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果然今天就没什么人关注科比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果然今天就没什么人关注科比了

而我还关注着。

阿华的父亲在无聊的家庭聚餐喝醉之后,总是拽着阿华感慨时光流逝。她讨厌家庭聚餐,这种场合的氛围和情绪会给男人满嘴跑火车一些不忍拒绝的理由。阿华暗自嘲讽这个已经半百的男人,在她印象里年轻的他拘谨羞涩,从不在酒桌多说一句,吝啬于夸赞自己女儿,能够保持身材。

直到阿华读了大学之后他开始朝着所有中年男人的路径狂奔不止,喝醉之后大吵大闹,不断怀旧,迈着八字悠哉散步,喜欢哼唱罗大佑,开始对女儿依赖,遇到谁都要有意无意提到女儿,坐着不到半小时就睡着,肚子上的肉堆叠地一层又一层,鼾声如雷,有点儿谢顶。

某种程度上,年轻时的父亲是她的偶像。上个世纪末,他在这个闭塞的北方小城开了第一家碟片店,全城所有的人来阿华家租赁周星驰、刘德华、周润发,连阿华都会唱“东边我的美人,西边黄河流”。全城所有的小学生放学和上学路上都围在阿华家店面门口守着小电视看动画片,他们时断时续地看完了《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葫芦娃》,还有《美少女战士》《鼹鼠的故事》……人多得堵住了门,阿华就起身将电视一挡,假装伸一个长长的懒腰,等人散去再坐下。

每天晚上,邻居收工后都聚在阿华家看《还珠格格2》。卖副食的大娘、卖海绵垫的大爷、卖寿衣的阿姨、对面开钟表店的和卖面粉的,旁边开眼镜店的浙江人。

“昨儿看到哪儿了?”

“不是含香死了么?”

每天晚上看两集,中间换碟的时候他们会唏嘘剧情,也打趣阿华:

“阿华,你家真好,还能看碟。”

阿华不说话。

“我听你妈说你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真可惜。”

阿华依然不说话,第二集开始了,他们专注起来,阿华眼睛含泪地看完。

终于越来越多的人开了碟片租赁店,阿华的父亲又开了第一家网吧。他把门面房隔出两部分,外面放了十几台电脑,里面只留出一张床大小,床尾摆着主机——当年没有无线,只能通过网线和主机相连。上网要通过电话线,每月算下来话费昂贵。

网吧招徕很多高中生,阿华的父亲教给他们如何开机关机上网打字聊天玩游戏。女生就在聊天室聊聊天,男生来打游戏。阿华经常见到涛、伟和大雷。除了逃课,周末一开门他们就冲进来,阿华一度以为这几个人守了一夜。他们三个喜欢联机打《红警》、《星际争霸》和《三角洲部队》,大雷总是被虐,每次被虐都要请吃雪糕,一定要一块钱的“火炬”或者“白马王子”。那个时候阿华看着父亲打穿了《三国群英传》《仙剑奇侠传》《地雷战》还有《盟军敢死队》。最后他开始在联众游戏里玩儿四国军棋。

大雷去聊天室聊天都用“白马王子”做网名。因为高三总是旷课,他的父亲找到这家网吧,站在大雷后面轻轻拍了拍他肩膀。

“诶大伟,我说你别闹了,我这儿刚玩儿,你等等。”

他的父亲急了,“你给我回家。”

再见大雷他们已经是高考结束,7月,空调挂机轰隆隆转,屋内凉爽,他们三个呆在晚上,跟阿华的妈妈聊天。涛和伟要去北京,大雷去了广州。自此再也没有见过面。

当阿华的妈妈学会在线看电视剧之后,父母间争夺主机的战争就此拉开。《黑冰》里的王志文虽然是反派,依然阻挡不了女人的迷恋。而阿华的父亲则忙着和一个武汉认识的朋友聊天,最后这场聊天开始扩展到一家三口和另一家三口的生活交流。阿华记得那个男孩儿叫阿强,第一次在QQ上和他聊天大人都在旁边守着,彼此礼貌地问候学习情况。他打字特别慢,就在阿华想要告诉他不要一个个戳键盘,五指输入法更有效时,阿强好像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有可能影响到友谊的小船,及时解释自己用的是紫光输入法,所以比较慢,还请谅解。

