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书房与阅读现状报告:中国人均书房面积不足一个马桶大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书房与阅读现状报告:中国人均书房面积不足一个马桶大小

从数量看,大多数居民家庭存书量为50-200本,有书房的家庭平均存书量为280本。

三里屯3.3广场门口的“厕所书房”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潘文捷

编辑 | 黄月

在世界读书日这一天,如果你来到北京三里屯街头,就可以看到一间透明的“厕所”,“厕所”内部带有马桶,还悬挂各式各样图书,“厕所”外侧挂满印着作家金句和书单的卷纸,过往行人可以自行取拿。这个“厕所”的灵感,其实来源于最新发布的《2021中国书房与阅读现状洞察》报告。报告发现,中国人均书房面积仅0.65㎡,不足一个马桶大小。全国平均“书房自由”高达293536元。

上海的人均书房面积最低,书房成本近78万元

报告指出,中国居民的户均书房面积是2.34㎡。城市线级越低,户均与人均的书房面积都越高。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里,上海的人均书房面积最低,其次是北京、深圳、广州等,而沈阳、西安等城市的人均书房面积达到了上海的约三倍。

报告调研了各地书房的花费成本,显示全国实现“书房自由”的平均成本为29万元。而在具体城市方面,深圳、上海、北京的书房成本位列前三甲,分别高达近110万元、78万元、75万元。在有书房的家庭中,6成以上的房屋面积都在120平米以上,从户型上来看,有书房的家庭住房都是3居室及以上的户型(注:报告中对书房的定义指的是家庭住房中被称作书房的独立房间或空间,不包括客厅、卧室等房间设置的阅读角等)

一线城市近9成家庭没有书房,人均书房面积仅0.26㎡;新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城市人均书房面积依次为0.53㎡、0.62㎡、0.80㎡、0.93㎡;只有五线城市达到1.01㎡。

那么,有了书房,是否意味着可以储存和阅读更多的书籍呢?报告指出,从书房存书量对比有无书房的两类家庭,有书房的人不仅存得多,而且还读得多。从数量看,大多数居民家庭存书量为50-200本,有书房的家庭平均存书量为280本,是无书房134本的2倍多。

虽然读者似乎愿意购买“风花雪月”的书籍,但真正愿意阅读的,似乎还是那些可以带来实际利益的图书。调查显示,在有书房的家庭里,收藏率最高的图书类型是人文社科类图书,但是书房里被阅读得最多的,则是经管、考试、工具、教辅、专业书籍、童书等“经世致用”的书,合计占比高达68%。而且,其实很多书房里的藏书都没有被翻阅过。数据显示,在73.5%的家庭书房里,一半以上的书都没有看过。调研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年,有书房的用户平均阅读过的纸质书数量为7.46本,没有书房的用户平均阅读量则为4.45本。

书房主要不是为了看书,但是可以躲娃

阅读,其实并不是用户首要的考虑因素。调查显示,人们设立书房的原因,是认为在书房里可以更加高效地工作和学习,拥有安静独立的空间。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设置书房可以提升家庭品味格调,显得家里更有文化气息、有面子。一半的有书房者认为,书房可以提供暂时逃离现实的空间。此外,书房还成为了“躲娃避难所”,问卷中,“除了阅读外,平时主要在书房干什么”的回答中,在书房里陪孩子阅读、玩耍位列倒数第一。

人们在家中看书的首选阅读空间是书房与卧室,阅读率分别达到了82.5%、38.5%,卫生间则以32%的比率紧随其后。在外面,咖啡厅与书店则成为人们最心仪的外部阅读场所,阅读率分别达到了41.8%和33.3%。

那么,人们在什么地方进行深度阅读,又在什么地方进行碎片化阅读呢?调查显示,人们喜欢在书房、咖啡店、书店、图书馆、自习室、办公室等地进行深度阅读,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空余时间也越来越碎片化,人们在睡前、在马桶上以及在通勤时,都会进行阅读,只不过这些碎片化的阅读时间通常进行的也都是碎片化的内容。阅读也有不同的形式和渠道,除了纸质书、电子书、阅读类APP,还有社交媒体、听书平台、视频媒体、资讯平台等。

由此看来,虽然因为房价高启,书房自由有一些遥远,但是,只要想读书,读书自由就距离我们很近。报告显示,各城市年均购书花费从500-800元不等,相对于让人望而却步的书房自由,大部分年轻人都能轻松实现读书自由的梦想。

本次报告由当当与易观联合发布,采用电话访谈、问卷调研及资料收集方式进行,调研时间为2021年3月。调研对象为在自家住房居住的用户,调研对象年龄为18-55岁,样本量为2000个。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书房与阅读现状报告:中国人均书房面积不足一个马桶大小

