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在昨天的发布会上为《最终幻想15》量身定制了一个宏大的“泛娱乐”计划,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对这款难产近10年的游戏毫无期待。实际上,这家公司已经为《最终幻想15》制定了极高的销售预期。
在发布会结束后的一场媒体会议上,《最终幻想15》制作人田畑端对游戏媒体Kotaku表示,这款游戏最少需要超过1千万的销量才能做到回收成本,来弥补10年来节节攀升的开发费用。
不过,作为公认具有千万级销量潜力的系列,《最终幻想》在销量上的高预期有一定可行性,但实现起来也是挑战巨大。根据史克威尔艾尼克斯2015年3月发布的年报,《最终幻想》全系列销量在世界范围内已经突破了1.1亿套,旗下的另一大RPG游戏系列《勇者斗恶龙》也有6千6百万的销量。而《最终幻想》最新的单机作品《最终幻想13》,在合计《最终幻想13》、《最终幻想13-2》以及《最终幻想13:雷霆归来》三款游戏的销量后,截至2012年销量为960万。
至于系列最受欢迎的《最终幻想7》,根据吉尼斯纪录公布的数据,截至2014年8月,游戏的销量为972万,为列系列销量之最。
看起来,如果要达成1000万销量的预期,跟据USGamer的统计分析,《最终幻想15》必须向这些于本世代发售的作品看齐:
- 《辐射4》 - 出货量1200万 (截至2015.12)
- 《巫师3:狂猎》 - 销量600万 (2015.10)
- 《看门狗》 - 出货量1000万 (2015.2)
- 《刺客信条:大革命/叛变》 - 合计出货量1000万(2015.2)
- 《孤岛惊魂4》 - 出货量700万(2015.2)
- 《超级马里奥兄弟》 - 790万销量(2016.2)
- 《口袋妖怪 阿尔法蓝宝石/欧米伽红宝石》 - 1140万销量(2016.2)
- 《口袋妖怪 X/Y》- 1446万销量(至今)
- 《马里奥赛车8》- 720万销量(截至2016.2)
从上表来看,《最终幻想15》要达到1000万的销售数字并非不可能,但相应的是游戏公司需要付出极大的推广和营销成本。这也许就是为何在游戏的发售日之前,《最终幻想15》相关的手游、电影和动漫会先期与玩家见面,在体验过这些衍生作品后,玩家们可能会选择购入游戏。
3A级游戏制作水涨船高的开发费用令大制作大回报的游戏公司们逐渐不堪重负,长达十余年开发周期的《最终幻想15》更是如此,该游戏原本的名称为《最终幻想13 Versus》,是作为《最终幻想13》开启的“新水晶神话”世界观的衍生作品之一,之后,《最终幻想13 Versus》在开发进度约20-25%的情况下被命名为《最终幻想15》,纳入正统作品的序列,并转移到新一代主机平台。
不难想象,史克威尔艾尼克斯迫切希望这款游戏成功,并掀起了《最终幻想》系列前所未有的宣传攻势,也许我们可以期待下这款游戏能够打破《最终幻想》近年来的颓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