随即,阿华经常在放学后接到阿强的电话。在一个阿强父母不在家的黄昏,阿华支走依然守在身边的妈妈,听阿强唱了一首很好听的歌,多年以后,她依然记得阿强稚嫩的声音和不稳的气息,以及升不上去的高音,但这些都不影响阿华觉得好听,她由衷地赞叹,这可不像音乐课上学过的所有歌。她问阿强这是什么歌,阿强说“这么火你都不知道,《流星雨》啊。”

《流星雨》被禁播,但是还有《老房有喜》《明星制造》《男人不难嫁》。伟大的东南台一天天十集联播这些电视剧,当年最火的明星都要上东南卫视的娱乐节目《开心100》,广告特别多就转台去了隔壁湖南卫视,那个广告很少,而且李湘和何炅也不错。

傅彪经常出现在电视剧里,他是《命运的承诺》里的语文老师,他在全班读马林的作文“日子就像一块发霉的面包”,大发雷霆,宣布这篇作文零分。

冬天的时候两家开始互寄礼物和照片,阿强的妈妈送给阿华的妈妈很多巧克力,或许是送给阿华爸爸的,毕竟这个文艺青年会写好看的字,又喜欢读诗。阿华的妈妈送了手织的毛衣。礼物寄到的前一天晚上他们三个坐在家里看电视,《重案六组》里的大曾抓住了嫌疑人的女朋友——红唇直发,眼神冷漠。阿华忽然说:“我觉得阿强的妈妈就长这个样子。”

阿华一家想在开春之后去找阿强一家玩,那年非典,所有人囿于恐惧,窝在自己的家里。计划不了了之,两家也少了联系。阿华的表哥因为要中考,被迫睡了几个月的课桌,吃了几个月食堂。食堂大妈抠门,油只放几滴,考完试表哥瘦了一圈。

全民皆宅的日子阿华试着看电视上的远程教育,她听不太懂最后索性不看。电视里都是穿着白大褂戴口罩的身影,中央台的短发女记者因勇敢爆红,阿华不关注,只觉得不上学真好——毕竟这小城闭塞,没有听说谁因为非典死去。她跟着父亲看了很多电影频道的电影,抗战为主,其他都忘记只记得《黄河绝恋》,宁静站在奔涌的黄河边张开双臂美丽至极。

由于不用上课疏于自我管理,阿华成绩下滑很快,再回学校被很多人赶超,也被很多人嘲笑,包括她的父亲。非典期间生意很不好,工商局也一直在找麻烦,父亲已经在家呆着,准备另谋出路。她的父亲更加沉默,阿华问他一个问题,他总是不耐烦地回答:“这么简单都不会吗?”

考上中学的暑假阿华的父亲在工会楼租了大房间开办了电脑培训班,很快楼下也有人跟着开了一个。从那个暑假开始,阿华认识了很多小镇上的年轻人,他们学了一技之长就乘着大巴出去打工,过段时间回来结婚生子。还有考上大学的高中生,他们打着学电脑的幌子谈恋爱,8月一到集体出走。只有阿春留了下来。

他们喜欢站在楼道抽烟聊天,阿华会凑着听两耳朵,她经常听到NBA,以及邓肯,卡特,艾弗森,奥尼尔,加内特谁比较厉害。

直到冬天阿华才接触到第一场NBA转播,湖人主场迎战爵士。一旁的表哥好心给她普及了篮球知识,指着场上球衣号告诉她这是谁。湖人很多老将,他们组在一起就是为了总冠军,掘金里笑得最帅的是今年新秀安东尼,人称小甜瓜。表哥很喜欢奥尼尔,他统治着联盟禁区,只要站在禁区里怎么打怎么有。他赞叹奥尼尔的力量和稳定,极高的篮球智商,以及搞笑天赋。

一个新面孔上场,镜头给了很多特写,8号。他眼睛聋拉显得有点儿疲惫,舌头舔了舔嘴唇,手掌蜷起来向里面哈气,用力搓搓手上场。观众有欢呼有嘘声,还有很多人喊“Kobe sucks”。

“这是谁?”

