅男腐女”属性就极其严重,甚至有些不堪入目。

根据瑞艾的数据报告显示,二次元用户普遍年龄低下,95后居多,并且主要是学生党,这就造成这一类群体付费能力低下,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二次元概念很火,但始终没有爆款产品出现。
反观动漫电影,无论是《功夫熊猫》系列,还是《大圣归来》、《疯狂动物城》,其中并没有很强的宅男腐女元素,而且是面向全年龄层,不限用户群体。以动画大师宫崎骏以例,虽然他的每一部电影,都有特定的年龄群限制,并且多数面向低龄群体,但并不妨碍小孩、大人其乐融融坐在电影院一起观赏,关键在于宫崎骏抓住了小孩、大大的共鸣,小孩能看到自己,大人能回忆儿时,让双方都有所感悟。
如果说手游小厂商精准定位“宅男腐女”,是为了减少产品失败率的话,那么大厂商的话就更应该去扩展用户群体,让二次元手游真正地起来。
目前,腾讯系手游《火影忍者》已在畅销榜前10待了两月有余,一定程度上打响了2016年二次元手游新高度,期待其它厂商能有出色表现,让二次元手游迎来爆发。
结语:漫画、动漫虽属于二次元,但归根结底还是艺术的载体、艺术的表现形式,况且得益于技术的发展,近些年来,漫画、动漫不断地有新的用户群体融入,艺术无国界,当下二次元也不能过早过多的设定用户界限,仅将目光圈定在“宅男腐女”群体。
来源:游戏头条(gametoutiao)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