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末日博士”鲁比尼: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滞胀出现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末日博士”鲁比尼: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滞胀出现

鲁比尼称,从短期来看,由于市场对商品、劳动力、大宗商品的需求疲软,通胀将不会持续上升,但未来几年,去全球化和民粹主义浪潮迭起、老龄化等因素可能会让全球面临负面供给冲击,这种情况下,过度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最终可能会带来滞胀。

2021年2月17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民外出购物。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聂琳

为应对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冲击,美国等发达国家推出了规模巨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对于此轮超级“大放水”会不会推高通胀的争论不绝于耳。

曾成功预测2008年金融危机、有“末日博士”之称的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经济学教授鲁里埃尔·鲁比尼(Nouriel Roubini)近日撰文指出,从短期来看,由于市场对商品、劳动力、大宗商品的需求疲软,通胀将不会持续上升,但未来几年,中美争端加剧、去全球化和民粹主义浪潮迭起、老龄化等可能会让全球面临负面供给冲击,这种情况下,过度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最终可能会带来滞胀。

以下内容编译自世界报业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4月14日刊登的鲁比尼文章《滞胀来了吗?》(Is Stagflation Coming?)

越来越多的人在争论未来几个月通胀的上升将是短暂的还是长期的,前者反映了全球经济从疫情导致的衰退中急剧反弹,而后者则反映出需求和成本双重因素推高通胀。

许多人认为通胀上升将持续且长期上升。其中一个观点指出,美国在经济已经超预期复苏的情况下又实施了1.9万亿美元的超级财政刺激,这势必会推高通胀,对此,一些人反驳称,美国家庭会把财政补贴中的绝大多数存起来偿债,因此这一财政刺激将不会引发持续通胀。不仅如此,基建投资增加在推高需求的同时也会增加供给。不过,即便将这些因素都考虑在内,财政刺激使得私人储蓄增加,这意味着此前被压抑的需求得到释放后将给通胀带来一定压力。

第二种观点认为,美联储等主要央行的货币和信贷政策极度宽松,随着经济重启和复苏加速,央行提供的流动性短期内已经导致资产价格通胀,并将推动信贷增长和支出增加,进而使通胀上升。对于这种观点,一些人反驳说,当这一时刻到来时,央行只需要削减其资产负债表、收紧货币政策就可以了。这种观点越来越让人无法信服。原因是,一直以来,央行都在进行财政赤字货币化,在眼下公共债务和私人债务高企的情况下,只有短期和长期利率保持在低位才能保证债务负担的可持续性,因此,在目前的节点实施货币政策正常化将会引发经济衰退。

第三种观点认为,财政赤字货币化不会推高通胀,只会阻止通缩出现。这种观点假设这次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与2008年类似,当时,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导致信贷萎缩,从而冲击了总需求。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正在从总供给负面冲击中复苏,这样的话,过度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真的会带来通胀,甚至是滞胀,即高通胀伴随经济衰退,就像在1973年和1979年两次石油供给冲击后美国陷入滞胀那样。

当前存在数个潜在的负面供给冲击,这些冲击不仅将威胁潜在的经济增长,也可能会推高生产成本,这些潜在的因素包括:后疫情时代出现供给瓶颈、中美冷战加剧、全球产业链分割、外商直接投资从成本较低的中国回归较高成本的地区。

同样令人担忧的还有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面临的人口结构风险。当老年人通过减少储蓄来增加消费时,限制移民将会提高劳动力成本。此外,收入和财富不平等加剧,意味着民粹主义的威胁将持续存在。一方面,这可能会促使政府支持工会组织,从而进一步推高劳动力成本,另一方面,企业积累起来的寡头垄断将增强生产者的定价权,从而带来通胀带压力。

反对滞胀理论的人指出,尽管公众反对科技寡头,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机器人科学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将继续削弱劳动力的劳动力参与程度,并且,人口老龄化的负面影响将被退休年龄提高所抵消。

对于去全球化将推高通胀,反对的观点指出,随着世界许多地区的区域一体化加深,以及服务外包为劳动力迁移提供了变通办法(比如,印度的程序员不必搬到硅谷去就能为美国设计应用程序),今天全球化的逆转本身也可能被逆转。

从短期来看,市场对商品、劳动力、大宗商品的需求疲软将不会让通胀持续上升,但是,考虑到上述一些持续存在的潜在供给冲击,未来几年,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将引发持续的通胀压力,并最终带来滞胀压力。

不要忘记,通胀回归会产生严重的经济和金融后果。我们可能会从“大缓和”进入新的宏观不稳定时期。债券市场的牛市最终会结束,名义和实际债权收益率上升将使得目前的债务负担不可持续,进而冲击全球股市。最终,我们甚至会看到1970年代式的萎靡不振重新回来。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末日博士”鲁比尼: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滞胀出现

