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骊歌行》:爽剧套路为何不“爽”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骊歌行》:爽剧套路为何不“爽”了?

同样出自于正之手,《骊歌行》为什么不“爽”了呢?

文丨剧焦一线 余睿

编辑丨李芊雪

上线6天,腾讯视频播放量破亿,爱奇艺热度值破7000,可见《骊歌行》热度之高,但正如网友评价的那样:“总觉得《骊歌行》热度配不上质量。”同样出自于正之手,《骊歌行》为什么不“爽”了呢?

其实《骊歌行》无论是在美学风格还是在服装造型上,都贡献了十足的用心。全剧服装多达三千套,人物服饰、头饰、妆容无不考究,就连主角出嫁时所用的团扇、香囊等物件也在绣工上花了功夫。在置景方面,大比例运用搭建场景,力求还原唐朝的宫殿和民居,向观众展示了唐风之美。而与这些相对应的却是略显敷衍的“快餐式”剧情。

《骊歌行》不够“爽”

《骊歌行》定位“古装轻喜剧”,主要讲述“长安第一纨绔公子”盛楚慕和商户之女傅柔之间的爱情故事。在历史剧、现实剧和正剧扎堆的当下,《骊歌行》试图另辟蹊径,用“养眼”的演员和轻松搞笑的剧情去吸引观众注意,抛开风格造型不谈,《骊歌行》本质上还是一部“爽剧”。

其实只要观众看得“过瘾”,“爽剧”也可以出圈。只是与曾经的爆款剧《延禧攻略》相比,《骊歌行》还是差了点意思。

主角人设从《延禧攻略》里怼天怼地的霸气“黑莲花”退化为《骊歌行》人见人爱的“圣母白莲花”,青梅竹马对她念念不忘、长安第一纨绔公子对她一见钟情,男性角色纷纷为之倾倒,而《延禧攻略》中深情温柔、有勇有谋,圈粉无数女观众的傅恒被《骊歌行》中一事无成、虚有其表的草包盛楚慕所取代。这样的人物设定,让《骊歌行》从一开始就落入了俗套言情剧的窠臼。

定位轻喜剧却没有可以出圈的搞笑片段,以强行“降智”博观众一笑,频频使用“六根不净,先净一根”这类低俗包袱让观众不适。

盛楚慕为了追求傅柔,短短数月就掌握了别人需要苦练数十年的本事,从长安最出名的纨绔子弟摇身一变,成为文武双全的男子汉,剧情上的“急于求成”使观众不仅没能看到人物成长,也无法认同整部剧的发展脉络。

同时,《骊歌行》也缺乏基本的戏剧冲突,就拿第一集开头,新妇入门前被要求验身以证清白这一场戏来说,本应是极富戏剧张力的重头戏,但却在女主角撞柱被拦之后草草收尾,未能将矛盾冲突支撑起来,使剧情的发展就像走程序一样无聊。

剧中还有很多本该成为戏剧冲突的矛盾点没有展开,如三娘一角,在剧集开头就通过咒骂女主“黑罗刹”等片段表达了对主角的不满,但三娘与傅柔之间的冲突却迟迟没有展开。后续剧情中,三娘还为救傅柔而死,这个角色更显前后矛盾,无法逻辑自洽。

在前期剧情中,宅斗斗不起来,后期傅柔入宫,每逢危机时刻全凭一张嘴化险为夷,将嫔妃们哄得团团转,宫斗更是没能触及,人设不出彩、剧情不精彩,《骊歌行》爽从何来?

观众需要怎样的“爽剧”

曾几何时,《延禧攻略》的爆红不仅使于正剧口碑翻盘,更是给整个市场提供了新的思路。《延禧攻略》以区分于其他古装剧的超快节奏和颠覆性的剧情设置让观众接触了一种新的剧集风格。

除风格新颖外,高配置的服化道、合理的剧情矛盾冲突以及对配角的用心塑造都是《延禧攻略》成功出圈必不可少的因素。温柔纯善的富察皇后、心思狠毒的尔晴、单纯可爱的明玉等人物形象一时间深入人心。

而如今,《骊歌行》热度虽有却反响平平,无论是在人物塑造还是在剧情建构上都难以与《延禧攻略》相比。近年来,市场上的“爽剧”越来越多,既有《延禧攻略》这类原创剧集,也有《庆余年》《赘婿》等大IP改编剧,没有哪一部剧可以代表整个市场,只要有优质剧产出,观众还是会择优观看。

“爽剧”在努力做到升级场景的同时,也要去思考如何升级一部剧的品质,只想着在“外包装”上下功夫的剧,终究无法触达观众更深层次的需求,不在内容上有所沉淀,无论什么类型的剧,最终都会被市场边缘化。

剧情节奏飞快、全程高能是“爽剧”最大的特征,而故事内核能让观众产生参与感、沉浸感和共鸣才是一部出圈“爽剧”应有的配置。观众对“爽剧”的要求正在不断提升,在内容为王的当下,“爽剧”不能只挖空心思钻研服化道,剧情逻辑也要能经得起推敲才行。

“爽剧”之所以“爽”,除了给观众提供了视觉享受外,更重要的是让观众在看剧中获得情感满足,亦或是对当下现实有所映射。《庆余年》里主角范闲一路“开挂”,事业爱情双丰收、《延禧攻略》魏璎珞也是敢爱敢恨,过关斩将最终成为皇贵妃,《赘婿》更是将当代的很多热点事件融入古装剧情之中,不仅笑点密集,而且极易于观众产生共鸣。

只要观众还能从“爽剧”主角开挂般的人生中找到情绪共振,“爽剧”就不缺市场,但好的服化道永远只能是加分项,“爽剧”要想“爽”,还得在内容上做文章,在表达上有所值得思考的空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骊歌行》:爽剧套路为何不“爽”了?