从数量看,大多数居民家庭存书量为50-200本,有书房的家庭平均存书量为280本。

三里屯3.3广场门口的“厕所书房”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潘文捷

编辑 | 黄月

在世界读书日这一天,如果你来到北京三里屯街头,就可以看到一间透明的“厕所”,“厕所”内部带有马桶,还悬挂各式各样图书,“厕所”外侧挂满印着作家金句和书单的卷纸,过往行人可以自行取拿。这个“厕所”的灵感,其实来源于最新发布的《2021中国书房与阅读现状洞察》报告。报告发现,中国人均书房面积仅0.65㎡,不足一个马桶大小。全国平均“书房自由”高达293536元。

上海的人均书房面积最低,书房成本近78万元

报告指出,中国居民的户均书房面积是2.34㎡。城市线级越低,户均与人均的书房面积都越高。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里,上海的人均书房面积最低,其次是北京、深圳、广州等,而沈阳、西安等城市的人均书房面积达到了上海的约三倍。

报告调研了各地书房的花费成本,显示全国实现“书房自由”的平均成本为29万元。而在具体城市方面,深圳、上海、北京的书房成本位列前三甲,分别高达近110万元、78万元、75万元。在有书房的家庭中,6成以上的房屋面积都在120平米以上,从户型上来看,有书房的家庭住房都是3居室及以上的户型(注:报告中对书房的定义指的是家庭住房中被称作书房的独立房间或空间,不包括客厅、卧室等房间设置的阅读角等)

一线城市近9成家庭没有书房,人均书房面积仅0.26㎡;新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城市人均书房面积依次为0.53㎡、0.62㎡、0.80㎡、0.93㎡;只有五线城市达到1.01㎡。

那么,有了书房,是否意味着可以储存和阅读更多的书籍呢?报告指出,从书房存书量对比有无书房的两类家庭,有书房的人不仅存得多,而且还读得多。从数量看,大多数居民家庭存书量为50-200本,有书房的家庭平均存书量为280本,是无书房134本的2倍多。

虽然读者似乎愿意购买“风花雪月”的书籍,但真正愿意阅读的,似乎还是那些可以带来实际利益的图书。调查显示,在有书房的家庭里,收藏率最高的图书类型是人文社科类图书,但是书房里被阅读得最多的,则是经管、考试、工具、教辅、专业书籍、童书等“经世致用”的书,合计占比高达68%。而且,其实很多书房里的藏书都没有被翻阅过。数据显示,在73.5%的家庭书房里,一半以上的书都没有看过。调研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年,有书房的用户平均阅读过的纸质书数量为7.46本,没有书房的用户平均阅读量则为4.45本。

书房主要不是为了看书,但是可以躲娃

阅读,其实并不是用户首要的考虑因素。调查显示,人们设立书房的原因,是认为在书房里可以更加高效地工作和学习,拥有安静独立的空间。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设置书房可以提升家庭品味格调,显得家里更有文化气息、有面子。一半的有书房者认为,书房可以提供暂时逃离现实的空间。此外,书房还成为了“躲娃避难所”,问卷中,“除了阅读外,平时主要在书房干什么”的回答中,在书房里陪孩子阅读、玩耍位列倒数第一。

人们在家中看书的首选阅读空间是书房与卧室,阅读率分别达到了82.5%、38.5%,卫生间则以32%的比率紧随其后。在外面,咖啡厅与书店则成为人们最心仪的外部阅读场所,阅读率分别达到了41.8%和33.3%。

那么,人们在什么地方进行深度阅读,又在什么地方进行碎片化阅读呢?调查显示,人们喜欢在书房、咖啡店、书店、图书馆、自习室、办公室等地进行深度阅读,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空余时间也越来越碎片化,人们在睡前、在马桶上以及在通勤时,都会进行阅读,只不过这些碎片化的阅读时间通常进行的也都是碎片化的内容。阅读也有不同的形式和渠道,除了纸质书、电子书、阅读类APP,还有社交媒体、听书平台、视频媒体、资讯平台等。

由此看来,虽然因为房价高启,书房自由有一些遥远,但是,只要想读书,读书自由就距离我们很近。报告显示,各城市年均购书花费从500-800元不等,相对于让人望而却步的书房自由,大部分年轻人都能轻松实现读书自由的梦想。

本次报告由当当与易观联合发布,采用电话访谈、问卷调研及资料收集方式进行,调研时间为2021年3月。调研对象为在自家住房居住的用户,调研对象年龄为18-55岁,样本量为2000个。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