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马亮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最近,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从学校作息时间、学业安排和课外培训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提高中小学生的睡眠质量。《通知》指出,小初高中学生的每天睡眠时间应分别达到10、9和8个小时,为此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与此同时,《通知》明确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并将采用技术手段确保每日22:00到次日8:00未成年人不打游戏。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提出要关注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和课后辅导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参加座谈会时要求加强对义务教育工作的重视。教育部在“两会”召开后不到一个月就制定和发布《通知》,足见其对此事的重视程度和响应速度。
充足睡眠对于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成绩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一点得到了大量研究的一致支持。但现实是,在巨大的学习压力下,学生们普遍缺觉少眠,严重影响他们的课堂注意力、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
目前中国的中小学普遍存在上学时间过早和在校时间过长的问题。典型的小学是八点前入校,下午三点半放学。在激烈的升学压力下,初中和高中的学生一般是早上五点半到校上早自习,晚上九点才会结束晚自习回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吕玉刚司长在新闻通气会上介绍,2020年底对10省市开展了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监测,结果显示,小学生、初中生平均睡眠时长为分别为9.5小时和8.4小时,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不足问题。
中小学生尚在生物钟的调整期,所以同等时长的睡眠质量会和成年人有很大不同,他们需要更加充足的睡眠时间。因此,要将学生的上学时间同其生物钟协调一致。大量研究都表明推迟上学时间可以带来一系列正面影响,而没有研究显示提早上学会有积极影响。
一些激进的研究人员甚至建议,应该让中小学生不早于上午十点去上学。英国、新西兰等一些国家的部分学校就采取了这种方式,研究表明学生的睡眠质量、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都得到了明显改善。
尽管推迟上学时间可以一举多得,但是美国多数中学生仍然是在八点半前上学。这同学校调整学生上学时间导致的班车时间表、教师合同、学校设施、家长配合等方面的障碍有关。2013年,时任美国教育国务卿Arne Duncan就提出倡议,“让青少年睡觉,推迟上学时间”。
研究显示,尽管推迟上学时间会带来一系列成本,但是和其带来的正面收益相比却是非常值得的。与其他旨在提高学生健康和成绩的干预措施相比,推迟上学时间带来的影响也是最大的。
不同国家中小学生的在校时间和作息时间,同职场人士的上下班时间有关,也同家庭分工有关。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小学生通常来说都是上午8-9点上学,下午最迟四点前放学。
从教育部的《通知》来看,这项政策充分考虑到了如何让中小学生保质保量地睡眠,但是如何做好这项工作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目前政策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升,需要让政府决策真正有据可依。小学8:20和中学8:00的上学时间安排,并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支持,也无法达到大量科学研究建议的作息时间。目前有关何时上学最佳的科学研究主要是在发达国家进行的,考虑到中国孩子的不同情况,需要开展更深入的研究,为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提供参考依据。比如,可以在特定地区进行实验,比较不同作息时间的影响,并设计最为合理的时间安排。
其次,“一刀切”地对中小学生的作息时间进行统一规定,可能无法照顾到各地区的差异。中国地大物博,虽然采用东八区的统一时制,但是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时差是客观存在的。与此同时,不同地区的居住格局和通勤条件不同,也使中小学生花在路上的时间差距较大。因此,考虑到时差等因素,不宜“一刀切”地制定统一的作息时间,而应为各地区特别是学校自身提供一定的因地制宜空间,使相关政策能够更加匹配和尽如人意。
再次,推迟中小学生的上学时间看似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实际上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学校、教师、家长、交通、课外培训等许多方面的配套措施。与此同时,学生睡眠问题也不完全是教育部门的职责,而是同交通、人社等多个部门有关。比如,学生上下学的时间安排应尽可能错峰出行,避免和城市交通早晚高峰叠加。再如,考虑到校车服务的覆盖面不高,要协调家长的工作时间来接送孩子上下学。因此,要为中小学生、家长、学校、教师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一定的缓冲期,使其能够调整适应作息时间的改变。
最后,中小学生的睡眠不足看似是如何安排作息时间的问题,实则是应试教育体制的必然产物。尽管各国中小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不足,但在东亚国家特别是中国,这一问题最为凸显。不改变中小学教育的应试导向,不改变小升初、中考和高考“一考定终身”的“紧箍咒”,作息时间的调整只会流于形式、难以为继。因此,要进一步实质性推动教育体制改革,使更多的孩子有优质公平的教育机会,才能从根本上破解睡眠不足等问题。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责编邮箱:yanguihua@jiemi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