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当代审美体验: 一种交互的、对话式的观看方式正在出现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当代审美体验: 一种交互的、对话式的观看方式正在出现

互动艺术的游戏。

Olafur Eliasson的艺术展览现场

在 很长时间里,人类对于艺术的解读和观看都是被动的。

诸如油画,画家可以选择让它们成为私人的财产,永不见天日,那些被拿出来展览的作品,也是安静地待在雪白的墙壁上不动声色。观众来到它的跟前,只能小心翼翼地观察,赋予想象,不能与之触碰,更别想和它直接对话。

这种「被动」的审美体验,已成为我们习以为常的观看方式。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当代艺术正在打破这种被动的审美体验: 一种交互的、对话式的观看方式正在出现。

日本新媒体艺术团体teamLab的展览现场

如果说,传统的艺术作品是静态的,那么新时代的艺术就是动态的;如果说,传统的艺术表达是单向的,那么新时代的艺术的沟通则是双向的。在这种全新的观看方式里,时间成了艺术的关键词。

理解作品需要观众投入时间,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在这段时光里感受到的光线、声音、空间、事件,都会对如何理解这件作品产生影响。

Pipilotti Rist的新媒体装置艺术

例如,皮皮洛蒂·瑞斯特(Pipilotti Rist)的新媒体装置艺术就把流动的、充满生命力的数码图像与音乐和空间设计相结合。她在作品中营造出沉浸式的体验感,加入了互动性,描述出符合新时代气质的艺术景观。她的作品融合了数码影像、音乐、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和互动艺术的概念,很难把她简单归类为哪一种流派。

Pipilotti Rist的新媒体装置艺术

对我来说,最好的观看莫过于一次发人深省的游戏,理想的打开方式应该是一次四维的、双向的、全身心的体验。

互动艺术(Interactive Art) 作为一个我们时代里最受欢迎的种类,很多时候会跟新媒体艺术、关系美学、装置艺术、网络艺术产生交集。突出艺术作品的「对话性」和「参与感」,在当代艺术的发展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也成了新媒体艺术创作的一大趋势。不少专业院校和艺术机构,已把「互动性」作为一个专门的艺术课题来研究。

草间弥生的「镜室」装置艺术

互动性(Interactivity)是指观者在一件艺术作品或构成中的参与行为。互动艺术(Interactive Art)出现在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艺术家不仅希望在美术馆中创作与观众能够直接互动的作品,同时还希望找到全新的、独特的环境来展示艺术作品,于是街道、仓库或店面成为他们选择的场地,艺术作品也变得更具有参与性和包容性。随后,互动艺术渐渐成为关系美学(Relational Aesthetics)的一部分。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一件具有互动性的艺术作品也是最有趣的,它们要么是采用了突出的视听效果,要么是用先进的科技完成了与我们的交流。

艺术家肯·里纳尔多(Ken Rinaldo)的机械臂装置艺术

关于艺术的互动性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例如,艺术家肯·里纳尔多(Ken Rinaldo)就做出过一只只机械手臂,在美术馆的上空突然降下,跟每个观众试探性地接触。这是一种直接的、物理的、可视的互动行为。肯·里纳尔多生于 1958 年,是美国一位艺术家和教育家。他利用互动机器人、3D 动画和生物艺术创作互动性装置艺术,用于探索自然与技术的交集。

同时,艺术家也可以通过技术和设计营造出一个视觉幻象,成为与观者互动的方式。例如,日本艺术家古桥悌二的作品《情人》就利用了黑暗的空间和真人大小的动态投影,让观众去体验时间与爱情之间的追逐游戏。

日本艺术家古桥悌二的《情人》

2016 年,在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中,这件作品制造出了一个充满神秘感的独立空间,现场音响和场景设计都极富感染力,迷惑了观众的情绪和感知,形成了仪式般的沉醉感觉。显然,第二种类型的艺术互动显得较为隐形和诗意,但同时,这种潜移默化的互动方式对体验者也有一定的要求。作品意义的完善过程需要观众的适当参与,但无论是采取哪一种形式完成交互行为,时间的流逝、观者的参与、身体的感知,这三大要素在这类强调互动性的艺术中总是缺一不可。

