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古装宫廷大女主剧”的陨落,大IP+大明星模式的终级破裂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古装宫廷大女主剧”的陨落,大IP+大明星模式的终级破裂

积压成疾、“大”敌不了“小”,天价投入难回本,古装大剧在今年的剧集市场中呈现出接连崩塌的“惨状”。

文|骨朵网络影视 骨朵

2021开年,历经几年坎坷的《上阳赋》《大宋宫词》终于露面,大IP+大明星的大盘子,几亿投资的大制作,又有章子怡、李少红这样的大演员、大导演,可以说这两部古装宫廷大剧,如果放在2018年以前的剧集市场,是极具爆款相的作品。

可杀青后的《上阳赋》《大宋宫词》一放就是两年多,如今两部剧虽然开播即热,但更多收获的是一片差评,并随着剧集的播出落得了低口碑、低热度的命运,内容过时的批评比比皆是。而这不仅仅是章子怡下凡失败、李少红难以重现《大明宫词》风光的个人尴尬,早在2019年末露面的《大明风华》便也有相同的境遇。

短短几年时间,古装宫廷大女主剧便从爆款的高位跌落,其在剧集市场的接连崩塌,失去昨日风光已成事实,而曾经一度被市场和资本追逐的大IP+大明星的剧集爆款公式,也正被慢慢抛弃,甚至被大家直接当成了雷点躲避。

接连崩塌的大制作泣不成声

古装大剧一向都是大制作的代名词,大IP+大演员,动辄几个亿的投入早已成为常态,而《大宋宫词》《上阳赋》《大明风华》绝对称得上是近两年来大制作中的大制作。

有消息传出《大明风华》投资5亿、《大宋宫词》投资6亿,《上阳赋》直接达到了7个亿,一位知情人士也向骨朵表示,虽然不清楚《上阳赋》的具体投资金额,但应该不会低于7个亿。

细看它们的制作班底确实也值得这个价格,《大宋宫词》的艺术顾问请到了曾在《卧虎藏龙》《赤壁》等电影中担任艺术指导的叶锦添;《上阳赋》的导演之一侯咏与张艺谋同是北电78级摄影系出身,并在多部电影中拍摄过章子怡;《大明风华》中汤唯的造型设计也请到了在王家卫多部影片中担任艺术指导的张叔平……大IP、金牌制作班底、强大的拍摄团队加上耀眼的明星加盟,这样豪华班底的背后必然是重金投资。

但也正因为是这样的大制作,面对如今剧集表现的不如人意,大家更加意难平。

回溯到2018年之前,古装大剧曾是每年剧集市场的爆款代名词,《甄嬛传》《如懿传》《芈月传》等疯狂收割收视与资本,也是在2017-2018年,天价剧扎堆播出,如2018年播出的《如懿传》版权费早早就曾炒到高达13.05亿,单集售价更是达到1450万一集。

可以说,市场上的那套投资逻辑在古装大剧中体现的十分明显,大家相信风险越高,投资回报比越大。早前慈文传媒创始人马中骏就曾公开表示,大投资的精品大剧能够为公司带来高收益。一位投资人向骨朵坦言,他们曾经花3亿多投资了一部大演员主演的作品,该剧在2018年播出时直接让他们获得了翻倍的利润,而且集数直接与收益挂钩,古装大剧可谓是体量最大的一类。

但从2018年开始,古装大剧就开始有了衰落的趋势,爆款古装剧开始转型,以当年的《延禧攻略》和《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为例,“爽感”与“宅斗”便开始占领古装大女主剧市场,更不用说到了2020年,以《传闻中的陈芊芊》为代表的,低成本但网感十足的古装甜宠剧更受年轻人追捧。