同样出自于正之手,《骊歌行》为什么不“爽”了呢?

文丨剧焦一线 余睿

编辑丨李芊雪

上线6天,腾讯视频播放量破亿,爱奇艺热度值破7000,可见《骊歌行》热度之高,但正如网友评价的那样:“总觉得《骊歌行》热度配不上质量。”同样出自于正之手,《骊歌行》为什么不“爽”了呢?

其实《骊歌行》无论是在美学风格还是在服装造型上,都贡献了十足的用心。全剧服装多达三千套,人物服饰、头饰、妆容无不考究,就连主角出嫁时所用的团扇、香囊等物件也在绣工上花了功夫。在置景方面,大比例运用搭建场景,力求还原唐朝的宫殿和民居,向观众展示了唐风之美。而与这些相对应的却是略显敷衍的“快餐式”剧情。

《骊歌行》不够“爽”

《骊歌行》定位“古装轻喜剧”,主要讲述“长安第一纨绔公子”盛楚慕和商户之女傅柔之间的爱情故事。在历史剧、现实剧和正剧扎堆的当下,《骊歌行》试图另辟蹊径,用“养眼”的演员和轻松搞笑的剧情去吸引观众注意,抛开风格造型不谈,《骊歌行》本质上还是一部“爽剧”。

其实只要观众看得“过瘾”,“爽剧”也可以出圈。只是与曾经的爆款剧《延禧攻略》相比,《骊歌行》还是差了点意思。

主角人设从《延禧攻略》里怼天怼地的霸气“黑莲花”退化为《骊歌行》人见人爱的“圣母白莲花”,青梅竹马对她念念不忘、长安第一纨绔公子对她一见钟情,男性角色纷纷为之倾倒,而《延禧攻略》中深情温柔、有勇有谋,圈粉无数女观众的傅恒被《骊歌行》中一事无成、虚有其表的草包盛楚慕所取代。这样的人物设定,让《骊歌行》从一开始就落入了俗套言情剧的窠臼。

定位轻喜剧却没有可以出圈的搞笑片段,以强行“降智”博观众一笑,频频使用“六根不净,先净一根”这类低俗包袱让观众不适。

盛楚慕为了追求傅柔,短短数月就掌握了别人需要苦练数十年的本事,从长安最出名的纨绔子弟摇身一变,成为文武双全的男子汉,剧情上的“急于求成”使观众不仅没能看到人物成长,也无法认同整部剧的发展脉络。

同时,《骊歌行》也缺乏基本的戏剧冲突,就拿第一集开头,新妇入门前被要求验身以证清白这一场戏来说,本应是极富戏剧张力的重头戏,但却在女主角撞柱被拦之后草草收尾,未能将矛盾冲突支撑起来,使剧情的发展就像走程序一样无聊。

剧中还有很多本该成为戏剧冲突的矛盾点没有展开,如三娘一角,在剧集开头就通过咒骂女主“黑罗刹”等片段表达了对主角的不满,但三娘与傅柔之间的冲突却迟迟没有展开。后续剧情中,三娘还为救傅柔而死,这个角色更显前后矛盾,无法逻辑自洽。

在前期剧情中,宅斗斗不起来,后期傅柔入宫,每逢危机时刻全凭一张嘴化险为夷,将嫔妃们哄得团团转,宫斗更是没能触及,人设不出彩、剧情不精彩,《骊歌行》爽从何来?

观众需要怎样的“爽剧”

曾几何时,《延禧攻略》的爆红不仅使于正剧口碑翻盘,更是给整个市场提供了新的思路。《延禧攻略》以区分于其他古装剧的超快节奏和颠覆性的剧情设置让观众接触了一种新的剧集风格。

除风格新颖外,高配置的服化道、合理的剧情矛盾冲突以及对配角的用心塑造都是《延禧攻略》成功出圈必不可少的因素。温柔纯善的富察皇后、心思狠毒的尔晴、单纯可爱的明玉等人物形象一时间深入人心。

而如今,《骊歌行》热度虽有却反响平平,无论是在人物塑造还是在剧情建构上都难以与《延禧攻略》相比。近年来,市场上的“爽剧”越来越多,既有《延禧攻略》这类原创剧集,也有《庆余年》《赘婿》等大IP改编剧,没有哪一部剧可以代表整个市场,只要有优质剧产出,观众还是会择优观看。

“爽剧”在努力做到升级场景的同时,也要去思考如何升级一部剧的品质,只想着在“外包装”上下功夫的剧,终究无法触达观众更深层次的需求,不在内容上有所沉淀,无论什么类型的剧,最终都会被市场边缘化。

剧情节奏飞快、全程高能是“爽剧”最大的特征,而故事内核能让观众产生参与感、沉浸感和共鸣才是一部出圈“爽剧”应有的配置。观众对“爽剧”的要求正在不断提升,在内容为王的当下,“爽剧”不能只挖空心思钻研服化道,剧情逻辑也要能经得起推敲才行。

“爽剧”之所以“爽”,除了给观众提供了视觉享受外,更重要的是让观众在看剧中获得情感满足,亦或是对当下现实有所映射。《庆余年》里主角范闲一路“开挂”,事业爱情双丰收、《延禧攻略》魏璎珞也是敢爱敢恨,过关斩将最终成为皇贵妃,《赘婿》更是将当代的很多热点事件融入古装剧情之中,不仅笑点密集,而且极易于观众产生共鸣。

只要观众还能从“爽剧”主角开挂般的人生中找到情绪共振,“爽剧”就不缺市场,但好的服化道永远只能是加分项,“爽剧”要想“爽”,还得在内容上做文章,在表达上有所值得思考的空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