同时,它们在不同作品里所占的比例也各不相同,或者说,艺术家采取的步骤是不一样的。越复杂越大型的新媒体艺术作品,所需要的观者投入比例就可能越大,例如,体验一次英国艺术家邵志飞(Jeffrey Shaw)的互动新媒体,去艺术馆里玩一玩早期的虚拟现实技术,感受“动感单车”。

邵志飞早期的作品,《触摸影院》就强调了观众身体的触摸与感受

邵志飞是西方重要的新媒体艺术的先驱者,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互动艺术的探索。他一直强调在艺术作品中制造:事件性(event)、偶发性(happening)和行为感(performance),这三个概念的提出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的偶发艺术、行为艺术与关系美学等涉及参与者和社会实验的艺术运动有关。

早在1989年,邵教授就完成了一个早期虚拟现实形式的互动作品《清晰的城市》。观众可以完全参与到这个作品里,成为这个装置的使用者。

邵志飞互动作品《清晰的城市》

类似的早期尝试还有著名的史丹·范德比克(Stan VanDerBeek)的许多作品。作为美国新媒体艺术的开山元老之一,范德比克的艺术实验占据了他的整整一生。可以说,他在视觉、技术、审美、观看方式上的创新让他永远孤独地走在了时代的前面。1979 年,范德比克和环境艺术家,琼·布里格姆(Joan Brigham)合作,创作了一个超前的沉浸式电影《蒸汽屏幕》(Steam Screen ,1979 年)。

《蒸汽屏幕》(Steam Screen )

琼·布里格姆是一位女性艺术家,获得哈佛大学艺术史的硕士,她的作品常常使用蒸汽和水,表现出了环境中蒸汽的神秘和强大力量。她在公共艺术和行为艺术方面进行多重合作,创建了一种以蒸汽驱动为主的蒸汽玻璃雕塑。

《蒸汽屏幕》(Steam Screen)

1979 年在惠特尼美术馆,他们把 16 毫米胶片拍摄的录影资料投影到一片充满了蒸汽的露台上。这层雾气因布里格姆的精心设计,成了能够承载投影图像的屏幕,取代了传统的墙壁或是屏幕布。整个作品形成了一个可以移动、变化及被观众穿越的动态新画面。这种投影的形式感就打破了范德比克所说的“线性叙事”的模式,包含了互动性装置艺术的特质,对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新媒体和装置艺术家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埃利亚松的《天气计划》

另外一些很重要和著名的互动性装置艺术作品还有:2013 年兰登国际的《雨屋》;2003 年丹麦艺术家奥拉夫·埃利亚松的《天气计划》,泰特美术馆为了这件作品,不仅开始欢迎参观者拍照,甚至允许参观者在涡轮大厅里面吃东西,以模拟出艺术家所期待的“人们来这件作品里享受,就像是趴在海边野餐、晒太阳”的感觉。

西班牙当代艺术家托马斯·萨拉斯诺(Tomás Saraceno)曾在德国K21 Staendehaus 博物馆里,建造互动装置作品,一个巨大的悬浮网,「In Orbits」让观众去自由玩耍。

托马斯·萨拉斯诺的悬挂网装置

委内瑞拉艺术家赫苏斯·拉斐尔·索托(Jesús Rafael Soto,1923 - 2005)用彩色的线性材料制作的互动装置,看似为一个整体,但内部可以自由穿梭,让参观者可以进去这个神奇的空间,自由行动、玩耍、欣赏,仿佛能够触摸金色的阳光。

赫苏斯·拉斐尔·索托的线性装置艺术

还有,1956年出生的美国著名艺术家,安·汉密尔顿(Ann Hamilton)的「秋千装置」。她曾在军械库展览中用空旷的空间做出巨大的白色帷幕,整个场面如同一曲童话般的舞台剧。当观众进去之后,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去「使用」这个艺术装置。当人们荡起秋千,自身的重力会扯起头上的拉索,巨型的白布就会随之运动、飘荡。整个画面充满想象,轻盈梦幻而且宏大。

安·汉密尔顿的装置艺术现场

还有曾经的农学博士,今天的实验艺术家,卡斯滕·霍勒(Carsten Holler)的经典作品,《实验基地》,在2006 年,他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的展览现场,搭建起几个巨大的“滑滑梯”设施,不同形态产生不同效果,供参观者玩耍、使用。