而《上阳赋》与《大宋宫词》均在赶在了2018年杀青,在2017年杀青《大明风华》的播出时间是2019年,几年的积压让这样的古装大剧没赶上当时的余热,如今播出便显现出了跟不上时代的疲态。《上阳赋》5.9分,目前《大宋宫词》豆瓣评分停留在3.8分,口碑与李少红之前引以为傲的《大明宫词》相差甚远。而低口碑是一方面,无人继续关注也是致命伤,这些大剧的争议均大于内容本身的讨论度,让其在播出后期归于无声。

以《大宋宫词》《上阳赋》《大明风华》等为代表的古装大剧都陷入了投资与口碑成反比的窘境。而更可怕的还有市场的看低。

“大剧单价往下走的趋势愈发明显。”一位制片人对骨朵坦言,以前的古装大剧售价大概在800~1000万一集,而现在的价格只有原先的50%~60%。将近一半的折扣让这类古装大剧也无法在平台卖出好价钱。

积压成疾、“大”敌不了“小”,天价投入难回本,古装大剧在今年的剧集市场中呈现出接连崩塌的“惨状”。

被抛弃的“精致烂剧”

如今古装宫廷大女主剧似乎正在成为“精致烂剧”,特别是在电视台式微,当盈利难的电视台也不在青睐古装大剧时,它们只能选择拥抱视频平台,可面对更加年轻化的视频平台,这些剧集显然更难适应。

“什么玛丽苏情节!”在豆瓣网友的短评中,关于《大宋宫词》和《上阳赋》的诟病最多来源于玛丽苏的故事情节过于老套,这显然也与豪华的剧集品相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感。

“现在市面上的古装大女主其实都是‘伪大女主’。”一位编剧表示,“就拿现在播的大女主剧来说,如果按照传统的大女主走向,女主在看到自己的亲生父母被杀死应该展开复仇而非仅仅是暗中观察。”

“伪大女主,真玛丽苏”成为古装大剧在剧作上的硬伤,细究其中的剧情确实无从考究,因而形成了“徒有外表,空洞内核”的剧情。不能忽视的是,经过近两年女性力量的崛起,观众口味有了明显的转变,且不说“成长靠男主”的伪大女主已经滑坡,九曲回肠才终于强大的“慢”人设和剧情也不再吃香,观众明显对如《司藤》这样直接了当走“女A男O”路线的剧集更能产生兴趣。

不难看出,这些古装大剧本质上讲不好一个故事,是市场性、商业性与导演编剧演员表达的自我性艺术性之间的冲突。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骨朵:“三部剧有一个相同的问题,导演、演员、编剧都很有自己的想法,他们花了很多时间去磨,尤其是《大宋宫词》,原本可以成为一部经典的历史剧,但它选择了服务于大众化的商业口味标准,可他的故事节奏、人物弧光,甚至内在的价值呈现都未能打到观众的情绪上。”

确实,作为创作者的李少红等人早就感受到了市场内容变化带来的危机感。她曾在采访中表示,原先《大宋宫词》的86集压缩到63集最后再到61集,这一切就是为了求快,但这种快也让她很“心疼”。“好像应该用快节奏,因为大家现在的观赏形式,好多都是快进地看。”想要追求剧情上的“爽感”但最终调整出了一个四不像的内容,这对于制作出诸多经典影视剧的李少红而言,无疑是致命打击。

同时,诸如这一代影视导演也有着自己在创作上的困境。“他们似乎很难搞清楚这是属于自我表达、自娱自乐,还是真正的市场偏好。”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如今的影视经济更多是年轻经济,而这些手工作坊里面出来的工匠作品仍活在过去,面对现在,他们大多是在自说自话,无法打动年轻人了。”

除了剧作上的诟病,启用大牌演员也使得这类古装宫廷大女主剧产生负面效果。像汤唯、章子怡这类电影咖,在电影大片中演技非常能打,但到了电视剧中就会显示出其短板。除了电影打光与镜头把控与电视不同,更多来源于她们要从少女演到老年,贯穿整部剧集,这样的设定本就与明星的自身形象不符。