“他啊,科比,算是球队的老二,一直在和奥尼尔争老大。老想自己得分,扔球还打铁。”当年的男生都爱搞怪的奥尼尔,稳重的邓肯,飞人卡特,答案艾弗森,绅士的纳什,唯独讨厌科比。

“打铁是什么?”

“打铁就是投不进,扔到了篮筐上。”

“观众在喊什么呢?”

“Kobe sucks,说他垃圾,他刚从法院回来,因为强奸案。”

“……强奸犯也能打球?!美国也太开放了。”

“这不正问询呢,还没找到证据。”

“他妻子什么反应?”

“这个女人也是傻,坚定地站在科比一边。应该提出离婚,分到大量财产,靠着话题度去做演员,当明星,多好。”

“…………”

这可不是强奸犯应该有的表现。在三五人的夹击中,科比一次次变向突破,急停后仰跳投,他像停在空中,飘逸极了。皮球在空中划出一道完美弧度,干脆利落落入篮网,不沾篮筐。多年间,这个跳投的姿势被打球的男生拿来无数次进行拙劣模仿。他吸引着掘金的防守,并一次次对其进行羞辱,表哥好像看不到这些:“会不会打球啊,奥尼尔那儿都空了,传啊!”后面带着脏话。当年湖人是奥尼尔的。

但阿华并不这样看。她很喜欢这个少年在篮球场上泄愤。他抓起衣领擦汗,顺便叼着衣领,目露凶光,像草原最迅捷的豹子锁定猎物,非抓住不可。在打出好球之后回一个不屑的眼神,无奈时噘嘴吐舌头,罚球前喜欢连拍五下皮球,抬头深呼吸。

他享受在赛场的愤怒和喜悦,喜形于色,13年来一直如此。13年后他赢得所有人的尊重,在和爵士的退役赛上,对手的每一次拦截和干扰、盖帽换来的都是球迷的嘘声,他们在斯台普斯大喊“Kobe”,忘记所有荣辱得失。2016年4月14日,第四节还剩4分27秒,他在底角虚晃对手,跳投未中,懊恼地拍手,生气而沮丧。还剩2分24秒,爵士抢到前场篮板,距离拉开,科比防守的爵士23号在他眼皮底下勾球得分,86-96落后。他愤怒地将落下的球砸向地面。表演真正开始。

13年前阿华第一次看NBA,惊叹他最后一秒的绝杀。13年后,她仍然见证这个37岁的老将像年轻时那样奋力突破,变向投篮,在最后关键时刻连拿13分,帮助湖人取得最后一场胜利,红着眼睛拥抱不知换了几轮的队友。

她听见对面男生宿舍楼炸开了锅,尖叫声和跺脚声好像可以将整栋楼掀翻,转脸这栋楼就倒塌在眼前,扬起一阵尘土。

13年前,他傲慢地告诉所有人,“最后接管比赛的必须是我”。13年后,科比回首往事,承认自己年轻时做了太多不妥之事,也沮丧地提到2003年把篮球场当做避风港,只换来观众的嘘声和“你是垃圾”的回馈。

13年前,表哥在最后一秒绝杀前闭嘴,最后还是要补充一句“没有奥尼尔他什么都不是啊”,13年后,出差在外的表哥熬夜看完科比最后一场比赛,发给阿华一个哭的表情“真服气啊”。