卡斯滕·霍勒的《实验基地》

霍勒的艺术基本都是这个风格,全部是互动性的作品。他邀请观众在美术馆内滑滑梯、吃药、睡觉,用一系列实验性的参与行为,展示出一种除了提供体验之外,基本上没有任何内容的艺术作品。这类什么也不需要阐释,只需要观众去现场感受的艺术实验,其背后的创作哲学实际上就反映出了当代艺术的一种新自由,离开释义必要性的自由。

还有一些更大的互动性装置艺术,完全脱离了美术馆的环境限制,走到了大地和河流之间。在当代艺术中,夫妻档艺术家,克劳德夫妇(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的创作就属于这一种。他们的艺术介于「大地艺术」和「社会美学」之间,都是耗时多年的大型项目,利用了人类文明的现有景观和艺术家独创的技术手段,打乱或者是改造一种自然或人文地理。

夫妻二人不认为自己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地艺术家,而是受到了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的“社会雕塑”的影响,在艺术项目里突出现代的社会问题和人类活动的参与。

克劳德夫妇《漂浮码头》 2016 年

如今,我们在描述一个装置或新媒体作品时,会很直观地去谈自己看到了什么,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看到的,看完后是个什么感觉。有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去触摸作品,跟它完成一个面对面的双向交流。而我们在评价这件作品时,也会加入自己互动性体验的参考数据,就像是完成一份用户体验的报告,去评判这件作品的意义与价值。

埃利亚松的感知类互动艺术现场

这种改变就是我们在感受艺术里的一个观看方式的巨大变革——从敬畏古典艺术,到崇拜现代艺术,再到与当代艺术互动。这种对于更多亲切感、互动性、感官刺激的观看渴望与交流体验,一直是观众心中的潜意识与人类的观察本能,于是被当代艺术家和展览策划人发现、接纳和展现。

 

作者:苏也,现居美国,《布林客BLINK》主编,艺术评论人

 

来源:布林客BLINK

原标题:苏也在看|当代审美体验: 一种交互的、对话式的观看方式正在出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当代审美体验: 一种交互的、对话式的观看方式正在出现

互动艺术的游戏。

Olafur Eliasson的艺术展览现场

在 很长时间里,人类对于艺术的解读和观看都是被动的。

诸如油画,画家可以选择让它们成为私人的财产,永不见天日,那些被拿出来展览的作品,也是安静地待在雪白的墙壁上不动声色。观众来到它的跟前,只能小心翼翼地观察,赋予想象,不能与之触碰,更别想和它直接对话。

这种「被动」的审美体验,已成为我们习以为常的观看方式。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当代艺术正在打破这种被动的审美体验: 一种交互的、对话式的观看方式正在出现。

日本新媒体艺术团体teamLab的展览现场

如果说,传统的艺术作品是静态的,那么新时代的艺术就是动态的;如果说,传统的艺术表达是单向的,那么新时代的艺术的沟通则是双向的。在这种全新的观看方式里,时间成了艺术的关键词。

理解作品需要观众投入时间,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在这段时光里感受到的光线、声音、空间、事件,都会对如何理解这件作品产生影响。

Pipilotti Rist的新媒体装置艺术

例如,皮皮洛蒂·瑞斯特(Pipilotti Rist)的新媒体装置艺术就把流动的、充满生命力的数码图像与音乐和空间设计相结合。她在作品中营造出沉浸式的体验感,加入了互动性,描述出符合新时代气质的艺术景观。她的作品融合了数码影像、音乐、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和互动艺术的概念,很难把她简单归类为哪一种流派。

Pipilotti Rist的新媒体装置艺术

对我来说,最好的观看莫过于一次发人深省的游戏,理想的打开方式应该是一次四维的、双向的、全身心的体验。

互动艺术(Interactive Art) 作为一个我们时代里最受欢迎的种类,很多时候会跟新媒体艺术、关系美学、装置艺术、网络艺术产生交集。突出艺术作品的「对话性」和「参与感」,在当代艺术的发展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也成了新媒体艺术创作的一大趋势。不少专业院校和艺术机构,已把「互动性」作为一个专门的艺术课题来研究。