视觉和形象上的反差,让电影大咖们没能够给古装大剧带来演技上的赋能,相反地,却成为了拉低剧集的一大重要因素,究其背后的种种原因,无疑都指向了传统模式下“组大盘”的资本运作。

传统模式与资本的相爱相杀

这些剧大多都遵循的是以前的传统模式——组大盘,即挑选大IP,然后拉来几个大演员,剧方不惜几亿重金投入,总之就是把各个环节的最顶级制作班底放到一起,撑起头部大剧的称号、获得平台S+的评级。加上资本不断介入到内容生产中,掌握着上游的决策权,大IP+大明星的模式对他们更是极具吸引力。

这套方法确实曾经也让不少老牌影视公司和投资方收获颇丰,据相关数据统计,在2017年,大女主剧超20部,不少老牌影视公司手握不止一部作品,周迅、范冰冰这样的头部大咖频频现身。彼时围绕大IP、超级内容等一系列词汇红极一时,影视公司将大投入+大IP等同于高收益,视频平台更将其定位为娱乐产业发展的大方向。

可一部爆款剧的成功夹杂着太多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而大IP+大投入向来不是一个简单可套用的公式,高投入高回报的另一面更是高风险。因此随着资本寒冬的到来与互联网思维盛行,头部大剧越来越不能与一味地把最顶级的内容拼凑在一起,画上等号。

无论是《大明风华》的低走,还是如今《上阳赋》《大宋宫词》的被群嘲,这类剧集的失败都在于观众口味和市场风向已经先发生了变化,可身处外围的资本反应、判断都略微滞后,而老牌影视公司和大导演们也习惯了早前这套码盘、创作逻辑,最终失败收场。虽然制作方也很努力地跟随市场寻求改变,但显然心有余而力不足。

大家讲究的是效率、精准圈层化。业内人士认为,如今做一部剧的思路是先找准观众群,然后有针对性地做剧本,再寻找合适的演员,这种产品化思维打造出的圈层化内容,是一种更讲究性价比的精工细作模式,也更适用于当下。

而如今传统模式接连失灵,卷入此模式下的各类玩家也正面临着泡沫破裂的窘境。

不只一位业内人士向骨朵透露,他们手里有很多搁置了两三年、投资好几个亿的项目,不少都是有声量的IP,请的也是相当不错的演员,原本想着到时在卫视、视频平台播出,就能拿到一个不错的价钱,但如今卫视、视频平台都不待见,他们要么把这些剧低价卖出,要么直接砸手里,反正基本上属于亏了个底朝天。

如今在经历了一次次失败后,投资人的态度也开始发生转变。“以前只要拿到一个大演员加上一个好IP,制作上再精心讲究些,这部剧基本上就稳了,即便不能大爆也能赚钱,可如今这种闭着眼睛赚钱的逻辑不存在了。”一位投资人感慨。据了解,各大影视公司也减少了这类剧集的投资储备,而且对于豪华班底和大导演的光环,大家也慢慢祛魅。

提及近期的几部古装剧,很多业内人士和投资人都表示没有关注,“我不太喜欢很多大导演的作品,虽然经典的内容肯定是好东西,但他们的作品节奏都相对较慢,而如今在快餐文化下,剧集需要有更多娱乐性和时尚感,真正挣钱的剧,不仅需要一个好的剧本,也要控制好成本,这样才能真正赚钱。”一位投资人表示。

虽然资本永不眠,内容风口是一个循环的圈,但如今资本市场对影视产业的态度也已经经历了一个从盲目追捧到泡沫破裂的过程,而古装宫廷大女主剧的陨落,或许也标志着大IP+大明星模式的终级破裂。如今,影视公司制作成本和售价的不断下跌,一部剧的投入产出比也慢慢恢复正常,而随着泡沫被不断挤掉,传统模式将被抛弃,新的制作模式正建立起来,资本也开始追求新生事物,等待下一轮增长。