2004年2月,鹰郡事件告一段落,4月湖人不敌活塞,总冠军梦碎,王朝坍塌,奥尼尔远走迈阿密,科比继续守护天使之城。

夏天来了,8月刘翔夺冠。

9月新赛季开始,新学期阿华想不如好好努力学习,像科比好好打球一样。

新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果然今天就没什么人关注科比了

而我还关注着。

阿华的父亲在无聊的家庭聚餐喝醉之后,总是拽着阿华感慨时光流逝。她讨厌家庭聚餐,这种场合的氛围和情绪会给男人满嘴跑火车一些不忍拒绝的理由。阿华暗自嘲讽这个已经半百的男人,在她印象里年轻的他拘谨羞涩,从不在酒桌多说一句,吝啬于夸赞自己女儿,能够保持身材。

直到阿华读了大学之后他开始朝着所有中年男人的路径狂奔不止,喝醉之后大吵大闹,不断怀旧,迈着八字悠哉散步,喜欢哼唱罗大佑,开始对女儿依赖,遇到谁都要有意无意提到女儿,坐着不到半小时就睡着,肚子上的肉堆叠地一层又一层,鼾声如雷,有点儿谢顶。

某种程度上,年轻时的父亲是她的偶像。上个世纪末,他在这个闭塞的北方小城开了第一家碟片店,全城所有的人来阿华家租赁周星驰、刘德华、周润发,连阿华都会唱“东边我的美人,西边黄河流”。全城所有的小学生放学和上学路上都围在阿华家店面门口守着小电视看动画片,他们时断时续地看完了《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葫芦娃》,还有《美少女战士》《鼹鼠的故事》……人多得堵住了门,阿华就起身将电视一挡,假装伸一个长长的懒腰,等人散去再坐下。

每天晚上,邻居收工后都聚在阿华家看《还珠格格2》。卖副食的大娘、卖海绵垫的大爷、卖寿衣的阿姨、对面开钟表店的和卖面粉的,旁边开眼镜店的浙江人。

“昨儿看到哪儿了?”

“不是含香死了么?”

每天晚上看两集,中间换碟的时候他们会唏嘘剧情,也打趣阿华:

“阿华,你家真好,还能看碟。”

阿华不说话。

“我听你妈说你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真可惜。”

阿华依然不说话,第二集开始了,他们专注起来,阿华眼睛含泪地看完。

终于越来越多的人开了碟片租赁店,阿华的父亲又开了第一家网吧。他把门面房隔出两部分,外面放了十几台电脑,里面只留出一张床大小,床尾摆着主机——当年没有无线,只能通过网线和主机相连。上网要通过电话线,每月算下来话费昂贵。

网吧招徕很多高中生,阿华的父亲教给他们如何开机关机上网打字聊天玩游戏。女生就在聊天室聊聊天,男生来打游戏。阿华经常见到涛、伟和大雷。除了逃课,周末一开门他们就冲进来,阿华一度以为这几个人守了一夜。他们三个喜欢联机打《红警》、《星际争霸》和《三角洲部队》,大雷总是被虐,每次被虐都要请吃雪糕,一定要一块钱的“火炬”或者“白马王子”。那个时候阿华看着父亲打穿了《三国群英传》《仙剑奇侠传》《地雷战》还有《盟军敢死队》。最后他开始在联众游戏里玩儿四国军棋。

大雷去聊天室聊天都用“白马王子”做网名。因为高三总是旷课,他的父亲找到这家网吧,站在大雷后面轻轻拍了拍他肩膀。

“诶大伟,我说你别闹了,我这儿刚玩儿,你等等。”

他的父亲急了,“你给我回家。”

再见大雷他们已经是高考结束,7月,空调挂机轰隆隆转,屋内凉爽,他们三个呆在晚上,跟阿华的妈妈聊天。涛和伟要去北京,大雷去了广州。自此再也没有见过面。

当阿华的妈妈学会在线看电视剧之后,父母间争夺主机的战争就此拉开。《黑冰》里的王志文虽然是反派,依然阻挡不了女人的迷恋。而阿华的父亲则忙着和一个武汉认识的朋友聊天,最后这场聊天开始扩展到一家三口和另一家三口的生活交流。阿华记得那个男孩儿叫阿强,第一次在QQ上和他聊天大人都在旁边守着,彼此礼貌地问候学习情况。他打字特别慢,就在阿华想要告诉他不要一个个戳键盘,五指输入法更有效时,阿强好像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有可能影响到友谊的小船,及时解释自己用的是紫光输入法,所以比较慢,还请谅解。

