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夜猫子”:道理都懂但免不了要熬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夜猫子”:道理都懂但免不了要熬夜

数据显示,超3亿中国人患有“越夜越清醒”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包括入睡困难,入睡潜伏期超30分钟。睡眠维持障碍,整夜醒觉次数大于2次以及睡眠质量下降,多梦等。

图片来源:CFP

记者 | 陈晓珍

 “超五亿中国人习惯在24点之后入睡,占中国人口35.8%,这也意味着每三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人是‘夜猫子’。”当社会上猝死事件频频发生,当熬夜有害身体健康早已耳熟能详,数据仍表明那些被生活和工作所裹挟的人们终究还是免不了要晚睡。

Mob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夜猫”人群洞察报告》把在24点之后使用手机的活跃群体称之为“夜猫子”。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居民平均睡眠时间缩减至6.9个小时,相比2018年的8.1个小时减少了14.8%,所谓的最佳8小时睡眠时间对于这些“夜猫子”而言是奢侈的。

从年龄来看,95后成熬夜大户。从城市来看,一线城市熬夜群体占比最高,其次是新一线城市。值得一提的是,在“夜猫”人群分布中,北京和上海位居前两位,占比分别为3.69%、3.09%。

主动“夜猫”:手机的“诱惑”太大

“夜猫”人群常常伴有睡前刷手机的习惯。此前,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人每天多了24分钟休闲时间,但在休闲时间里,超38%的人选择刷手机,尤其是当短视频、直播、游戏、网购等日常娱乐项目均可通过手机来实现,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没有手机的生活是难以想象的。

数据显示,能在0点前放下手机入睡的人群比例为59.8%,而能在0点-1点和1点-2点前放下手机入睡的占比分别为21.6%、13.2%。值得一提的是,在调研人群中,不少人在凌晨4点—5点之间仍在刷手机。

在手机导致晚睡的原因中,不仅有过度使用手机占据睡眠时间,手机内容引起生理和心理上的兴奋,也包括了手机屏幕光线抑制体内黑色素正常分泌等因素。

DT财经曾对凌晨三点不睡的年轻人做过一项统计,该统计主要通过百度的搜索数据来观察熬夜到凌晨的年轻人主要在关心什么。数据显示,年轻人在半夜三点搜索量最高的问题为“养生的办法有哪些”,甚至在搜索的排行榜中也出现了“熬夜有什么危害”“脱发的原因”等问题。不难看出,这些熬夜的年轻人对于健康还是比较重视。

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年轻人在熬夜的同时也想“抢救”一下自己的青春,因为在百度的搜索问题中也出现了“抗衰老护肤品排行榜”。

被动“夜猫” :想睡睡不着的睡眠障碍

界面职场此前报道,大多数人被动晚睡多与工作有关,尤其是互联网行业,熬夜成了一种常态。《2019年中国熬夜晚睡年轻人白皮书》显示,常常由于加班工作而晚睡的人群占比约为37.8%,其中,日常加班到十点及以后和加班到凌晨的“晚睡党”的比例分别达到27.0%和9.4%,每周加班三天及以上和加班五天及以上的“晚睡党”比例分别达到25%和79%。不过除了工作原因之外,Mob研究院此次发布的报告还提及了另一个重要原因,即睡眠障碍。一些被动“夜猫”不是不想睡,而是想睡睡不着。

数据显示,超3亿中国人患有“越夜越清醒”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包括入睡困难,入睡潜伏期超30分钟。睡眠维持障碍,整夜醒觉次数大于2次以及睡眠质量下降,多梦等。

有专家曾表示,通常情况下,老年人、女性、既往有失眠史、家族中有失眠史、负性生活事件、焦虑性格等往往是易患失眠的因素。失眠会导致日间功能受损,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出现情绪紊乱、精神衰弱,严重者出现心理障碍如焦虑征、抑郁症,导致免疫功能失调、诱发或加重心脏疾患、高血压病、糖尿病等。

不过,为了能好好的睡一觉,这些“夜猫”人群则开启了自救模式。一是通过运动改善睡眠情况。数据显示,在运动人群中,仅有10%的人有失眠的困扰,早起运动的人群睡眠质量最佳。

二是使用助眠药物。“夜猫”人群通过购买保健品褪黑素、安眠药等帮助自己入睡,而褪黑素已成为“夜猫”人群眼中的“救星”。数据显示,相比于2019年,2020年购买褪黑素助眠膳食营养品消费者同比增长了4倍。

三是使用助眠器材。“夜猫”群体总是在重金寻找不同的器材来帮助自己顺利入眠。其中,年轻人偏爱耳塞、香薰、泡脚桶,中年人偏爱床垫、乳胶枕。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求助于运动以及产品,不少失眠人群也开始求助于“人”,进而催生了新职业—哄睡师。在2020年淘宝公布的年度十大冷门职业中,哄睡师赫然在列。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夜猫子”:道理都懂但免不了要熬夜