来源:骨朵网络影视微信刊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古装宫廷大女主剧”的陨落,大IP+大明星模式的终级破裂

积压成疾、“大”敌不了“小”,天价投入难回本,古装大剧在今年的剧集市场中呈现出接连崩塌的“惨状”。

文|骨朵网络影视 骨朵

2021开年,历经几年坎坷的《上阳赋》《大宋宫词》终于露面,大IP+大明星的大盘子,几亿投资的大制作,又有章子怡、李少红这样的大演员、大导演,可以说这两部古装宫廷大剧,如果放在2018年以前的剧集市场,是极具爆款相的作品。

可杀青后的《上阳赋》《大宋宫词》一放就是两年多,如今两部剧虽然开播即热,但更多收获的是一片差评,并随着剧集的播出落得了低口碑、低热度的命运,内容过时的批评比比皆是。而这不仅仅是章子怡下凡失败、李少红难以重现《大明宫词》风光的个人尴尬,早在2019年末露面的《大明风华》便也有相同的境遇。

短短几年时间,古装宫廷大女主剧便从爆款的高位跌落,其在剧集市场的接连崩塌,失去昨日风光已成事实,而曾经一度被市场和资本追逐的大IP+大明星的剧集爆款公式,也正被慢慢抛弃,甚至被大家直接当成了雷点躲避。

接连崩塌的大制作泣不成声

古装大剧一向都是大制作的代名词,大IP+大演员,动辄几个亿的投入早已成为常态,而《大宋宫词》《上阳赋》《大明风华》绝对称得上是近两年来大制作中的大制作。

有消息传出《大明风华》投资5亿、《大宋宫词》投资6亿,《上阳赋》直接达到了7个亿,一位知情人士也向骨朵表示,虽然不清楚《上阳赋》的具体投资金额,但应该不会低于7个亿。

细看它们的制作班底确实也值得这个价格,《大宋宫词》的艺术顾问请到了曾在《卧虎藏龙》《赤壁》等电影中担任艺术指导的叶锦添;《上阳赋》的导演之一侯咏与张艺谋同是北电78级摄影系出身,并在多部电影中拍摄过章子怡;《大明风华》中汤唯的造型设计也请到了在王家卫多部影片中担任艺术指导的张叔平……大IP、金牌制作班底、强大的拍摄团队加上耀眼的明星加盟,这样豪华班底的背后必然是重金投资。

但也正因为是这样的大制作,面对如今剧集表现的不如人意,大家更加意难平。

回溯到2018年之前,古装大剧曾是每年剧集市场的爆款代名词,《甄嬛传》《如懿传》《芈月传》等疯狂收割收视与资本,也是在2017-2018年,天价剧扎堆播出,如2018年播出的《如懿传》版权费早早就曾炒到高达13.05亿,单集售价更是达到1450万一集。

可以说,市场上的那套投资逻辑在古装大剧中体现的十分明显,大家相信风险越高,投资回报比越大。早前慈文传媒创始人马中骏就曾公开表示,大投资的精品大剧能够为公司带来高收益。一位投资人向骨朵坦言,他们曾经花3亿多投资了一部大演员主演的作品,该剧在2018年播出时直接让他们获得了翻倍的利润,而且集数直接与收益挂钩,古装大剧可谓是体量最大的一类。

但从2018年开始,古装大剧就开始有了衰落的趋势,爆款古装剧开始转型,以当年的《延禧攻略》和《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为例,“爽感”与“宅斗”便开始占领古装大女主剧市场,更不用说到了2020年,以《传闻中的陈芊芊》为代表的,低成本但网感十足的古装甜宠剧更受年轻人追捧。