随即,阿华经常在放学后接到阿强的电话。在一个阿强父母不在家的黄昏,阿华支走依然守在身边的妈妈,听阿强唱了一首很好听的歌,多年以后,她依然记得阿强稚嫩的声音和不稳的气息,以及升不上去的高音,但这些都不影响阿华觉得好听,她由衷地赞叹,这可不像音乐课上学过的所有歌。她问阿强这是什么歌,阿强说“这么火你都不知道,《流星雨》啊。”

《流星雨》被禁播,但是还有《老房有喜》《明星制造》《男人不难嫁》。伟大的东南台一天天十集联播这些电视剧,当年最火的明星都要上东南卫视的娱乐节目《开心100》,广告特别多就转台去了隔壁湖南卫视,那个广告很少,而且李湘和何炅也不错。

傅彪经常出现在电视剧里,他是《命运的承诺》里的语文老师,他在全班读马林的作文“日子就像一块发霉的面包”,大发雷霆,宣布这篇作文零分。

冬天的时候两家开始互寄礼物和照片,阿强的妈妈送给阿华的妈妈很多巧克力,或许是送给阿华爸爸的,毕竟这个文艺青年会写好看的字,又喜欢读诗。阿华的妈妈送了手织的毛衣。礼物寄到的前一天晚上他们三个坐在家里看电视,《重案六组》里的大曾抓住了嫌疑人的女朋友——红唇直发,眼神冷漠。阿华忽然说:“我觉得阿强的妈妈就长这个样子。”

阿华一家想在开春之后去找阿强一家玩,那年非典,所有人囿于恐惧,窝在自己的家里。计划不了了之,两家也少了联系。阿华的表哥因为要中考,被迫睡了几个月的课桌,吃了几个月食堂。食堂大妈抠门,油只放几滴,考完试表哥瘦了一圈。

全民皆宅的日子阿华试着看电视上的远程教育,她听不太懂最后索性不看。电视里都是穿着白大褂戴口罩的身影,中央台的短发女记者因勇敢爆红,阿华不关注,只觉得不上学真好——毕竟这小城闭塞,没有听说谁因为非典死去。她跟着父亲看了很多电影频道的电影,抗战为主,其他都忘记只记得《黄河绝恋》,宁静站在奔涌的黄河边张开双臂美丽至极。

由于不用上课疏于自我管理,阿华成绩下滑很快,再回学校被很多人赶超,也被很多人嘲笑,包括她的父亲。非典期间生意很不好,工商局也一直在找麻烦,父亲已经在家呆着,准备另谋出路。她的父亲更加沉默,阿华问他一个问题,他总是不耐烦地回答:“这么简单都不会吗?”

考上中学的暑假阿华的父亲在工会楼租了大房间开办了电脑培训班,很快楼下也有人跟着开了一个。从那个暑假开始,阿华认识了很多小镇上的年轻人,他们学了一技之长就乘着大巴出去打工,过段时间回来结婚生子。还有考上大学的高中生,他们打着学电脑的幌子谈恋爱,8月一到集体出走。只有阿春留了下来。

他们喜欢站在楼道抽烟聊天,阿华会凑着听两耳朵,她经常听到NBA,以及邓肯,卡特,艾弗森,奥尼尔,加内特谁比较厉害。

直到冬天阿华才接触到第一场NBA转播,湖人主场迎战爵士。一旁的表哥好心给她普及了篮球知识,指着场上球衣号告诉她这是谁。湖人很多老将,他们组在一起就是为了总冠军,掘金里笑得最帅的是今年新秀安东尼,人称小甜瓜。表哥很喜欢奥尼尔,他统治着联盟禁区,只要站在禁区里怎么打怎么有。他赞叹奥尼尔的力量和稳定,极高的篮球智商,以及搞笑天赋。

一个新面孔上场,镜头给了很多特写,8号。他眼睛聋拉显得有点儿疲惫,舌头舔了舔嘴唇,手掌蜷起来向里面哈气,用力搓搓手上场。观众有欢呼有嘘声,还有很多人喊“Kobe sucks”。

“这是谁?”