鲁比尼称,从短期来看,由于市场对商品、劳动力、大宗商品的需求疲软,通胀将不会持续上升,但未来几年,去全球化和民粹主义浪潮迭起、老龄化等因素可能会让全球面临负面供给冲击,这种情况下,过度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最终可能会带来滞胀。

2021年2月17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民外出购物。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聂琳

为应对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冲击,美国等发达国家推出了规模巨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对于此轮超级“大放水”会不会推高通胀的争论不绝于耳。

曾成功预测2008年金融危机、有“末日博士”之称的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经济学教授鲁里埃尔·鲁比尼(Nouriel Roubini)近日撰文指出,从短期来看,由于市场对商品、劳动力、大宗商品的需求疲软,通胀将不会持续上升,但未来几年,中美争端加剧、去全球化和民粹主义浪潮迭起、老龄化等可能会让全球面临负面供给冲击,这种情况下,过度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最终可能会带来滞胀。

以下内容编译自世界报业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4月14日刊登的鲁比尼文章《滞胀来了吗?》(Is Stagflation Coming?)

越来越多的人在争论未来几个月通胀的上升将是短暂的还是长期的,前者反映了全球经济从疫情导致的衰退中急剧反弹,而后者则反映出需求和成本双重因素推高通胀。

许多人认为通胀上升将持续且长期上升。其中一个观点指出,美国在经济已经超预期复苏的情况下又实施了1.9万亿美元的超级财政刺激,这势必会推高通胀,对此,一些人反驳称,美国家庭会把财政补贴中的绝大多数存起来偿债,因此这一财政刺激将不会引发持续通胀。不仅如此,基建投资增加在推高需求的同时也会增加供给。不过,即便将这些因素都考虑在内,财政刺激使得私人储蓄增加,这意味着此前被压抑的需求得到释放后将给通胀带来一定压力。

第二种观点认为,美联储等主要央行的货币和信贷政策极度宽松,随着经济重启和复苏加速,央行提供的流动性短期内已经导致资产价格通胀,并将推动信贷增长和支出增加,进而使通胀上升。对于这种观点,一些人反驳说,当这一时刻到来时,央行只需要削减其资产负债表、收紧货币政策就可以了。这种观点越来越让人无法信服。原因是,一直以来,央行都在进行财政赤字货币化,在眼下公共债务和私人债务高企的情况下,只有短期和长期利率保持在低位才能保证债务负担的可持续性,因此,在目前的节点实施货币政策正常化将会引发经济衰退。

第三种观点认为,财政赤字货币化不会推高通胀,只会阻止通缩出现。这种观点假设这次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与2008年类似,当时,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导致信贷萎缩,从而冲击了总需求。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正在从总供给负面冲击中复苏,这样的话,过度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真的会带来通胀,甚至是滞胀,即高通胀伴随经济衰退,就像在1973年和1979年两次石油供给冲击后美国陷入滞胀那样。

当前存在数个潜在的负面供给冲击,这些冲击不仅将威胁潜在的经济增长,也可能会推高生产成本,这些潜在的因素包括:后疫情时代出现供给瓶颈、中美冷战加剧、全球产业链分割、外商直接投资从成本较低的中国回归较高成本的地区。

同样令人担忧的还有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面临的人口结构风险。当老年人通过减少储蓄来增加消费时,限制移民将会提高劳动力成本。此外,收入和财富不平等加剧,意味着民粹主义的威胁将持续存在。一方面,这可能会促使政府支持工会组织,从而进一步推高劳动力成本,另一方面,企业积累起来的寡头垄断将增强生产者的定价权,从而带来通胀带压力。

反对滞胀理论的人指出,尽管公众反对科技寡头,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机器人科学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将继续削弱劳动力的劳动力参与程度,并且,人口老龄化的负面影响将被退休年龄提高所抵消。

对于去全球化将推高通胀,反对的观点指出,随着世界许多地区的区域一体化加深,以及服务外包为劳动力迁移提供了变通办法(比如,印度的程序员不必搬到硅谷去就能为美国设计应用程序),今天全球化的逆转本身也可能被逆转。

从短期来看,市场对商品、劳动力、大宗商品的需求疲软将不会让通胀持续上升,但是,考虑到上述一些持续存在的潜在供给冲击,未来几年,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将引发持续的通胀压力,并最终带来滞胀压力。

不要忘记,通胀回归会产生严重的经济和金融后果。我们可能会从“大缓和”进入新的宏观不稳定时期。债券市场的牛市最终会结束,名义和实际债权收益率上升将使得目前的债务负担不可持续,进而冲击全球股市。最终,我们甚至会看到1970年代式的萎靡不振重新回来。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