而《上阳赋》与《大宋宫词》均在赶在了2018年杀青,在2017年杀青《大明风华》的播出时间是2019年,几年的积压让这样的古装大剧没赶上当时的余热,如今播出便显现出了跟不上时代的疲态。《上阳赋》5.9分,目前《大宋宫词》豆瓣评分停留在3.8分,口碑与李少红之前引以为傲的《大明宫词》相差甚远。而低口碑是一方面,无人继续关注也是致命伤,这些大剧的争议均大于内容本身的讨论度,让其在播出后期归于无声。

以《大宋宫词》《上阳赋》《大明风华》等为代表的古装大剧都陷入了投资与口碑成反比的窘境。而更可怕的还有市场的看低。

“大剧单价往下走的趋势愈发明显。”一位制片人对骨朵坦言,以前的古装大剧售价大概在800~1000万一集,而现在的价格只有原先的50%~60%。将近一半的折扣让这类古装大剧也无法在平台卖出好价钱。

积压成疾、“大”敌不了“小”,天价投入难回本,古装大剧在今年的剧集市场中呈现出接连崩塌的“惨状”。

被抛弃的“精致烂剧”

如今古装宫廷大女主剧似乎正在成为“精致烂剧”,特别是在电视台式微,当盈利难的电视台也不在青睐古装大剧时,它们只能选择拥抱视频平台,可面对更加年轻化的视频平台,这些剧集显然更难适应。

“什么玛丽苏情节!”在豆瓣网友的短评中,关于《大宋宫词》和《上阳赋》的诟病最多来源于玛丽苏的故事情节过于老套,这显然也与豪华的剧集品相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感。

“现在市面上的古装大女主其实都是‘伪大女主’。”一位编剧表示,“就拿现在播的大女主剧来说,如果按照传统的大女主走向,女主在看到自己的亲生父母被杀死应该展开复仇而非仅仅是暗中观察。”

“伪大女主,真玛丽苏”成为古装大剧在剧作上的硬伤,细究其中的剧情确实无从考究,因而形成了“徒有外表,空洞内核”的剧情。不能忽视的是,经过近两年女性力量的崛起,观众口味有了明显的转变,且不说“成长靠男主”的伪大女主已经滑坡,九曲回肠才终于强大的“慢”人设和剧情也不再吃香,观众明显对如《司藤》这样直接了当走“女A男O”路线的剧集更能产生兴趣。

不难看出,这些古装大剧本质上讲不好一个故事,是市场性、商业性与导演编剧演员表达的自我性艺术性之间的冲突。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骨朵:“三部剧有一个相同的问题,导演、演员、编剧都很有自己的想法,他们花了很多时间去磨,尤其是《大宋宫词》,原本可以成为一部经典的历史剧,但它选择了服务于大众化的商业口味标准,可他的故事节奏、人物弧光,甚至内在的价值呈现都未能打到观众的情绪上。”

确实,作为创作者的李少红等人早就感受到了市场内容变化带来的危机感。她曾在采访中表示,原先《大宋宫词》的86集压缩到63集最后再到61集,这一切就是为了求快,但这种快也让她很“心疼”。“好像应该用快节奏,因为大家现在的观赏形式,好多都是快进地看。”想要追求剧情上的“爽感”但最终调整出了一个四不像的内容,这对于制作出诸多经典影视剧的李少红而言,无疑是致命打击。

同时,诸如这一代影视导演也有着自己在创作上的困境。“他们似乎很难搞清楚这是属于自我表达、自娱自乐,还是真正的市场偏好。”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如今的影视经济更多是年轻经济,而这些手工作坊里面出来的工匠作品仍活在过去,面对现在,他们大多是在自说自话,无法打动年轻人了。”

除了剧作上的诟病,启用大牌演员也使得这类古装宫廷大女主剧产生负面效果。像汤唯、章子怡这类电影咖,在电影大片中演技非常能打,但到了电视剧中就会显示出其短板。除了电影打光与镜头把控与电视不同,更多来源于她们要从少女演到老年,贯穿整部剧集,这样的设定本就与明星的自身形象不符。

