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央行货币政策“大脑”例行换班,蔡昉、王一鸣加入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央行货币政策“大脑”例行换班,蔡昉、王一鸣加入

两位专家的加入或意味着未来货币政策将更重视充分就业目标,注重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2021年2月22日,北京西长安街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大楼。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辛圆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大脑”迎来例行换班,研究人口和劳动力市场、宏观经济政策的两位专家加入。

国务院办公厅3月20日发布《关于调整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通知》称,国务院已同意蔡昉、王一鸣担任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刘世锦继续担任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刘伟、马骏不再担任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职务。

公开信息显示,蔡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曾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等职。王一鸣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曾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等职。

尽管本次换班是例行动作,但仍可以从两位新成员的研究专长来窥探中国货币政策未来的关注点。

国金证券在一份研报中称,两位专家的加入,或意味着未来货币政策将更重视充分就业目标,注重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这也与现阶段“六稳”“六保”中的稳就业、保就业的政策目标相一致。

先看蔡昉,今年3月,他刚刚卸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一职,并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的身份亮相上周末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

蔡昉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劳动经济学,其主持的研究项目主题包括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等。

3月20日,蔡昉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劳动年龄人口达到峰值后负增长,将在供给侧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降低中国的潜在增长率。而中国总人口达到峰值后负增长,更多将在需求侧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阻碍需求扩大,以及潜在增长率的实现。

他强调,对于供给侧的挑战,必须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才能替代过去已经消失的人口红利和传统增长动能。对于需求侧挑战,最大的潜力是提振居民消费。

“居民消费这部分虽然现在占比很低,但增长在全世界几乎是最快的,同时它的增长速度也快于中国目前的GDP增速,因此这部分有巨大的潜力可挖。”蔡昉说。

此外,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蔡昉就“如何促进人民共同富裕”这一话题提出,要抓住诸如实现脱贫的农村家庭、进城农民工和老年人等重点人群,从扩大劳动参与率、保障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以及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可得性等方面着眼,进一步补齐短板,降低其就业风险和生活脆弱性,使其源源不断地进入中等收入群体。

促消费的核心是增加收入,而增加收入的关键又在于稳就业。蔡昉的加入或意味着未来货币政策可能在提振就业,释放消费潜力方面有更大作为。

另一位委员王一鸣长期从事宏观经济问题研究,关注宏观经济形势、经济增长、科技进步等话题。

他在周末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伴随着中国经济逐步恢复常态,宏观政策的正常化也被提上了议程。考虑到经济恢复仍然存在结构性差异,中小微企业仍面临困难,宏观政策要保持对经济恢复必要的支持力度,“不急转弯”,并在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把握好平衡。他预计,未来五年,中国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将处在5%至5.5%的区间。

针对经济转型升级,王一鸣此前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转向高质量发展,这既是发展阶段的转换,更是发展方式和发展动力的转变。推动高质量发展首先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自立自强。

根据央行网站公布的信息,货币政策委员会现有14名成员。从人员组成来看,包括人民银行行长、副行长、国务院、发改委、财政部、统计局、银保监会、证监会、外管局等部委领导,以及经济、金融专家。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一般任期为2年。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和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均是在2018年6月加入货币政策委员会。

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在综合分析宏观经济形势的基础上,依据国家宏观调控目标,讨论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一定时期内的货币政策控制目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有关货币政策的重要措施、货币政策与其它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等涉及货币政策等重大事项,并提出建议。

最近一次货币政策委员会例行会议在2020年12月25日召开。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把握好政策时度效,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央行货币政策“大脑”例行换班,蔡昉、王一鸣加入

两位专家的加入或意味着未来货币政策将更重视充分就业目标,注重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2021年2月22日,北京西长安街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大楼。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辛圆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大脑”迎来例行换班,研究人口和劳动力市场、宏观经济政策的两位专家加入。

国务院办公厅3月20日发布《关于调整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通知》称,国务院已同意蔡昉、王一鸣担任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刘世锦继续担任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刘伟、马骏不再担任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职务。

公开信息显示,蔡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曾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等职。王一鸣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曾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等职。

尽管本次换班是例行动作,但仍可以从两位新成员的研究专长来窥探中国货币政策未来的关注点。

国金证券在一份研报中称,两位专家的加入,或意味着未来货币政策将更重视充分就业目标,注重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这也与现阶段“六稳”“六保”中的稳就业、保就业的政策目标相一致。

先看蔡昉,今年3月,他刚刚卸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一职,并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的身份亮相上周末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

蔡昉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劳动经济学,其主持的研究项目主题包括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等。

3月20日,蔡昉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劳动年龄人口达到峰值后负增长,将在供给侧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降低中国的潜在增长率。而中国总人口达到峰值后负增长,更多将在需求侧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阻碍需求扩大,以及潜在增长率的实现。

他强调,对于供给侧的挑战,必须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才能替代过去已经消失的人口红利和传统增长动能。对于需求侧挑战,最大的潜力是提振居民消费。

“居民消费这部分虽然现在占比很低,但增长在全世界几乎是最快的,同时它的增长速度也快于中国目前的GDP增速,因此这部分有巨大的潜力可挖。”蔡昉说。

此外,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蔡昉就“如何促进人民共同富裕”这一话题提出,要抓住诸如实现脱贫的农村家庭、进城农民工和老年人等重点人群,从扩大劳动参与率、保障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以及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可得性等方面着眼,进一步补齐短板,降低其就业风险和生活脆弱性,使其源源不断地进入中等收入群体。

促消费的核心是增加收入,而增加收入的关键又在于稳就业。蔡昉的加入或意味着未来货币政策可能在提振就业,释放消费潜力方面有更大作为。

另一位委员王一鸣长期从事宏观经济问题研究,关注宏观经济形势、经济增长、科技进步等话题。

他在周末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伴随着中国经济逐步恢复常态,宏观政策的正常化也被提上了议程。考虑到经济恢复仍然存在结构性差异,中小微企业仍面临困难,宏观政策要保持对经济恢复必要的支持力度,“不急转弯”,并在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把握好平衡。他预计,未来五年,中国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将处在5%至5.5%的区间。

针对经济转型升级,王一鸣此前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转向高质量发展,这既是发展阶段的转换,更是发展方式和发展动力的转变。推动高质量发展首先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自立自强。

根据央行网站公布的信息,货币政策委员会现有14名成员。从人员组成来看,包括人民银行行长、副行长、国务院、发改委、财政部、统计局、银保监会、证监会、外管局等部委领导,以及经济、金融专家。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一般任期为2年。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和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均是在2018年6月加入货币政策委员会。

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在综合分析宏观经济形势的基础上,依据国家宏观调控目标,讨论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一定时期内的货币政策控制目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有关货币政策的重要措施、货币政策与其它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等涉及货币政策等重大事项,并提出建议。

最近一次货币政策委员会例行会议在2020年12月25日召开。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把握好政策时度效,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