“他啊,科比,算是球队的老二,一直在和奥尼尔争老大。老想自己得分,扔球还打铁。”当年的男生都爱搞怪的奥尼尔,稳重的邓肯,飞人卡特,答案艾弗森,绅士的纳什,唯独讨厌科比。

“打铁是什么?”

“打铁就是投不进,扔到了篮筐上。”

“观众在喊什么呢?”

“Kobe sucks,说他垃圾,他刚从法院回来,因为强奸案。”

“……强奸犯也能打球?!美国也太开放了。”

“这不正问询呢,还没找到证据。”

“他妻子什么反应?”

“这个女人也是傻,坚定地站在科比一边。应该提出离婚,分到大量财产,靠着话题度去做演员,当明星,多好。”

“…………”

这可不是强奸犯应该有的表现。在三五人的夹击中,科比一次次变向突破,急停后仰跳投,他像停在空中,飘逸极了。皮球在空中划出一道完美弧度,干脆利落落入篮网,不沾篮筐。多年间,这个跳投的姿势被打球的男生拿来无数次进行拙劣模仿。他吸引着掘金的防守,并一次次对其进行羞辱,表哥好像看不到这些:“会不会打球啊,奥尼尔那儿都空了,传啊!”后面带着脏话。当年湖人是奥尼尔的。

但阿华并不这样看。她很喜欢这个少年在篮球场上泄愤。他抓起衣领擦汗,顺便叼着衣领,目露凶光,像草原最迅捷的豹子锁定猎物,非抓住不可。在打出好球之后回一个不屑的眼神,无奈时噘嘴吐舌头,罚球前喜欢连拍五下皮球,抬头深呼吸。

他享受在赛场的愤怒和喜悦,喜形于色,13年来一直如此。13年后他赢得所有人的尊重,在和爵士的退役赛上,对手的每一次拦截和干扰、盖帽换来的都是球迷的嘘声,他们在斯台普斯大喊“Kobe”,忘记所有荣辱得失。2016年4月14日,第四节还剩4分27秒,他在底角虚晃对手,跳投未中,懊恼地拍手,生气而沮丧。还剩2分24秒,爵士抢到前场篮板,距离拉开,科比防守的爵士23号在他眼皮底下勾球得分,86-96落后。他愤怒地将落下的球砸向地面。表演真正开始。

13年前阿华第一次看NBA,惊叹他最后一秒的绝杀。13年后,她仍然见证这个37岁的老将像年轻时那样奋力突破,变向投篮,在最后关键时刻连拿13分,帮助湖人取得最后一场胜利,红着眼睛拥抱不知换了几轮的队友。

她听见对面男生宿舍楼炸开了锅,尖叫声和跺脚声好像可以将整栋楼掀翻,转脸这栋楼就倒塌在眼前,扬起一阵尘土。

13年前,他傲慢地告诉所有人,“最后接管比赛的必须是我”。13年后,科比回首往事,承认自己年轻时做了太多不妥之事,也沮丧地提到2003年把篮球场当做避风港,只换来观众的嘘声和“你是垃圾”的回馈。

13年前,表哥在最后一秒绝杀前闭嘴,最后还是要补充一句“没有奥尼尔他什么都不是啊”,13年后,出差在外的表哥熬夜看完科比最后一场比赛,发给阿华一个哭的表情“真服气啊”。

2004年2月,鹰郡事件告一段落,4月湖人不敌活塞,总冠军梦碎,王朝坍塌,奥尼尔远走迈阿密,科比继续守护天使之城。

夏天来了,8月刘翔夺冠。

9月新赛季开始,新学期阿华想不如好好努力学习,像科比好好打球一样。

新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