数据显示,超3亿中国人患有“越夜越清醒”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包括入睡困难,入睡潜伏期超30分钟。睡眠维持障碍,整夜醒觉次数大于2次以及睡眠质量下降,多梦等。

图片来源:CFP

记者 | 陈晓珍

 “超五亿中国人习惯在24点之后入睡,占中国人口35.8%,这也意味着每三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人是‘夜猫子’。”当社会上猝死事件频频发生,当熬夜有害身体健康早已耳熟能详,数据仍表明那些被生活和工作所裹挟的人们终究还是免不了要晚睡。

Mob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夜猫”人群洞察报告》把在24点之后使用手机的活跃群体称之为“夜猫子”。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居民平均睡眠时间缩减至6.9个小时,相比2018年的8.1个小时减少了14.8%,所谓的最佳8小时睡眠时间对于这些“夜猫子”而言是奢侈的。

从年龄来看,95后成熬夜大户。从城市来看,一线城市熬夜群体占比最高,其次是新一线城市。值得一提的是,在“夜猫”人群分布中,北京和上海位居前两位,占比分别为3.69%、3.09%。

主动“夜猫”:手机的“诱惑”太大

“夜猫”人群常常伴有睡前刷手机的习惯。此前,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人每天多了24分钟休闲时间,但在休闲时间里,超38%的人选择刷手机,尤其是当短视频、直播、游戏、网购等日常娱乐项目均可通过手机来实现,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没有手机的生活是难以想象的。

数据显示,能在0点前放下手机入睡的人群比例为59.8%,而能在0点-1点和1点-2点前放下手机入睡的占比分别为21.6%、13.2%。值得一提的是,在调研人群中,不少人在凌晨4点—5点之间仍在刷手机。

在手机导致晚睡的原因中,不仅有过度使用手机占据睡眠时间,手机内容引起生理和心理上的兴奋,也包括了手机屏幕光线抑制体内黑色素正常分泌等因素。

DT财经曾对凌晨三点不睡的年轻人做过一项统计,该统计主要通过百度的搜索数据来观察熬夜到凌晨的年轻人主要在关心什么。数据显示,年轻人在半夜三点搜索量最高的问题为“养生的办法有哪些”,甚至在搜索的排行榜中也出现了“熬夜有什么危害”“脱发的原因”等问题。不难看出,这些熬夜的年轻人对于健康还是比较重视。

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年轻人在熬夜的同时也想“抢救”一下自己的青春,因为在百度的搜索问题中也出现了“抗衰老护肤品排行榜”。

被动“夜猫” :想睡睡不着的睡眠障碍

界面职场此前报道,大多数人被动晚睡多与工作有关,尤其是互联网行业,熬夜成了一种常态。《2019年中国熬夜晚睡年轻人白皮书》显示,常常由于加班工作而晚睡的人群占比约为37.8%,其中,日常加班到十点及以后和加班到凌晨的“晚睡党”的比例分别达到27.0%和9.4%,每周加班三天及以上和加班五天及以上的“晚睡党”比例分别达到25%和79%。不过除了工作原因之外,Mob研究院此次发布的报告还提及了另一个重要原因,即睡眠障碍。一些被动“夜猫”不是不想睡,而是想睡睡不着。

数据显示,超3亿中国人患有“越夜越清醒”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包括入睡困难,入睡潜伏期超30分钟。睡眠维持障碍,整夜醒觉次数大于2次以及睡眠质量下降,多梦等。

有专家曾表示,通常情况下,老年人、女性、既往有失眠史、家族中有失眠史、负性生活事件、焦虑性格等往往是易患失眠的因素。失眠会导致日间功能受损,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出现情绪紊乱、精神衰弱,严重者出现心理障碍如焦虑征、抑郁症,导致免疫功能失调、诱发或加重心脏疾患、高血压病、糖尿病等。

不过,为了能好好的睡一觉,这些“夜猫”人群则开启了自救模式。一是通过运动改善睡眠情况。数据显示,在运动人群中,仅有10%的人有失眠的困扰,早起运动的人群睡眠质量最佳。

二是使用助眠药物。“夜猫”人群通过购买保健品褪黑素、安眠药等帮助自己入睡,而褪黑素已成为“夜猫”人群眼中的“救星”。数据显示,相比于2019年,2020年购买褪黑素助眠膳食营养品消费者同比增长了4倍。

三是使用助眠器材。“夜猫”群体总是在重金寻找不同的器材来帮助自己顺利入眠。其中,年轻人偏爱耳塞、香薰、泡脚桶,中年人偏爱床垫、乳胶枕。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求助于运动以及产品,不少失眠人群也开始求助于“人”,进而催生了新职业—哄睡师。在2020年淘宝公布的年度十大冷门职业中,哄睡师赫然在列。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