视觉和形象上的反差,让电影大咖们没能够给古装大剧带来演技上的赋能,相反地,却成为了拉低剧集的一大重要因素,究其背后的种种原因,无疑都指向了传统模式下“组大盘”的资本运作。

传统模式与资本的相爱相杀

这些剧大多都遵循的是以前的传统模式——组大盘,即挑选大IP,然后拉来几个大演员,剧方不惜几亿重金投入,总之就是把各个环节的最顶级制作班底放到一起,撑起头部大剧的称号、获得平台S+的评级。加上资本不断介入到内容生产中,掌握着上游的决策权,大IP+大明星的模式对他们更是极具吸引力。

这套方法确实曾经也让不少老牌影视公司和投资方收获颇丰,据相关数据统计,在2017年,大女主剧超20部,不少老牌影视公司手握不止一部作品,周迅、范冰冰这样的头部大咖频频现身。彼时围绕大IP、超级内容等一系列词汇红极一时,影视公司将大投入+大IP等同于高收益,视频平台更将其定位为娱乐产业发展的大方向。

可一部爆款剧的成功夹杂着太多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而大IP+大投入向来不是一个简单可套用的公式,高投入高回报的另一面更是高风险。因此随着资本寒冬的到来与互联网思维盛行,头部大剧越来越不能与一味地把最顶级的内容拼凑在一起,画上等号。

无论是《大明风华》的低走,还是如今《上阳赋》《大宋宫词》的被群嘲,这类剧集的失败都在于观众口味和市场风向已经先发生了变化,可身处外围的资本反应、判断都略微滞后,而老牌影视公司和大导演们也习惯了早前这套码盘、创作逻辑,最终失败收场。虽然制作方也很努力地跟随市场寻求改变,但显然心有余而力不足。

大家讲究的是效率、精准圈层化。业内人士认为,如今做一部剧的思路是先找准观众群,然后有针对性地做剧本,再寻找合适的演员,这种产品化思维打造出的圈层化内容,是一种更讲究性价比的精工细作模式,也更适用于当下。

而如今传统模式接连失灵,卷入此模式下的各类玩家也正面临着泡沫破裂的窘境。

不只一位业内人士向骨朵透露,他们手里有很多搁置了两三年、投资好几个亿的项目,不少都是有声量的IP,请的也是相当不错的演员,原本想着到时在卫视、视频平台播出,就能拿到一个不错的价钱,但如今卫视、视频平台都不待见,他们要么把这些剧低价卖出,要么直接砸手里,反正基本上属于亏了个底朝天。

如今在经历了一次次失败后,投资人的态度也开始发生转变。“以前只要拿到一个大演员加上一个好IP,制作上再精心讲究些,这部剧基本上就稳了,即便不能大爆也能赚钱,可如今这种闭着眼睛赚钱的逻辑不存在了。”一位投资人感慨。据了解,各大影视公司也减少了这类剧集的投资储备,而且对于豪华班底和大导演的光环,大家也慢慢祛魅。

提及近期的几部古装剧,很多业内人士和投资人都表示没有关注,“我不太喜欢很多大导演的作品,虽然经典的内容肯定是好东西,但他们的作品节奏都相对较慢,而如今在快餐文化下,剧集需要有更多娱乐性和时尚感,真正挣钱的剧,不仅需要一个好的剧本,也要控制好成本,这样才能真正赚钱。”一位投资人表示。

虽然资本永不眠,内容风口是一个循环的圈,但如今资本市场对影视产业的态度也已经经历了一个从盲目追捧到泡沫破裂的过程,而古装宫廷大女主剧的陨落,或许也标志着大IP+大明星模式的终级破裂。如今,影视公司制作成本和售价的不断下跌,一部剧的投入产出比也慢慢恢复正常,而随着泡沫被不断挤掉,传统模式将被抛弃,新的制作模式正建立起来,资本也开始追求新生事物,等待下一轮增长。

来源:骨朵网络影视微信刊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