草间弥生的「镜室」装置艺术

互动性(Interactivity)是指观者在一件艺术作品或构成中的参与行为。互动艺术(Interactive Art)出现在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艺术家不仅希望在美术馆中创作与观众能够直接互动的作品,同时还希望找到全新的、独特的环境来展示艺术作品,于是街道、仓库或店面成为他们选择的场地,艺术作品也变得更具有参与性和包容性。随后,互动艺术渐渐成为关系美学(Relational Aesthetics)的一部分。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一件具有互动性的艺术作品也是最有趣的,它们要么是采用了突出的视听效果,要么是用先进的科技完成了与我们的交流。

艺术家肯·里纳尔多(Ken Rinaldo)的机械臂装置艺术

关于艺术的互动性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例如,艺术家肯·里纳尔多(Ken Rinaldo)就做出过一只只机械手臂,在美术馆的上空突然降下,跟每个观众试探性地接触。这是一种直接的、物理的、可视的互动行为。肯·里纳尔多生于 1958 年,是美国一位艺术家和教育家。他利用互动机器人、3D 动画和生物艺术创作互动性装置艺术,用于探索自然与技术的交集。

同时,艺术家也可以通过技术和设计营造出一个视觉幻象,成为与观者互动的方式。例如,日本艺术家古桥悌二的作品《情人》就利用了黑暗的空间和真人大小的动态投影,让观众去体验时间与爱情之间的追逐游戏。

日本艺术家古桥悌二的《情人》

2016 年,在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中,这件作品制造出了一个充满神秘感的独立空间,现场音响和场景设计都极富感染力,迷惑了观众的情绪和感知,形成了仪式般的沉醉感觉。显然,第二种类型的艺术互动显得较为隐形和诗意,但同时,这种潜移默化的互动方式对体验者也有一定的要求。作品意义的完善过程需要观众的适当参与,但无论是采取哪一种形式完成交互行为,时间的流逝、观者的参与、身体的感知,这三大要素在这类强调互动性的艺术中总是缺一不可。

同时,它们在不同作品里所占的比例也各不相同,或者说,艺术家采取的步骤是不一样的。越复杂越大型的新媒体艺术作品,所需要的观者投入比例就可能越大,例如,体验一次英国艺术家邵志飞(Jeffrey Shaw)的互动新媒体,去艺术馆里玩一玩早期的虚拟现实技术,感受“动感单车”。

邵志飞早期的作品,《触摸影院》就强调了观众身体的触摸与感受

邵志飞是西方重要的新媒体艺术的先驱者,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互动艺术的探索。他一直强调在艺术作品中制造:事件性(event)、偶发性(happening)和行为感(performance),这三个概念的提出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的偶发艺术、行为艺术与关系美学等涉及参与者和社会实验的艺术运动有关。

早在1989年,邵教授就完成了一个早期虚拟现实形式的互动作品《清晰的城市》。观众可以完全参与到这个作品里,成为这个装置的使用者。

邵志飞互动作品《清晰的城市》

类似的早期尝试还有著名的史丹·范德比克(Stan VanDerBeek)的许多作品。作为美国新媒体艺术的开山元老之一,范德比克的艺术实验占据了他的整整一生。可以说,他在视觉、技术、审美、观看方式上的创新让他永远孤独地走在了时代的前面。1979 年,范德比克和环境艺术家,琼·布里格姆(Joan Brigham)合作,创作了一个超前的沉浸式电影《蒸汽屏幕》(Steam Screen ,1979 年)。

《蒸汽屏幕》(Steam Screen )

琼·布里格姆是一位女性艺术家,获得哈佛大学艺术史的硕士,她的作品常常使用蒸汽和水,表现出了环境中蒸汽的神秘和强大力量。她在公共艺术和行为艺术方面进行多重合作,创建了一种以蒸汽驱动为主的蒸汽玻璃雕塑。

《蒸汽屏幕》(Steam Screen)

1979 年在惠特尼美术馆,他们把 16 毫米胶片拍摄的录影资料投影到一片充满了蒸汽的露台上。这层雾气因布里格姆的精心设计,成了能够承载投影图像的屏幕,取代了传统的墙壁或是屏幕布。整个作品形成了一个可以移动、变化及被观众穿越的动态新画面。这种投影的形式感就打破了范德比克所说的“线性叙事”的模式,包含了互动性装置艺术的特质,对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新媒体和装置艺术家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埃利亚松的《天气计划》

另外一些很重要和著名的互动性装置艺术作品还有:2013 年兰登国际的《雨屋》;2003 年丹麦艺术家奥拉夫·埃利亚松的《天气计划》,泰特美术馆为了这件作品,不仅开始欢迎参观者拍照,甚至允许参观者在涡轮大厅里面吃东西,以模拟出艺术家所期待的“人们来这件作品里享受,就像是趴在海边野餐、晒太阳”的感觉。

西班牙当代艺术家托马斯·萨拉斯诺(Tomás Saraceno)曾在德国K21 Staendehaus 博物馆里,建造互动装置作品,一个巨大的悬浮网,「In Orbits」让观众去自由玩耍。

托马斯·萨拉斯诺的悬挂网装置

委内瑞拉艺术家赫苏斯·拉斐尔·索托(Jesús Rafael Soto,1923 - 2005)用彩色的线性材料制作的互动装置,看似为一个整体,但内部可以自由穿梭,让参观者可以进去这个神奇的空间,自由行动、玩耍、欣赏,仿佛能够触摸金色的阳光。

赫苏斯·拉斐尔·索托的线性装置艺术

还有,1956年出生的美国著名艺术家,安·汉密尔顿(Ann Hamilton)的「秋千装置」。她曾在军械库展览中用空旷的空间做出巨大的白色帷幕,整个场面如同一曲童话般的舞台剧。当观众进去之后,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去「使用」这个艺术装置。当人们荡起秋千,自身的重力会扯起头上的拉索,巨型的白布就会随之运动、飘荡。整个画面充满想象,轻盈梦幻而且宏大。

安·汉密尔顿的装置艺术现场

还有曾经的农学博士,今天的实验艺术家,卡斯滕·霍勒(Carsten Holler)的经典作品,《实验基地》,在2006 年,他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的展览现场,搭建起几个巨大的“滑滑梯”设施,不同形态产生不同效果,供参观者玩耍、使用。

卡斯滕·霍勒的《实验基地》

霍勒的艺术基本都是这个风格,全部是互动性的作品。他邀请观众在美术馆内滑滑梯、吃药、睡觉,用一系列实验性的参与行为,展示出一种除了提供体验之外,基本上没有任何内容的艺术作品。这类什么也不需要阐释,只需要观众去现场感受的艺术实验,其背后的创作哲学实际上就反映出了当代艺术的一种新自由,离开释义必要性的自由。

还有一些更大的互动性装置艺术,完全脱离了美术馆的环境限制,走到了大地和河流之间。在当代艺术中,夫妻档艺术家,克劳德夫妇(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的创作就属于这一种。他们的艺术介于「大地艺术」和「社会美学」之间,都是耗时多年的大型项目,利用了人类文明的现有景观和艺术家独创的技术手段,打乱或者是改造一种自然或人文地理。

夫妻二人不认为自己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地艺术家,而是受到了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的“社会雕塑”的影响,在艺术项目里突出现代的社会问题和人类活动的参与。

克劳德夫妇《漂浮码头》 2016 年

如今,我们在描述一个装置或新媒体作品时,会很直观地去谈自己看到了什么,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看到的,看完后是个什么感觉。有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去触摸作品,跟它完成一个面对面的双向交流。而我们在评价这件作品时,也会加入自己互动性体验的参考数据,就像是完成一份用户体验的报告,去评判这件作品的意义与价值。

埃利亚松的感知类互动艺术现场

这种改变就是我们在感受艺术里的一个观看方式的巨大变革——从敬畏古典艺术,到崇拜现代艺术,再到与当代艺术互动。这种对于更多亲切感、互动性、感官刺激的观看渴望与交流体验,一直是观众心中的潜意识与人类的观察本能,于是被当代艺术家和展览策划人发现、接纳和展现。

 

作者:苏也,现居美国,《布林客BLINK》主编,艺术评论人

 

来源:布林客BLINK

原标题:苏也在看|当代审美体验: 一种交互的、对话式的观看方式正在出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